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蛋白表达论文-高希震,陈海冰,蒋丹玛,陈碧华,陈志刚

受体蛋白表达论文-高希震,陈海冰,蒋丹玛,陈碧华,陈志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体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糖尿病肾脏疾病

受体蛋白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高希震,陈海冰,蒋丹玛,陈碧华,陈志刚[1](2019)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DK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8年1~5月上海市龙华街道社区家庭病床DKD患者80例(DKD组)、单纯T2DM患者80例(T2DM组)及体检健康者80名(NC组)。ELISA法检测HMGB1、TLR4、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hsC-RP;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和NF-κB的表达。结果 DKD组HMGB1、TLR4、IL-1β、IL-6、TNF-α及hsC-RP高于T2DM组[(96. 69±15. 10)vs(77. 85±14. 73)μg/L,(37. 02±4. 83)vs(30. 95±4. 66)μg/L,(83. 46±28. 19)vs(72. 20±24. 33)ng/L,(39. 66±5. 50)vs(33. 05±4. 81)ng/L,(33. 17±6. 23)vs(31. 09±5. 80)ng/L,(6. 86±1. 13)vs(4. 51±0. 96)mg/L,P<0. 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量升高(P<0. 01)。结论 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在DKD患者中高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吴秀秀,蒋顺,于峰,曹建中,汪龙[2](2019)在《水稻中类受体蛋白激酶FERONIA-like Receptor 1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受体蛋白激酶参与调控植物的器官发育和抗逆性,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通过对水稻中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成员FERONIA-like receptor 1 (FLR1)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发现FLR1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其N端在细胞膜外(FLR1-BW, 1~450 aa), C端在细胞膜内(FLR1-BN, 474~892 aa)。为了得到FLR1抗体用于其功能分析,将FLR1的N端和C端分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GEX-4T-1、pET-22b、pTriEx-4上,比较FLR1-BW和FLR1-BN在不同载体和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效果。结果显示:FLR1-BW在pET-32a及pGEX-4T-1中能够有效表达,最优条件为16℃/16 h、0.5 mmol/L IPTG;而FLR1-BN蛋白表达后会对大肠杆菌产生细胞毒性,但在293细胞中能够表达。进一步利用纯化的FLR1-BW蛋白制备FLR1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识别FLR1蛋白。本研究为类受体蛋白激酶的抗体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并为研究FLR1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博,刘保庆,毛张凡,林慧庆,肖永光[3](2019)在《高迁移速率蛋白和终末期氨基糖基化受体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膜钙化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高迁移速率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终末期氨基糖基化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膜钙化(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病人瓣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CAVD病人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病人瓣膜组织中HMGB1及RAG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瓣膜钙化的临床特征及血清中甘油叁酯、总胆固醇等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MGB1在CAVD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2.3%,正常瓣膜组织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GE在CAVD病人瓣膜中的表达率为53.6%,正常瓣膜组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D病人瓣膜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3,P<0.05)。HMGB1及RAGE的表达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年龄、瓣膜钙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CAVD病人组织中HMGB1及RAGE高表达,HMGB1与RAGE的表达与瓣膜钙化程度正相关。在CAVD瓣膜组织中,HMGB1、RAGE可能是有利于临床判断CAVD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生化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周洋,刘晓军,孙昊,吴玉仙,金志军[4](2019)在《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分别检测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CK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叁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69/85)、63.5%(54/85)、89.4%(76/85)。RAC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和VEGF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RACK1、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ACK1 vs HIF-1α:r=0.523,P=0.043 9;RACK1 vs VEGF:r=0.428,P=0.033 7;HIF-1αvs VEGF:r=0.689,P=0.024 5)。结论 RACK1、HIF-1、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叁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汤鹏,冯烁,刘如静,李鑫,孙英健[5](2019)在《赤芍对MRSA ST-59致小鼠肺炎时肺脏毒素受体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可导致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在畜牧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严重影响乳制品的质量,并对兽医公共卫生和乳类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后,使抗生素在抗细菌感染的治疗上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替代品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方法]本研究通过小鼠滴鼻感染MRSA ST-59菌液建立肺炎感染模型后,将赤芍与抗生素林可霉素、红霉素联用,在给药处理3和7天后对小鼠肺部做组织学检测、肺菌含量检测、并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IL-1β、IL-8含量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HLα、SPA毒素受体ADAM10、TNFR-1、TACE的表达量变化。[结果]研究发现在亚抑菌浓度下的赤芍与抗生素联用可明显减轻MRSA ST-59的所致的炎性反应,动物体重下降的趋势明显减弱,组织学检测发现小鼠中西药物联用可减轻菌株感染对肺泡结构的损伤,维持肺泡的完整性。血清学检测发现小鼠血清中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1β、IL-8表达量成下降趋势;并且亚抑菌浓度的下赤芍与抗生素联用对MRSA ST-59毒力因子HLα、SPA毒素及其受体ADAM10、TNFR-1、TACE蛋白表达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结论]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的赤芍水提物和低浓度的林可霉素、红霉素在体外联用中,可以显着提高MRSA ST-59对抗生素林可霉素、红霉素的敏感性,使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可以有效的起到抑制细菌增殖的作用,并能降低细菌毒力因子的释放产生。在体内试验中赤芍与抗生素联用可降低MRSA ST-59菌株的致病性,这可能与赤芍可干扰毒素受体蛋白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贾丽娜,彭效祥,李明萱,罗淑萍,张云芳[6](2019)在《P2X7受体胞外段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胞外段编码序列,体外表达和鉴定重组P2X7R胞外段蛋白。方法:采用德泰生物密码子优化软件MaxCodon~(TM)Optimization Program (V13),对P2X7R胞外段蛋白氨基酸编码序列进行优化并设计PCR扩增引物。采用重迭PCR扩增目标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NdeⅠ和HindⅢ,将P2X7R胞外段编码序列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P2X7R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表达菌种中,进行融合表达,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重组蛋白含6×His纯化标签,亲和层析(Ni-IDA树脂)纯化后,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物。结果:PCR扩增的P2X7R胞外段蛋白编码序列长度为885 bp,成功构建重组pET30a-P2X7R质粒,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菌株中。融合型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4 kD,可被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克隆P2X7R胞外段蛋白编码序列、诱导表达并纯化了重组P2X7R胞外段蛋白,为今后制备抗人P2X7R胞外段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韩俊丽,田红燕,刘亚,范粉灵[7](2019)在《5-羟色胺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瞬时2受体电位通道(TRPC)/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33μmol/L、100μmol/L)5-HT、不同浓度(0μmol/L、0.01μmol/L、0.1μmol/L、1μmol/L、3.3μmol/L、10μmol/L)的5-HT_(2A)受体拮抗剂酮色林+10μmol/L 5-HT和不同浓度(0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33μmol/L、100μmol/L)的TRPC抑制剂SKF96365+10μmol/L 5-HT进行处理。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TRPC1、TRPC6和NFATc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 5-HT相比,10μmol/L、33μmol/L、100μmol/L 5-HT干预后细胞中TRPC1、TRPC6、NFATc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0μmol/L酮色林+10μmol/L 5-HT比较,1μmol/L、3.3μmol/L、10μmol/L酮色林+10μmol/L 5-HT干预后细胞中TRPC6及NFATc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0μmol/L SKF96365+10μmol/L 5-HT比较,10μmol/L、33μmol/L、100μmol/L SKF96365+10μmol/L 5-HT干预后TRPC6、NFATc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 10~100μmol/L的5-HT均可上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TRPC1、TRPC6和NFATc3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应用一定浓度的5-HT_(2A)受体拮抗剂酮色林或TRPC抑制剂SKF96365均可抑制5-HT对其中TRPC6和NFATc3蛋白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徐子涵,蔡佳宇,李婧,商玮,赵智明[8](2019)在《姜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分化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破骨细胞(OC)分化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R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向OC分化,给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2.5、5及10μmol/L)进行干预,并设空白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标记成熟OC并计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RANK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 RA病人PBMC经RANKL诱导后能获得大量TRAP阳性的OC,经姜黄素(2.5、5及10μmol/L)干预后,TRAP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各浓度组细胞RANK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2.5、5及10μmol/L)各浓度组细胞RANK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46±0.09)、(0.36±0.08)和(0.25±0.07),与空白对照组(0.68±0.11)相比均显着降低(F=21.278,P=0.000)。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RANK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RA病人OC分化。(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岳晚侠,蒙树勇,康博[9](201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组织中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NCOA5)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的NCOA5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COA5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OA5蛋白在肿瘤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Ⅲ+Ⅵ期、淋巴结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肿瘤分化程度高+中临床分期Ⅰ+Ⅱ期、非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OA5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作为甲状腺癌诊疗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7期)

倪佳颖,姚丽华,张荣荣[10](2019)在《白藜芦醇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行为、性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只健康雌性SD大鼠以双侧卵巢切除联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构建围绝经期抑郁大鼠模型,将32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实验组,各16只;假手术组随机选取15只SD大鼠麻醉固定后仅给予拉出卵巢动作但并不进行结扎切除,其余操作同模型组及实验组。实验组于每次应激刺激前1 h灌胃给予20 mg·kg~(-1)白藜芦醇,模型组及假手术则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Open-field实验检测大鼠抑郁行为,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及脑下垂体组织ER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39. 12±3. 38),(22. 06±3. 16),(31. 43±3. 21) pmol·L~(-1);下丘脑组织ER蛋白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 18±0. 01,0. 05±0. 01,0. 10±0. 01;脑下垂体组织ER蛋白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 25±0. 02,0. 11±0. 01,0. 25±0. 02。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血清E_2水平及下丘脑、脑下垂体组织ER蛋白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降低,而实验组较模型组升高(P <0. 05);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较假手术组延长,而实验组较模型组缩短(P <0. 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围绝经期抑郁大鼠下丘脑及脑下垂体ER蛋白表达及性激素E2水平,进而有效改善其抑郁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受体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类受体蛋白激酶参与调控植物的器官发育和抗逆性,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通过对水稻中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成员FERONIA-like receptor 1 (FLR1)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发现FLR1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其N端在细胞膜外(FLR1-BW, 1~450 aa), C端在细胞膜内(FLR1-BN, 474~892 aa)。为了得到FLR1抗体用于其功能分析,将FLR1的N端和C端分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GEX-4T-1、pET-22b、pTriEx-4上,比较FLR1-BW和FLR1-BN在不同载体和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效果。结果显示:FLR1-BW在pET-32a及pGEX-4T-1中能够有效表达,最优条件为16℃/16 h、0.5 mmol/L IPTG;而FLR1-BN蛋白表达后会对大肠杆菌产生细胞毒性,但在293细胞中能够表达。进一步利用纯化的FLR1-BW蛋白制备FLR1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识别FLR1蛋白。本研究为类受体蛋白激酶的抗体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并为研究FLR1功能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体蛋白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高希震,陈海冰,蒋丹玛,陈碧华,陈志刚.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的表达[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

[2].吴秀秀,蒋顺,于峰,曹建中,汪龙.水稻中类受体蛋白激酶FERONIA-likeReceptor1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J].生命科学研究.2019

[3].王博,刘保庆,毛张凡,林慧庆,肖永光.高迁移速率蛋白和终末期氨基糖基化受体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膜钙化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2019

[4].周洋,刘晓军,孙昊,吴玉仙,金志军.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5].汤鹏,冯烁,刘如静,李鑫,孙英健.赤芍对MRSAST-59致小鼠肺炎时肺脏毒素受体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6].贾丽娜,彭效祥,李明萱,罗淑萍,张云芳.P2X7受体胞外段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7].韩俊丽,田红燕,刘亚,范粉灵.5-羟色胺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

[8].徐子涵,蔡佳宇,李婧,商玮,赵智明.姜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分化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

[9].岳晚侠,蒙树勇,康博.甲状腺癌组织中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10].倪佳颖,姚丽华,张荣荣.白藜芦醇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标签:;  ;  ;  ;  

受体蛋白表达论文-高希震,陈海冰,蒋丹玛,陈碧华,陈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