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深部真菌病40例研究回顾与展望

耳鼻喉深部真菌病40例研究回顾与展望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牡丹江公安处刑事技术支队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40例耳鼻喉深部真菌病临床案例,并进行回顾与展望。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耳鼻喉深部真菌病患者40例,收集患者不同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及真菌培养,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对耳鼻喉深部真菌患者采取真菌培养反复是比较可靠且易于普及的诊断措施。结论:在耳鼻喉深部真菌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提防混合感染及厌氧菌感染的产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并且临床医生应致力于新药的研发,为己经患有真菌感染的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耳鼻喉,深部真菌病,研究观察,回顾展望

Retrospectionandprospectof40casesofdeepear,noseandthroatfungu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casesof40casesofdeepfungaldiseasesoftheear,noseandthroat,andtoreviewandprospect.Methods:Fortypatientswithdeepotolaryngealmycosi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August2017toAugust2018wereenrolled.Thesecretionsfromdifferentpartsofthepatientswerecollectedforbacterialandfungalculture,andthestrainswereidentifiedafterculture.Results:RepeatedfungalculturesinpatientswithdeepENT,fungalcultureswerereliableandeasytouse.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deepfungaldiseasesoftheear,noseandthroat,cliniciansshouldadoptacomprehensivetreatmentmethodtopreventtheoccurrenceofmixedinfectionandanaerobicinfection,constantlyadjustthetreatmentplan,andcliniciansshouldbecommittedto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newdrugs.Patientswithfungalinfectionsprovideasmanytreatmentsaspossible

Keywords:ent,deepmycosis,researchobservation,reviewprospect

随着免疫受损宿主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的不断增多,临床上真菌感染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真菌病原菌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增多,给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将一年以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集的耳鼻喉深部真菌病患者40例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经真菌涂片与培养确诊为真菌感染的病例40例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其中男性21人,女性19人,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收集被检查者不同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及真菌培养,将标本送真菌实验室,常规涂片找孢子和菌丝,并将标本接种于改良沙氏培养基中,置入2℃~28℃的温箱中,培养一周,做菌种鉴定,若是曲菌感染者再接种于蔡氏培养基中,有肉芽组织取活检送病理科切片检查,以确诊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3观察指标

对40例耳鼻喉深部真菌患者的真菌培养菌属进行统计,包括:念珠菌属、曲菌属、青霉属、支顶孢属、短塌霉、毛霉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

2.结果

40例耳鼻喉深部真菌患者的菌种培养结果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艾滋病患者在其病程中患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为90%,真菌感染是艾滋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而真菌感染中又以白色念珠菌占主要部分,这与真菌丝及牙管相不易被吞噬,致病性强有关。

真菌感染的诊断应采用影像学,组织病理及真菌培养等综合诊断的方法。CT扫描虽可以发现鼻腔鼻窦钙化灶及病变范围,但与细菌性鼻窦炎及肿瘤缺乏特征性的鉴别方法;组织病理可以从微观上看到真菌菌丝及菌丝形态,更主要的是可以与结核、肿瘤、硬结病等相鉴别,对可疑病例可配合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真菌培养反复是比较可靠且易于普及的诊断措施,三者结合可取长补短。由于真菌感染特别是肿瘤合并真菌感染及深部单纯或合并真菌感染,易漏诊,更易误诊。故应对致病菌进行反复培养,随着真菌感染的不断增多,临床抗真菌治疗领域也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如更加有效的三哇类药物伊曲康哇和氟康哇以及丙烯胺类特比蔡芬的相继问世,既提高了疗效,又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毒副作用。而体外疗效监测方法对于选择有效药物、合适疗程和剂量具有重要意义,体外药敏试验是重要的疗效监测手段,它是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药敏试验方法,可以筛选出耐药菌株,同时了解药物的抗菌谱,相互之间是否存在交叉耐药。在耳鼻喉深部真菌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提防混合感染及厌氧菌感染的产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并且临床医生应致力于新药的研发,为己经患有真菌感染的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措施[1]。

统计表明,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主要有(l)宿主因素:年龄高于65岁或小于1岁的患者比其他年龄组更易发生真菌感染。(2)基石龄实病:某些基础疾病如肿瘤,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等可使全身内环境稳定性受到破坏,

使易得真菌感染。(3)医源性因素:过多的联合用药或更换多种抗菌药特别是广潜抗菌药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真菌二重感染。(4)原有其它医院感染:这些患者比未合并其它医院感染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大9倍[2]。

4.未来展望

耳鼻喉深部真菌病主要由于念珠菌属占主要致病菌的80%以上,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但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逐渐增多(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其他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包括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孢子丝菌、马内菲青霉菌、组织胞浆菌、副球孢子菌和皮炎芽生菌等。感染途径通常是血行播散和上行感染。

若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考虑深部真菌病的可能:伴有各种诱发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存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新的发热(原体温正常或已经下降)或持续性的发热伴血中白细胞上升;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高危患者痰液、尿液中发现真菌菌丝;高危患者采取同一标本,如血、尿、痰、分泌物或引流物等,经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或多次涂片查出大量真菌孢子或菌丝[3]。

展望未来,真菌和真菌病研究领域大有可为,特别是耳鼻喉深部真菌病。应充分展开国内外协作,大量收集丰富的病原真菌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研究规模,深入研究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寻找更为可靠的真菌病诊断方法。及时发现致病基因和耐药基因,开发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切实为新世纪医学真菌学的腾飞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马晓英,李若玉,李东明等.真菌与真菌病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08):198.

[2]林丽霞,叶盛楠,程金梅.305例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24):74

[3]崔艳.医院内真菌深部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37(24):74

标签:;  ;  ;  

耳鼻喉深部真菌病40例研究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