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耿嘎

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耿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基酸,手性离子液体,比旋光,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文献综述

耿嘎[1](2017)在《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ILs)具有不挥发性、不易燃性、离子导电性等优点,使得ILs成为代替低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作溶剂、催化剂、电解质、润滑剂、燃料、磁学材料等。由于手性离子液体(CILs)所特有的手性识别能力,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CILs在离子液体中无法替代的应用作用,如在对映体萃取分离中用作手性选择剂或手性溶剂;如在不对称合成中,CILs作为催化剂和反应媒介;在光谱学中,作为NMR的手性位移试剂;在气质(GC)和高效液相(HPLC)中,作为手性选择试剂或固定相来分离对映体;同时CILs所具有的空间旋光性在液晶材料中也得到了应用。基于氨基酸丰富的手性池,以及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并且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具有(AAILs)可降解性,使其更加适合作为一种环保型绿色溶剂。本课题以L-亮氨酸、L-天冬氨酸为手性源,通过氨基酸酯化并与不同长度的C链进行胺基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同时对氨基酸氨基化生成季铵型AAILs的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合成的AAILs胺基上的C链长度与比旋光值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利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对合成的AAILs与其它咪唑类离子液体及有机化合物上N元素的K边能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链的增加,胺基季铵化的空间位阻就越大,合成离子液体就越困难,且阴离子、胺基上C链取代基种类的改变能够影响离子液体的粘度;合成的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N上多条C链长度的差值越大比旋光值也会随之增大,且阴离子、溶剂的改变能够影响手性AAILs的比旋光值。在用XANES分别检测AAILs和咪唑类离子液体时发现:咪唑类离子液体上的两个N元素上的K边能量相同,都为401.1eV,咪唑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阴离子的改变不影响咪唑环上两个N元素的K边能量;合成的季铵盐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中季铵化的N元素的K边能量同样不受N上碳链长度、氨基酸类型及阴离子种类的影响,K边能量均为405.6eV;通过比较上述合成的手性季铵盐AAILs与非手性的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可以得出,季铵盐类化合物中被季铵化的N元素的K边能量相同,与其它条件无关。(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期刊2017-06-25)

吴大同[2](2017)在《新型氨基酸(醇)类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性离子液体是指在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阴离子或者阴阳离子中引入目标官能团,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常见的功能性离子液体有手性离子液体、酸性离子液体和含金属离子液体等。本文着重关注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研究。自1997年Howarth等首次报道手性离子液体以来,其已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以及作为手性拆分剂应用于光谱和色谱等领域。然而,无论是手性离子液体的种类,还是应用范围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我们以氨基酸或氨基醇类单构型分子为起始原料,经多步衍生合成出一系列含有脲基或酰胺的手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手性拆分或手性识别。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手性选择性配位络合对四种对映体的快速分析和分离研究:以(S)-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叁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手性离子液体。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手性拆分剂分离和识别色氨酸、色氨醇、苯丙氨酸以及苯丙氨醇四种对映体。在不同溶剂中,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以水(或者甲醇)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能够与(S)-CIL络合成键并产生沉淀;以二甲亚砜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蓝色,(R)-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绿色。此外,我们也利用1HNMR和理论计算猜测了其可能的络合成键方式。2、基于席夫碱反应的多组分自组装实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拆分:以(S)-苯丙氨醇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出目标手性离子液体并作为手性拆分剂。利用胺类及氨醇类化合物与3-吲哚甲醛(3-羟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的席夫碱,在手性配体的配位成键作用下,成功对10种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e.e.值最高可以达到95%,产率最高为94%。同时,我们也以(S)-CIL-1+CoC12为手性识别剂,实现了基于1屯NMR对5种胺类对映体的手性识别。3、基于手性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研究:以(R)-2-氨基-1-丁醇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研究了基于该手性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的手性拆分效果。首先,通过浊点法测定,确定了离子液体、硫酸钠和水叁元体系的组成。其次,以拆分苯丙氨酸为例,对可能影响萃取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如:温度、时间和以及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并利用该方法对其他19种氨基酸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对六种氨基酸有一定的手性拆分能力。若经多步萃取,手性拆分效率明显提高,e.e.值最高可以达到92%。4、基于功能性离子液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对氨基酸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胱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将其作为修饰剂和稳定剂键合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FTIR,UV-vis和TEM的表征,证实离子液体已经成功修饰金纳米粒子。在铜离子的络合作用下,该材料能够对5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性(颜色变化)检测,并具有很好的定量关系。此外,我们也利用该方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组氨酸的含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齐莉,木肖玉,乔娟,苏圆,孙冰冰[3](2015)在《合成制备氨基酸离子液体和基于CLE-CE的手性分析及其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常见的有机分子、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都具有手性,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因此,开展手性拆分研究及发展有效的手性识别方法在药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众多的手性拆分方法中,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法(CLE-CE)具有拆分效率高、操作简单和手性样品峰顺序可调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手性拆分方法。然而,其难点及其挑战性在于:手性配体的种类极其有限,且应用范围狭窄(仅局限于药物分析等)。因此,开发CLE-CE(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一分册)》期刊2015-04-19)

任会学,魏小锋,孙友敏,姜佳慧,高志敏[4](2014)在《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选择催化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的耐热性,拓展其应用已成为可降解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利用提高PLA结晶度、与耐热性聚合物的共混、辐射交联技术、纳米复合技术等来提高PLA的耐热性,而采用立构复合技术制备聚乳酸的立构复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耐热性PLA的方向。然而如何制备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特别是选择性控制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立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筛选合成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利用氨基酸离子液体选择性催化聚乳酸的直接缩聚反应,控制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立体结构,制备了新型立构复合物。用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凝胶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预聚体的预聚度及光学纯度,并采用不同的立体构型的氨基酸手性离子液体有利于制备高分子量、高立体规整的产品。提出了新的协同催化机理,并通过动力学分析此协同反应,用消旋系数Pmeso来预测产品的立体特征,实验证实该预测结果与13C NMR的数值相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期刊2014-08-04)

吴玉娇[5](2014)在《基于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手性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探讨了β-环糊精和手性离子液体联用,以及手性配体交换法拆分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理;建立简单、快速、绿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并用于测定氨基酸注射液,口服液以及人体尿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1)以β-环糊精和手性离子液体联用为分离介质体系,建立拆分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本文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pH、β-CD浓度、手性离子液体(CIL)浓度和分离电压,得到测定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的最佳毛细管电泳条件为:未涂层毛细管柱(75μm×57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液15mM硼砂、pH9.5、5mM β-CD、4mM CIL和分离电压10kV,检测波长214nm,压力进样:0.5psi,3s。(2)建立以Cu2+和L-脯氨酸(L-Pro)为手性添加剂的配体交换法分离氨基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文中考察了缓冲液浓度、SDS的浓度、pH、Cu2+和L-Pro的比例以及二者的浓度和分离电压,得到最佳的分离和测定条件为:未涂层毛细管柱(75μm×57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液10mM醋酸铵、30mM SDS、pH5.0、10mM Cu(Au)2、20mM L-Pro和分离电压15kV,检测波长214nm,压力进样:0.5psi,3s。结果:(1)在最佳毛细管电泳条件下,测得分析物线性范围为0.08~10μg/mL;相关系数R2为0.9956~0.9998;在6min内完成出峰;分离度在1.57~3.22之间;日内RSD<4.3%,日间RSD<7.2%。样品中分析物的回收率在88.1%~115.8%之间。(2)在最佳毛细管电泳条件下,测得D,L-Tyr、D,L-Trp和L-Phe、D-Phe线性范围分别为2~150μg/mL,0.5~100μg/mL,0.1~100μg/mL,0.1~80μg/mL;相关系数R2为0.9917~0.9984;分离度在1.82~2.48之间;日内RSD<5.1%,日间RSD<5.7%。样品中分析物的回收率在85.6%~115.2%之间。结论:手性离子液体作为手性选择性试剂可用于氨基酸的手性分离;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氨基酸时简单,快速。本文所建立的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4-05-20)

付广俊[6](2013)在《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高效液相手性拆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型绿色有机试剂,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液体在化学合成、溶剂萃取、电化学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随之,手性离子液体也被大量的合成出来,其中,氨基酸离子液体不仅具有离子液体所具有的通性,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性及可生物降解等独特的性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手性中心,这就使得该类离子液体在许多科研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氨基酸离子液体已经在溶剂萃取、固定C02、有机催化、合成等方面得到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以14种天然的L-氨基酸为原料,利用阴离子交换法合成14种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脯氨酸离子液体、缬氨酸离子液体、丙氨酸离子液体、丝氨酸离子液体、半胱氨酸离子液体、赖氨酸离子液体、组氨酸离子液体、异亮氨酸离子液体、精氨酸离子液体、苯丙氨酸离子液体、天冬氨酸离子液体、谷氨酸离子液体、亮氨酸离子液体、色氨酸离子液体的产率分别为92.14%、87.45%、84.34%、85.16%、81.26%、79.89%、75.46%、83.24%、80.16%、61.39%、33.8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H核磁共振对氨基酸离子液体进行表征,证实了产物制备成功。二、氨基酸离子液体在高效液相手性拆分中的应用以合成的氨基酸手性离子液体为手性配体,Cu(Ⅱ)为金属离子,利用手性配体交换的原理在高效液相系统中拆分扁桃酸、4-甲氧基扁桃酸、3,4,5-叁甲氧基扁桃酸、2-氯扁桃酸及氧氟沙星对映体。结果显示,异亮氨酸离子液体对扁桃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拆分能力,脯氨酸离子液体及缬氨酸离子液体对扁桃酸及氧氟沙星具有手性拆分能力,赖氨酸离子液体对3,4,5-叁甲氧基扁桃酸具有拆分迹象,半胱氨酸离子液体对扁桃酸具有拆分迹象。异亮氨酸离子液体与Cu(Ⅱ)螯合物为手性添加剂在反相高效液相系统中拆分扁桃酸及其衍生物对映体。从异亮氨酸离子液体手性配体的浓度、异亮氨酸离子液体与金属离子的比例、甲醇极性添加剂、柱温、流速等方面考察其对拆分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亮氨酸离子液体浓度为1.5mmol/L,异亮氨酸离子液体-Cu(Ⅱ)(2/1-1/1,c/c),甲醇-H20(20/80,v/v),流速为0.7mL/min,室温的条件下,几种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4-01)

唐飞,杨飞,李迎曦,聂舟,姚守拙[7](2012)在《基于离子液体的盐-盐双水相体系:一种绿色的外消旋氨基酸手性分离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L-脯氨酸与Cu2+构成的具有空间选择性的配位体很早就被用于氨基酸的手性拆分,但是此配位体的手型选择效率并不高。本文通过对含L-脯氨酸的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中添加Cu2+形成一种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白金芳,仲崇民[8](2010)在《从天然氨基酸合成手性离子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离子液体同时具有离子液体和手性物质的特点。它可以作为手性溶剂或手性诱导剂,在手性合成、手性分离、手性催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解决了传统手性试剂合成困难、价格昂贵的问题,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源合成了新的手性离子液体,对手性离子液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13期)

卓耀文[9](2007)在《从氨基酸合成手性离子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替代常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近年来,离子液体的研究开始向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即对离子液体进行性能改进以达到特定的需求。将手性引入至离子液体中是离子液体功能化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性离子液体因其在手性识别、不对称合成和手性催化方面的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大多数都是在阳离子上引入手性基团,在阴离子上引入手性基团的并不多见。本文从天然氨基酸出发,通过酯化、磺酰化反应合成出叁种全氟丁基磺酰氟修饰的手性阴离子:N-全氟丁基磺酰化丙基酸甲酯[I-Ala]、N-全氟丁基磺酰化亮基酸甲酯[I-Leu]和N-全氟丁基磺酰化缬基酸甲酯[I-Val],同时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出1-甲基-3-乙基咪唑盐[emim]OH,将手性阴离子与[emim]OH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合成出一系列以N-全氟丁基磺酰化氨基酸甲酯为阴离子,[emim]+为阳离子的新型手性离子液体[emim][I-Ala]和[emim][I-Val]。本文还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条合成此类新型手性离子液体的新方法。同时也对该手性离子液体的光学纯度测定进行了一些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不加任何缚酸剂和溶剂的情况下,氨基酸甲酯与全氟丁基磺酰氟的磺酰化反应能顺利进行,且因为反应体系只有两种化合物,在此条件下的后处理方法简单,使得产物的分离更加便利。由此合成得到的手性离子液体在室温下均为液体,为以后用于手性合成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6-01)

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能性离子液体是指在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阴离子或者阴阳离子中引入目标官能团,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常见的功能性离子液体有手性离子液体、酸性离子液体和含金属离子液体等。本文着重关注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研究。自1997年Howarth等首次报道手性离子液体以来,其已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以及作为手性拆分剂应用于光谱和色谱等领域。然而,无论是手性离子液体的种类,还是应用范围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我们以氨基酸或氨基醇类单构型分子为起始原料,经多步衍生合成出一系列含有脲基或酰胺的手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手性拆分或手性识别。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手性选择性配位络合对四种对映体的快速分析和分离研究:以(S)-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叁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手性离子液体。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手性拆分剂分离和识别色氨酸、色氨醇、苯丙氨酸以及苯丙氨醇四种对映体。在不同溶剂中,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以水(或者甲醇)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能够与(S)-CIL络合成键并产生沉淀;以二甲亚砜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蓝色,(R)-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绿色。此外,我们也利用1HNMR和理论计算猜测了其可能的络合成键方式。2、基于席夫碱反应的多组分自组装实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拆分:以(S)-苯丙氨醇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出目标手性离子液体并作为手性拆分剂。利用胺类及氨醇类化合物与3-吲哚甲醛(3-羟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的席夫碱,在手性配体的配位成键作用下,成功对10种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e.e.值最高可以达到95%,产率最高为94%。同时,我们也以(S)-CIL-1+CoC12为手性识别剂,实现了基于1屯NMR对5种胺类对映体的手性识别。3、基于手性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研究:以(R)-2-氨基-1-丁醇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研究了基于该手性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的手性拆分效果。首先,通过浊点法测定,确定了离子液体、硫酸钠和水叁元体系的组成。其次,以拆分苯丙氨酸为例,对可能影响萃取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如:温度、时间和以及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并利用该方法对其他19种氨基酸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对六种氨基酸有一定的手性拆分能力。若经多步萃取,手性拆分效率明显提高,e.e.值最高可以达到92%。4、基于功能性离子液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对氨基酸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胱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将其作为修饰剂和稳定剂键合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FTIR,UV-vis和TEM的表征,证实离子液体已经成功修饰金纳米粒子。在铜离子的络合作用下,该材料能够对5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性(颜色变化)检测,并具有很好的定量关系。此外,我们也利用该方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组氨酸的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参考文献

[1].耿嘎.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表征[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7

[2].吴大同.新型氨基酸(醇)类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齐莉,木肖玉,乔娟,苏圆,孙冰冰.合成制备氨基酸离子液体和基于CLE-CE的手性分析及其酶反应动力学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一分册).2015

[4].任会学,魏小锋,孙友敏,姜佳慧,高志敏.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选择催化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2014

[5].吴玉娇.基于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手性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6].付广俊.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高效液相手性拆分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3

[7].唐飞,杨飞,李迎曦,聂舟,姚守拙.基于离子液体的盐-盐双水相体系:一种绿色的外消旋氨基酸手性分离体系[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2012

[8].白金芳,仲崇民.从天然氨基酸合成手性离子液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9].卓耀文.从氨基酸合成手性离子液体[D].华中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论文-耿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