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茶论文-刘伟,黄慧君

文人茶论文-刘伟,黄慧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空间,文人,明后期,江南

文人茶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黄慧君[1](2019)在《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后期的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出自然、质朴、简宜的特点,并投射在对茶空间环境品质的追求上,建构独具审美意蕴的文人茶空间环境,主要包含专室式、书斋式、亭榭与户外式叁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多层次分析解读,研究其空间形态(类型、布局以及配套元素),营造手法(界面处理、自然材料的运用、虚实相生以及意象比拟手法),剖析其中的审美思想等内容,其性灵追求与审美哲学可总结为宜之为度,贵在活变;自然为尚,意在和谐;简朴尚用,忠于本真。(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9年10期)

曾祥辉[2](2018)在《明清莞邑文人茶文化史事杂谈》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东莞茶史研究不为人所重视,通过对明清莞邑文人的诗文着作以及方志材料的梳理,发现东莞实际上有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明清莞邑文人的茶文化意趣与追求,乃是继之以传统而存之以乡俗。他们对茶品、茶具等茶事有其偏好,饮茶之事不仅融入日常生活与往来交游之中,也成为文人抒发文思和寄托志趣的雅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茶叶》期刊2018年10期)

黄慧君[3](2017)在《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后期的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出自然、质朴、简宜的特点,并投射在对茶空间环境品质的追求上,建构独具审美意蕴的文人茶空间环境。在当代,生活审美化与艺术化的浪潮愈发高涨,“文人茶空间”已经转化为一种具有意义的表现符号,集中表达了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与企盼。尤其在当代西方休闲观念的冲击下,人们在茶空间中不仅感受到休闲的自由,更获得的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作为中国传统设计中的鲜明实践,在当代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对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多层次分析解读,概括总结其空间形态、配套元素、营造手法、审美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指出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设计借鉴意义,并辅以实例加以说明如何通过对设计要素和营造手法的转化与应用,营造符合当代审美特质、极具“文人茶空间”内涵的实践。(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孙席席[4](2016)在《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喝茶与中国人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悠悠中华,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着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原本最平凡的日常行为,在文人的推动下,跟随着历史的车辙,上升为带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精神性活动。从西晋杜育写下歌吟茶事的《荈赋》起,茶事活动便带着它独有的风雅与审美,流转到今天。唐时的精致,宋时的浪漫,经过蒙古人的金戈铁马,流转到晚明,它所呈现出的清新自然,让茶文化这颗种子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深深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茶事生活。本文以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趣味与美学意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论述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意蕴,总结出其对构建当代生活茶事美学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说明晚明文人茶事概况。第一节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对晚明与文人茶事的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第二节追溯晚明文人茶事的历史渊源,梳理了自魏晋迄明清茶事美学的特征,藉以阐明晚明文人茶事美学对前朝的继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叁节说明晚明文人茶事的背景。晚明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一方面是文人“入仕”不得或陷入“党派之争”,文人对“物欲,物化”保持清醒与警惕的方式便是倡导并实践“生活美学”。第二章钩沉晚明文人茶事生活,以彰显他们的审美趣味。通过对生活茶事与山水茶事两种形式的描述,说明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趣味主要体现为“知行合一”,即茶事亲为。在这些活动中,文人们会亲自参与到茶叶的生产与制作中,也会亲自汲水烹茶,体验茶事之乐,以抒发他们追求“乐山乐水”之性灵境界的审美情怀。第叁章阐释晚明文人茶事的美学意境。第一节从茶源之清、茶人之清、茶境之清叁个方面分析文人茶事美学意境的生成。在第二节中,通过分析晚明文人茶事所追求“清”之境界,说明茶事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美学意境,亦是文人对抗“浊世”的一种生活方式。第四章说明借鉴晚明文人茶事美学,以构建当代生活茶事美学的可能性及其意义。论文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出从“山水茶境”到“案上园林”,从“精美茶器”到“手作茶器”的“生活茶事美学”晚明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也是历史长河中文人直面“心”与“物”问题的一段时期。如何平衡“心”与“物”的矛盾与冲突,亦是当代中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晚明文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美学”,以求在浊世仍能葆有一颗清净纯真之心;但他们也会因此走上极端,陷于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奢侈之风因之盛行,也就适得其反。对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来说,正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构建真正的“生活茶事美学”,让我们过于匆忙的心,真的可以在一杯茶中安顿下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6-05)

李婉玲[5](2016)在《来自茶故乡的细腻淡雅——有腔调的中国文人茶席》一文中研究指出56个民族,6六大茶类,怎样通过一张茶席把涵盖了4700年的中国茶史,有文字记载的1500多种茶传递出来。并将国人科学的、合理的、养生的生活形态呈现在一方空间,实现一种生活的艺术化?对于抽到G20中国茶席的每一位设计者而言,这都将是一道难题。凭借其丰富的阅历、经验,扎实的茶叶学识,和茶馆主人庞颖交出了一份(本文来源于《茶博览》期刊2016年05期)

杨光[6](2015)在《文人茶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人对于喝茶有不解的情缘,而茶缘趣事也是颇有韵味。关于喝茶的重要性,郁达夫在散文《上海的茶楼》中写到:"中国人,差不多人人爱吃茶,天天要吃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至将茶列入了开门七件事之一,为每人每日所不能缺的东西。"关于喝茶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周作人1924年发表于《语丝》上的散文《喝茶》中的一段:"喝茶当于纸窗瓦屋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叁人对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本文来源于《青岛文学》期刊2015年07期)

丁国强[7](2014)在《游走在“乐群”与“乐道”之间——从“交游酬唱”诗看中唐湖州文人茶友的文化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州作为江南环太湖地区惟一因湖而得名的重要州郡,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至贞元年间,以颜真卿、皎然、陆羽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茶友集团。文人们将茶会活动融合在诗会中,他们在吟诗作赋、以茶会友、游乐山水、隐逸逃禅等文化生活之中,留下了大量的"交游酬唱"诗篇,形成了诗性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这既满足了文人茶友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本文来源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沈冬梅[8](2014)在《《撵茶图》与宋代文人茶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松年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叁朝时的画院与宫廷画师,是与李唐、马远、夏圭齐名的南宋四大家之一,兼擅人物画与山水画。其画风师承李唐,而有新的杰出成就,以至明代张丑甚至将其成就与地位排在李唐等诸家之上:"北宋四名家,李成为冠,董源、巨然、范宽次之。南宋则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1]关于其身世、师承,《画史会要》记曰:"刘松年,钱唐人,居清波门,俗呼为‘暗门刘’,山水人物师张敦(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沈冬梅[9](2014)在《宋代文人:茶文化行为主体的角色承担》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成就与宋代文人的作为密切相关。宋代文人是宋代茶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践行者,是宋代茶文化精神内涵的体验者、赋予者。宋代文人拓展了茶文化的领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为中华茶文化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本文将从茶文化行为主体的角度,对宋代文人的历史作为与文化价值进行定位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4年05期)

刘伟华[10](2014)在《中国古代文人茶礼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人茶饮仪式讲究,程序完整,内涵丰富,表现在茶品精良、器具精美、水质甘洁,茶客相宜、茶境优雅等方面。文人茶礼因其特殊的要求而具备独特的社会属性。研究古代文人茶礼,对传承茶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引导社会风尚,具有极强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4年05期)

文人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期以来东莞茶史研究不为人所重视,通过对明清莞邑文人的诗文着作以及方志材料的梳理,发现东莞实际上有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明清莞邑文人的茶文化意趣与追求,乃是继之以传统而存之以乡俗。他们对茶品、茶具等茶事有其偏好,饮茶之事不仅融入日常生活与往来交游之中,也成为文人抒发文思和寄托志趣的雅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茶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黄慧君.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

[2].曾祥辉.明清莞邑文人茶文化史事杂谈[J].中国茶叶.2018

[3].黄慧君.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7

[4].孙席席.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6

[5].李婉玲.来自茶故乡的细腻淡雅——有腔调的中国文人茶席[J].茶博览.2016

[6].杨光.文人茶趣[J].青岛文学.2015

[7].丁国强.游走在“乐群”与“乐道”之间——从“交游酬唱”诗看中唐湖州文人茶友的文化心态[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沈冬梅.《撵茶图》与宋代文人茶集[J].美术研究.2014

[9].沈冬梅.宋代文人:茶文化行为主体的角色承担[J].农业考古.2014

[10].刘伟华.中国古代文人茶礼述略[J].农业考古.2014

标签:;  ;  ;  ;  

文人茶论文-刘伟,黄慧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