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侯义亮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侯义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子宫脂肪瘤,平滑肌瘤,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诊断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文献综述

侯义亮[1](2014)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并脂肪瘤和平滑肌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62岁。绝经7年,阴道出血1个月。超声检查示子宫增大,前壁见6.8 cm×5.1 cm大小中低回声,边界尚可;子宫内膜增厚2.1 cm,回声增强,附件区未见异常。行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全切子宫1个,14 cm×10 cm×8 cm大小,宫腔深9 cm,内膜厚0.2 cm,肌层厚2.5 cm;宫颈管长4 cm,直径3 cm,颈口尚光滑。于宫腔内查见息肉3枚,大者3 cm×2.5 cm×0.8 cm大小,灰红色、质软。在子宫左前壁(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方萍,付长霞,薛德彬,陈东,夏华萍[2](2010)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回顾其研究进展,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均经手术病理分期并随访3-5年,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一抗为:p53、Ki67、ER和PR。结果:5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7-79岁(平均68岁,中位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1例为子宫脱垂,影像学检查发现子宫萎缩伴"宫腔息肉"或"子宫内膜增厚"。镜下:活检和术中病理会诊的组织学特点与典型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相同,但无子宫肌层浸润,即癌组织局限于子宫内膜层内,临床病理分期为TIa期。经全面手术病理分期,未发现子宫外扩展。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p53+++、Ki67+++、ER-和PR-。随访3-5年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罕见,若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无子宫外扩展者,有较好临床预后。回顾文献,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可能属于一种特殊的早期癌,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可能是其前驱病变。(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0年04期)

薛德彬,陈东,夏华萍,周尚燕[3](2009)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最初由Hendrickson等于1982年描述,在2003年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称为浆液性腺癌(serous adenocarcinoma)。由于难以早期发现,诊断时往往已有子宫外扩散,预后较差。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讨其前驱病变,以便(本文来源于《2009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0-22)

薛德彬,丁丽娟,夏爱丽,魏亚萍[4](2008)在《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最初由Lauchlan于1981年描述,属于Ⅱ型癌,在WHO新分类中称为浆液性腺癌(serous adenocarcinoma)。由于难以早期发现,诊断时往往已有子宫外扩散,预后较差。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讨其前驱病变(precursor lesions),以便通过早期发现来改善治疗。在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新分类及相关文献中,浆(本文来源于《2008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12-01)

闵大六[5](2000)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合并腹膜癌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carcinoma,EIC)是新近报道的一种类型。Ambros等给EIC的定义为 :EIC是子宫内膜表面和腺上皮被类似侵袭性浆液性癌的恶性细胞所取代的非侵袭性病变。EIC常合并子宫侵(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00年04期)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回顾其研究进展,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均经手术病理分期并随访3-5年,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一抗为:p53、Ki67、ER和PR。结果:5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7-79岁(平均68岁,中位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1例为子宫脱垂,影像学检查发现子宫萎缩伴"宫腔息肉"或"子宫内膜增厚"。镜下:活检和术中病理会诊的组织学特点与典型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相同,但无子宫肌层浸润,即癌组织局限于子宫内膜层内,临床病理分期为TIa期。经全面手术病理分期,未发现子宫外扩展。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p53+++、Ki67+++、ER-和PR-。随访3-5年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罕见,若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无子宫外扩展者,有较好临床预后。回顾文献,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可能属于一种特殊的早期癌,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可能是其前驱病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参考文献

[1].侯义亮.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并脂肪瘤和平滑肌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

[2].方萍,付长霞,薛德彬,陈东,夏华萍.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

[3].薛德彬,陈东,夏华萍,周尚燕.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研究[C].2009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4].薛德彬,丁丽娟,夏爱丽,魏亚萍.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其研究进展[C].2008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5].闵大六.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合并腹膜癌病[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

标签:;  ;  ;  ;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论文-侯义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