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核磁共振测量二价金属离子与三磷酸腺苷的相互作用

使用核磁共振测量二价金属离子与三磷酸腺苷的相互作用

一、Interac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with th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Measur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论文文献综述)

王熺乾[1](2021)在《酞菁及二肽多维度自组装调控 ——纳米结构的转变与手性放大》文中研究表明选择不同的构筑单元,调控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π-π堆积,氢键等),可以得到结构有序的超分子自组装体,并表现出单体所不具备的优异新特性。手性是不同尺度物质体系的本质属性之一,而超分子手性则是超分子组装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调节现超分子组装体系的纳米结构转变以及手性的传递和放大,对于探索超分子组装体结构和手性调控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复杂体系的变化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大共轭平面结构的酞菁分子,改变周边取代基以及中心配位金属可以表现出多种理化性质;二肽分子则可以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构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超分子水凝胶体系。目前,酞菁和二肽分子因其高度可调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在超分子自组装和超分子手性研究领域都备受关注。本文选择以不同取代基单、双层酞菁和N-芴甲氧羰基保护的苯丙氨酸二肽分子(Fmoc-FF)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组装和调控方法,对双层酞菁在二维气-液界面Langmuir-Boldgett(LB)膜以及酞菁和二肽分子在三维水凝胶体系的纳米结构和手性的调控,以及新性质的出现进行研究,来探究超分子自组装过程中产生的神奇现象和性质的原因。酞菁与其它超分子组装体系结合,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和三维纳米结构的超分子水凝胶体系共组装还有待发展。将微量的八羧基酞菁锌配合物{Zn[Pc(COOH)8]}(Pc)分子与大量Fmoc-FF混合组装,探索酞菁平面共轭分子对Fmoc-FF组装体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微量Pc后Fmoc-FF分子组装体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产生了大量Helix二级结构。而基于二级结构的多层次组装,使得体系从纤维状结构转变为了长程有序的螺旋纳米管状结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具有较大的不对称因子(glum=0.04)。这个结果说明微量Pc分子就可以调控Fmoc-FF组装体的结构转变,手性重组和激发态手性的出现与放大。这些结果为利用微量的辅助因子调控螺旋结构和具有CPL特性的超分子纳米管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Pc与Fmoc-FF之间一般意义上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很弱,微量Pc却能对Fmoc-FF组装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Fmoc-FF组装体到Pc的手性传递并未发生。同时,Fmoc-FF作为一个优秀的超分子水凝胶构筑单元,在柔性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基于此,将Fmoc-FF自组装体作为手性主体,加入少量作为客体的非手性分子罗丹明B(RhB)分子,通过手性传递,得到具有可见光区域CPL特性的超分子水凝胶。同时,通过改变Fmoc-FF组装体系的缓冲溶液,成功实现了 Fmoc-FF组装体的形貌结构的改变,以及RhB超分子手性和激发态手性方向的调控。这些结果拓展了柔性光学材料调控的方法和途径。在二维气-液界面,利用LB技术对非手性双层酞菁的对称性破缺的研究依然是一个空白。本文将非手性的十六丁烷氧链取代铈双层酞菁分子(Ce(Pc1)2)作为自组装的构筑单元,通过LB技术,研究Ce(Pc1)2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的LB和Langmuir-Schaefer(LS)薄膜的结构及超分子手性。研究发现,Ce(Pc1)2的薄膜能在高表面压力下实现对称性破缺,产生超分子手性。然而最出乎意料的是,在室温和标准大气压下,Ce(Pc1)2的固态超分子自组装体能够自发的进行重组,伴随着螺旋纳米结构的形成和科顿(Cotton)效应的放大。实验结果说明,基于烷氧链取代的双层酞菁的二维自组装体系,可以实现对结构和超分子手性的优良调控。这些结果为超分子组装体系的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超分子自组装体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但针对含有复杂芳香取代基的π共轭分子的超分子组装体的研究依然较少。利用LB技术对十六苯酚取代的双层铈、钇酞菁(Ce(Pc2)2和Y(Pc2)2)分子的超分子组装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双层酞菁在气-液界面以一种特殊的堆积方式进行多层次组装,形成了排列整齐的纳米颗粒。通过调节表面压力,可以进一步全面调控自组装体的纳米结构。这个研究结果为复杂π共轭体系的超分子组装开辟了新的途径。综上所述,利用多种酞菁和Fmoc-FF的共组装或自组装,成功在二维薄膜和三维水凝胶组装体系中实现纳米结构转变以及手性放大。为超分子组装体系结构和手性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见解。

彭孝鹏[2](2021)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表观遗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些年针对表观遗传相关靶点的抑制剂开发成为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特别是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对多种血液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HDAC是一类极具临床研究价值的抗肿瘤药物靶标。然而,目前已上市的HDAC抑制剂存在着因亚型选择性不佳导致的毒性过大、耐药性发展迅速等问题,因此,设计具有优异亚型选择性的HDAC抑制剂或基于HDAC的双靶点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第二章,以临床前研究阶段的HDAC6抑制剂CAY10603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苯基噻唑/咪唑类似物。其中化合物XP5是最有效的HDAC6抑制剂,其HDAC6的抑制活性IC50为31 nM,对HDAC6选择性较好(SI=338)。XP5对多种癌细胞系也显示出较高的抗增殖能力,包括对HDAC抑制剂耐药的胃癌细胞系(YCC3/7,IC50=0.16-2.31 μM)。更重要的是,XP5在小鼠体内黑色素瘤模型中显示出较CAY10603明显的抗肿瘤效果,给药量为50mg/kg时TGI(肿瘤生长抑制)等于63%,且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此外,XP5增加了肿瘤细胞/组织中的Ac-α-tub蛋白表达量。值得一提的是,XP5与PD-L1抑制剂(NP19)联合使用时可有效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表现为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加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综上所述,XP5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HDAC6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章中,对微管蛋白抑制剂SMART和HDAC抑制剂MS-275应用药效团杂交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45个新型HDAC3/微管蛋白双靶点抑制剂,其中化合物15c被发现是最有效及较为平衡的HDAC3/微管蛋白双靶点抑制剂,表现出对HDAC3较强的抑制能力(IC50=30nM)和选择性(SI>1000)以及对多种癌细胞系(包括对HDAC抑制剂耐药的胃癌细胞系(YCC3/7))表现出优异抗增殖效力,IC50值在30-144nM范围内。化合物15c还可抑制B16-F10癌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同样,15c在小鼠体内黑色素瘤模型中显示出显着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其抑制肿瘤生长能力(TGI=70%)优于MS-275和SMART的联合用药(TGI=53%)。最后,15c具有较好的体内安全性,不会引起明显的心脏及肾肝毒性。综上所述,化合物15c是一种新型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管蛋白/HDAC3双靶点抑制剂。第二部分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类药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在部分第二章,我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类铜催化的二芳基高价碘盐和腈类化合物发生C-N键偶联从而构建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反应。这类反应仅需廉价的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以及水作为氢质子供体即可以较高产率获得目标产物。该反应对芳香腈类、脂肪腈类底物及杂环腈类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且在终产物中发现了 3k和3s为代表具有较好神经保护或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这是第一例公开报道的以二芳基高价碘盐作为安全高效的芳基化试剂,在铜催化下的C-N键偶联构建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方法。在本部分第三章,我们成功地开发了铜催化下的二芳基高价碘盐和腈类化合物双C-N偶联构建N-羰基吖啶类化合物的全新合成方法。这类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此外,化合物7i表现出较强的微管蛋白抑制活性和抗癌活性,为后续的抗癌药物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

陈蔚翔[3](2021)在《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20/100000,58%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三分之二的幸存者将面临中度甚至重度残疾。脑出血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由占位效应所致原发性损伤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诱导的继发性损伤共同造成的。目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外科手术策略,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治疗ICH后继发性损伤的可能干预靶点及手段。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包括神经元死亡、ROS爆发和DNA损伤。动物模型和人体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并伴随着严重的炎症、水肿和组织损伤。细胞坏死既往被认为是一种伴随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程序性细胞死亡。但是,随着2005年首次报道部分细胞坏死过程可以被调控,不同类型的调节性细胞坏死相继被发现,其中多种类型的细胞坏死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调节性坏死通过促进炎症和组织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死亡的主要执行者。动物模型和人类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一些证据表明,铁可以直接引发导致神经元死亡,而其他研究表明铁的积累只是神经元死亡的诱发因素。总的来说,铁超载及其对神经元死亡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游离铁离子可引起不同类型细胞的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已有的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患者和实验动物脑组织出现急性和严重的铁超载,铁超载与继发性脑损伤密切相关。动物研究表明,清除过量的铁可以改善脑出血的预后。目前,针对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铁螯合剂和抗氧化剂。然而,最近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铁螯合剂或抗氧化剂治疗没有显着改善ICH患者脑出血的预后。铁离子参与细胞的许多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某些酶的活性维持、中枢系统中的突触形成等生理过程。活性氧也参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NOX(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参与的吞噬功能和一些细胞内信号传导。因此,铁螯合和ROS清除的一个挑战是在尽量少影响铁和ROS依赖性的生理功能情况下,减轻病理性铁和ROS过量积累引起的脑损伤。可见,目前迫切需要寻找特异且精准的铁超载相关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以利于通过干预来减轻继发性神经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们首先用小鼠自体血ICH模型确定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铁离子价态,再利用体外铁超载模型及RNA-sequencing寻找铁离子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与主要损伤特征;2、确定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神经元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3、针对我们所确定的机制,探讨对实验性小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目的:发现并确认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主要损伤靶点方法:为验证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的铁离子的价态,提取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与皮层脑组织,采用一种新的铁离子检测方法分别测定Fe2+和Fe3+。从不同铁离子剂量处理的PC-12细胞中提取RNA,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探讨铁离子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其次,根据测序筛选结果应用线粒体功能检测试剂研究亚铁离子对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的影响,用能量代谢检测仪与ATP检测分析铁超载对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后24小时,二价铁(而非三价铁)浓度急剧升高,脑出血后28天皮层和内囊中的铁离子浓度仍显着高于正常浓度。(2)用50或250μM FeCl2处理PC-12细胞后,RNA测序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与未处理的PC-12细胞相比,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而2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29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此外,50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占差异表达基因的比例分别为42%和19%。对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显示,50μM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3)Fe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细胞的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且铁超载显着降低了线粒体NAD+/NADH比值。利用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及活细胞工作站实时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发现,250μM亚铁处理PC-12细胞12h后TMRM的荧光强度降低。结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神经元亚铁超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NAD+/NADH比值下降、OCR与ATP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为其主要特点。第二部分: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目的:确认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及其在脑出血后线粒体去极化依赖的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活细胞二价铁离子探针RPA(罗丹明B-[(1,10-菲咯啉-5-基)氨基羰基]苄基酯)检测线粒体游离Fe2+,免疫共沉淀检测线粒体分子CypD乙酰化水平,钙黄绿素释放试验原位评价mPTP开放,CRISPR-Cas9技术构建CypD敲除的细胞(CypD-KO-PC-12细胞系),RNAi方法敲低PC-12细胞的ABCB10。结果:(1)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2)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CypD乙酰化增加,使神经元mPTP开放。(3)开放的mPTP增加(促进)神经元线粒体Fe2+超载。(4)CypD乙酰化抑制剂或CypD缺失可抑制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膜电位去极化引起的神经元死亡。结论:Fe2+超载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ypD的乙酰化。CypD乙酰化的增加促使神经元细胞mPTP开放,进而促进亚铁(线粒体Fe2+内流)通过开放的mPTP进入线粒体基质,加速神经元死亡;而抑制CypD乙酰化或CypD缺失则可抑制Fe2+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即,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第三部分:脑出血后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去极化对脑出血后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PI染色检测亚铁与兴奋性氨基酸情况下的原代神经元死亡。小鼠脑出血模型下,应用BMS、pole test和旷场实验评价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结果:(1)兴奋性氨基酸加重了Fe2+超载引起的神经元坏死。(2)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在体内外抑制脑出血后的神经元坏死,改善神经功能。(3)线粒体活性氧清除剂MitoQ减轻脑出血导致的白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结论: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是ICH的治疗靶点,CsA与MitoQ处理或CypD缺失能明显抑制脑出血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

唐朝[4](2021)在《界面水介导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生理条件下的生物分子被界面水层包裹在空间受限的水溶液微环境中,行使其功能。参与生物化学过程的生物大分子在太赫兹频率范围内具备集体动力学特征。利用太赫兹光谱进行生物表征,理论上可以获取生命体系中界面水及其介导的生命过程中生物分子在皮秒级时间尺度上的动力学信息。然而,太赫兹光谱的生物表征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太赫兹生物表征主要集中在单一生物分子探测,距离生命过程真实环境和生物探测的实际认识还有较大距离;现有技术条件下,生命体系中遍布的水分子的强烈太赫兹吸收,给太赫兹光谱探测造成阻碍。为拓展水溶液环境下生物分子太赫兹探测的应用范畴,揭示太赫兹频率尺度下生命体系的动力学特征,本论文发展了界面水介导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表征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磷脂膜水界面的太赫兹表征:基于两亲性磷脂分子的自组装性质,在具有良好太赫兹透过性能的连续相中构建磷脂反向胶束微液滴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太赫兹生物表征中。利用反向胶束微纳液滴的受限水空间特性,解决太赫兹生物表征中大量水分子吸收的巨大阻碍,同时为生物表征提供了近生理条件的溶液微环境。随后,反向胶束微液滴太赫兹光谱被应用于铜离子对细胞膜界面水动力学影响的探测上。探测揭示了铜离子-磷脂酰甘油磷脂膜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发现铜离子破坏了磷脂酰甘油磷脂膜水化层的氢键网络结构,使部分界面水恢复体相水性质。这一结果证明界面水介导了磷脂膜与离子的相互作用,基于界面水的太赫兹探测为磷脂膜界面表征提供了一种灵敏的方法。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太赫兹表征:选择凝血八因子和乳凝集素为模式蛋白,将微液滴太赫兹探测应用于蛋白-小分子作用和蛋白-磷脂膜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探测和分析了蛋白分子在空间受限水溶液中的太赫兹光谱。探测揭示了钙离子作用下凝血八因子蛋白分子内部构象变化以及磷脂酰丝氨酸磷脂膜与凝血八因子的相互作用。基于界面水介导的蛋白太赫兹光谱信息,对蛋白分子在太赫兹频段的低频集体振动模式进行了模拟,应用溶液微环境诱导的蛋白结构域进动及界面性质变化阐释相关结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探究了乳凝集素与凝血八因子太赫兹响应性差异,以期进一步揭示生物大分子太赫兹特征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基于微液滴-超材料的微量生物分子太赫兹探测:将纳米液滴与太赫兹超材料结构结合,利用超材料结构增强局域太赫兹电磁响应,从而极大地增强太赫兹光谱对溶液生物分子的检测灵敏度。基于该太赫兹生物探测策略,实现了对淀粉样蛋白积聚物的微量探测,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生理规律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综上,本论文以界面水作为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光谱的探测媒介,建立并完善了基于微液滴系统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太赫兹表征。本研究基于具体生命科学问题,阐释了生物分子在太赫兹时间尺度和频率尺度的现象。这些结果揭示了水环境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在集体低频范畴内的动力学特征,增加对太赫兹生物学领域的认知。

郭心洁[5](2021)在《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某些生物活性分子的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超灵敏生物检测需求的迅速增长,荧光探针具有简单、高选择性、反应迅速、灵敏度高、无创等特点,在疾病诊断和高信噪比生物系统的实时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构建了三种新型多功能荧光探针,在对生物系统干扰最小的情况下实现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生物活性分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无机磷酸盐(Pi)是细胞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线粒体在ATP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能量平衡。在细胞水平上,线粒体的粘度远大于细胞基质。在此,本文利用分子转子策略和独特的Pi诱导水解反应构建了双功能荧光探针(Mito-VP)。探针Mito-VP在粘性体系中对Pi表现出良好的光谱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阳离子探针可选择性地聚集在线粒体中,并通过荧光成像成功监测了Hep G2细胞和斑马鱼的Pi水平。此外,Mito-VP还被用于监测细胞分裂过程中能量代谢行为的变化,有望在粘性较强的生物系统中用于Pi检测的研究。(2)在生物样品中准确检测人血清白蛋白(HSA)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构建了1-乙基-4-[2-[4-(二乙基氨基)-2-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盐(DEHP)荧光探针用于HSA的测定。在生理条件下,由于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机制,DEHP固有的荧光忽略不计。当DEHP进入蛋白HSA的疏水腔时,TICT过程受到抑制,HSA的加入触发荧光,对HSA的检测限为4.8 nM。经过实验验证,DEHP与HSA的强结合与特异位点有关。此外,该探针适用于实际血清检测,细胞成像实验也表明了该探针有望在细胞水平监测HSA的产生过程。(3)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胆碱酯酶,是导致多种神经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此,基于聚集响应策略和MnO2纳米片(NSs)的形态和可氧化性的内在特性,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AChE检测的复合受体PBM@MnO2 NSs。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带正电的N,N’-二(2-(三甲基铵)乙基)-苝-3,4,9,10-四甲酰二亚胺(PBM)单体会自组装到呈负电的MnO2 NSs上,并伴随着PBM聚集而引起荧光猝灭。而AChE诱导的特定酶促反应生成产物硫代胆碱(TCh),降解MnO2 NSs,并释放PBM,荧光恢复。另外,本工作还对细胞和斑马鱼的生物成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该成像平台能够区分处于凋亡状态的细胞和活细胞。

孙倩倩[6](2021)在《锰、铁、钙基纳米体系用于刺激响应的肿瘤光学治疗与成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恶性肿瘤)作为目前仍未完全攻克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多功能纳米材料在抗癌治疗和医学诊断领域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目前的纳米诊疗体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纳米制剂在肿瘤部位的非有效富集、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效率较低、光学治疗和生物成像受限于组织穿透深度而无法精准定位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对“诊疗一体化”的研究进程意义重大。在本课题中,通过构建锰、铁、钙基纳米体系,利用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内源性刺激(如偏酸性、氧化还原、特定酶等)及外源性光刺激(650 nm或808 nm波长的激发光),实现了刺激响应的肿瘤光学治疗与生物成像功能的结合。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通过沉淀法合成了类沸石的咪唑框架纳米材料(ZIF-8),并在其合成过程中引入了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将其原位封装到ZIF-8空腔中获得了Ce6@ZIF-8光动力治疗纳米体系。ZIF-8结合了有机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具有p H响应特性和纳米孔径,可用于携带各种药物。运用ZIF-8作为Ce6的载体,解决了Ce6光稳定性差及在生理环境中溶解度和肿瘤富集率低等问题。另外,为了缓解肿瘤乏氧状况,将表面修饰牛血清白蛋白(BSA)的MnO2纳米颗粒负载到Ce6@ZIF-8上。具有类纳米酶行为的MnO2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容易被降解为Mn2+并释放O2,这将改善实体瘤内微环境的O2水平,提高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并且,反应产生的大量Mn2+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为了解决以上研究中MnO2含量不足、可见光激发和单一治疗模式等缺陷问题,首先通过MnO2纳米片的自组装作用形成蜂巢状MnO2(表示为h MnO2),然后通过配位反应负载Cu S纳米颗粒和光敏剂吲哚菁绿(ICG),并进一步用透明质酸(HA)包裹形成HA/ICG-Cu S@h MnO2纳米粒子,HA的存在赋予其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当用808 nm激光照射时,Cu S的光热效应起到了热消融肿瘤细胞的作用。伴随着h MnO2在肿瘤微环境的逐渐降解,产生了大量O2、Mn2+和游离的ICG。808 nm激光照射下,游离的ICG在周围O2浓度增大的情况下发挥出较强的光动力治疗的作用。此外,释放的ICG和Mn2+分别具有荧光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能力。针对前两个研究工作中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的锰基纳米体系在接触特异性刺激后会直接引发反应的问题,在此引入簇状结构的铁基纳米材料和热敏感有机相变材料,采用光刺激的手段实现触发系列化学反应的目的。首先使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氨基官能化的四氧化三铁团簇(IONCs),然后经酰胺反应将Ce6光敏剂与IONCs表面缀合,获得IONCs@Ce6纳米粒子。最后将盐酸阿霉素(DOX)和1-十四醇(PCM,一种温度敏感的相变材料,用作药物释放的智能开关)同时包覆在其表面形成了IONCs@Ce6-DOX/PCM。650 nm激光照射后,IONCs产生热量用于光热治疗,并熔化PCM导致封装的DOX快速释放。裸露的光敏剂经同一光源激活,产生杀死癌细胞的活性氧(ROS)。并且IONCs@Ce6-DOX/PCM具有作为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潜力。基于前三章研究工作、肿瘤乏氧严重和内源性H2O2供应不足等研究事实,在此我们积极寻找可提升肿瘤细胞内O2和H2O2含量的新策略。通过在CaO2纳米粒子中掺入铜离子(命名为CaO2-Cu),然后利用有机相变材料(PCM,熔点38-40℃)将ICG光敏剂包裹在CaO2-Cu表面,形成CaO2-Cu/ICG@PCM治疗体系。通过在肿瘤部位外部施加808 nm激光,ICG作为光疗试剂可迅速产生热量使肿瘤部位的温度升高。一方面,升高的温度使PCM熔化,暴露CaO2-Cu,启动后续的CDT过程;另一方面,肿瘤区域温度的升高加速了血流、缓解了缺氧,从而促进了ICG的光动力治疗效应。CaO2载体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逐渐水解,产生多余的H2O2、O2和Ca2+。过量的游离Ca2+启动细胞和组织的钙超载和钙化进程,既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又可以辅助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以检测治疗效果。

张嘉昕[7](2021)在《基于同一寡核苷酸探针实现痕量Hg(Ⅱ)、Pb(Ⅱ)、K(Ⅰ)和半胱氨酸的荧光检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重金属Hg、Pb由于人类工业生产生活的加剧被大量排放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并通过植物的吸收,逐步经由食物链富集至各类生物体内。然而Hg、Pb极易被人体吸收并在肝、肾、神经等多个组织器官中积累,从而导致消化、心血管、生殖等系统各种急慢性损伤。不仅如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中药材行业中的影响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到各类生药及成药的品质,更对用药安全及药效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针对中药材等样本中重金属Hg、Pb的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手段成为治理中药材行业及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客观需求。以往各种成熟的元素检测方法在选择性、便捷度、检测成本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缺陷,而基于重金属离子特殊生化性质联合荧光光谱的检测方法因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低成本及较低的操作要求备受关注。基于此,本课题旨在以Hg(Ⅱ)、Pb(Ⅱ)及K(Ⅰ)特异性诱导同一寡核苷酸探针(OND)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为基础,应用富鸟嘌呤碱基基团(G2)对荧光基团六氯-6-羧基荧光素(HEX)的猝灭作用、平行G-四链体(PGQ)对N-甲基卟啉二丙酸IX(NMM)的荧光增强作用以及半胱氨酸(Cys)特异性结合Hg(Ⅱ)/Pb(Ⅱ)致HEX荧光恢复的作用,构建可选择性灵敏检测Hg(Ⅱ)、Pb(Ⅱ)、K(Ⅰ)及Cys的方法。同时利用圆二色性光谱(CD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并结合热力学分析,对Hg(Ⅱ)/Pb(Ⅱ)存在下的OND结构以及G2对HEX的猝灭机制、K(Ⅰ)存在下的OND结构以及PGQ对NMM的荧光增强机制以及Cys对Hg(Ⅱ)/Pb(Ⅱ)诱导HEX荧光猝灭的恢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基于Hg(Ⅱ)可特异性与胸腺嘧啶碱基(T)形成T-Hg(Ⅱ)-T碱基错配致OND形成发卡结构(Hairpin)、Pb(Ⅱ)可诱导富含鸟嘌呤碱基(G)的OND形成椅型反平行G-四链体结构(CGQ)以及K(Ⅰ)可诱导富含碱基G的OND形成PGQ,设计了同一序列的富含碱基T和碱基G的OND探针。其次用HEX将其5’端进行标记,使其因Hg(Ⅱ)诱导的Hairpin结构的形成或Pb(Ⅱ)诱导的CGQ的形成而靠近OND3’端的G2,并被G2以光致电子转移(PET)的机制猝灭,以达到检测Hg(Ⅱ)和Pb(Ⅱ)的目的;以Hg(Ⅱ)和Pb(Ⅱ)的检测为基础,联合Cys特异性结合Hg(Ⅱ)/Pb(Ⅱ)的能力,使Hairpin或CGQ解构,致HEX荧光恢复,以达到检测Cys的目的;最后以K(Ⅰ)诱导未标记的OND形成PGQ并与NMM特异性结合致NMM荧光增强,达到检测K(Ⅰ)的目的;同时,根据NMM对PGQ的高选择性特点与Na(I)、K(Ⅰ)两种离子诱导的G-四链体(GQ)的结构差异,实现超高倍Na(I)存在下K(Ⅰ)的特异性识别及高倍Na(I)存在下K(Ⅰ)的定量检测的功能。2.基于Hg(Ⅱ)特异性诱导碱基T形成T-Hg(Ⅱ)-T碱基错配,并通过T-Hg(Ⅱ)-T碱基错配使HEX标记的OND折叠形成Hairpin,结合G2对HEX的荧光猝灭作用及Cys对Hg(Ⅱ)的沉淀作用,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Hg(Ⅱ)及Cys的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PB缓冲液(10.0 mmol/L,p H 7.5),探针浓度20.0 nmol/L,Hg(Ⅱ)及Cys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0 min及4 min。结果显示Hg(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0~140.0nmol/L,检测限8.75 nmol/L;Cys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0~200.0 nmol/L,检测限14.09nmol/L。该方法对Hg(Ⅱ)及Cys都有优异的选择性,15种离子在5倍浓度下对Hg(Ⅱ)的检测影响甚微,12种离子在50倍浓度下对检测无显着影响,10种氨基酸在10倍浓度下对Cys的检测几乎没有影响;对金银花、丹参及甘草三种中药材中的Hg(Ⅱ)含量采用本方法及冷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CV-AAS)进行了测定,并对胎牛血清及药品中的Cys(或乙酰半胱氨酸,Acy)含量采用本方法及钨蓝比色法进行了测定。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加标回收试验证明其检测效果良好。3.通过UV-vis光谱、CD光谱、荧光光谱结合热力学分析,对Hg(Ⅱ)诱导的OND结构变化及Hg(Ⅱ)存在下G2猝灭HEX荧光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Cys诱导的荧光恢复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Hg(Ⅱ)可以成功诱导本课题设计的OND折叠形成以T-Hg(Ⅱ)-T碱基错配为基础的Z型Hairpin结构,而随后Cys的引入会导致原本形成的Hairpin解构为无规则的舒展状态;Hg(Ⅱ)存在下的G2与HEX之间的作用类型为PET机制的静态猝灭,两者以接近1:1的摩尔比例通过范德华力与氢键相互作用,且该作用为焓变驱动的自发反应。因此,本方法检测Hg(Ⅱ)及Cys是基于Hg(Ⅱ)诱导OND形成Hairpin使G2靠近HEX并以PET机制使HEX荧光猝灭,而Cys又通过特异性结合Hg(Ⅱ)以解构Hairpin使荧光恢复。4.基于Pb(Ⅱ)特异性诱导HEX标记的OND折叠形成CGQ结构,结合G2对HEX的荧光猝灭作用及Cys对Pb(Ⅱ)的结合作用,建立了选择性灵敏测定Pb(Ⅱ)及Cys的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Tris-Ac缓冲液(50.0 mmol/L,p H 7.5),探针浓度20.0nmol/L,Pb(Ⅱ)及Cys的反应时间分别为30 min及2 min。结果显示,Pb(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4.0μmol/L,检测限1.79μmol/L,Cys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0~70.0μmol/L,检测限6.82μmol/L;该方法对Pb(Ⅱ)和Cys都有有比较良好的选择性,除Ni(Ⅱ)、Co(Ⅱ)外,其余12种离子在1倍于Pb(Ⅱ)浓度下对检测均无显着影响,其中6种离子在10倍于Pb(Ⅱ)浓度下对检测影响不大,10种氨基酸在5倍浓度下对Cys的定量检测几乎没有影响;同时对金银花和丹参两种中药材中的Pb(Ⅱ)含量采用本方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进行了测定,并对胎牛血清及药品中的Cys/Acy含量采用本方法及钨蓝比色法进行了测定。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加标回收试验证明其检测效果良好。5.通过UV-vis光谱、CD光谱、荧光光谱结合热力学分析,对Pb(Ⅱ)诱导的OND结构变化及Pb(Ⅱ)存在下的G2猝灭HEX荧光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Cys诱导的荧光恢复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Pb(Ⅱ)可以成功诱导本课题设计的OND折叠形成CGQ结构,而随后Cys的引入会导致原本形成的CGQ解构为无规则的舒展状态;Pb(Ⅱ)存在下的G2与HEX之间的作用类型为PET机制的静态猝灭,两者以接近1:1的摩尔比例通过范德华力与氢键相互作用,且该作用为焓变驱动的自发反应。此结果与Hg(Ⅱ)存在时G2猝灭HEX荧光的机制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本方法检测Pb(Ⅱ)及Cys是基于Pb(Ⅱ)诱导OND形成CGQ结构使G2靠近HEX并以PET机制使HEX荧光猝灭,而Cys又通过特异性结合Pb(Ⅱ)以解构CGQ结构使荧光恢复。6.基于K(Ⅰ)特异性诱导OND折叠形成PGQ结构,并结合PGQ结构对DNA荧光配体NMM的特异性结合以及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K(Ⅰ)的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Tris-Ac缓冲液(50.0 mmol/L,p H 7.5),探针浓度2.0μmol/L,NMM浓度1.0μmol/L,反应时间40 min。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K(Ⅰ)的线性范围为5.0~30.0μmol/L,检测限1.28μmol/L;该方法对K(Ⅰ)有较高的选择性,除Ca(Ⅱ)外其余9种离子在1倍于K(Ⅰ)浓度下对检测均无显着影响;同时,该方法可在至少5000倍浓度的Na(I)存在下特异性识别K(Ⅰ),并在至少600倍浓度的Na(I)存在下对K(Ⅰ)进行定量检测。7.通过CD光谱、荧光光谱结合热力学分析,对K(Ⅰ)诱导的OND结构变化以及PGQ结构对NMM的荧光增强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K(Ⅰ)可以成功诱导本课题设计的OND折叠形成PGQ结构,而Na(I)则仅有极弱的诱导OND折叠形成非椅型反平行G-四链体结构的能力;K(Ⅰ)诱导形成的PGQ结构以接近1~2:1的摩尔比例与NMM通过疏水作用力相互作用,且该作用为熵变驱动的自发反应;PGQ结构对NMM的荧光增强作用可能是通过其疏水微环境保护NMM的荧光免受溶液离子环境的强烈影响实现的。因此,本方法检测K(Ⅰ)是基于K(Ⅰ)诱导OND形成PGQ结构使之与荧光配体NMM以疏水作用力特异性结合并通过保护NMM的荧光免受离子影响致NMM荧光增强,而高Na(I)浓度下识别检测K(Ⅰ)则是基于Na(I)和K(Ⅰ)不同的诱导能力以及所诱导的GQ结构差异所实现的。

余锦波[8](2020)在《α-Synuclein在线粒体中的原位核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是一种由1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天然无结构蛋白,其聚集物是帕金森综合征病理标志物——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因此,α-突触核蛋白被认为与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线粒体是一种由两层膜结构包被的真核细胞器,它是细胞呼吸作用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能提供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也被称为细胞的“Power House”。同时,线粒体还参与了其他诸多细胞进程,如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异常则与多种疾病相关,如癌症、衰老、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其中就包括帕金森综合症。据统计全球约有500万帕金森病患者,大量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并研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研究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线粒体中开展α-突触核蛋白的原位研究是了解该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对于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蛋白质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入,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蛋白质在其发挥功能的细胞乃至亚细胞中的表现与功能,在线粒体中展开蛋白质的原位研究也可以为未来蛋白质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非破坏性和非侵入性的获取蛋白质原子水平信息,是线粒体内蛋白质原位研究的有力工具。但如何引入标记蛋白以及标记策略的合理选择,尚缺乏全面且系统的研究。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 α-突触核蛋白与分离提取的大鼠肝区的完整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发现α-突触核蛋白N端前60个氨基酸残基能与完整线粒体的外膜相互作用,这与当前通过模拟线粒体外膜成分研究两者相互作用所得的不能相互作用的结论并不相同,这可能是因为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外膜的作用不仅依赖于膜组分,可能也和膜的曲率或膜上其他组分(如脂蛋白、糖等)相关,而这些是模拟膜所不易体现的。另外,我们将电穿孔方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结合起来,发展了适合于线粒体内蛋白质原位研究的核磁共振方法。我们成功地通过电穿孔方法将不同同位素标记(主要有19F、13C、15N)的α-突触核蛋白导入线粒体中,且所导入的蛋白质浓度能够达到核磁共振实验检测灵敏度的要求,电转后线粒体也能维持其正常形态结构与膜电位的正常。我们获得了 α-突触核蛋白在大鼠肝脏线粒体中的高分辨1H-15N HMQC谱图,1H-13C HMQC谱图,以及标记α-突触核蛋白在线粒体内的一维19F谱。这些谱图的获得为在线粒体内开展基于不同标记的蛋白质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详细分析了α-突触核蛋白与其突变体在线粒体中的1H-15N HMQC谱图,发现相比于稀溶液,该蛋白在线粒体内N端与C端的信号出现了明显的消失或减弱,其次39号位酪氨酸附近的信号消失也非常显着。这些变化可能与蛋白质在线粒体内发生的各类相互作用相关,如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的分子伴侣等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线粒体环境中的生物大分子的静电相互作用等。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蛋白质与完整线粒体的相互作用,线粒体内蛋白质原位研究的核磁共振研究方法,这为进一步开展线粒体原位蛋白质研究,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等提供了有效方法。

刘颖[9](2020)在《基于鸟苷超分子水凝胶的载药体系设计》文中指出合理设计药物的递送与控释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其中,刺激响应性超分子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药物包封和控制释放。基于鸟苷的超分子水凝胶具有对多种刺激的响应性,在生物医用材料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中,首次发现鸟苷与2-甲酰基苯硼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后的体系形成[G-FPBA]4·K+水凝胶。研究了体系成胶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只有2-甲酰基苯硼酸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的体系可以形成稳定的水凝胶。改变引入体系的碱金属离子,发现只有引入钾离子,体系才能形成稳定的水凝胶,而引入钠离子、锂离子和铯离子时,体系均为溶液状态。利用水凝胶对pH和金属离子的响应性,实现了溶胶-凝胶的转变。通过X射线衍射、圆二色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对[G-FPBA]4·K+水凝胶进行了组分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证明了其是由鸟苷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组成G-quartet结构后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进一步紧密缠绕形成三维网络而得到的超分子水凝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负载药物的水凝胶在不同环境中的药物释放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利用水凝胶对pH和活性氧的刺激响应性,可以破坏水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药物控制释放。除物理包埋外,本论文中还通过硼酸酯键将具有顺式邻二羟基结构的药物与鸟苷共价连接在1,4-苯二硼酸上,并在碱性条件下形成[G-BDBA-D]4·K+超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也具有对pH和碱金属离子的敏感性,可以实现溶胶-凝胶转变。通过分析测试对水凝胶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水凝胶的释药性能。对大鼠进行灌肠实验,表明该水凝胶在药物递送和控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龙龙[10](2020)在《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构筑响应性的超分子组装体》文中研究表明超分子化学专注于研究分子间较弱且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这些可逆的弱相互作用(非共价键)是理解生物过程和自组装体系,以及构建复杂材料的关键。其中,基于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材料由于其具有电化学的性质,被广泛的应用在太阳能电池、液晶、有机半导体材料以及发光二极管等领域。非共价键是较弱且可逆的相互作用,对外部刺激有适应性和响应性。由于非共价键这种特殊的性质,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超分子材料可以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响应,从而表现出独特且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机械性能、自我修复和应激反应。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课题组研究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体系,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很少涉及到供体-受体相互作用驱动的响应性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众所周知,芘单元是一种富电子的结构,可作为电子的供体,并可以和其他缺电子的受体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基于芘分子的这种特性,本论文设计了一类两亲性的富电子分子。该分子由疏水性的芘、亲水性的D-甘露糖以及烷氧基链(n=4)作为连接体,通过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的方法合成。我们将该分子和一系列的电子受体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使其在水溶液中形成各种电荷转移复合物,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本论文的研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燃料驱动耗散性超分子手性片的构筑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由7,7,8,8-四氰基喹啉二甲烷(TCNQ)作为化学燃料和芘基两亲性分子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在水溶液中构筑耗散性的超分子手性二维材料。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受体分子TCNQ的存在下,未组装的芘基供体分子可与其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手性片。该超分子手性片可发射出强烈的圆偏振荧光(CPL),且其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值较大。但当TCNQ自发地还原为二价阴离子时,超分子手性片也随之自发分解。随后,当TCNQ作为化学燃料再次被加入到完全耗散的溶液中时,将促使被分解的手性片再次形成具有光学活性的片状结构,这表明我们设计得到的这种光学活性材料仅在TCNQ作为燃料供应时才暂时存在。这种独特的二维手性材料可能为功能性的手性耗散系统提供新的思路。2.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响应性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在这一章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对自组装的影响,使用上一章合成的芘基两亲性分子和其他几种缺电子的受体分子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在水溶液构筑电荷转移复合物。基于芘的供体分子分别与受体分子2,4,5,7-四硝基-9-芴酮(TNF),4,5,7-三硝基-9-氧芴-2-羧酸(TNC)和三硝基苯(TNB)在水溶液形成纳米环,pH响应性的纳米环以及纳米纤维。将TNF其中一个硝基替换为羧基形成TNC后,供体分子和受体分子TNC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在低pH值的条件下,该电荷转移复合物以纳米环结构在水溶液中存在;而当pH逐渐升高时,纳米环会逐渐打开,形成几微米长的纤维。通过比较三种电子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应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结构,证明了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结构受电子受体结构的影响。这种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为构建具有可切换功能的超分子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Interac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with th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Measur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ac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with th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Measur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论文提纲范文)

(1)酞菁及二肽多维度自组装调控 ——纳米结构的转变与手性放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超分子自组装
        1.1.1 超分子化学
        1.1.2 超分子自组装
        1.1.3 超分子自组装的主要作用力和调控手段
    1.2 超分子手性
        1.2.1 手性与超分子手性
        1.2.2 超分子手性的产生
        1.2.3 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应用
    1.3 超分子水凝胶
        1.3.1 超分子水凝胶概述
        1.3.2 苯丙氨酸二肽及其Fmoc-衍生物
    1.4 Langmuir-Blodgett (LB)膜技术与酞菁
        1.4.1 LB膜技术的概述
        1.4.2 LB膜技术在分子自组装手性研究上的发展
        1.4.3 酞菁的LB膜研究
    1.5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八羧基锌酞菁对Fmoc-苯丙氨酸二肽水凝胶结构与手性调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目标物及水凝胶制备方法
        2.2.3 实验和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组装体形貌表征及组成检测
        2.3.2 组装体二级结构及理论模拟
        2.3.3 常规光谱表征
        2.3.4 手性光谱表征
        2.3.5 组装体单线态氧性质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pH缓冲体系调控Fmoc-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中罗丹明B超分子手性的研究
    3.1 引言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目标物及水凝胶制备方法
        3.1.3 实验和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水凝胶pH值测试及形貌表征
        3.2.2 组装体二级结构分析
        3.2.3 常规光谱表征
        3.2.4 手性光谱表征
    3.3 本章小结
4 单、双层烷氧链取代酞菁在气-液界面组装的手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目标物以及LB,LS膜的制备
        4.2.3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等温线
        4.3.2 常规光谱表征
        4.3.3 形貌结构表征
        4.3.4 温度对Ce(Pc1)_2组装体的影响
        4.3.5 组装体对称性破缺和手性放大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单、双层苯酚取代酞菁在气-液界面组装形式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目标物以及LB,LS膜的制备
        5.2.3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等温线
        5.3.2 常规光谱表征
        5.3.3 形貌结构表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第一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4 前景和展望
    第二章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SMART为基本骨架的Tubulin/HDAC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总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类药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
    第一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合成反应进展
        1 引言
        2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构建类药分子的进展
        3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芳基化反应
        4 不对称开环反应构建轴手性化合物
        5 前景和展望
    第二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N-羰基吖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附录一 第一部分第二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二 第一部分第三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三 第二部分第二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四 第二部分第三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3)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
    2.1 Fe~(2+)诱导PC-12神经元样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2.2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线粒体氧化呼吸异常与线粒体去极化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线粒体去极化
    3.1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3.2 CypD乙酰化介导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3.3 CypD乙酰化介导的mPTP开放促进线粒体Fe~(2+)内流
    3.4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3.5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神经元死亡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4.1 抑制CypD乙酰化可减少FeCl_2导致的神经元氧化应激而不影响细胞铁代谢
    4.2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抑制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和神经元调节性坏死
    4.3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4.4 MitoQ减少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OPC膜电位去极化及白质损伤
    4.5 讨论
    4.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发表论文
致谢

(4)界面水介导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界面水与太赫兹
        1.1.1 生物界面水概述
        1.1.2 太赫兹
        1.1.3 太赫兹频段的生物界面水
    1.2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生物表征
        1.2.1 太赫兹探测技术
        1.2.2 太赫兹生物表征领域的研究进展
        1.2.3 太赫兹光谱的灵敏探测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耗材与设备
    2.2 方法
        2.2.1 脂质体溶液的制备
        2.2.2 反向胶束微液滴的制备
        2.2.3 Aβ42 预处理
        2.2.4 荧光曲线测定
        2.2.5 超材料样品加工方案
        2.2.6 太赫兹时域光谱探测
        2.2.7 电子自旋共振测试检测
        2.2.8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2.2.9 动态光散射测试
        2.2.10 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11 蛋白分子晶体结构分析
        2.2.12 溶剂化可及面积分析
        2.2.13 蛋白的集体振动模拟
第3章 磷脂膜水界面的太赫兹表征
    3.1 引言
    3.2 基于反向胶束微液滴的太赫兹探测体系的建立
        3.2.1 反向胶束的性质探究
        3.2.2 微液滴太赫兹测量方案的建立
    3.3 磷脂膜-铜(Ⅱ)作用的界面特性
        3.3.1 磷脂酰甘油(PG)与铜离子(Ⅱ)特异性结合的太赫兹表征
        3.3.2 磷脂酰甘油(PG)与镁离子(Ⅱ)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3.3.3 磷脂酰胆碱(PC)与铜离子(Ⅱ)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3.3.4 磷脂膜-铜(Ⅱ)作用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表征
    3.4 小结
第4章 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太赫兹表征
    4.1 引言
    4.2 凝血因子Ⅷ-钙(Ⅱ)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4.2.1 凝血因子Ⅷ与钙(Ⅱ)相互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4.2.2 封装凝血因子Ⅷ的微液滴粒径表征
        4.2.3 钙(Ⅱ)诱导的凝血因子Ⅷ结构域运动分析
    4.3 凝血因子Ⅷ-磷脂酰丝氨酸(PS)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4.3.1 凝血因子Ⅷ与磷脂酰丝氨酸(PS)相互作用的太赫兹表征
        4.3.2 凝血因子Ⅷ与磷脂酰丝氨酸(PS)相互作用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表征
        4.3.3 磷脂膜结合凝血因子Ⅷ的钙离子相互作用太赫兹表征
        4.3.4 基于界面水变化的太赫兹动力学阐释
    4.4 凝血因子Ⅷ与乳凝集素的太赫兹表征比较
        4.4.1 凝血因子Ⅷ与乳凝集素的结构分析
        4.4.2 钙(Ⅱ)作用下的蛋白太赫兹光谱比较
        4.4.3 氢气作用下的蛋白太赫兹光谱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微液滴-超材料的微量生物分子太赫兹探测
    5.1 引言
    5.2 淀粉样蛋白积聚物表征
        5.2.1 淀粉样蛋白积聚的荧光标记测定
        5.2.2 淀粉样蛋白积聚物的红外光谱
        5.2.3 固相淀粉样蛋白积聚物的太赫兹探测
    5.3 基于反向胶束微液滴的淀粉样蛋白积聚物太赫兹探测
        5.3.1 负载淀粉样蛋白积聚物的反向胶束性质
        5.3.2 微液滴中的淀粉样蛋白积聚物的太赫兹探测
    5.4 基于微液滴-超材料的微量淀粉样蛋白积聚物探测
        5.4.1 超材料传感器的谐振性能
        5.4.2 超材料传感器对液体样品的分辨
        5.4.3 基于微液滴-超材料的微量淀粉样蛋白积聚物探测
        5.4.4 微液滴-双条带超材料探测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小分子荧光探针
        1.2.1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
        1.2.2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信号传导机制
    1.3 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
        1.3.1 检测环境极性
        1.3.2 检测微环境粘度
        1.3.3 检测化学物质
    1.4 超分子聚集
        1.4.1 H型聚集
        1.4.2 J型聚集
    1.5 生物活性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1.5.1 无机磷酸盐研究现状
        1.5.2 人血清白蛋白研究现状
        1.5.3 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TICT的荧光探针靶向检测线粒体中能量代谢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ito-VP的设计及对Pi的识别机制
        2.3.2 Mito-VF对粘度的荧光响应
        2.3.3 Mito-VP对Pi检测条件优化
        2.3.4 Mito-VP对Pi的荧光响应
        2.3.5 Mito-VP对Pi检测的选择性
        2.3.6 Mito-VP体外监测ATP水解生成Pi
        2.3.7 Mito-VP的细胞毒性及线粒体靶向能力
        2.3.8 Mito-VP对Pi的细胞成像
        2.3.9 Mito-VP对细胞内粘度的成像
        2.3.10 氰化物的影响
        2.3.11 Mito-VP对细胞凋亡的实时成像
        2.3.12 监测有丝分裂期间线粒体能量代谢
        2.3.13 Mito-VP的斑马鱼荧光成像
    2.4 小结
    2.5 附图
第三章 基于TICT的荧光探针在生理条件下高灵敏度检测血清白蛋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DEHP对HSA的传感机制
        3.3.2 DEHP检测HSA的可行性研究
        3.3.3 DEHP对HSA检测条件优化
        3.3.4 DEHP对HSA的灵敏性能测定
        3.3.5 DEHP对HSA的选择性
        3.3.6 DEHP对HSA响应的工作原理
        3.3.7 检测人血清中的HSA
        3.3.8 HSA细胞成像
    3.4 小结
    3.5 附图
第四章 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控制的苝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团聚集转换荧光策略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0 PBM@MnO_2 NSs对AChE活性的检测机制
        4.3.1 PBM@MnO_2 NSs的构建
        4.3.2 PBM@MnO_2 NSs对AChE的检测条件优化
        4.3.3 PBM@MnO_2 NSs对AChE的检测性能研究
        4.3.4 PBM@MnO_2 NSs对AChE检测的选择性
        4.3.5 AChE酶催化激活机制
        4.3.6 细胞毒性
        4.3.7 细胞成像
        4.3.8 斑马鱼成像
    4.4 小结
    4.5 附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 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锰、铁、钙基纳米体系用于刺激响应的肿瘤光学治疗与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肿瘤的光学治疗
        1.2.1 光动力治疗
        1.2.2 光热治疗
        1.2.3 光动力与光热联合治疗
        1.2.4 光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模式的联合
    1.3 刺激响应的肿瘤治疗
        1.3.1 外源性刺激响应的肿瘤治疗
        1.3.2 内源性刺激响应的肿瘤治疗
    1.4 金属基多功能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研究
        1.4.1 锰基多功能纳米材料
        1.4.2 铁基多功能纳米材料
        1.4.3 铜基多功能纳米材料
        1.4.4 钼基多功能纳米材料
    1.5 课题设计的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设计的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设备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表征设备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仪(UV-vis)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
        2.2.7 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
        2.2.8 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
    2.3 生物性能表征设备
        2.3.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
        2.3.2 荧光分析仪酶标仪
        2.3.3 红外热成像仪
        2.3.4 体外和体内生物成像设备
        2.3.5 组织学分析所用仪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SA-MnO_2/Ce6@ZIF-8 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制导的光动力治疗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及体内/外实验方法
        3.2.1 材料制备
        3.2.2 体内/外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3.3.2 材料光动力性能分析
        3.3.3 材料生物安全性、抗癌性能及成像功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A/ICG-CuS@hMnO_2用于双模式成像制导的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及体内/外实验方法
        4.2.1 材料制备
        4.2.2 体内/外实验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材料结构及形貌分析
        4.3.2 氧气、活性氧检测及光热性能研究
        4.3.3 材料生物安全性、抗癌性能及成像功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IONCs@Ce6-DOX/PCM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制导的光热/化疗/光动力治疗
    5.1 引言
    5.2 材料制备及体内/外实验方法
        5.2.1 材料制备
        5.2.2 体内/外实验方法
    5.3 结果和讨论
        5.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5.3.2 材料光热性能、DOX负载和缓释行为研究
        5.3.3 核磁共振成像、生物安全性和抗癌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CaO_2-Cu/ICG@PCM用于CT成像制导的动力学治疗和钙超载的联合治疗
    6.1 引言
    6.2 材料制备及体内/外实验方法
        6.2.1 材料制备
        6.2.2 体内/外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6.3.2 光热性能及降解实验的研究
        6.3.3 材料生物安全性、抗癌性能及成像功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同一寡核苷酸探针实现痕量Hg(Ⅱ)、Pb(Ⅱ)、K(Ⅰ)和半胱氨酸的荧光检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离子及其检测方法
        1.1.1 汞离子及其荧光检测方法
        1.1.2 铅离子及其荧光检测方法
        1.1.3 钾离子及其荧光检测方法
    1.2 半胱氨酸
        1.2.1 半胱氨酸简介
        1.2.2 半胱氨酸检测方法
    1.3 T-Hg(Ⅱ)-T碱基错配及其检测应用
        1.3.1 T-Hg(Ⅱ)-T碱基错配
        1.3.2 T-Hg(Ⅱ)-T碱基错配应用于Hg(Ⅱ)检测
    1.4 G-四链体
        1.4.1 G-四链体的简介
        1.4.2 G-四链体的拓扑学分类
        1.4.3 G-四链体的应用
    1.5 碱基G对荧光基团的猝灭能力
    1.6 DNA荧光配体NMM
        1.6.1 DNA荧光配体NMM简介
        1.6.2 NMM的应用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及意义
        1.7.2 寡核苷酸序列的设计
        1.7.3 检测方法原理及思路
        1.7.4 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T-Hg(Ⅱ)-T的Hg(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试剂及配置方法
        2.2.2 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溶液中Hg(Ⅱ)及Cys的定量检测
        2.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2.3.3 Hg(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
        2.3.4 实际样品中Hg(Ⅱ)及Cys的检测分析
        2.3.5 Hg(Ⅱ)诱导OND形成Hairpin结构的CD光谱研究
        2.3.6 荧光素HEX与Hg(Ⅱ)间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2.3.7 G_2基团与HEX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2.3.8 荧光素HEX与OND间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Hg(Ⅱ)诱导的OND荧光猝灭及Cys诱导的荧光恢复
        2.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2.4.3 Hg(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
        2.4.4 实际样品中Hg(Ⅱ)及Cys的检测分析
        2.4.5 Hg(Ⅱ)诱导OND形成Hairpin结构的CD光谱研究
        2.4.6 荧光素HEX与Hg(Ⅱ)间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2.4.7 G_2基团与HEX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2.4.8 荧光素HEX与OND间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GQ的Pb(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试剂及配置方法
        3.2.2 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溶液中Pb(Ⅱ)及Cys的定量检测
        3.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3.3.3 Pb(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
        3.3.4 实际样品中Pb(Ⅱ)及Cys的检测分析
        3.3.5 Pb(Ⅱ)诱导OND形成C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3.3.6 荧光素HEX与Pb(Ⅱ)间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3.3.7 G_2基团与OND探针中HEX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3.3.8 荧光素HEX与OND链间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b(Ⅱ)诱导的OND荧光猝灭及Cys诱导的荧光恢复
        3.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3.4.3 Pb(Ⅱ)及Cys检测方法的建立
        3.4.4 实际样品中Pb(Ⅱ)及Cys的检测分析
        3.4.5 Pb(Ⅱ)诱导OND形成C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3.4.6 荧光素HEX与Pb(Ⅱ)间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3.4.7 Pb(Ⅱ)介导的G_2与OND探针中HEX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3.4.8 荧光素HEX与OND链间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K(Ⅰ)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试剂及配置方法
        4.2.2 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溶液中K(Ⅰ)的定量检测
        4.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4.3.3 检测方法的建立
        4.3.4 高Na(I)浓度下对K(Ⅰ)的检测
        4.3.5 K(Ⅰ)诱导OND形成P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4.3.6 不同温度下K(Ⅰ)诱导OND形成P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4.3.7 荧光配体NMM与 PGQ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K(Ⅰ)诱导的PGQ致 NMM荧光增强
        4.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4.4.3 检测方法的建立
        4.4.4 高Na(I)浓度下对K(Ⅰ)的检测
        4.4.5 K(Ⅰ)诱导OND形成P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4.4.6 不同温度下K(Ⅰ)诱导OND形成PGQ结构的CD光谱研究
        4.4.7 荧光配体NMM与PGQ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奖励

(8)α-Synuclein在线粒体中的原位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简介
        1.1.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1.1.2 天然无结构蛋白的存在
        1.1.3 α-Synuclein为天然无结构蛋白
        1.1.4 α-Synuclein与帕金森综合征
        1.1.5 α-Synuclein与线粒体功能异常
    1.2 线粒体简介
        1.2.1 线粒体结构
        1.2.2 线粒体功能
        1.2.3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疾病
        1.2.4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帕金森综合征
    1.3 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
        1.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3.2 化学位移的介绍
        1.3.3 蛋白质核磁共振
        1.3.4 二维核磁共振
        1.3.5 细胞内的蛋白质核磁共振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大鼠肝脏线粒体的提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线粒体的提取
        2.2.3 线粒体纯度检测
        2.2.4 线粒体完整性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线粒体纯度检测结果
        2.3.2 线粒体完整性检测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利用电穿孔方法将α-Synuclein导入线粒体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α-Synuclein的表达纯化及检测
        3.2.3 α-Synuclein电转线粒体实验
        3.2.4 电转效果的核磁检测
        3.2.5 线粒体内源性α-Synuclein的检测
        3.2.6 电穿孔对线粒体影响的检测
        3.2.7 α-Synuclein的主链氨基酸归属
    3.3 结果与讨论
        3.3.1 α-Synuclein的纯化结果分析
        3.3.2 α-Synuclein的主链归属
        3.3.3 线粒体背景信号的核磁检测结果
        3.3.4 电穿孔对线粒体影响的检测结果
        3.3.5 电转实验的核磁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多种标记方法在该研究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19)F标记α-Synuclein电转线粒体实验
        4.2.3 ~(13)C-~(15)N标记α-Synuclein电转线粒体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α-Synuclein在线粒体内的~(19)F谱图
        4.3.2 α-Synuclein在线粒体内的C-H相关谱图
        4.3.3 α-Synuclein在线粒体内的C-N相关谱图
    4.4 小结
第5章 α-Synuclein与线粒体相科学关问题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α-Synuclein与完整线粒体相互作用的检测
        5.2.3 线粒体内α-Synuclein的谱图分析
        5.2.4 α-Synuclein与线粒体裂解液孵育后回收检测
        5.2.5 α-Synuclein Y39E突变体的电转与分析
        5.2.6 稀溶液中α-Synuclein与Cu~(2+)离子相互作用的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α-Synuclein与完整线粒体相互作用的检测结果
        5.3.2 线粒体内α-Synuclein的谱图分析结果
        5.3.3 α-Synuclein与线粒体裂解液孵育后回收检测结果
        5.3.4 α-Synuclein Y39E突变体的电转与分析结果
        5.3.5 α-Synuclein与Cu~(2+)离子相互作用的检测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鸟苷超分子水凝胶的载药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凝胶的基本概念
        1.1.1 凝胶的组成
        1.1.2 聚合物凝胶
        1.1.3 超分子凝胶
    1.2 基于G-quartet的超分子凝胶
        1.2.1 鸟嘌呤分子的基本性质
        1.2.2 G-quartet结构的研究历史
        1.2.3 基于G-quartet结构的有机凝胶与水凝胶
        1.2.4 鸟苷超分子水凝胶的应用
    1.3 药物控制释放与超分子水凝胶
        1.3.1 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药物控释系统
        1.3.2 基于鸟苷的超分子水凝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G-FPBA]_4·K~+超分子水凝胶载药体系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讨论
        2.3.1 不同反应条件下体系成胶性的研究
        2.3.2 溶胶-凝胶转变实验
        2.3.3 水凝胶体系中组分结构分析
        2.3.4 水凝胶的微观形貌表征
        2.3.5 药物负载实验
        2.3.6 负载药物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和可塑型性
        2.3.7 药物释放实验
        2.3.8 细胞培养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BDBA-D]_4·K`+超分子水凝胶载药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讨论
        3.2.1 不同反应条件下体系成胶性的研究
        3.2.2 溶胶-凝胶转变实验
        3.2.3 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和可塑型性
        3.2.4 水凝胶体系中各组分结构分析
        3.2.5 水凝胶的微观形貌表征
        3.2.6 负载药物水凝胶的稳定性
        3.2.7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8 大鼠灌肠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其他的载药体系的设计
    4.1 鸟苷与核苷类药物混合组装
    4.2 “纳米笼”载药体系
        4.2.1 二甘醇酸参与构建的纳米笼载药体系
        4.2.2 姜黄素参与构建的纳米笼载药体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10)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构筑响应性的超分子组装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分子自组装
        1.1.1 氢键驱动超分子自组装
        1.1.2 主客体相互作用驱动超分子自组装
        1.1.3 供体-受体相互作用驱动超分子自组装
    1.2 超分子响应性自组装
        1.2.1 具有pH响应的超分子组装体
        1.2.2 具有温度响应的超分子组装体
        1.2.3 耗散性的超分子组装体
    1.3 论文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燃料驱动耗散性超分子手性片的构筑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手性片
        2.3.2 可逆的热响应超分子手性片
        2.3.3 耗散性的超分子手性片
        2.3.4 超分子手性片的圆偏振发光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响应性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供体-受体相互构筑超分子纳米环
        3.3.2 不同亲水端芘基两亲性分子与TNF构筑超分子纳米环..
        3.3.3 具有pH响应的超分子纳米环
        3.3.4 两亲性分子1与TNB组装形成超分子纳米纤维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Interaction of Divalent Metal Ions with th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Measur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酞菁及二肽多维度自组装调控 ——纳米结构的转变与手性放大[D]. 王熺乾.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 彭孝鹏.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3]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蔚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4]界面水介导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表征[D]. 唐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 郭心洁.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锰、铁、钙基纳米体系用于刺激响应的肿瘤光学治疗与成像[D]. 孙倩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7]基于同一寡核苷酸探针实现痕量Hg(Ⅱ)、Pb(Ⅱ)、K(Ⅰ)和半胱氨酸的荧光检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D]. 张嘉昕. 西北大学, 2021(12)
  • [8]α-Synuclein在线粒体中的原位核磁共振研究[D]. 余锦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20(02)
  • [9]基于鸟苷超分子水凝胶的载药体系设计[D]. 刘颖.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构筑响应性的超分子组装体[D]. 董龙龙.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使用核磁共振测量二价金属离子与三磷酸腺苷的相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