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许露露,舒健,何国云,胡艳,蔡渝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许露露,舒健,何国云,胡艳,蔡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成像,淋巴结,综合分析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文献综述

许露露,舒健,何国云,胡艳,蔡渝[1](2018)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四格表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及STATA 11.0软件检验异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相应效应模型,合并其效应量(敏感度、特异度),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1 211例患者,3 583个淋巴结。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5%CI(0.86,0.91)]、0.96[95%CI(0.95,0.96)],AUC为0.98。回归分析显示异质性可能来源于肿瘤部位;亚组分析显示USPIO增强MRI诊断腹腔肿瘤淋巴结转移敏感度更高。结论 USPIO增强MRI对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有较高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樊鹏[2](2016)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共振示踪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USPIO标记兔B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USPIO对BMSCs的增殖性和多向分化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磁标记细胞的MRI信号变化,为下一步MRI活体示踪外源性BMSCs修复软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实验组以组为单位(12只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分4组,每组3只)经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USPIO,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8小时后处死各组兔,并分离、培养其BMSCs,每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选取各组第叁代BMSCs作为实验对象;(2)普鲁士蓝染色测量BMSCs的磁标记率,增强型cck-8试剂盒观察BMSCs的增殖性强弱,寻找出安全、有效的最佳USPIO标记剂量;(3)选取上述(2)中得到的最佳剂量USPIO标记的BMSCs,对磁标记BMSCs进行多向分化诱导实验,诱导约2周后,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诱导形成的钙结节,油红O染色鉴定成脂诱导形成的脂肪滴,番红O染色鉴定成软骨诱导形成的细胞外硫酸软骨素;磁标记BMSCs和未标记BMSCs按不同数量重悬于微离心管后行MR扫描成像,观察其信号的变化。(4)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注射USPIO前,MR扫描兔长骨,FSE序列T2加权成像可观察到其骨髓呈均匀中高信号,注射USPIO 48小时后,兔长骨呈明显均匀低信号,表明USPIO已进入骨髓腔。随后立即处死兔,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得到的混合细胞悬液,10天左右倒置相差显微镜可观察到大量贴壁生长的梭形细胞,表明此时的细胞大部分为BMSCs;(2)普鲁士蓝染色,干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蓝染颗粒,表明BMSCs已吞噬了USPIO,随USPIO剂量增加,BMSCs磁标记率相应增加。增强型cck-8试剂盒反应,用自动酶标仪测得吸光度值绘制的增殖曲线显示,低剂量(15、30mg Fe/kg)USPIO对BMSCs增殖性无影响,而高剂量(60、120mg Fe/kg)USPIO移植BMSCs增殖;(3)剂量为30mg Fe/kg的USPIO标记兔BMSCs,多向分化诱导后染色实验显示,磁标记BMSCs的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到USPIO的影响。在FSE序列T2加权成像上,对照组BMSCs呈均匀高信号,不同数量的磁标记BMSC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均匀低信号;(4)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MSCs磁标记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30、60、120mg Fe/kg叁组间BMSCs磁标记率统计学差异(P>0.01)。各标记组BMSCs的SI与对照组BMSCs的SI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105(标记细胞)SI与1×105(标记细胞)S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兔BMSCs可被USPIO标记;(2)剂量为30mg Fe/kg的USPIO标记兔BMSCs时,标记率高且对BMSCs的生理性能无影响,是相对适宜的标记剂量;(3)FSE序列T2WI上,1×105个磁标记细胞即可表现特征性低信号。(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4-12)

舒海丽,李双芳,张燕中,张俊杰,牛金亮[3](2014)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骨质疏松症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OP)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和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DEXA反映的是骨的面积密度,不能准确分析骨松质和骨皮质对骨强度和骨代谢的不同影响。QCT敏感性高,准确性好,是目前唯一能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的方法[1]。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研究骨质疏松骨微结构逐渐增多,有报道显示[2],利用高分辨率MRI对骨小梁微细结构的显示优于低场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4年09期)

王勤[4](2013)在《CXCR4结合多肽标记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在裸鼠胰腺癌模型中的在体磁共振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验证Pep12-USPIO对人胰腺癌细胞的靶向成像能力。研究Pep12-USPIO、 USPIO在健康裸鼠体内的磁共振成像及组织分布规律。评价Pep12-USPIO在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靶向成像能力。方法:使用纳米粒度仪测定Pep12-USPIO、USPIO的水和直径、Zeta电位。将Pep12-USPIO及USPIO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后行磁共振扫描,评价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在含血清培养基体系中,将人胰腺癌细胞BxPC-3、PANC-1分别与Pep12-USPIO、USPIO共孵育,采用普鲁士蓝铁染色法观察铁颗粒与细胞特异性结合能力。同法将上述两种细胞与Pep12-USPIO、USPIO共孵育后行体外磁共振扫描,评价体外靶向成像能力。将不同剂量的Pep12-USPIO、USPIO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健康裸鼠,在打药前、大药后即刻(Oh)、2h、6h、12h、18h、24h、48h行磁共振扫描,测定各脏器T2值随时间的变化,在24h、48h分别收集裸鼠脏器行普鲁士蓝铁染色检查明确铁的组织分布。分别用人胰腺癌细胞BxPC-3、PANC-1建立荷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USPIO为对照,将不同剂量Pep12-USPIO经尾静脉注射荷瘤裸鼠后于上述时间点行裸鼠磁共振扫描,测定肿瘤区T2值随时间的变化,于24h、48h收集肿瘤组织行普鲁士蓝铁染色,留取一部分肿瘤行CXCR4免疫组化。结果:Pep12-USPIO、USPIO水合直径分别为64.47±0.24nm、40.27±0.08nm;其Zeta电位分别为-3.65±0.02mV、-1.85±0.44。Pep12-USPIO、USPIO的AR2值与铁浓度呈线性关系,具备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BxPC-3、PANC-1与Pep12-USPIO、 USPIO孵育后普鲁士蓝铁染色显示Pep12-USPIO可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磁共振扫描显示Pep12-USPIO可在体外细胞株水平靶向性成像。健康裸鼠注射USPIO及Pep12-USPIO后主要引起肝脏T2值明显下降,强化维持48h,当剂量大于等于200μmol Fe/Kg时肝脏T2不会进一步降低,肾脏、肌肉、脑部T2值于注射后短期内恢复,脏器普鲁士蓝铁染色显示铁颗粒主要分布在肝、脾、淋巴结,肾、心肺、肌肉、脑组织中一般没有铁颗粒分布,当USPIO达1000μmol Fe/Kg时肾、肌肉可有少量铁颗粒分布。以USPIO为对照,Pep12-USPIO对荷人胰腺癌裸鼠肿瘤区T2值的影响与USPIO无显着性差异(P>0.05)。肿瘤铁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内部无铁颗粒分布。肿瘤组织CXCR4免疫组化显示无或弱CXCR4表达。结论:Pep12-USPIO能在体外对表达CXCR4的人胰腺细胞发挥靶向性成像作用。Pep12-USPIO、USPIO经尾静脉给药后在主要分布在肝、脾、淋巴结,以肝脏为主,肾、肌肉、心、肺、脑组织没有明显分布。Pep12-USPIO在荷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中没有靶向性成像作用。该模型肿瘤组织的CXCR4表达量不足。(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3-06-01)

杨烁慧,陆方,杨赛,范德生,龚志刚[5](2012)在《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平均分成6亚组行MR扫描,结束后即刻取脑行HE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微粒、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吞噬细胞。结果:6h模型亚组于MRI图像上梗死灶未见明显强化。12~72h模型亚组梗死灶于T_2WI及T_2W快速场回波(T_2WFFE)图像上呈负性强化,于T_1WI图像上呈正性强化。除72h亚组的T_2W-FFE序列外(t=0.728,P=0.47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6h、12h、24h、36h、48h、72h各亚组的各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强度比值均见明显差异(P<0.01)。普鲁士蓝染色示12~72h模型组梗死灶铁微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CD68)显示病灶区吞噬细胞增生。结论:USPIO可作为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活体监测的新型MRI对比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姚秋英,刘晓晟,王余椿,池嘉昌,路青[6](2012)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磁共振成像,分析其磁共振表现特点及其价值。方法:实验组以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内膜+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只,对照组3只行假手术和普通饲料喂饲。12周后对所有动物行USPIO增强前后的腹主动脉磁共振扫描,连续跟踪扫描6d(每隔24h1次),在T2WI序列上观察血管壁信号变化情况,比较管壁信号噪声比(SNR),并将磁共振结果与病理学相对照。结果:USPIO增强后显示实验组在T2WI序列上腹主动脉管壁信号逐渐降低,在第4天SNR值达到最低点,较增强前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腹主动脉在增强前后管壁信号无变化。病理证实所有动物模型兔腹主动脉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注射USPIO后处死的实验组兔普鲁士蓝染色为阳性,电镜显示USPIO颗粒存在于巨噬细胞胞浆的细胞器内。对照组兔腹主动脉病理检查为阴性。结论:USPIO颗粒可以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并引起相应的磁共振信号改变,USPIO磁共振成像有望在体观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10期)

王丽娟,王乐,余永强[7](2011)在《大鼠内皮祖细胞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性标记及MR活体示踪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磁共振活体示踪的方法并结合病理学分析研究证实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能特异性迁移到大鼠脑原位胶质瘤肿瘤部位并参与肿瘤血管新生。方法:SD大鼠,90g~110g,雄性。取双侧股骨和胫骨,收集骨髓液。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核细胞,采用贴壁生长法分离、培养细胞,并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检测细胞CD133、KDR及CD34的表达,Dil-ac-LDL及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以多聚赖氨酸(PLL)作为转染剂用USPIO对培养成功的内皮祖细胞进行磁性标记,标记浓度为25μg/ml。。将磁性标记内皮祖细胞及非磁(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1-10-14)

陈晓荣[8](2011)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肝内活化肝星形细胞的靶向整合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MRI》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论证由(Arg-Gly-Asp-Try-Cys)环肽[c(RGDyC)-USPIO]修饰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来标记肝脏星形细胞(HSCs)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c(RGDyC)-USPIO探针是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相互作用实现c(RGDyC)和USPIO结合而成。c(RGDyC)-USPIO对HSCs的特异性是(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姚琼,邓钢,吴国球,张宇,王松[9](2011)在《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并行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7.0 T MR成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粒子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作为MR特异性分子探针示踪剂使动脉粥样硬化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DC(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化学连接剂将MMP-9单克隆抗体与DMSA[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HOOCCH(SH)-CH(SH)-COOH)]修饰的USPIO相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学活性的MR分子探针。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免疫活性及生物稳定性。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结合机械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MR磁性粒子探针(Ab-MMP-9-USPIO)经小鼠尾静脉注射(45 mgFe.kg-1),分别于0、4、6、24、48 h对小鼠颈部行7.0 TMR扫描检查。结果:向0.05 mg的USPIO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单克隆抗体,ELISA试验所得的生成物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纳米颗粒(Ab-MMP-9-USPIO)吸光度值随抗体含量增加而增大,与阴性对照USPIO组(未加单克隆抗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间隔3 d及100 d后再次测量,100μg及200μg单抗组吸光度值降低(P<0.05)。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粒子探针后6 h,损伤侧颈动脉斑块管壁信号于T2WI像上降低最显着,管腔呈"假性扩大样"改变。结论:EDC化学方法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USPIO粒子,同时仍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物稳定性。该合成物可以作为MR分子探针在体显像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成像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王丽娟[10](2011)在《大鼠内皮祖细胞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性标记及MR活体示踪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高级别胶质瘤生长速度快、易复发且浸润性强。肿瘤的恶性表型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而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关键。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出生后主要存在于骨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动员到外周血,归巢到靶组织参与生理或(和)病理性血管形成。本实验旨在利用磁共振活体示踪的方法并结合病理学分析研究证实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能特异性迁移到大鼠脑原位胶质瘤肿瘤部位并参与肿瘤血管新生。材料和方法:SD大鼠,90g~110g,雄性。取双侧股骨和胫骨,收集骨髓液。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核细胞,采用贴壁生长法分离、培养细胞,并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检测细胞CD133、KDR及CD34的表达,Dil-ac-LDL及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以多聚赖氨酸(PLL)作为转染剂用USPIO对培养成功的内皮祖细胞进行磁性标记,标记浓度为25μg/ml。。将磁性标记内皮祖细胞及非磁性标记内皮祖细胞分别经鼠尾静脉移植入脑胶质瘤荷瘤大鼠,于移植后1d、2d、4d、7d进行MRI扫描,并取组织标本进行普鲁士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D34、CD105、CD138、KDR(VEGFR-2)、CD68及CD133的表达。将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以10nM的浓度与磁性标记内皮祖细胞共同孵育45~60min,然后将QDs-USPIO双标记内皮祖细胞及非双标记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脑胶质瘤荷瘤大鼠,于2d及4d进行MRI扫描,选择不同时期大鼠,猝死前经鼠尾静脉注入Texas red标记的番茄凝集素,5~10min后猝死大鼠,立即取肿瘤组织行冰冻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成功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鉴定出内皮祖细胞。利用USPIO-PLL作为细胞内造影剂可以高效标记内皮祖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铁颗粒位于胞浆内,其72小时细胞标记率大于99%。利用USPIO及QDs可以成功的对内皮祖细胞进行双标记。标记细胞移植后进行MRI扫描,于T_2WI及T_2*map序列下,瘤周可观察到低信号,T_2*map序列下显示更为明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染色阳性细胞绝大部分位于瘤周,且位置与磁共振扫描瘤内低信号位置相对应。普鲁士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D34、CD105、CD138及VEGFR-2提示磁性标记EPCs迁移至肿瘤组织后分化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后的内皮祖细胞分布于肿瘤内新生血管区域。结论: MRI可用于活体内示踪磁性标记内皮祖细胞定向迁移及归巢至大鼠原位脑胶质瘤中的分布,结合组织学分析,证实内皮祖细胞参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1-03-01)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USPIO标记兔B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USPIO对BMSCs的增殖性和多向分化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磁标记细胞的MRI信号变化,为下一步MRI活体示踪外源性BMSCs修复软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实验组以组为单位(12只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分4组,每组3只)经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USPIO,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8小时后处死各组兔,并分离、培养其BMSCs,每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选取各组第叁代BMSCs作为实验对象;(2)普鲁士蓝染色测量BMSCs的磁标记率,增强型cck-8试剂盒观察BMSCs的增殖性强弱,寻找出安全、有效的最佳USPIO标记剂量;(3)选取上述(2)中得到的最佳剂量USPIO标记的BMSCs,对磁标记BMSCs进行多向分化诱导实验,诱导约2周后,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诱导形成的钙结节,油红O染色鉴定成脂诱导形成的脂肪滴,番红O染色鉴定成软骨诱导形成的细胞外硫酸软骨素;磁标记BMSCs和未标记BMSCs按不同数量重悬于微离心管后行MR扫描成像,观察其信号的变化。(4)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注射USPIO前,MR扫描兔长骨,FSE序列T2加权成像可观察到其骨髓呈均匀中高信号,注射USPIO 48小时后,兔长骨呈明显均匀低信号,表明USPIO已进入骨髓腔。随后立即处死兔,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得到的混合细胞悬液,10天左右倒置相差显微镜可观察到大量贴壁生长的梭形细胞,表明此时的细胞大部分为BMSCs;(2)普鲁士蓝染色,干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蓝染颗粒,表明BMSCs已吞噬了USPIO,随USPIO剂量增加,BMSCs磁标记率相应增加。增强型cck-8试剂盒反应,用自动酶标仪测得吸光度值绘制的增殖曲线显示,低剂量(15、30mg Fe/kg)USPIO对BMSCs增殖性无影响,而高剂量(60、120mg Fe/kg)USPIO移植BMSCs增殖;(3)剂量为30mg Fe/kg的USPIO标记兔BMSCs,多向分化诱导后染色实验显示,磁标记BMSCs的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到USPIO的影响。在FSE序列T2加权成像上,对照组BMSCs呈均匀高信号,不同数量的磁标记BMSC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均匀低信号;(4)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MSCs磁标记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30、60、120mg Fe/kg叁组间BMSCs磁标记率统计学差异(P>0.01)。各标记组BMSCs的SI与对照组BMSCs的SI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105(标记细胞)SI与1×105(标记细胞)S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兔BMSCs可被USPIO标记;(2)剂量为30mg Fe/kg的USPIO标记兔BMSCs时,标记率高且对BMSCs的生理性能无影响,是相对适宜的标记剂量;(3)FSE序列T2WI上,1×105个磁标记细胞即可表现特征性低信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参考文献

[1].许露露,舒健,何国云,胡艳,蔡渝.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Met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

[2].樊鹏.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共振示踪成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3].舒海丽,李双芳,张燕中,张俊杰,牛金亮.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骨质疏松症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

[4].王勤.CXCR4结合多肽标记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在裸鼠胰腺癌模型中的在体磁共振成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5].杨烁慧,陆方,杨赛,范德生,龚志刚.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

[6].姚秋英,刘晓晟,王余椿,池嘉昌,路青.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

[7].王丽娟,王乐,余永强.大鼠内皮祖细胞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性标记及MR活体示踪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8].陈晓荣.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肝内活化肝星形细胞的靶向整合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MRI[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

[9].姚琼,邓钢,吴国球,张宇,王松.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并行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7.0TMR成像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10].王丽娟.大鼠内皮祖细胞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性标记及MR活体示踪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标签:;  ;  ;  ;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论文-许露露,舒健,何国云,胡艳,蔡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