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王书祥,李胜利,曹志军,王雅晶

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王书祥,李胜利,曹志军,王雅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高通量测序,微生物

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祥,李胜利,曹志军,王雅晶[1](2016)在《慢性瘤胃酸中毒对奶牛瘤胃和粪便内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约化奶牛养殖过程中为了追求产奶量的提高,日粮配方中增加了精饲料的比例,奶牛饲喂高精料含量的日粮后,常导致牛群普遍发生慢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文章综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研究SARA引起的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变化的结果。SARA的发生引起奶牛瘤胃和粪便内的微生物区系在门和属的层面发生变化,微生物区系的改变导致瘤胃和消化道内发酵产物的改变,从而影响消化道内的发酵环境,降低饲料的降解消化。微生物区系及发酵环境的改变还会产生一些异常代谢产物,损害奶牛的消化系统和健康。(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23期)

张海梅[2](2015)在《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治疗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近几年在本县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奶牛既有泌乳期牛,又有育成牛;其中以泌乳期奶牛发病数居多。本病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常常导致病牛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现将近两年我们治愈的32例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情况,报告于下。1发病情况32例发病奶牛皆系荷斯坦泌乳期奶牛和育成牛。因畜主为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使育成牛生长迅速,在按饲养标准配制的日粮量基础上,随意增加粗粉状玉米饲喂量,导致奶牛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田永清,马海利[3](2014)在《育肥羊口炎并发慢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6月山西省太谷某羔羊育肥场发生一起育肥羊口炎并发慢性瘤胃酸中毒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1发病情况2013年6月3日太谷某羔羊育肥场引进600只平均体重为15kg的育肥羊。饲喂的粗饲料为葵花籽皮,精料为65%玉米、15%麸皮和20%浓缩料。入栏后免疫过羊叁联2头份。于2013年6月13日有95只羊发病,死亡7只。2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禽养殖业》期刊2014年07期)

王龙,郝志敏,余徐润,付聪,王洪荣[4](2012)在《硫胺素对诱导型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揭示硫胺素对诱导型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影响。以6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设置4∶6、5∶5、6∶4、7∶3四种精粗比日粮,硫胺素的添加量设为180mg/kg。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各个时间点添加硫胺素组pH值均高于不添加组;(2)各个时间点乙酸含量添加硫胺素组均低于不添加组,而丙酸和丁酸含量添加组均高于不添加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添加组整体上低于不添加组;(3)各个时间点乳酸浓度添加硫胺素组均低于不添加组;(4)添加180mg/kg量的硫胺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瘤胃酸中毒。(本文来源于《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期刊2012年02期)

刘烨彤[5](2009)在《慢性酸中毒对瘤胃发酵功能及瘤胃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6只泌乳期奶山羊被用作本试验的试验动物,通过逐渐增加日粮中精料的方式诱导动物发生慢性瘤胃酸中毒,试验分四期进行,四期试验日粮中精料所占的比例为50%、60%、70%及80%。并通过瘤胃探针对瘤胃pH值进行24h不间断监测,根据所得数据显示,试验动物在精粗比为8:2时被成功的诱导发生了慢性瘤胃酸中毒。本试验选择了Hungate传统滚管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16S rRNA寡核苷酸斑点杂交法来研究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瘤胃细菌、淀粉分解菌Amylolytic bacteria、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牛链球菌Strepococcus bovis、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era elsdenii、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叁种主要纤维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在四期日粮条件下瘤胃的发酵功能如何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明显增加(P<0.05),并且丁酸浓度上L增幅最大,这可能是导致慢性瘤胃酸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此时,乳酸浓度很低,与慢性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关联性很小。(2)随着精料比例的不断提高,细菌总数逐渐增加,其中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明显(P<0.01)。(3)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牛链球菌、乳酸杆菌(P<0.05)、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及埃氏巨型球菌(P<0.01)的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相对数量随着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4)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原虫的数量先L高后降低,在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其数量明显下降(P<0.01)。(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杨洋,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6](2009)在《日粮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研究延胡索酸二钠与瘤胃素组合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对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6只2-3岁平均体重(32.00±1.21)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逐渐提高日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发生SARA。试验动物处于SARA后,试验组添加组合添加剂(延胡索酸二钠10 g,瘤胃素34 mg),对照组不添加。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并通过16S rRNA探针杂交定量分析法结合传统厌氧培养法分析瘤胃内细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添加剂能显着提高瘤胃VFA浓度(P<0.05),维持高精料条件下瘤胃pH的稳定,使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减少(P<0.05),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的联合使用可以改善SARA状态下的瘤胃发酵功能,并使乳酸产生菌减少而乳酸利用菌增加。(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刘烨彤,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7](2009)在《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奶山羊瘤胃细菌内几种相关细菌数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慢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状态下,相关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将6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并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对象,以逐渐增加精料的方式诱导动物发生SARA。试验分4期进行,4期日粮的精粗比分别为5∶5、6∶4、7∶3和8∶2。分别采用16SrRNA探针杂交法和传统培养法对SARA状态下瘤胃内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测定。随着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牛链球菌、乳酸杆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和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有所下降,其中淀粉分解菌的数量极显着增加(P<0.01)。在SARA状态下瘤胃细菌总数、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数量均有所增长,同时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09年03期)

王丽娟,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8](2009)在《日粮同时添加酵母培养物与延胡索酸二钠与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利用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和延胡索酸二钠(disodium fumarate)的优化组合,研究该组合添加剂在慢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状态下对瘤胃发酵功能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6只泌乳期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只,通过逐渐添加精料的方式诱导动物发生SARA。试验动物处于SARA后,试验组添加组合添加剂,测定瘤胃发酵指标。采用16S rRNA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定量分析法和传统滚管法测定瘤胃内细菌的含量。结果表明,投喂组合添加剂后,瘤胃pH、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浓度显着升高(P<0.05),丙酸和乙酸/丙酸没有显着变化(P>0.05),NH_3-N浓度显着降低(P<0.05)。淀粉分解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及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显着增高(P<0.05),乳酸杆菌、牛链球菌的数量显着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YC和延胡索酸二钠的组合使用能够改善SARA状态下瘤胃内环境,对减少SARA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杨洋,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9](2008)在《日粮同时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瘤胃中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了瘤胃中乳酸是否积累。有机酸可促进乳酸利用菌的生长,而瘤胃素能抑制乳酸产生菌的大量繁殖。日粮中添加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和有机酸均可减缓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延胡索酸可促进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生长,促进其对乳酸的利用,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王丽娟,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10](2008)在《日粮同时添加延胡索酸二钠与酵母培养物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奶牛业集约化生产中慢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是奶牛业的一种常见的疾病,造成的损失巨大。利用有机酸或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来减少本病的发生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认为 YC 产品具有改变瘤胃发酵,增加瘤胃有益细菌数量,改善瘤胃内环境的功(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近几年在本县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奶牛既有泌乳期牛,又有育成牛;其中以泌乳期奶牛发病数居多。本病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常常导致病牛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现将近两年我们治愈的32例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情况,报告于下。1发病情况32例发病奶牛皆系荷斯坦泌乳期奶牛和育成牛。因畜主为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使育成牛生长迅速,在按饲养标准配制的日粮量基础上,随意增加粗粉状玉米饲喂量,导致奶牛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书祥,李胜利,曹志军,王雅晶.慢性瘤胃酸中毒对奶牛瘤胃和粪便内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2].张海梅.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治疗报告[J].中国兽医杂志.2015

[3].田永清,马海利.育肥羊口炎并发慢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

[4].王龙,郝志敏,余徐润,付聪,王洪荣.硫胺素对诱导型奶牛慢性瘤胃酸中毒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

[5].刘烨彤.慢性酸中毒对瘤胃发酵功能及瘤胃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6].杨洋,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日粮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9

[7].刘烨彤,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奶山羊瘤胃细菌内几种相关细菌数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

[8].王丽娟,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日粮同时添加酵母培养物与延胡索酸二钠与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9

[9].杨洋,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日粮同时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10].王丽娟,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日粮同时添加延胡索酸二钠与酵母培养物对慢性酸中毒奶山羊瘤胃发酵和细菌数量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标签:;  ;  ;  ;  

瘤胃慢性酸中毒论文-王书祥,李胜利,曹志军,王雅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