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地区论文-高坡

平顺地区论文-高坡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顺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矿区和矿床地质,成因

平顺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高坡[1](2011)在《山西平顺地区西安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里铁矿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矽卡岩铁矿矿集区。铁矿石不仅品位高,而且岩体出露较好,适合矿体开采及理论研究。矿体形态复杂,大小不一,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中性侵入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接触带及附近。褶皱和断层以及接触带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里铁矿床特征、成矿流体、侵位方式、蚀变特征、成矿物质来源、运移等问题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岩体围岩主要是泥灰岩和灰岩互层的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矿化受其性质较纯较脆灰岩的控制,主要成矿层位为O22地层、次为024地层;2.晚期侵入岩体是主要的成矿母岩,而早期侵入岩体也间接为铁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3.在分析含矿地层特征、矿化蚀变带元素分布特征、矿床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4.第一构造岩浆岩带和第二构造岩浆岩带分别具有不同的侵位机制,制约着铁矿体空间定位特征:第一岩浆岩带内杂岩体属被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可形成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远离接触带的深部仍具找矿潜力;第二岩浆岩带内杂岩体属主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捕虏体罕见,相应的铁矿床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很少见到;5.褶皱和断裂耦合关系决定了岩浆岩空间定位具有等距性分布的特征,间距一般为4km~5km,制约着铁矿体的形成和定位;6.南北向、北北东向构造控制岩浆岩带的产出。两个方向构造交叉节点部位,岩浆活动强烈,也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1-06-01)

张海东,刘建朝,戈小红,陈正乐,刘淑文[2](2010)在《晋南平顺地区两岩浆岩带内在联系及找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顺铁矿为山西省南部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有东西两岩浆岩带,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具有低硅(绝大部分小于56%)、高镁(Mg#=51.47~81.66,平均值为61.4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LREE富集,HREE亏损,无或只有微弱的正铕异常,富集放射性成因Pb,以及第一岩浆岩带橄榄辉长岩含有大量橄榄石、角闪石和辉石的捕掳晶等特点,显示两岩浆岩带具有起源相同、快速侵位的特点。平顺地区6个典型钻孔岩性的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岩浆后期热液具有从东往西运移的趋势。结合两岩浆岩带侵位特点,提出第二岩浆岩带是由第一岩浆岩带晚期岩浆侧向侵位形成,二者之间在某一范围内深部相连,并可能成矿的观点。这为本区将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0年05期)

张海东,刘建朝,陈正乐,刘淑文,戈小红[3](2010)在《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岩地层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化蚀变带明显,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北落峡ZK28-7钻孔岩芯样地球化学特征、黄铁矿(206Pb/204Pb=17.741~18.301,平均值17.993;207Pb/204Pb=15.433~15.551,平均值15.495)以及早期(206Pb/204Pb=17.859~18.474;207Pb/204Pb=15.429~15.431)和晚期侵入岩(206Pb/204Pb=17.959~18.223,平均值18.088;207Pb/204Pb=15.434~15.566,平均值15.536)的Pb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除晚期中性侵入岩是磁铁矿的成矿母岩之外,还包括早期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它也是磁铁矿形成的重要成矿母岩之一,其很可能是通过被晚期闪长岩同化交代,大量铁矿质进入了晚期闪长岩,经后期钠化蚀变,铁质析出,形成磁铁矿,间接的提供物质来源。(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0年04期)

张海东,刘建朝,刘淑文,戈小红,李旭芬[4](2009)在《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矽卡岩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位于太行山南段山西省境内,主要产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化蚀变带明显,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化蚀变带特征和黄铁矿矿物(206Pb/204Pb=17.741~18.301,平均值17.993;207Pb/204Pb=15.433~15.551,平均值15.495)与早期侵入岩(206Pb/204Pb=17.859~18.474;207Pb/204Pb=15.429~15.431)以及晚期侵入岩(206Pb/204Pb=17.959~18.223,平均值18.088;207Pb/204Pb=15.434~15.566,平均值15.536)的Pb同位素组成均说明晚期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但早期超基性-基性侵入岩通过被晚期中性侵入岩交代同化,大量铁质进入晚期中性岩浆之内,间接为铁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晚期侵入体的岩浆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载体,而且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在成矿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9年03期)

刘建朝,张海东,刘淑文,戈小红[5](2009)在《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杂岩体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行山南段平顺杂岩体是一套主要由早、晚两期岩体组成,早期侵入岩以橄榄辉长辉绿岩为主,晚期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二者接触部位为晚期暗色不等粒闪长岩。早期侵入岩中有大量橄榄石、辉石以及角闪石捕掳晶出现,相对晚期侵入岩含捕掳晶较少,但偶尔可以见到斜长石成分和结构不平衡现象。早、晚两期侵入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点:低硅高镁;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并显示轻微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富集放射性成因Pb[n(206Pb)/n(204Pb)=17.741~18.474,n(207Pb)/n(204Pb)=15.429~15.612]。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套早晚两期岩体是同源的,起源于EM部分熔融并底侵到下地壳,所带的高热流引起古老下地壳(特别是TTG)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然后形成混合岩浆,再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平顺地区杂岩体。(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09年03期)

张海东[6](2009)在《晋南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顺地区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矽卡岩铁矿矿集区。铁矿石不仅品位高,而且岩体出露较好,适合矿体开采及理论研究。矿体形态复杂,大小不一,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中性侵入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接触带及附近。褶皱和断层以及接触带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晋南平顺地区杂岩体是一套主要由早、晚两期侵入体组成,早期侵入体以橄榄辉长辉绿岩为主,晚期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二者接触部位为晚期暗色不等粒闪长岩。早期侵入体中有大量橄榄石、辉石以及角闪石捕掳晶出现,相对晚期侵入岩含捕掳晶较少,但偶尔可以见到斜长石成分和结构不平衡现象。早、晚两期侵入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点:低硅高镁;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并显示轻微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富集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17.741~18.474,~(207)Pb/~(204)Pb=15.429~15.612)。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套早、晚两期岩体是同源的,起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并底侵到下地壳,所带的高热流引起古老下地壳(特别是TTG)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然后形成混合岩浆,再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平顺地区杂岩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成矿模式。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形成在大地构造上受邯郸地幔柱控制,与铁矿密切相关的钠长石化岩石的原岩为晚期侵入岩,其为铁矿体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并与早期侵入岩作用,同化部分早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形成富含铁质岩体,同时晚期侵入岩内部最少也有2~3次脉动侵入岩体,其所含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载体,而且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也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由此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型。通过总结以往地质资料及野外研究,指出第一构造岩浆岩带和第二构造岩浆岩带分别具有不同的侵位机制并对相关矽卡岩型铁矿产生制约:一带杂岩体侵位属被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可形成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远离接触带仍具找矿潜力;二带杂岩体属主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捕虏体罕见,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很少见到,相应的铁矿床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少量形成于碳酸盐岩围岩中,主动就位机制下形成的褶皱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在充分研究地层、岩浆岩、构造、接触带及蚀变带与成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总结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并指出找矿标志。并在平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开展地质调查、磁法测量工作,从而圈出找矿靶区,分别为芦沟、龙降沟岩体南缘、落赛及东郊地区。为寻找深部隐伏矿或盲矿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9-03-10)

[7](2008)在《山西省平顺地区夕卡岩型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编号:200614004项目来源:全国危机矿山项目办项目起止时间:2006年6月~2007年12月主要完成单位:长安大学,山西省212地质队,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刘建朝,刘淑文,张海东,钟立锋,苏生瑞,冯炎才等联系方式:刘建朝,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校办,710064,电话:029—82334005,电子信箱:ljchao@chd.edu.cn"山西省平顺县西安里铁矿矿产预测"项目,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矿产预测项目。任务书要求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收集矿区资(本文来源于《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期刊2008-01-05)

平顺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顺铁矿为山西省南部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有东西两岩浆岩带,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具有低硅(绝大部分小于56%)、高镁(Mg#=51.47~81.66,平均值为61.4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LREE富集,HREE亏损,无或只有微弱的正铕异常,富集放射性成因Pb,以及第一岩浆岩带橄榄辉长岩含有大量橄榄石、角闪石和辉石的捕掳晶等特点,显示两岩浆岩带具有起源相同、快速侵位的特点。平顺地区6个典型钻孔岩性的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岩浆后期热液具有从东往西运移的趋势。结合两岩浆岩带侵位特点,提出第二岩浆岩带是由第一岩浆岩带晚期岩浆侧向侵位形成,二者之间在某一范围内深部相连,并可能成矿的观点。这为本区将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顺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高坡.山西平顺地区西安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D].长安大学.2011

[2].张海东,刘建朝,戈小红,陈正乐,刘淑文.晋南平顺地区两岩浆岩带内在联系及找矿意义[J].中国地质.2010

[3].张海东,刘建朝,陈正乐,刘淑文,戈小红.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地质与勘探.2010

[4].张海东,刘建朝,刘淑文,戈小红,李旭芬.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矽卡岩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J].矿物岩石.2009

[5].刘建朝,张海东,刘淑文,戈小红.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杂岩体成因研究[J].地质论评.2009

[6].张海东.晋南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预测[D].长安大学.2009

[7]..山西省平顺地区夕卡岩型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预测[C].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2008

标签:;  ;  ;  ;  

平顺地区论文-高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