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条带煤柱论文-曹吉胜,马少杰,马德鹏,周岩

深部条带煤柱论文-曹吉胜,马少杰,马德鹏,周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部条带煤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交设计,塑性区宽度,数值模拟,Matlab

深部条带煤柱论文文献综述

曹吉胜,马少杰,马德鹏,周岩[1](2013)在《基于正交设计的深部条带煤柱塑性区宽度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条带开采影响因素很多,为研究各因素与煤柱塑性区宽度的关系,引入正交设计进行FLAC3D数值模拟方案设计。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同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塑性区宽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式,为深部条带开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3年05期)

郭惟嘉,常西坤,陈军涛[2](2012)在《深部宽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深部采空区宽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在唐口煤矿4 301工作面轨道顺槽安装了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对留设的宽条带煤柱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距煤柱边缘6~8m区域为压力峰值区,距煤柱边缘10m区域承载附加应力较小;在锚网带支护系统作用下,煤壁边缘并不完全坍塌垮落,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承能力越大,在距边缘1m区域的煤柱实际强度约为10.2MPα;煤柱的横向变形主要集中在煤柱边缘9.5m内;煤柱水平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荷载强度验算表明留设的100 m宽条带煤柱能保持长期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全国“叁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01)

陈绍杰,郭惟嘉,程国强,赵铁鹏[3](2012)在《深部条带煤柱蠕变支撑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深部条带煤柱蠕变支撑效应,对岱庄煤矿3上煤进行了蠕变试验。以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LS-DYNA数值方法分析了深部煤柱的蠕变支撑效应。结果表明,该煤岩环向起始蠕变应力3.061 MPa,远远低于轴向起始蠕变应力7.020 MPa;蠕变强度为9.327 MPa,蠕变系数为0.647;结合蠕变试验结果,采用LS-DYNA可以较好的模拟深部条带煤柱的蠕变支撑效应;模拟的条带煤柱呈现出明显的流变性,在工作面开采后煤柱状态仍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在上覆岩层的作用下,该煤柱变形在15~16个月后不再变化,煤柱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陈军涛[4](2011)在《唐口煤矿深部开采条带煤柱稳定性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的持续开采使得煤炭生产不得不向深部转移,而深部开采带来的地表沉陷预测与控制问题研究不足。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深部条带煤柱的实际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唐口煤矿230、430采区地质资料和生产实际,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叁维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深部条带煤柱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分析了深部条带开采采留尺寸的设计原则,得出了条带开采采留尺寸的确定方法为B=q/(1-k)h/(tanβ),A=0.7H/(tanβ)-B;分析条带煤柱受力,指出“马鞍形”是稳定条带煤柱应力分布的典型形态。(2)对唐口煤矿条带煤柱在采场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及进入采空区后的竖向应力和横向变形进行了现场观测,研究了煤柱不同区域应力和形变变化情况。观测指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柱的应力集中区不断向煤柱中部转移,核区范围逐渐减小,直到采空区充分垮落完成。(3)利用大尺度叁维立体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台,对深部煤层开采时条带煤柱运动行为进行了模拟,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研究了煤柱上应力及形变的演化及破坏规律。试验指出,煤层开采初期,煤柱所受应力呈波动式非线性增长,当工作面推过煤柱70m距离后,应力变化缓慢趋于稳定。试验监测和现场实际探测结果相似,数据可靠。(4)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深部条带煤柱塑性区宽度分布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煤柱塑性区宽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指出:深部条带煤柱塑性区的宽度随着采深、采厚与采出率的增大而加宽,应力集中峰值也随之不断增大,且有向煤柱内部核区转移的趋势。(5)通过模拟计算知,唐口煤矿研究区深部开采条带煤柱塑性区宽度计算比例系数小于A.H.威尔逊理论公式值0.00492,得出适合研究区深部煤层条带煤柱的塑性区宽度公式Y0=0.00423mH。(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陈绍杰,郭惟嘉,程国强[5](2010)在《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DYNA数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LS-DYNA分析了条带煤柱长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LS-DYNA对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能进行数值试验可以较好地模拟其长期蠕变特性;模拟的条带煤柱上的应力和变形呈现出明显的流变性,煤柱的稳定状态在工作面开采后仍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在上覆岩层的作用下,该煤柱在15~16个月后进入稳态蠕变状态,煤柱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期刊2010-10-01)

刘虎,李民[6](2010)在《深部矿井条带煤柱稳定性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安全回采深部矿井条带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煤柱,在唐口煤矿4301工作面条带煤柱采用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其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条带煤柱的宏观破坏特征,发现深井条带煤柱与浅部煤柱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撑能力越大;在距离煤柱边缘9—10m的部位,煤柱进入弹性核区;煤柱水平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在浅部表现为弹性的各类岩石,在矿井深部因受到较浅部大得多的压力会表现塑性的同时,这些岩石的弹性、脆性、冲击性在深部矿井也将表现的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0年09期)

陈绍杰[7](2009)在《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处于稳定状态的条带煤柱在将来可能会失稳坍塌,这些煤柱成为老矿区发展其它工业潜在的灾害源;同时,部分矿井为了延长矿井寿命,不得不考虑开采以前“叁下”开采时留设的煤柱。深部煤柱的时效性更为明显,研究深部条带煤柱的长期稳定性对减轻煤柱失稳造成的灾害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为煤柱资源的回收提供科学基础。本文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针对随时间变化的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实验研究。论文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煤柱稳定性能的长期性表现在煤柱强度的蠕变性和煤柱及采场覆岩结构运动稳定的长期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地质条件、采矿条件、条带煤柱自身条件、时间、水等因素对煤柱长期稳定性能的影响,基于矿山压力理论提出了小采宽和大采宽的条带开采采场空间结构模型;煤柱理论长期强度应考虑尺度效应、横向约束效应和时间效应。(2)对多种岩性的岩石进行了Ⅰ类和Ⅱ类曲线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岩石Ⅱ类曲线的形成机制、获取方法和产生条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深井煤柱独特变形特征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煤岩单轴压缩强度尺度效应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由室内单轴压缩强度与现场煤体强度的关系。(3)对煤岩试件进行了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其蠕变破坏特征、蠕变力学参数和蠕变本构模型。通过精密蠕变试验明确了煤岩流变过程中微破坏和脆性突变变形的存在。通过自然状态煤岩试件和饱水试件的对比蠕变试验,分析了浸水对煤岩蠕变特性的影响。通过短时和较长时蠕变试验,研究了时间对煤岩长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岩石长期强度的计算公式σT=σ∞+Aexp(-Bt),并据此确定了试验煤岩的理论长期强度为8.2282MPa。(4)结合室内试验成果,采用LS-DYNA和FLAC3D进行了煤柱长期稳定性能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岱庄煤矿条带煤柱的长期稳定性能。研究表明,在采矿活动结束的较长时间之后,煤柱状态仍然发生着变化,但稳定煤柱的变化会越来越小,在蠕变15~16个月后煤柱进入长期稳定状态。(5)建立了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能的监测方法,对岱庄煤矿和唐口煤矿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其演化规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确定了岱庄煤矿条带煤柱分为弹性核区、塑性破坏区和完全破碎区及其范围;分析了观测煤柱不同部位的强度,并结合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成果,确定了岱庄煤矿条带煤柱的长期强度为29.5MPa,研究表明该煤柱是长期稳定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唐口煤矿条带煤柱各区域的范围、压力峰值位置、煤柱强度及侧向采动影响范围,并分析了其长期稳定性能。(6)实测研究还表明深井煤柱的深部横向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一些在浅部表现为弹性的岩石,虽然在矿井深部因受到大得多的压力而表现为塑性,但它们的弹性、脆性、冲击性在深部矿井会表现的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9-11-01)

深部条带煤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深部采空区宽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在唐口煤矿4 301工作面轨道顺槽安装了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对留设的宽条带煤柱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距煤柱边缘6~8m区域为压力峰值区,距煤柱边缘10m区域承载附加应力较小;在锚网带支护系统作用下,煤壁边缘并不完全坍塌垮落,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承能力越大,在距边缘1m区域的煤柱实际强度约为10.2MPα;煤柱的横向变形主要集中在煤柱边缘9.5m内;煤柱水平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荷载强度验算表明留设的100 m宽条带煤柱能保持长期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部条带煤柱论文参考文献

[1].曹吉胜,马少杰,马德鹏,周岩.基于正交设计的深部条带煤柱塑性区宽度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

[2].郭惟嘉,常西坤,陈军涛.深部宽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研究[C].全国“叁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3].陈绍杰,郭惟嘉,程国强,赵铁鹏.深部条带煤柱蠕变支撑效应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

[4].陈军涛.唐口煤矿深部开采条带煤柱稳定性模拟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5].陈绍杰,郭惟嘉,程国强.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DYNA数值试验[C].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2010

[6].刘虎,李民.深部矿井条带煤柱稳定性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

[7].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

标签:;  ;  ;  ;  

深部条带煤柱论文-曹吉胜,马少杰,马德鹏,周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