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吴凡

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吴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城市主义,社区,更新,街道

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19)在《新城市主义下的社区更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显着,其速度、数量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与赞赏。但是随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品质的高,一味地追求城市化快、多已不再满足需要。如何在新建和已建区域进行“质”的高,成为了当今城市设计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新城市主义,这一在西方社会十分热门且受到重用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外诸多案例,希望能够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当今城市化阶段,旨在优化社区环境品质、高居民生活质量,为老人与孩童、常住居民与外来租客等不同群体所能接受喜爱的老旧社区改造方向。文章通过资料研究与方案设计,可分为如下部分:1.调查分析表明,以厦大西村为典型代表的我国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疏于管理等问题,导致社区内的卫生条件、基础设施、绿化景观、街道规划并不理想,且其空间形式以物理性封闭为主,功能性非常单一,严重影响了社区内居民与外界交流,造成了出行不便利、生活乏味、邻里关系冷漠等一系列问题。2.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对厦大西村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逐条分析,并结合新城市主义理念倡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再设计、规划。如,针对厦大西村社区内的街道规划不合理、封闭式社区模式带来的居民生活不便、整个区域内的零碎空间、景观未被合理开发等问题,文章分别利用新城市主义的“友好街道”、“开放式社区”、“高品质公共空间”、“适度设计”等原则进行分析、解决。3.在技术层面上,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采访、模型构建等方式,在经济、生态和文化叁个层面总结出更新社区的设计对策。如:围绕厦大西村的街道等进行再规划;对演武池、大学城等“失落空间”进行翻修重建,对零碎的空间充分利用,设置了袖珍公园、屋顶花园等公共空间;利用“临街而商”等人性化原则,丰富社区内大小街道的元素,等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厦大西村”已经存在的众多问题加以解决,还给社区居民们一个温馨、便利、团结的魅力之家,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老旧社区的改造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甘甜[2](2018)在《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基于CRAI的社区宜居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持续的城市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城市空间利用与资源分配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棘手。新城市主义是国际上对于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创新提议,主张借鉴美国小城镇的空间形态,规划具有生活氛围、适宜长期居住的街道,取代盲目建设高楼和大道的传统模式。该理论中,街道社区建设是一切规划的出发点。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分布、资源的分配应以社区为中心,力图把街道建设成富有生活气息、适于步行、为居民充分提供便利的廊道。近年,我国一线城市陆续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旨在通过提供便捷可达、类型丰富的社区资源来建设具有活力和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背景下,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POI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选取商业资源、娱乐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五大类社区资源,运用CRAI模型评价武汉市主城区社区的资源可获性。在此基础上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对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进行多尺度评估,绘制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图谱,揭示了武汉市主城区社区资源配置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探讨了社区宜居性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尤其是在辖区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据此,本文分别从城市和辖区尺度提出了针对改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的建议和构建武汉市区“15分钟生活圈”规划管理对策。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具有如下叁个创新点:首先,本文将国外学界使用的改进CRAI运用到国内的实证研究中,对模型进行了定量改进;其次,将新城市主义理论与GIS方法联系起来,使之与空间分析相结合,不再局限于定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此外,本文运用到涵盖主城区3656个社区及其周围社区资源的POI大数据,替代了传统CRAI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数据。当然,本文也存在若干不足。如,主要从特定视角下进行宜居性研究,未能顾及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为简化建模将所有社区资源视作具有相同社会可进入性的地点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尚[3](2016)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的通江人文生态社区景观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中心社区作为城市功能与人口聚集区域,其人文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土地价值寸土寸金,人们更加重视生产、商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历史人文景观却在经济增长中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城市中心社区公共空间不足、路网密度过大,使得社区缺乏邻里归属感与人文精神。因此,通过重构城市中心区人文生态社区来重拾人文景观与社区人文精神,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哈尔滨通江社区做为研究对象,探求新城市主义理论与人文生态社区营造的契合点。将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公共空间、功能混合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人文生态社区重建中,探索适合城市中心区文化复兴的策略与方法。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构建人文生态社区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提出人文生态社区景观设计的相关策略与方法,对部分节点空间进行细节设计,包括不同类型的廊道空间及公共空间,针对通江社区现状的人文方面的核心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首先,通过犹太文化资源点的识别、文化廊道结构模式及连接方式的探索、犹太文化主题空间序列的排布来构建社区中的犹太文化廊道,唤醒游人对犹太历史文化的记忆;其次,通过对社区生活公共空间的识别、生活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与布局模式的研究,以及生活廊道结构模式与功能的探讨促使社区生活公共空间网络化,增强社区居民的邻里归属感与社区人文精神;最后,通过社区功能的织补与社区中心的建立完成功能混合模式的构建,提升社区活力,完善社区品质。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通江人文生态社区重构的研究,希望对我国今后人文生态社区规划方面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丰富新城市主义理论的研究体系。同时,人文生态社区的构建也具有复兴城市中心区、促进社区活力发展以及协调社区多重效益的实践意义,力求为人们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社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兰梅婷[4](2015)在《新城市主义居住社区理论的适应性探索——以武汉南湖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市主义是我国近年来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热的词语。在城市发展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新城市主义在中国从房地产市场热炒的概念到实际项目的应用推广逐渐引起关注。然而在中国的实践中,如何结合中国特色、当地特点,选择其丰富内涵中最因地适宜的部分进行运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1993年,新都市主义协会在北美召开会议,形成对现代都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一系列原则——新都市主义宪章。《宪章》制定了分别列在地区、邻里、街区叁个大(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5年07期)

陆泉[5](2014)在《“新城市主义社区”在国内的适应性探讨及设计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剖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国内出现大量“新城市主义社区”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它呈现出的特点。通过深入了解美国新城市主义形成的背景及其核心思想,尤其是在社区层面上的主张,以现实案例为基础,分析国内以开发商为主导的“新城市主义社区”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及它与美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本质区别,与我国现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上的矛盾点。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设计工作实践,提出在社区规划设计上运用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4-05-01)

常芳,王兴中,王锴,魏红妮,于二强[6](2013)在《对新城市主义社区空间规划价值理念的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是伴随着解决工业化后城市物质功能空间问题而逐渐成熟的,自此形成了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人居性规划与设计原理。20多年来,全球化与消费文化中人权问题的消长、城市空间人本公正问题日益凸显,促使社会公平的人本价值观问题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矛盾,反映出在社会空间层面新城市主义缺少如何构建良好社区的探讨。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来审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系统地从空间价值观的角度对其人本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理念进行审视。(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3年12期)

张衔春,牛煜虹,龙迪,胡国华[7](2013)在《城市蔓延语境下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背景与西方国家内在差异,包括城市蔓延动因、社区紧凑度、中心与蔓延区关系、社区思想文化及交通发展阶段五方面,并针对我国践行新城市主义中出现的机械照搬设计原理、盲目复制地方文脉造成文化根基丢失、刻意模仿致宜居性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规划原则及实施途径,包括城市道路及通勤交通公正原则、社区资源共享原则、社区公共空间可达原则、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原则以及社区场所文化可持续原则五项内容。(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3年12期)

袁婧[8](2012)在《基于新城市主义下的构建包容性社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社会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新城市主义原则的方法,从可适宜步行的环境,可达性,公共空间,混合住宅等几个方面为突破口,进行了构建包容性社区的初步研究,从而构建出宜人的生活环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2年32期)

张侃侃,王兴中[9](2012)在《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市主义是对可持续城市的响应,已成为欧美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社区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单元,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社区空间进行公正规划和资源合理配置来满足人本需求,实现普世的价值尊严,从而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国外学者认为反映社会公平的空间公正观是现代城市可持续的人本性核心,有助于实现良好社区的空间功能价值和空间公正的价值观规划。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国外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国内的理论研究多为一般性的理论介绍和评述研究,实践研究多为对城市规划物质层面的指导,对价值观的研究还没有成文。因此从价值观的角度探讨新城市主义,对社区规划有指导作用。从空间公正与价值尊严等方面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进行研究,阐述其基本理念和规划原则。通过上述原理的分析,明确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和空间价值观的内涵,前者涉及人本性、空间多样性、社区平等感和社会环境协调性四个层面,后者则体现在重视公共区域的阶层平等可进入性、提高混合居住的社会平等空间的宜居性和以强制性的宜居环境标准提升社会的平等性。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性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空间不公正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2)

张侃侃,王兴中[10](2012)在《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空间公正与价值尊严等方面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进行研究,阐述其基本理念和规划原则。通过上述原理的分析,明确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和空间价值观的内涵,前者涉及人本性、空间多样性、社区平等感和社会环境协调性4个层面,后者则体现在重视公共区域的阶层平等可进入性、提高混合居住的社会平等空间的宜居性和以强制性的宜居环境标准提升社会的平等性。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性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空间不公正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持续的城市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城市空间利用与资源分配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棘手。新城市主义是国际上对于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创新提议,主张借鉴美国小城镇的空间形态,规划具有生活氛围、适宜长期居住的街道,取代盲目建设高楼和大道的传统模式。该理论中,街道社区建设是一切规划的出发点。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分布、资源的分配应以社区为中心,力图把街道建设成富有生活气息、适于步行、为居民充分提供便利的廊道。近年,我国一线城市陆续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旨在通过提供便捷可达、类型丰富的社区资源来建设具有活力和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背景下,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POI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选取商业资源、娱乐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五大类社区资源,运用CRAI模型评价武汉市主城区社区的资源可获性。在此基础上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对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进行多尺度评估,绘制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图谱,揭示了武汉市主城区社区资源配置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探讨了社区宜居性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尤其是在辖区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据此,本文分别从城市和辖区尺度提出了针对改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的建议和构建武汉市区“15分钟生活圈”规划管理对策。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具有如下叁个创新点:首先,本文将国外学界使用的改进CRAI运用到国内的实证研究中,对模型进行了定量改进;其次,将新城市主义理论与GIS方法联系起来,使之与空间分析相结合,不再局限于定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此外,本文运用到涵盖主城区3656个社区及其周围社区资源的POI大数据,替代了传统CRAI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数据。当然,本文也存在若干不足。如,主要从特定视角下进行宜居性研究,未能顾及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为简化建模将所有社区资源视作具有相同社会可进入性的地点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吴凡.新城市主义下的社区更新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甘甜.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基于CRAI的社区宜居性评价[D].武汉大学.2018

[3].吴尚.基于新城市主义的通江人文生态社区景观重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兰梅婷.新城市主义居住社区理论的适应性探索——以武汉南湖住区为例[J].中华建设.2015

[5].陆泉.“新城市主义社区”在国内的适应性探讨及设计实践[D].清华大学.2014

[6].常芳,王兴中,王锴,魏红妮,于二强.对新城市主义社区空间规划价值理念的审视[J].现代城市研究.2013

[7].张衔春,牛煜虹,龙迪,胡国华.城市蔓延语境下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

[8].袁婧.基于新城市主义下的构建包容性社区初探[J].山西建筑.2012

[9].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C].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2012

[10].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J].地理科学.2012

标签:;  ;  ;  ;  

新城市主义社区论文-吴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