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卢中阳

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卢中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双版纳,指定服役制度,早期国家

指定服役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卢中阳[1](2019)在《西双版纳指定服役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贯穿了西双版纳勐泐王国发生、发展、衰亡的整个过程。西双版纳指定服役制度产生于原始共同体内部分工及对外武力征服,在农业劳役、工商业劳役、军事劳役、日常生活劳役、公共劳役中都有具体表现,劳役分配遵循等级原则、平均原则、特长特产原则,并体现出整体性、固定性、强制性、复杂性4个特点,其产生是商品经济不发达、血缘共同体存在的必然结果。这一制度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普遍性,是探索早期国家起源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9年02期)

卢中阳[2](2016)在《缅甸历史上的指定服役制度与早期国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是早期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在缅甸历史上被称为"筐托"或"阿赫木旦"。这一制度在缅甸最早始于蒲甘王朝,终结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表现出整体性、固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的存在与商品经济不发达、个人不能脱离集团整体以及生产力落后联系。在指定服役制度体系下,国家结构、社会性质、剥削制度、公共权力等均体现了国家的早期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古籍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卢中阳[3](2015)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指定服役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放前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一种指定服役制度。土司以村寨、地域或份地为单位摊派某项劳役或提供某种贡纳,具体表现为整体性、固定性、复杂性和强制性等特点,这与先秦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然而这决非历史的巧合,而是先秦与上述少数民族地区同处在生产力落后、血缘关系浓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所致。(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卢中阳[4](2012)在《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是建立在超经济强制基础之上,分工具体、指定某部分人专服某役,且世代相传、长期不变的服役形式。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强制性、多样和复杂性等特点。指定服役制度广泛见于我国先秦时期。早在商代以前,指定服役制度就已经产生,无论是传说时代的职官、夏代的多“正”,还是夷人为夏王朝提供的专门服务,它们都属于指定服役。在商代,内、外服本是指在“商”之内、外服劳役,既表现为服役地点上在“商”之内、外,又表现为血缘关系的亲疏和控制程度的强弱之分。外服的侯、甸、男、卫、犬、牧与内服的亚、射、戍、马、百工、宁等,它们都是由具体的职事演变而成,并且有各自的地域,属于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都是服指定劳役。青铜器族徽作为区分家族的标志,其表现形式亦与指定服役制度有密切关系。及至西周时期,无论是王国分配给诸侯国的职事,王国及各诸侯国内部的农业劳役、手工业劳役、军事劳役、文化宗教类劳役和杂役,还是国、野之间通过征服或归服建立起来的服役关系中,同样存在指定服役的现象。到了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逐渐解体。在王国和诸侯国之间,随着王室的衰落和霸主的崛起,指定服役制度已经濒临消亡,但在诸侯国与霸主之间仍然存在指定服役的孑遗。在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灭族、出奔以及富族、敝族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使许多旧有的职事被荒废。但由于这一时期统治者对大族势力的打压和采取的保护措施,故终春秋之世,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的指定服役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国、野之间,随着“辟土服远”浪潮的推进,使得野中服役对象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野中部族的内部组织未曾被触动,故而国、野之间的指定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即各国的疆域由以往的百里之地,变成了地方千里;地缘关系和户籍制度逐渐形成;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授田制度开始出现。这些社会巨变,促进了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进而其存在前提以及“整体性”、“固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也就瓦解了。在这一过程中,以税、赋、役为主要形式的新剥削体系逐渐确立,在剥削内容、对象和程度上都渐趋统一,使指定服役制度“多样和复杂性”的特点被取代,从而也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本文通过分析商代以前、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的表现形式及其解体的原因,论证了指定服役制度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主要剥削形式,也是人类早期国家阶段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决定了国家的早期性,而它被赋税制度逐步取代的过程,也与早期国家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领土国家的演进过程相同步。所以,有理由说研究指定服役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从剥削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国家起源的新思路。此外,对于探讨先秦时期的社会性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卢中阳[5](2011)在《民族志资料反映的指定服役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是指分工具体明确,且由某部分人世代相传长期不变的服役形式,包括以村寨、地域、家族、耕地等形式划分物役和力役的指定服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多样性、复杂性、强制性的特点。它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和当代少数民族中,以及国外的民族中广泛存在。它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特殊产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研究指定服役制度对丰富人类社会早期剥削形式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罗华柱[6](2009)在《指定服役制度的兴衰》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是徐中舒先生首先提出的,这对先秦社会剥削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虽对此继续过研究,但真正的把握了指定服役制度内涵的却是少数。本文旨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更为完善的指定服役制度发展体系,以期对先秦剥削制度以及早期国家发展进程的研究有所裨益。文章主要分为叁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本文将讨论指定服役制度形成的因素。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在进入早期国家阶段时走的是一条家国合一的道路,这就使得它带有浓厚的原始气息,社会上充斥着众多的血缘团体。血缘团体的存在给原始国家提出了难题,在中央权力还无法突破公社这个堡垒的前提下,找一个看起来温和且易于实行的剥削方式无疑是必要的。以定量及定性的贡纳和劳役为核心的指定服役制度应运而生。征服与宗法强制则是指定服役制度存在的两个外在因素。第二部分,笔者将具体考察夏商周的历史情况,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梳理叁代特别是殷商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笔者认为,某些特定的氏族名或者族徽很可能是指定服役制的外化表现,它是作为家族、部族接受统治者指派任务的标识而存在。进入西周以后,周天子将宗法制度推行到全国,靠分封而成立的诸侯被宗法网络紧紧的拧在一起,指定服役制度在诸侯之间可能已经演变成了职贡性质的义务。这样,指定服役制度就在外部失去了大部分存在空间而龟缩在一国一地之内。王室分配给诸侯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等无疑成了指定服役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另外,笔者将定量化及定性化的贡纳列入指定服役制度当中加以讨论。笔者认为:传统“五服制”、“九服制”的出发点是想让全天下的资源以量化或定性的形式流向王室,这实际上可以视做指定服役制度的一种变相。第叁部分,在这里,笔者将具体讨论指定服役制度的衰落原因。笔者认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是指定服役制度难以继续的直接原因;再者,辟土服远浪潮的兴起,各国领土的扩张,使得指定服役制度在空间上变得难以实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血缘关系逐渐松弛,个人的独立意识空前提高,依据家族长以控制部族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履亩而税等直接针对个体家庭的新型剥削;此外,商品流通突破了一地一族的限制而波及全国,更多的消费品可以经由市场购得,统治者也不必靠指定服役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了。(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赵世超[7](1999)在《指定服役制度略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定服役制度是早期国家阶段的产物。国土相对狭小、血缘关系仍很强固和社会分工不发达是指定服役制度存在的前提。春秋时期,有土“数圻”的领土国家逐步成熟,指定服役制度才被各国的新制代替了。(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定服役制度是早期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在缅甸历史上被称为"筐托"或"阿赫木旦"。这一制度在缅甸最早始于蒲甘王朝,终结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表现出整体性、固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的存在与商品经济不发达、个人不能脱离集团整体以及生产力落后联系。在指定服役制度体系下,国家结构、社会性质、剥削制度、公共权力等均体现了国家的早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卢中阳.西双版纳指定服役制度研究[J].思想战线.2019

[2].卢中阳.缅甸历史上的指定服役制度与早期国家[J].西南古籍研究.2016

[3].卢中阳.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指定服役制度[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

[4].卢中阳.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卢中阳.民族志资料反映的指定服役制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罗华柱.指定服役制度的兴衰[D].陕西师范大学.2009

[7].赵世超.指定服役制度略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标签:;  ;  ;  

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卢中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