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苏建梅

【摘要】复习旧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不断使旧知识得到理解、巩固、升华。在复习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记忆、巩固。

【关键词】课堂复习;引导学生;巩固记忆Howtoguidestudentstodevelopgoodhabitsofthereview

SuJianmei

【Abstract】Reviewoldknowledge,accesstonewknowledgeandoldknowledgeiscontinuallyunderstanding,consolidate,sublimation.Inthereviewguidestudentsintheclassroomsortout,summedupafteracertainperiodoftimesetasideforstudentstotheirownmemories,toconsolidate.

【Keywords】classroomrefresher;guidestudents;theconsolidationofmemory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矣”。的确,我们有共同感受,复习旧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不断使旧知识得到理解、巩固、升华。每次在单元之后进行小结或期考前夕要进行复习,学生面对所学知识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复习时乱翻书本,翻到哪页就读哪一页,不分主次.要么脸上茫然一片,毫无兴致,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为了达到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有效巩固与有效复习,特拟定了以下步骤:

1识别识:识字;辨:辨别.这一环节并不是识新字,辨新字,而是在以往所学基础上进行巩固的。对每篇课文中所出现字、词,学生学习之后容易遗忘,容易混淆,如难写字、形似字,有些学生对那些难写、难认字往往只识半个字。复习时通过不断强调,字、词也会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如“锹”字,读“qiāo”,课堂上明明学过、书写过,但复习时仍把它读“qiū”音,如“艾”字,有两个读音,在“期期艾艾”中读“ài”音,在“惩艾”中应读“yì”音,但学生在判别读音时,仍把它读作“ài”音。面对此种情况,复习时不断强调,让学生会认会写。对单字这样,对那些同音字,形似字也应通过不断强调。如“和”字,是多音字,在“一唱一和”中读“hè”,这时,顺便引导学生在附“和”中也读“hè”;又如“歼,阡,纤”,这三个字是形似字,学生不容易区分,这时引导学生明确读音,再组词进行理解。这样,经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会在反复强调中记下这些字、词。识别、巩固、理解的过程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尤其对那些笔划繁多,难识记的字、词,督促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以达到彻底掌握。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不仅要学生会读,还要会写。在复习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记忆、巩固。

2记忆①对文学赏识的记忆,如作者、文体知识。这一环节放开让学生自己去记,去巩固,以单元为一阶段,教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检查,学生也会在短时间内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②对词语解释的记忆。除根据字面意思进行扩展,揣摩外,对有些词还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如对“契机”一词,要让学生进行字面理解恐怕比较困难,这时要求学生先把它的解释记下来,然后放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如:“抓住契机,扭转局面”。这样,学生不仅记下了,而且进行了理解。③对重点文段的记忆。这些文段往往会用一些精妙词语,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简洁。这时,引导学生多读文段,在熟读中把握事物的特点,把这些词语记下来,如《松鼠》一文中描写松鼠漂亮的外貌时写道:“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一连串的词语写出了松鼠美丽而富有活力的特点,是其它词语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复习时,多读文段以达到巩固。

3理解这一环节是对哪些不能着手于记忆的字、词、文段设置的。①比较理解。把两个相近的词语或两篇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如我们学过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这两首词都是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赞颂梅花高尚品质的词句,但两首词表现的梅花形象不同,感情基调不一样。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处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多了。②推敲理解。有些文章中用词非常巧妙、精炼,对这些词不妨进行推敲,为什么用这个词,好在哪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若把“望”换成“看”字,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望”字有登高远眺之意。“望”中所见,既有真实的视觉观感,又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而“看”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又如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锤炼,改成“过”“到”,“度”等词,让学生进行比较理解。③文段理解。复习时引导学生找文段中的中心句,关键词,针对文段进行概括,归纳。在学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理解、巩固。

4背诵,积累语文课本中涉及到背诵的基本篇目,诗词很多,词汇量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复习时检查关一定要过。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惰性较强,因此,采取了以下方法:对语文基础好,语感好的学生由教师督促背诵,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小组长,督促本组学生进行背诵,教师定期询问,检查,最后“淘汰”出那些懒于背诵、散漫、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再由教师督促背诵。这样做到了两头抓,学生共同进步的效果。我也常常强调学生,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读的多,背诵的多,积累也就多,写好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和背诵。

“临时磨刀三分快”呢!在整个复习阶段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像过电影似的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理解,巩固,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成绩也表明,这样的巩固与复习对提高学习成绩与学生能力是有好处的。

标签:;  ;  ;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