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提升课堂实效----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为例

创设有效情境,提升课堂实效----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为例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安中心小学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胡适也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笔者以执教"平均数"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游戏情境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即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创设"男女对抗赛"游戏:1.三男三女,最后结果是哪队成绩好?用总数评判。2.如果教师参与游戏:女队4人,人数不相等,用总数来评判公平吗?从而引出问题:那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比赛结果更合理呢?教师顺势引出:看来用比总数的办法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平均数。

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在导入部分巧妙地围绕:"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个问题主线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真正做到不愤不启。在活动中达到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原因,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二、结合教学目标,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从孩子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环保小卫士收集矿泉水瓶的问题情境:学校四年级(1)班一小组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

你能很快的说出他们各自的数量吗?

用统计整理数据,最先读出小明收集的个数,依次再读出小亮、小兰、小红收集的个数。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在创设出这个问题情境后,教师围绕:"什么是平均数?"这个问题主线展开教学,让生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瓶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理由?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会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会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这个问题的创设不仅达到教学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活动情境

在"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问题提出的前提下,教师继续抛出:"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了数量一样多呢?"创设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的课堂活动。

得出结论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得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瓶子"后,学生觉得用这样的方法太费时,教师马上追问还有更有效的办法吗?

继续观察:1.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总量)

2."平均"用哪种数学方法解决?(除法)

3."平均"分给的几个人?(4个)

得出结论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总和除以总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的瓶子个数。

(14+12+11+15)&pide;4=13(个)。

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结合教学目标展开的,适时追问:1.括号内表示什么?(总数)

2.4表示什么?(总个数)

3.13表示什么?(平均数)13是谁的平均数?它是表示某一个人收集的准确个数吗?(只表示4个人的整体平均水平)

在教学"估一估平均数的范围"时,教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位同学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是17,你觉得这位同学算对了吗?"生:不可能,因为他们最多的个数只有15个,所以平均数不可能大于15。让学生顺势理解了平均数必须小于最大数;紧接着又问:"一个同学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是9,你认为这位同学算对了吗?"生:不可能,因为他们最少的个数都有11个,所以平均数不可以小于11。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必须大于最小数,进而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就迎刃而解了:最大数>平均数>最小数。

从以上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知识问题平顺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激引学生相互学习。通过各种情境把"为什么学习平均数?""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这几个问题有效的串联在一起,使一节原本枯燥无味地数学概念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有了浓郁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课堂应由教师创设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相关问题而灵动起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标签:;  ;  ;  

创设有效情境,提升课堂实效----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