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铁闪锌矿论文-古岩,张廷安,吕国志,牟望重,豆志河

低铁闪锌矿论文-古岩,张廷安,吕国志,牟望重,豆志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铁闪锌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铁闪锌矿,氧压浸出,电位-pH图,浸出率

低铁闪锌矿论文文献综述

古岩,张廷安,吕国志,牟望重,豆志河[1](2011)在《氧压浸出处理低铁闪锌矿》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铁闪锌矿精矿为原料,采用氧压浸出技术进行处理。绘制了150℃、1.0 MPa的ZnS-H2O系电位-pH图。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影响趋势,采用ICP、XRD、XRF和BET等检测方法对浸出液和浸出渣进行分析表征,确定最佳浸出条件为:精矿粒度-0.075 mm~+0.055 mm、浸出温度150℃、氧分压0.8 MPa、初酸浓度15%、浸出时间90 min、浸出液固比6∶1~8∶1、搅拌转速500 r/min、添加剂用量1.0%。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在97%以上,硫转化率达到90%,实现了精矿中锌的充分浸出与渣中元素硫的富集。(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1年10期)

古岩,张廷安,吕国志,刘燕,牟望重[2](2011)在《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工合成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氧-硫酸浸出的方式提取矿物中的锌元素并使硫元素以单质的形态进入浸出渣中。考察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分压、初酸浓度对酸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锌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反应遵循"未反应核收缩模型"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其反应活化能为E=73.58k J/mol。(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AASRI-AIIA 2011 V4)》期刊2011-05-23)

古岩,张廷安,吕国志,刘燕,牟望重[3](2011)在《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工合成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氧-硫酸浸出的方式提取矿物中的锌元素并使硫元素以单质的形态进入浸出渣中。考察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分压、初酸浓度对酸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锌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反应遵循"未反应核收缩模型"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其反应活化能为E=73.58kJ/mol。(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 2011 V7)》期刊2011-02-20)

张伟光[4](2009)在《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及其氧压酸浸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锌精矿的氧压酸浸工艺作为湿法炼锌的一种新兴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产生“叁废”少、生产成本低、锌浸出率高等优点。但是我国硫化锌精矿氧压湿法工艺并未规模化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对闪锌矿的氧压酸浸工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以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氧分压、初酸浓度、液固比以及铁含量等因素对闪锌矿浸出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闪锌矿浸出动力学过程。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实验结果表明:惰性气体保护下,900℃固相烧结60min,然后在800℃下保温60min,所得合成物无独立的FeS相,而且主要为闪锌矿晶型。并且得到了含铁量为1.30%,3.68%,5.52%,10.35%的合成闪锌矿。采用单因素实验系统考察了矿样粒度、搅拌速度、浸出温度、氧分压、初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铁含量等因素对闪锌矿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合成闪锌矿加压浸出合理工艺条件为,矿样粒度:-260目+320目;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温度:150℃;氧分压:1.0MP;初酸浓度:150g/L;浸出时间:90min;液固比:10∶1(mL∶g)。在此条件下浸出结果为:锌浸出率>95%,铁浸出率在30%-35%之间,单质硫产出率在60%-70%之间。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反应遵循“未反应核收缩模型”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其反应活化能为E=73.58kJ/mol。(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01)

低铁闪锌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人工合成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氧-硫酸浸出的方式提取矿物中的锌元素并使硫元素以单质的形态进入浸出渣中。考察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分压、初酸浓度对酸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锌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反应遵循"未反应核收缩模型"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其反应活化能为E=73.58k J/mo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铁闪锌矿论文参考文献

[1].古岩,张廷安,吕国志,牟望重,豆志河.氧压浸出处理低铁闪锌矿[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

[2].古岩,张廷安,吕国志,刘燕,牟望重.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动力学研究[C].Proceedingsof2011AASRIConference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IndustryApplication(AASRI-AIIA2011V4).2011

[3].古岩,张廷安,吕国志,刘燕,牟望重.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动力学研究[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zzySystemsandNeuralComputing(FSNC2011V7).2011

[4].张伟光.人工合成低铁闪锌矿及其氧压酸浸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9

标签:;  ;  ;  ;  

低铁闪锌矿论文-古岩,张廷安,吕国志,牟望重,豆志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