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表达论文-陈晓颖

道歉表达论文-陈晓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歉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歉表达策略,语用迁移,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教学

道歉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颖[1](2019)在《中国日语学习者道歉表达策略的语用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2年Hymes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以来,交际能力在二语教学中受到较高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之后,Bachman(1990)根据Canale&Swain的模型提出语用能力的概念,将语用能力划分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换言之,要想实现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必须重视有关语用能力的培养,尽量避免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导致的负语用迁移现象。本文选择道歉言语行为来进行语用迁移研究。道歉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尤其是语用学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道歉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必不可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油。Brown&Levinson(1987)也曾提出,道歉是对说话者的面子威胁最大的言语行为之一。因此,不恰当的道歉表达会给交流双方尤其是在外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导致交际失败。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道歉表达时的语用迁移现象,从而提高中国日语学习者对语用迁移现象的重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调查中国日语学习者、汉语母语者、日语母语者共143人,收回有效问卷128份。研究数据来源于包括10种情景的话语补全测试调查问卷。并采用SPSS24.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通过道歉策略选择使用频率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母语者在道歉策略选择上体现出的差异及相似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调查: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在道歉策略选择方面的异同点;2.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在道歉表达形式的异同点;3.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道歉时是否存在语用迁移现象;4.社会语用因素(社会权力,社会距离以及负担度)对于叁组实验对象的道歉策略选择有何影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发现中国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进行道歉时,大多数情况下受母语影响,存在语用迁移现象,且负语用迁移现象较多,并总结出以下特征:(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相比在使用道歉策略方面,使用发话内行为指示表现的策略频率较低。同时学习者在使用日语道歉时,在道歉的定型表达方面(「すみません」类、「ごめん」类、「申し訳」类)存在较多误用;(2)在相同的道歉条件下,中国日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强调道歉的策略;(3)在道歉的场合,中国日语学习者更重视维护自己的面子,倾向于使用向对方示好、亲切积极的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与之相反,日语母语者更倾向于选择承认错误,重视维护对方的面子,承担责任的道歉策略;(4)从社会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在道歉的场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社会距离相对较远,或社会权利相对较高的对方会使用多种道歉策略。与之相反,日语母语者会对社会距离相对较近,社会权利较低的对方采取多种道歉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中国日语学习者在道歉表达策略的选择及使用方面会受母语的影响。并基于此,本文对国内日语教育课程设置、指导者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日语学习和日语教学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范纪强[2](2018)在《“错”要怎么说出“口”?“赔礼道歉”的司法回应及“语法”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法律,我们可以自由地批判,却要严格地遵守。——[英]约翰·洛克引言赔礼道歉作为常见的社会行为,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视域中,既有"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又有"知错就改"的言教传统。然而,自我国创造性地将此"东方经验"入法,质疑和争议不断。一概否定道歉入法,无异离间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有致市民法沦为"市场法"的风险,~①亦与当前全球视域价值语境不符。因而,不应局限于质疑道德入法的正当性,而是探讨如何使制度功能全面发挥。司法实践中,该(本文来源于《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期刊2018-04-18)

张群[3](2018)在《道歉表达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礼貌策略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礼貌策略的视角对中日的道歉表达进行对比研究,以汉语和日语母语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援用Brown&Levinson的"面子论",从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明确了中日两国道歉策略使用的差异,并探究了中日跨文化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俞芳[4](2017)在《小议中日跨文化交际中道歉的表达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在各个情景下的表达方式,以避免文化摩擦的产生。作为交际中经常会用到的"道歉"的表达方式,日本人用起来像一般的寒暄一样轻松,而中国人则难以启齿。究其原因有面子说、责任和关系修复说等等,从这些因素出发,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和日本人进行交流时必须特别注意在道歉的表达方式中不能找借口,善用开场白以及注意措辞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0期)

唐睿[5](2017)在《家人间道歉表达的中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法、句型等语言能力的掌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用外语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中的道歉表现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到目前为止的研究中,关于道歉的定型表现的研究、道歉策略的研究、发话行为特征的研究、社会规范等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微观的角度关注在特定场景的研究并不多。本论文利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和比较中日两国家人之间的道歉表现。通过利用从九部电视剧中收集的道歉表现的例句,从「道歉场景」、「道歉策略」、「家庭成员关系」叁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总结中日两国家人间道歉表现的异同。另外,让日语学习者注意到中日谢罪表现的不同,能够正确理解日语母语者的道歉表现进而正确地使用日语的道歉表现。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整体来看,电视剧中出现的道歉的次数,日本人大约是中国人的2倍,家人之间日本人的道歉频率远高于中国人。(2)日本人即使是非常亲密的家人之间也非常重视礼节,但是中国人只有在严重违反了礼节或是在关系较为生疏的家人之间,才觉得有道歉的必要。(3)关于道歉策略的使用,日本人最常用的是「明确的道歉表示」,中国人则最常用「明确的道歉表示」和「承认责任」这两种策略。(4)关于道歉策略的组合使用,日本人在向家人道歉时,倾向于使用两种道歉策略的组合,中国人则没有规律可循。(5)日本夫妇间道歉策略和亲子间道歉策略的使用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中国人亲子间的「明确的道歉表示」这一道歉策略的使用频率比夫妇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出很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张燕,杨乐娟,王冬梅[6](2017)在《中日道歉语在语用表达及文化方面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歉语是日常交际行为中因冒犯行为而必须采用的一种补救性施事言语行为,也是一种彰显礼貌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恢复社会和谐、平衡人际关系的作用。中国和日本都是礼仪之邦,自然在人们的言语中少不了道歉用语。以汉语"对不起"与日语"すみません"为例,从语用表达及文化两个方面对其作粗浅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群[7](2014)在《浅议日语教学中的道歉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歉表达是日语教育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文章在概观了目前日语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和教授方法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日语道歉表达的基本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对道歉表达的教授方法提出改善对策。(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6期)

单文垠[8](2014)在《从情感态度的表达浅析日语道歉言语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道歉是典型的情感表达类言语行为。道歉的生成及理解过程,即某种情感态度表达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料库中检索到的日语道歉实例,解读并归纳其情感态度表达的类型。研究显示:除了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后悔,日语道歉还存在罪恶感、耻感、不安、娇宠①**等多种情感态度,且不同情感态度的表达会影响判断该道歉是真诚的道歉,还是工具式的道歉。(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王华[9](2013)在《日语中道歉式的感谢表达方式及其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感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言语行为。在日语中表达感谢的方式,不仅有单纯表示谢意的「ありがとう」,还可以使用表示道歉的「すみません」来表示感谢,使用「すみません」表示感谢时的语气轻松、给人谦虚和亲切之感,是提高语言礼貌程度的有效手段。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道歉式感谢表达,在使用的时候又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本文将通过实例来归纳分析并探讨其文化特征,试图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19期)

张群[10](2013)在《道歉表达的日中对比研究(二)——从非定型表达看亲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和汉语的道歉表达都有定型表达和非定型表达两种形式,同时人际关系也影响着道歉表达的使用。通过问卷调查,以非定型表达的使用为中心,分析了中日两国亲疏关系对道歉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人不管亲疏,非定型表达的使用率都比较低;而中国人不仅非定型表达的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种类远远多于日本人。(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道歉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法律,我们可以自由地批判,却要严格地遵守。——[英]约翰·洛克引言赔礼道歉作为常见的社会行为,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视域中,既有"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又有"知错就改"的言教传统。然而,自我国创造性地将此"东方经验"入法,质疑和争议不断。一概否定道歉入法,无异离间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有致市民法沦为"市场法"的风险,~①亦与当前全球视域价值语境不符。因而,不应局限于质疑道德入法的正当性,而是探讨如何使制度功能全面发挥。司法实践中,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歉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颖.中国日语学习者道歉表达策略的语用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范纪强.“错”要怎么说出“口”?“赔礼道歉”的司法回应及“语法”表达[C].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2018

[3].张群.道歉表达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礼貌策略的视角[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4].俞芳.小议中日跨文化交际中道歉的表达方式[J].青年文学家.2017

[5].唐睿.家人间道歉表达的中日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7

[6].张燕,杨乐娟,王冬梅.中日道歉语在语用表达及文化方面的异同[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7].张群.浅议日语教学中的道歉表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

[8].单文垠.从情感态度的表达浅析日语道歉言语行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王华.日语中道歉式的感谢表达方式及其文化特征[J].青春岁月.2013

[10].张群.道歉表达的日中对比研究(二)——从非定型表达看亲疏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道歉表达论文-陈晓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