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张志强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张志强

上海市青浦区环境监测站,上海201799

摘要:针对近年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高度重视。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众的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我国的环境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必须贯彻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在环境保护的工作环节中,环境监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技在推动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环境监测技术高速发展,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良好应用将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评价和污染的成因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保;应用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是在评估环境质量时的重要的阶段,也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的主要流程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调查、样品收集与处理、样品运输保存、实验分析、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数据分析后必须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数据的综合评价,这样的形式也为今后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监测对象,环境监测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个方面。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科技的快速发展,物理、生物、卫星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分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部分领域自动连续监测逐步应用。检测范围也从部分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全国,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监测体系。虽然国内有多种监测技术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复杂性、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监测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2.1监测技术方法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在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由于自动连续监测覆盖面小,大部分监测工作依赖于手工监测,受制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监测频率不足,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不够;对于突发性环境事件的监测,常规的监测手段对污染物的溯源能力较差;部分监测领域虽然已采用自动监测,但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仍有待提高。

2.2基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省部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地市级基层监测队伍技术能力相对薄弱。东部沿海地区监测人员队伍素质较高,中西部内陆地区人员队伍技术相对薄弱。由于技术队伍的能力薄弱,从而导致无法将先进的监测技术应用于日常的环境监测。如: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地市级的环境监测部门基本上尚未具备,在需要通过遥感技术开展相关监测时,就只能借助省部级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技术支持。

2.3硬件软件配置不合理

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县级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有限,对基层环境监测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单位硬件设施缺乏,设备老化,无法适用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监测设备较为先进全面,但由于发展空间的问题,也很难吸引环境监测领域的高端人才,因此导致部分先进仪器设备的闲置。

2.4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各类环境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中的环境标准限值,很多是参考美国或欧盟的标准,较少综合考虑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比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中所有指标采用的是全国一个标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经济发展差异悬殊,各地水体的功能区划和保护目标不同。因此,全国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显然不太合理。

3我国现阶段主要环境监测技术

3.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

现阶段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一般是借助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开展,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分站,数据资料处理中心、质量保证实验室以及系统支持实验室四部分组成。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颗粒物、臭氧以及一氧化碳等内容,个别监测分站包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3.2水环境重点排污企业的自动监测

对于水环境重点排污的企业,在不增加监测部门的工作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其污染排放的监督和监管,通常环境管理部门在企业建设期间就要求排污企业根据自身的排污因子建设自动监测体系。如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厂主要项目包括流量、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及总氮等指标。涉及到电镀印染等行业的排污企业会增加重金属等指标。

3.3固体废弃物监测技术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通过对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和监测,对于固态、半固态以及液态废弃物的危险持性进行鉴别。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监测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浸出毒性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浸出毒性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以及急性毒性鉴别项目检测等几部分内容组成。

3.4物理监测技术

物理检测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生态环境中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物质、核没施质电磁辐射防护等内容进行的监测技术。通过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利用特殊的采样与测量技术,对各种监利项目指标进行全面的监测管理。

3.5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王要是针对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等内容进行的检测控制管理.通过对陆为直排入海的污染物浓度、污水流量、污水排放时间、污水人海量、污染物人海总量等技术指标进行采样与分析,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人海总量.防止陆源污染物损害海洋环境。

3.6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趋势进行监测评价,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林地情况、草地情况、河流湖泊情况、土地侵蚀情况以及水资源量等一系列的指标进行监测管理。

4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境由于和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将来必定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就没有人类的未来。整体来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光明的,但是由于现阶段某些条件的缺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想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4.1转变观念,提升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

环境问题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受到重视。国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大家对环境监测的认识,从领导者到普通公民,都要进行思考学习。也只有这样,环境监测技术才能受到普遍的重视,国家才能不断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和引进,不断完善环境监控体系,积极汲取国外环境监测的经验,保证环境监测技术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2环境监测分析朝着项目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在环境监测分析报告上,将逐步朝着由基本的环境质量报告环境污染源报告以及专项监测报告组成的环境报告体系发展。在环境监测分析报告上形成重点以大气、水质、土壤以及生态环境为主的分析评价体系,而且更加侧重于环境分析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通过形成系统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强化对于检测项目的整体控制管理,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4.3环境监测技术覆盖内容进-步拓展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范围不断拓展,环境监测技术逐步朝着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动检测以及比对监测方向发展。在水生物的检测上,重点开展生物毒理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监测,做好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水华的监测分析。同时借助于卫星遥感信息的生态监测,深化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分析,形成系统的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由较窄领域朝着全方位多体系的监测方向发展,并由传统的地面环境监测向着遥感环境监测方向发展。

4.4突出重点,系统监测

在保证监测重点的前提下,对环境各要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监测,例如水环境、大气、土壤、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而在这些监测的管理中,不仅要进行独立控制,还要防止交叉污染,力保做到全面综合监测,将各种环境监测技术积极配合,保证没有漏洞出现。不断增加监测分析精度,如今很多有害的物质浓度很低,很难被监测到,但是它们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今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中,要不断地将分析精度朝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4.5有机污染物监测是重点

从我们得到的一系列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的有机污染物已经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由于有机污染物都是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对于人类的危害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对于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也成为了未来环境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在开展环境监测活动时,必需要以提高空气质量为前提,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一定科学性的有机污染物监测。

4.6环境监测信息化发展趋势

我国的监测体系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方面,部分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连续监测数据,但目前大部分的数据均置于档案文件中,并未充分发挥数据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监测部门的人、机、料、物、法、环等各环节的管理仍处于手工管理阶段,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和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的风险。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别的监测部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在此系统上不仅将各监测环节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同时建立数据库将历史数据纳入系统,深入挖掘历史数据的价值,并实现互联共享,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5结语

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以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源,通过借助于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进而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资料,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过树清,张嘉浩.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45-46.

[2]吉磊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17,(23):18.

标签:;  ;  ;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张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