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于志磊

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于志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屏障建设,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水文效应

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文献综述

于志磊[1](2016)在《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流域人口增长相对较快,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脆弱性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森林植被砍伐造田而引起的破坏。因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与保障长江流域以及毗邻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的“屏障”主要针对建设区域内部与毗邻地区的生态防护,以期发挥阻断水土流失、调节水循环、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下垫面对水文的调节等作用。目前,针对生态屏障建设的研究多从物质与能量循环、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尺度等角度定性开展,缺乏具体系统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法:同时有关生态屏障建设水文效应的研究较少。不同于传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庳等工程,本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水文学等基础理论,以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为支撑,综合分析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区位特征分析等结果提取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设置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根据价值当量法核算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价值,遴选最佳方案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最终方案,并模拟分析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效应。通过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在综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同时在一定程度完善了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的基本内涵,提出区位特征分析法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生态水文时空演变规律识别选取2000-2014年典型月份(8月份)的MODIS遥感数据,分析区域植被NDVI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植被长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典型月份多年平均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显着。基于气象、水文实测数据分析1961-2010年期间的降水量演变以及1961-2001年期间的蒸发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降水与蒸发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对典型河道断面水文站的径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近30年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干流以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干流以及干流以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2)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出经向分带的区域特征分析法,利用ArcGIS 10.2.2工具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人口、经济密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天然植被覆盖率较低。本研究通过评价土地适宜性以及区位特征,以长江干/支流缓冲区、主要道路缓冲区和经济开发规划区为底图,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约14.63万km2;以地形地貌特征和植被特征数据为基础,结合石漠化山区分布特征,以提高坡耕地的植被覆盖度为目标,设置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核算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优选创新了生态屏障坡度分级建设。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核算生态屏障区现状以及不同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显示,生态屏障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经过不同方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比选确定坡度分级建设为最佳方案。(4)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构建SWAT水文模型,通过模拟月尺度下的径流变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模拟区域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宜重流域的年均地表径流降低明显;不同典型子流域群地表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屏障建设对枯水期与丰水期径流调节作用显着。生态屏障建设下流域蒸散发量整体增加,壤中流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整体而言,生态屏障建设可降低区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区域蒸散发量和壤中流量,有效提高区域内土壤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修复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直接的方法支持,还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为显着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6-05-01)

田晓刚[2](2009)在《水环境评价与规划综合模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通过开发和应用水环境数学模型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污染源控制规划,为相关部门对流域水环境的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传统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和线性规划模型为基础,开发出新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在实例研究中,将系统模型应用于长江流域宜宾段水环境的评价、预测以及污染源控制规划,通过对研究区各个断面2002年~2012年水环境的动态评价和预测,分析得到长江流域宜宾段需要重点治理的水域及其相应的关键水质指标,并针对重点治理水域的关键水质指标进行污染源排污规划,得到了以下结论:(1)本文根据流域水环境评价的特点及其要求,通过灰色靶分析过程取代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专家评分过程,并将灰色层次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监测期历年断面水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然后应用GM(1,1)模型对断面环境综合指数进行预测,使模型具有从宏观和微观进行评价、预测的能力,最后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对重点水域进行排污规划,从而开发出一套新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方法,并应用Matlab软件开发了系统模型的配套程序。(2)通过水生态环境评价预测动态子模型对各断面控制水域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其水环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段整体水环境状况良好;5个主要断面所控制水域水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好到差,依次为:福溪断面>柏溪断面>盐平坝断面>潼关驿断面>水东门断面(>表示“好于”);其中水环境污染严重且恶化趋势明显的水域为水东门断面所控制的水域需要重点进行治理,其主要的水质污染指标为: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3)运用污染源排污控制规划子模型对水东门断面水域污染源排污进行规划,结果表明:按照各个排污口2007年的排污量,五粮液酒厂排污口的废水治理系数需要达到0.9,预计治理费用为895.92万元/a,将是所有污染源治理费用最高的;其次是宜宾纸厂1分厂排污口,其预计治理费用为635.63万元/a;然后依次为宜宾纸厂2分厂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293.23万元/a,安阜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84.46万元/a,滨江路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49.08万元/a,五粮液酒厂混合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41.74万元/a。(4)通过在长江流域宜宾段水环境中的应用,表明流域水环境评价—预测—规划系统综合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评价、预测以及污染源控制规划的整个过程,从而为流域水环境规划和污染源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其主要的特点有:①通过灰靶分析过程取代传统层次分析法中专家评分过程,有效消除了主观误差。②根据灰色层次计算得到的各项水质指标权重值计算断面水环境综合指数,将微观数据过渡到宏观,对各断面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宜宾段的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③通过将GM(1,1)模型与灰色层次分析模型进行偶合,增强了系统模型的预测能力,该系统模型从宏观上对研究区水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分析(预测精度在90%以上)。④根据评价预测结果,污染源排污控制规划模型的应用分析得到了具体的污染源控制方案及其相应的环境投资,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重点治理水域的生产以及生活实际情况,从城镇污水治理、工业污水治理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叁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通过开发和应用水环境数学模型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污染源控制规划,为相关部门对流域水环境的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传统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和线性规划模型为基础,开发出新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在实例研究中,将系统模型应用于长江流域宜宾段水环境的评价、预测以及污染源控制规划,通过对研究区各个断面2002年~2012年水环境的动态评价和预测,分析得到长江流域宜宾段需要重点治理的水域及其相应的关键水质指标,并针对重点治理水域的关键水质指标进行污染源排污规划,得到了以下结论:(1)本文根据流域水环境评价的特点及其要求,通过灰色靶分析过程取代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专家评分过程,并将灰色层次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监测期历年断面水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然后应用GM(1,1)模型对断面环境综合指数进行预测,使模型具有从宏观和微观进行评价、预测的能力,最后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对重点水域进行排污规划,从而开发出一套新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方法,并应用Matlab软件开发了系统模型的配套程序。(2)通过水生态环境评价预测动态子模型对各断面控制水域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其水环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段整体水环境状况良好;5个主要断面所控制水域水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好到差,依次为:福溪断面>柏溪断面>盐平坝断面>潼关驿断面>水东门断面(>表示“好于”);其中水环境污染严重且恶化趋势明显的水域为水东门断面所控制的水域需要重点进行治理,其主要的水质污染指标为: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3)运用污染源排污控制规划子模型对水东门断面水域污染源排污进行规划,结果表明:按照各个排污口2007年的排污量,五粮液酒厂排污口的废水治理系数需要达到0.9,预计治理费用为895.92万元/a,将是所有污染源治理费用最高的;其次是宜宾纸厂1分厂排污口,其预计治理费用为635.63万元/a;然后依次为宜宾纸厂2分厂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293.23万元/a,安阜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84.46万元/a,滨江路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49.08万元/a,五粮液酒厂混合排污口预计治理费用41.74万元/a。(4)通过在长江流域宜宾段水环境中的应用,表明流域水环境评价—预测—规划系统综合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评价、预测以及污染源控制规划的整个过程,从而为流域水环境规划和污染源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其主要的特点有:①通过灰靶分析过程取代传统层次分析法中专家评分过程,有效消除了主观误差。②根据灰色层次计算得到的各项水质指标权重值计算断面水环境综合指数,将微观数据过渡到宏观,对各断面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宜宾段的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③通过将GM(1,1)模型与灰色层次分析模型进行偶合,增强了系统模型的预测能力,该系统模型从宏观上对研究区水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分析(预测精度在90%以上)。④根据评价预测结果,污染源排污控制规划模型的应用分析得到了具体的污染源控制方案及其相应的环境投资,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流域评价—预测—规划的动态系统模型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重点治理水域的生产以及生活实际情况,从城镇污水治理、工业污水治理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叁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水环境治理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参考文献

[1].于志磊.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

[2].田晓刚.水环境评价与规划综合模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长江流域宜宾段论文-于志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