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矿物组合论文-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

碎屑矿物组合论文-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

导读:本文包含了碎屑矿物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亚造山带,碎屑锆石年代学,碎屑重矿物,乐平世-中叁迭世

碎屑矿物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1](2019)在《大兴安岭中段乐平统-中叁迭统沉积物源分析:来自重矿物组合及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西部龙江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黑河-贺根山缝合带与西拉木伦缝合带之间,地层记录了两大古板块之间古亚洲洋闭合过程的信息。本文对龙江地区乐平统林西组和下-中叁迭统老龙头组的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重矿物和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碎屑重矿物组合以锆石+磷灰石+金红石+角闪石+绿帘石+重晶石的组合为特征,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于中酸性岩浆岩,并有少量变质岩及沉积岩组分。林西组样品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78±3Ma,老龙头组样品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47±3Ma、243±4Ma及237±3Ma,结合前人的研究,限定了林西组沉积于乐平世,老龙头组沉积于早叁迭世-中叁迭世。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五组:237~258Ma、270~329Ma、357~558Ma、680~1633Ma及1893~1966Ma。其中237~258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与古亚洲洋洋壳消亡前的俯冲增生过程相关的火山活动,270~329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大石寨组火山岩及其同期侵入岩,357~558Ma的碎屑锆石来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岩浆弧,680~1633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兴安及额尔古纳地块的变质基底,而较古老的~1800Ma的锆石年龄暗示了华北克拉通基底的物源信息。通过研究发现林西组及老龙头组样品前30%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与地层沉积年龄之差都小于100Ma,结合对砂岩碎屑组成、重矿物组合及盆地与火山弧位置关系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乐平世-中叁迭世沉积盆地具有汇聚背景,为弧前盆地。(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陆凯,秦亚超,王中波,黄龙,李广雪[2](2019)在《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碎屑重矿物组合分区及其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鉴定,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碎屑重矿物共有40余种,还有少量岩屑和风化碎屑。暗色重矿物含量高值出现在100m以深的东海外陆架,浙闽近海一带暗色重矿物含量低。稳定重矿物含量与离岸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内陆架到外陆架,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云母类矿物高值集中于浙闽近海内陆架一带;自生黄铁矿也集中浙闽近海水深50m以浅的内陆架,说明该区水动力偏弱,主要为还原环境。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划为2个分区。Ⅰ区包括浙闽近海海域和台湾海峡中西部海域,水深在60m以浅,主要是长江物质在沿岸流作用下向南搬运沉积。Ⅱ区包括东海中外陆架、陆坡以及冲绳海槽的部分海域,水深多在80m以深,其物源来自东亚大陆,形成于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期。(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9年08期)

李钦[3](2017)在《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新近纪砂岩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选取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新近纪以来沉积物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该套地层很好的记录了物源区造山带的隆升剥蚀信息。为了了解物源区的构造隆升的构造演化,我们还实测了喀什市地区和阿图什市地区的的新近纪以来的沉积剖面,便于理解物源区的物质组分。对于该地区中新世——更新世砂岩地层剖面的调查,收集了沉积构造和沉积组合信息,分析了不同地层的沉积环境;采集了砂岩样品,用于砂岩碎屑组构和重矿物组合镜下统计分析,查明物源区物源的变化过程,并且对该地层中发育的斜层理进行测量,恢复沉积时期的古水流方向,用于确定物源区的方位。室内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野外采集的样品磨制薄片,镜下观察砂岩碎屑组构、统计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的含量,对其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结合野外采集的古水流数据、物源区西域砾岩的变化特征、以及前人对于研究区的区域构造演化和古地貌的研究成果,探讨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古地貌格局及其沉积物源区的隆升剥蚀的沉积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玛扎塔格地区中新世之前的古地貌格局总体为西南高东北低,其沉积物源在中新世早期之前主要是西昆仑造山带和帕米尔造山带,而到了中新世以来的古地貌格局发生变化,总体是西高东低,其碎屑沉积物主要是来自于帕米尔造山带。并且在上新世的早期,物源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更新世期间,物源区出现了快速隆升的构造剥蚀事件的地质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5-31)

张凯棣,李安春,董江,张晋[4](2016)在《东海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明确东海陆架区的沉积物物源及水动力环境,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区共鉴定出49种重矿物、8种轻矿物。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结合矿物形态特征,将东海陆架区划分为叁个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外陆架矿物区及虎皮礁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动力分选是影响碎屑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物质来源相对单一,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长江物质,闽浙沿岸近岸河流的输入,人类活动也对该区的矿物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陆架矿物区,重矿物分布的主控因素是长期的分选作用,主要是长江物质经后期改造形成,现代长江物质可从内陆架中北部扩散至124.5°E左右,此外外陆架东南部地形的变化也对碎屑矿物的分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虎皮礁矿物区,有来自黄河、长江、火山物质的多重影响,且水动力环境相对复杂。(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林林,郭召杰,管树巍,周苏平,王明振[5](2015)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发现,柴西南重矿物组合具有典型分区特征,反映区内主要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两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其中干柴沟-狮子沟-花土沟地区(A区)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地区,其重矿物组合显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重矿物以锆石、钛的氧化物和硅灰石为主;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其中角闪石的含量显着增加;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重矿物仍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同时绿帘石含量明显增加,角闪石含量相应降低.七个泉-红柳泉地区(B区)物源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双方向的控制,重矿物以绿帘石、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为主.绿草滩-东柴山-昆北地区(C区)物源主要来自祁漫塔格-东昆仑山方向,古近纪时期,其重矿物以锆石和钛的氧化物为主,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石榴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跃进-油砂山地区(D区)重矿物组合显示明显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多个方向.柴西南新生代物源体系的演化指示,阿尔金山在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地形起伏不大,物源区以低洼丘陵地貌为特征,中晚始新世时期,阿尔金山开始快速隆升,并导致A区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含量的增加.阿尔金断裂古近纪时期走滑速率缓慢,走滑位移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以来,走滑速率显着增大,走滑位移量超过300 km.祁漫塔格-东昆仑断裂带古近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祁漫塔格山地形起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开始活跃并导致了祁漫塔格山的强烈隆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时志强,王毅,金鑫,肖凯[6](2014)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热液碎屑岩储层:证据、矿物组合及油气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心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微薄片观察及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的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矿物组合、自生矿物形成温度等,认为塔里木盆地存在热液碎屑岩储层。热液碎屑岩岩石学证据主要体现在塔中地区中1井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碎屑岩中发育的基性侵入岩夹层、热液角砾岩、热炙烤现象及热液溶蚀孔洞等;在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中地区和顺托果勒地区柯坪塔格组可识别出3种热液矿物组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热液的侵入主要发生于二迭纪,造成储集岩孔隙流体离子环境紊乱,溶解作用的发生促进了次生孔隙发育,并沉淀了热液矿物,总体上改善了碎屑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柯坪塔格组碎屑岩储层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热液侵入对已形成的古油藏产生破坏作用,并在志留系沥青砂岩生成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4年06期)

王利波,李军,赵京涛,窦衍光,胡邦琦[7](2014)在《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及其对物源和沉积物扩散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取自渤海辽东湾的1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矿物鉴定,对矿物成分含量应用log-ratio法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矿物质量百分含量平均值为6.3%,高值区位于六股河口和湾西北近岸。共鉴定出7种轻矿物,38种重矿物,轻矿物以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石榴子石、钛铁矿为主。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矿物组合区,其中又可细分为6个矿物亚区。六股河和湾西北近岸矿物亚区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六股河、湾西北入海小溪和海岸侵蚀物质,湾东北部矿物亚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双台子河和大辽河,湾中部矿物亚区为多源混合区,湾南部矿物亚区受邻近海域和复州河沉积物影响大,湾东南部的辽东浅滩矿物亚区为潮流作用的产物。与河流入海沉积物相比,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石英/长石比值和ZTR指数明显增大。研究认为,物源是控制研究区碎屑矿物的组合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受到海洋水动力和矿物性质等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2期)

孙白云[8](1990)在《黄河、长江和珠江叁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长江和珠江叁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分别反映了碱性、弱酸性,酸性的物源环境及比较温凉干旱、温暖湿润和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从黄河沉积物的特征矿物是方解石、珠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是β石英可看出轻矿物在确定沉积物的物源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1990年03期)

高金满,卢效珍,赵珍清[9](1988)在《南黄海QC_2孔碎屑矿物的分布与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孔的物质主要来自古黄河和古长江,于滨岸带及相邻浅海和沿岸平原形成的第四纪沉积物.发现矿物51种,轻矿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方解石组成;重矿物43种,含量为15.87%,主要由云母、角闪石、绿帘石、白云石、自生黄铁矿等十多种矿物组成.根据矿物分布、组合特征,可将该孔分为上、中、下叁个矿物段,含十个矿物亚段.矿物段主要是物源区的产物,矿物亚段主要是环境变化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1988年03期)

陈丽蓉,申顺喜,徐文强,李安春[10](1986)在《中国海的碎屑矿物组合及其分布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随着对中国海沉积物的调查研究,笔者对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北部陆架区与北部湾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组合及其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调查范围如图1所示,其跨度为东经106°—129°,北纬17°—41°。作者共分析了760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黄河、长江、辽河、滦河、六股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样品数为47个。(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1986年03期)

碎屑矿物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鉴定,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碎屑重矿物共有40余种,还有少量岩屑和风化碎屑。暗色重矿物含量高值出现在100m以深的东海外陆架,浙闽近海一带暗色重矿物含量低。稳定重矿物含量与离岸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内陆架到外陆架,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云母类矿物高值集中于浙闽近海内陆架一带;自生黄铁矿也集中浙闽近海水深50m以浅的内陆架,说明该区水动力偏弱,主要为还原环境。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划为2个分区。Ⅰ区包括浙闽近海海域和台湾海峡中西部海域,水深在60m以浅,主要是长江物质在沿岸流作用下向南搬运沉积。Ⅱ区包括东海中外陆架、陆坡以及冲绳海槽的部分海域,水深多在80m以深,其物源来自东亚大陆,形成于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碎屑矿物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大兴安岭中段乐平统-中叁迭统沉积物源分析:来自重矿物组合及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J].岩石学报.2019

[2].陆凯,秦亚超,王中波,黄龙,李广雪.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碎屑重矿物组合分区及其物源分析[J].海洋地质前沿.2019

[3].李钦.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新近纪砂岩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4].张凯棣,李安春,董江,张晋.东海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J].沉积学报.2016

[5].李林林,郭召杰,管树巍,周苏平,王明振.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

[6].时志强,王毅,金鑫,肖凯.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热液碎屑岩储层:证据、矿物组合及油气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

[7].王利波,李军,赵京涛,窦衍光,胡邦琦.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及其对物源和沉积物扩散的指示意义[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8].孙白云.黄河、长江和珠江叁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0

[9].高金满,卢效珍,赵珍清.南黄海QC_2孔碎屑矿物的分布与组合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

[10].陈丽蓉,申顺喜,徐文强,李安春.中国海的碎屑矿物组合及其分布模式的探讨[J].沉积学报.1986

标签:;  ;  ;  ;  

碎屑矿物组合论文-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