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蔡卫星

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蔡卫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同治理,低收入农户,低保,农村群体,攻坚任务,产业扶贫,劳动能力,主要矛盾,青年志愿者,集体经济

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蔡卫星[1](2020)在《以协同治理持续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贫困人口走向全面小康。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人。2016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存在,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本文来源于《湖州日报》期刊2020-01-08)

梁土坤[2](2019)在《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及提升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内涵而言,经济条件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现实基础,正向评价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主观条件,积极托底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社会属性,多维协调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基本层次,持续提升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本质要求。基于低收入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其总体获得感、纵向获得感、横向获得感的总体水平都较低,与预期获得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和个体分化现象。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苗岩[3](2018)在《农村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迅速腾飞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随之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当下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方面。农村低收入群体不仅在生活物质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社会声望方面、权利方面、发展机会方面也都处于弱势。虽然我国在社会保障问题上面下了很多功夫,也建立了一些相对应的措施,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很多问题值得去思考、探索。本文在阐述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等相关概念、政策的基础上,对邳州市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的做法成及效进行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邳州市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救助资金不充裕、救助对象识别不精准、救助服务能力不充分、救助工作监管不严格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实力不足、缺乏识别救助对象的有效体系、救助工作人员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再次,通过对有关地区相关救助经验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救助资金是基础,公平公正开展救助工作是关键,加强监管工作是保障。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推动邳州市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的5大对策,分别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加强救助工作监管,健全问责机制等。(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8)

肖慧[4](2018)在《做好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全媒体 肖慧)日前,市民政局出台《徐州市社会救助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将通过低保兜底脱贫、医疗救助遏制返贫等8项措施,拓宽救助渠道,丰富救助方式,确保到2019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年初,我(本文来源于《徐州日报》期刊2018-01-27)

杜仲莹,戴云[5](2017)在《充分调动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积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杜仲莹 实习生戴云报道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率队赴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调研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情况。拉玛·兴高一行走访了萝卜地村,到低收入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今年6月,五华区以“两不愁、叁保障”为衡量农户贫困程(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17-07-12)

张智[6](2016)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本研究在查阅整理文献资料和实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直接调查研究和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住户收支调查和补充重点调查的原始数据,从住户个体分析入手,通过建立关联规则和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济南市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现实中主要经济现象的分析,对影响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因素进行定量分解,探寻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的路径选择,为农户脱困与区域发展“双赢”目标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创新是充分利用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和补充重点调查的原始数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着重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具体创新如下:一是引入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以简洁、易于解释和理解的形式,有效地捕捉农村居民特征变量与收入数据间的关系,挖掘得出家庭人均金融资产余额、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家庭人均实际经营土地面积等因素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收入的提升度:二是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是典型的右偏分布,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结果不具有稳健性,为此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来消除数据右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影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家庭财产多寡、家庭成员乃至上一辈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劳动人口就业情况、惠农政策力度、社保兜底水平等因素都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具有显着性影响。针对性地提出短期、中长期政策建议。短期内建议赋予低收入群体更多财产权利,提高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立法规范农业补贴标准,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构筑农村立体社保体系等;中长期建议提升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升先进实用技术应用水平,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救济中的作用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9-04)

张卓卓[7](2016)在《试论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农村低收入群体因天灾人祸感到了生存危机,甚至是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其次,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内需有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2期)

石沂哲,孔丹,于洋,李坤,费诚[8](2016)在《辽宁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收入流动是推进当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保障,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打造收入均等化发展空间,应注重在实践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综合物质资本、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等因素对收入流动现象的影响,增强辽宁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工作,并注重逐步推进养老保障制度等的完善,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本文从收入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入手,旨在推动当前辽宁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08期)

吴诗伟[9](2016)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低收入群体贷款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低收入群体指的是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口,缺少担保物或担保产权不明晰、收入不稳定、与金融机构网点有地理隔阂等因素抑制了该群体的贷款需求。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对该群体形成有效渗透,而农户联保贷款模式通过连带责任等设计解决了担保物的问题,成为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在正规金融机构中的主要贷款渠道。互联网金融创新成为了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贷款难问题的新思路。其中P2P网络贷款有望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有效的贷款渠道,本文对P2P贷款与联保贷款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种模式的获取渠道的对比,本文认为联保贷款的获取是地域内基于社会关系的双向选择,取决于当地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以及借款人的社会关系与声誉;而P2P网络贷款是全网络基于数据共享的货币交易,贷款的获取取决于网络平台的交易量以及借款者的网络声誉。进一步的,通过对联保贷款中银行制裁、连带责任以及社会资本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了社会制裁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以“网络信誉资产”、社会制裁为基础的P2P网络贷款的还款约束体系。本文以还款机制为模型基础,从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角度讨论了贷款收益与借贷选择。结论指出,完善联保贷款中的社会制裁机制能增加参与者的预期收益;与农户联保贷款相比,P2P网络贷款可能带来更高的借款收益;而不同风险偏好的贷款者会在两种模式间进行差异化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3-15)

孙惠楠[10](2015)在《2020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超6500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暨对台农业合作工作推进大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贵阳市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超过6500元,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5-12-25)

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内涵而言,经济条件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现实基础,正向评价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主观条件,积极托底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社会属性,多维协调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基本层次,持续提升是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本质要求。基于低收入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其总体获得感、纵向获得感、横向获得感的总体水平都较低,与预期获得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和个体分化现象。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蔡卫星.以协同治理持续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N].湖州日报.2020

[2].梁土坤.农村低收入群体经济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及提升对策[J].学习与实践.2019

[3].苗岩.农村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4].肖慧.做好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N].徐州日报.2018

[5].杜仲莹,戴云.充分调动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积极性[N].昆明日报.2017

[6].张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张卓卓.试论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J].商.2016

[8].石沂哲,孔丹,于洋,李坤,费诚.辽宁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

[9].吴诗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低收入群体贷款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16

[10].孙惠楠.2020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超6500元[N].贵阳日报.2015

标签:;  ;  ;  ;  ;  ;  ;  ;  ;  ;  

农村低收入群体论文-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蔡卫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