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根据地论文-吴汉全

中共根据地论文-吴汉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共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学术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根据地时期

中共根据地论文文献综述

吴汉全[1](2019)在《试论中共根据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2年的根据地建设时期(1927—1949)中,不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而且高度重视并领导学术建设工作,并使之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根据地时期的学术建设围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中心,不仅沿着革命逻辑而展开,而且在科学地认识国情、服务于革命形势需要、具体地完成革命任务之中,集中表现了革命话语中的学术诉求。中共在根据地时期的学术建设是思想创新与学术创造的互动历程,学术建设不仅推进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创新,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而且学术研究本身亦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并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群体。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对学术建设的领导,在领导方式上大致有指引学术研究的前进方向、建立相应的领导学术的机构两种形式,并形成了包括译介活动、学术运动、学术论战等在内的学术运行机制,开启了学术文化建设与政治发展同命运的道路。中共根据地的学术建设,创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学理支撑,从而也为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打下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温程[2](2019)在《革命的常态:中共农村根据地场域中的民俗节日——评介《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节日作为底层民众活动、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共在战时致力于开辟农村根据地的同时,试图将其纳入社会动员、输送政治意志的孔道,必然与之接触并发生历史因应。两者之间的互动必然存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革命动员"与"民众响应"等多重张力。围绕最近出版的《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一书中提出的若干论题,在勾勒传统节日在革命背景下的种种变化之同时,又进一步思考这一底层民众文化的顽强特质如何反过来型塑、调整革命态势。本书在填补学术空白确有可取之处,但受困于主客观因素,在史料应用、篇幅论述以及"新革命史"范式落实等层面依旧留有改善空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金伯文[3](2019)在《《论持久战》在中共抗日根据地的阅读与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持久战》作为指导抗日战争战略与政略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共宣传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日根据地的中下层干部与基层兵民接受《论持久战》,主要通过中共的宣教工作。总体来说,中高级干部多被要求自修并深入研习《论持久战》,下级干部一般通过教材与课程的学习了解《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的学习,属于基本理论与政策教育的范畴。在基层的社会教育与战士教育中,《论持久战》的核心观点则被"简化",成为民族意识教育、政治常识与文化知识学习的一部分。中共向来重视立场教育,为适应国共斗争的形势,对《论持久战》的宣教,既渗透着阶级观念与马列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立场,也暗含对"持久战"话语权的争夺。随着中共抗日实践的深入与毛泽东地位的升高,中共通过立场教育在党内实现了对"持久战"话语权的有效占领。(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本森[4](2019)在《英美学界的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80多年来,英美学界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大致呈"抛物线"状。总体来说,经历了五个阶段:抗战时期萌芽产生,大批亲历者写下盛赞中共的论着,出现"红区"热;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起步,研究者热衷以"大理论"解释中共成功之道;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重视实证研究,展开对各根据地的"地方研究";九十年代势头有所减弱,但研究队伍更加精干,致力于纵深化研究,研究主题微观且分散;21世纪延续发展,地方研究与分散化的特点依旧存在,革命史研究再次兴起。80多年来,英美学界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是从宏大叙事的"大理论"研究到实证调查的"地方研究"的转变趋向。(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黄金生[5](2019)在《中共根据地在逆境中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抗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抗战前,中共在陕北有红军9万,南方红军游击队有1万上下,但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共力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迅速增加。周恩来在(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9-09-02)

李坤睿[6](2019)在《叁迁择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根据地选址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39年琼崖抗战开始到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中共琼崖特委及其主力部队所在地几经迁移。抗战初期,游击队主要在琼东北的琼山、文昌两县交界地区活动。1939年底到1940年初,考虑到地形与敌我实力对比等因素,游击队西迁美合山区。美合事变发生后,琼崖特委返回群众基础良好的琼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琼崖特委又因敌我实力对比的变化决定西迁六芹山,并试图进入中部五指山脉建立根据地。出于对敌情、地理、民情等因素的动态权衡,琼崖根据地发展重点呈现从东向西、从沿海平原向腹地山区变化的趋势。几经迁址后,群众基础也从老区逐渐向全琼扩展。(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祁建民[7](2019)在《从日本“防共回廊”计划看中共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战略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日本为了与俄国和后来的苏联争夺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所谓"防共回廊"计划。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为了进入内蒙古西部、新疆以及中亚,从南面攻击苏联,以配合北满地区对苏作战,便将扶植伪蒙疆政权和组建驻蒙军作为其构筑"防共回廊"的重要步骤。中共在蒙疆地区开辟的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以顽强、灵活的游击战争从战略上打击、牵制了驻蒙军对苏作战计划的准备和实施。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抗战,证明了中共运用游击战争从战略上支援苏联方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祁建民[8](2019)在《日本的中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本,关于"中共革命根据地"已经有长达90年的研究史。从战前的情报调查和"灭共"研究到战后初期出于对中国革命的好奇、同情而进行的探讨,经过对革命的反思到21世纪以来的研究创新,其显着特点是将革命根据地研究纳入到近现代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脉络之中。日本学界较早突破了阶级分析的单一方法,关注到更加广泛的社会组织、集团和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宗族、地方组织、宗教团体、土匪、移民、青年、女性以及村落内的互助和恩仇等。在研究方法上,日本学界重视从民众史角度研究中国革命,注意到中国社会的非身份制特征与革命动员之间的关系。他们从乡绅论出发,引申出了对于根据地农村干部、积极分子和各种模范人物的社会作用研究。在对根据地土地改革的研究中,他们较早认识到这并不只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还包括村落权力、权威结构的根本变革。其研究体现出了社会革命史的取向。(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金晖[9](2019)在《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瓦解敌军是八路军政治工作叁大基本原则之一,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中共政治工作对中共能够在敌后坚持抵抗,进而打赢抗日战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敌强我弱的战略总态势下,单纯依靠军事斗争已不能达到中共在敌后保存发展自身,坚持抗战的目的。重视敌工战线的配合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到了冀鲁豫根据地最困难时期,根据地形势异常严峻,为挽救危局,中共适时地转变思想和斗争策略,全力以赴进行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政治工作,将敌伪军工作提升到最重要的高度,派出武装小部队深入敌后,将斗争引向敌占区,以一种外线配合的方式帮助根据地转危为安。同时,在中共的主导下,将华北抗战从单一的军事对抗转向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博弈,将斗争局面由危急被动的“敌进我退”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敌进我进”,中共扬长避短,完成了这种优劣之势、攻守之间的转换。出色的敌伪军工作帮助中共在华北敌后异常顽强坚韧地坚持抗战并一步步发展壮大。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中共冀鲁豫根据地敌伪军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从1940年到1941年敌伪军工作的初创到1942年根据地困难时期敌伪军工作的展开再到1943年以后直到抗战胜利,斗争形势好转下敌伪军工作的大发展。第二章着重叙述了根据地的抗敌宣传工作,宣传是敌伪军工作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宣传机构的建立,干部人员的培养是进行敌伪工作的前提。无所不至,包罗万象的宣传,有助于激发民众的抗日斗志,动员民众参加抗战。第叁章主要阐述了根据地对日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中共逐渐转变思想,认识到争取瓦解日军的重大意义,通过书写标语口号、在特殊节日递送传单、散发宣传品,火线上喊话和向据点打电话等方式对日军展开猛烈宣传战,启发日军反战厌战情绪,瓦解日军战斗意志。并取得了某些日军官兵经中共争取联络主动投奔根据地的巨大效果。第四章主要展现的是根据地怎样对伪军进行争取掌握。以根据地对伪军工作的整体与其对两个伪军大队个案解剖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共与伪军建立“关系”相对容易,而要长时间地维系这种关系和更深一步地掌握该伪军则要复杂和曲折的多,与此同时,中共还要应对日军对“与我关系密切之伪军”整军肃内的威胁和与国民党对“伪军”这一力量进行争夺。以期回答中共是如何一步步争取掌握伪军的?这一重要问题。结语部分,主要论及了个人对抗战时期中共敌伪军工作的认识和重大意义。总之,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的敌伪军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效果显着的重要政治工作,对这一工作进行深入地梳理分析,能够加深对中共在华北敌后坚持抗战的理解和感受抗战胜利背后的来之不易。(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易凤林[10](2019)在《苏区时期中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探析——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整个政权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权体系运行的效率。赣东北根据地在方志敏等人的领导下,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成效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选举、改选、反官僚腐化、肃反、群众参与等。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了当时的"左"倾化特质,尤其是大清洗、肃反过重地挫伤了基层政权的稳定结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效果受革命政策、革命形势、方法的有效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但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共产党对乡村基层政权问题的深层思考。这一时期中共对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其经验教训也为当今的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中共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俗节日作为底层民众活动、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共在战时致力于开辟农村根据地的同时,试图将其纳入社会动员、输送政治意志的孔道,必然与之接触并发生历史因应。两者之间的互动必然存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革命动员"与"民众响应"等多重张力。围绕最近出版的《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一书中提出的若干论题,在勾勒传统节日在革命背景下的种种变化之同时,又进一步思考这一底层民众文化的顽强特质如何反过来型塑、调整革命态势。本书在填补学术空白确有可取之处,但受困于主客观因素,在史料应用、篇幅论述以及"新革命史"范式落实等层面依旧留有改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共根据地论文参考文献

[1].吴汉全.试论中共根据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温程.革命的常态:中共农村根据地场域中的民俗节日——评介《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

[3].金伯文.《论持久战》在中共抗日根据地的阅读与接受[J].抗日战争研究.2019

[4].刘本森.英美学界的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

[5].黄金生.中共根据地在逆境中生长[N].天津日报.2019

[6].李坤睿.叁迁择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根据地选址问题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9

[7].祁建民.从日本“防共回廊”计划看中共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战略意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9

[8].祁建民.日本的中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19

[9].李金晖.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9

[10].易凤林.苏区时期中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探析——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J].苏区研究.2019

标签:;  ;  ;  ;  

中共根据地论文-吴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