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杖花论文-严丽君,张志荣,李德铢,高连明

爆杖花论文-严丽君,张志荣,李德铢,高连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爆杖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卫星标记,爆杖花,碎米花,FIASCO

爆杖花论文文献综述

严丽君,张志荣,李德铢,高连明[1](2014)在《中国特有种爆杖花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与评价(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观赏和药用植物。为了研究爆杖花和碎米花之间的杂交物种形成过程,本研究利用FIASCO方法对爆杖花进行微卫星引物开发,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28个微卫星标记,其中22个为多态。利用爆杖花两个居群共24个个体对22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每个位点具有2~5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4个,其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83~0.792和0.153~0.744。对筛出的28个微卫星标记在碎米花的两个自然居群中也做了检测,结果显示:有22个微卫星标记成功扩增,其中20个有多态性;每个多态位点有2~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2个,其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00~0.833和0.117~0.736。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爆杖花及其近缘物种的居群遗传学分析和杂交物种形成研究。(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罗国军,任荣,李洪梅,李海舟,李蓉涛[2](2009)在《爆杖花的黄酮类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茎叶75%丙酮水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从其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和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3″,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1),二氢槲皮素(2),二氢槲皮素-3-O-β-D-木吡喃糖苷(3),5,7,4′-叁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鼠李吡喃糖苷(4),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5),花青素A-2(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爆杖花的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9年01期)

陈善信,华青,刘昆云[3](1996)在《民族药爆杖花的生药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生长在云南地区的常用民族药爆杖花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药的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1996年06期)

爆杖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茎叶75%丙酮水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从其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和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3″,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1),二氢槲皮素(2),二氢槲皮素-3-O-β-D-木吡喃糖苷(3),5,7,4′-叁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鼠李吡喃糖苷(4),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5),花青素A-2(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爆杖花的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杖花论文参考文献

[1].严丽君,张志荣,李德铢,高连明.中国特有种爆杖花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与评价(英文)[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

[2].罗国军,任荣,李洪梅,李海舟,李蓉涛.爆杖花的黄酮类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

[3].陈善信,华青,刘昆云.民族药爆杖花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

标签:;  ;  ;  ;  

爆杖花论文-严丽君,张志荣,李德铢,高连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