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痒螨论文-尹潇潇,李燕方,古江,廖艳,谢跃

绵羊痒螨论文-尹潇潇,李燕方,古江,廖艳,谢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绵羊痒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ATP6基因,遗传多样性

绵羊痒螨论文文献综述

尹潇潇,李燕方,古江,廖艳,谢跃[1](2019)在《基于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分析中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分类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绵羊痒螨(兔亚种)虫株的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并分析所得序列,旨在探讨中国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地区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本研究成功获得88条序列,长度均为672 bp,包含41个单倍型,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π=0.014 94)和单倍型多样性(Hd=0.925 81),且以种群内部的遗传变异为主(97.92%)。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F_(st)=0.020 81),基因交流频繁(Nm=11.763 5),中性检验值(Tajima's D=0.937 98,Fu's Fs=0.522 06)为不显着的正值,结合错配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表明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比较稳定,无种群扩张事件。从单倍型网络图和NJ树可知,中国绵羊痒螨(兔亚种)没有形成基于兔品种、温度带或地理分布的遗传结构。中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但种群间无明显分化,未形成基于兔品种、温度带或地理分布的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燕方,古江,袁媛,谢跃,赖为民[2](2018)在《基于线粒体12S基因全序列分析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变异情况及群体遗传结构,采用PCR测序技术测定我国5个地区(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12S基因的全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获得89条序列,长度均为657bp,核苷酸变异位点76个,单倍型50个(H1~H50),单倍型多样性(Hd)与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31 05和0.005 59。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弱(Fst=0.042 322),基因交流非常频繁(Nm=5.657 372)。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Tajima’s D=-0.928 31,Fu’s Fs=-7.066 71),并且差异性不显着(P<0.05)。构建的NJ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绵羊痒螨(兔亚种)5个地理种群的50个单倍型散在分布于不同的支系内,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频繁,但未形成以兔品种、温度带和地域来源划分的种群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江岸,张娜,古江,尹潇潇,谢跃[3](2018)在《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杀虫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市售的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高效的体外杀虫和较好的临床治疗效应,但其杀虫机理不清楚。本研究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采用微量法测定螨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 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蛋白水平及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法检测5种酶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4.26×109 conidia/m L球孢白僵菌感染绵羊痒螨兔亚种后第1 d、2 d后痒螨肠腔(LU)结构均被明显破坏,基底膜(MB)和围食膜(MP)断裂脱落,肠道内容物(CI)明显空泡;微量法和q PCR检测发现Ach E、GSTs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OD和POD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肠道结构对球孢白僵菌最易感,推测球孢白僵菌可能通过影响虫体的肠道消化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导致虫体死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张娜,江岸,古江,尹潇潇,谢跃[4](2018)在《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金龟子绿僵菌对痒螨是否具有致病能力。评价了4种不同浓度(6.14×107、6.14×108、6.14×109、6.14×1010个孢子/m L)的金龟子绿僵菌悬浮液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离体杀虫效率;以筛选出的最佳金龟子绿僵菌悬浮液(6.14×109个孢子/m L)评价了对痒螨病患兔的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发现,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有较高的离体杀虫活性,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性;9d时,109、1010个孢子/m L浓度组的螨虫致死率分别是93.33%和100.00%。临床治疗试验发现,金龟子绿僵菌用药后21天,痒螨病患兔治愈率达100%,治疗效果与伊维菌素注射组相当。由此可见,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李燕方,古江,尹潇潇,谢跃,杨光友[5](2018)在《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我国痒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点,我们采用PCR扩增测序我国5个地区88个绵羊痒螨(兔亚种)分离株的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88条ATP6基因全序列,序列全长均为672bp,存在4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2581和0.01494;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的内部(97.92%);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各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Fst=0.02081),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Nm=11.7635);中性检验结果都为不显着的正值。结合错配分布曲线呈现多峰,暗示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单倍型网络图和NJ树可知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并未形成以地理分布、兔品种、温度带划分的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李燕方[6](2018)在《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12S、16S和ATP6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兔的痒螨病是由绵羊痒螨(兔亚种)寄生于外耳道皮肤的表面,引起兔消瘦,耳内充满纸卷样痂皮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线粒体基因因进化速度快,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常被用做分子标记,可以进行物种的分子鉴定和种群遗传等研究。目前有关绵羊痒螨的线粒体基因种群遗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我国五个地区(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不同品种兔(獭兔和肉兔)痒螨虫株的线粒体12S、16S、ATP6基因全序列,并比较分析种群遗传变异情况,以揭示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虫株的遗传结构特征,评估痒螨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12S和16S基因全序列对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了解我国痒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点,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我国5个地区(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的绵羊痒螨(兔亚种)单个虫体的线粒体12S和16S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基于12S、16S和联合12S+16S基因序列分析痒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共得到89条12S序列(657bp),83条16S序列(1025bp)和63条12S+16S序列(1682bp),分别存在50个(12S),52个(16S)和56个(12S+16S)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12S:0.93105和0.00559;16S:0.95827和0.00686;12S+16S:0.99130和0.00633)表明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可见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12S:95.77%;16S:71.03%;12S+16S:76.31%);基于遗传分化指数(Fst值:12S=0.04232;16S=0.28972;12S+16S=0.23685)分析可见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各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分化不明显,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Nm值:12S=5.65737;16S=1.2258;12S+16S=0.80552);基于单个基因和联合基因的中性检验结果都为不显着的正值,结合错配分布曲线呈现多峰,暗示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由单个基因和联合基因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和NJ树可知,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未形成明显的遗传结构,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聚类与地理来源、兔种类和温度带无关。2.基于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对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兔体痒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我们经PCR扩增测序得到我国5个地区绵羊痒螨(兔亚种)单个虫体的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88条ATP6基因全序列(672bp),包含4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2581和0.01494),可见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种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的内部(97.92%)(AMOVA分析);经遗传分化指数(Fst=0.02081)分析可见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各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Nm=11.7635);中性检验结果都为不显着的正值。结合错配分布曲线呈现多峰,暗示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单倍型网络图和NJ树可知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并未形成以地理分布、兔品种、温度带划分的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为频繁;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种群长时间内未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未形成以地理分布、兔品种和温度带相关的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江岸[7](2018)在《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兔痒螨病是由绵羊痒螨(兔亚种)(Psoroptes ovis var.cuniculi)所引起的一种以外耳道内形成卷纸样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导致患兔死亡,给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化学杀螨药物是当前痒螨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但化学药物的耐药性和在肉品中的残留等问题日益凸出,拟寻求新的绿色有效的防控方法。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控的高效、环保的生物杀虫剂。研究证实该昆虫病原真菌可感染绵羊痒螨,但缺乏对动物痒螨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市售球孢白僵菌粉剂,从离体和在体试验分析其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并进一步从螨虫的组织变化、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研究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是否具有高效的致病性,本部分采用浸渍法评价了四种浓度的球孢白僵菌悬浮液(4.26×10~9、4.26×10~8、4.26×10~7、4.26×10~6 conidia/mL)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离体杀螨效应;以离体试验筛选出最佳致病的浓度(4.26×10~9 conidia/mL)、无菌水(阴性对照)对自然患痒螨病的新西兰兔进行喷涂治疗,同时伊维菌素(注射剂)作为阳性对照,评估其临床疗效。离体杀螨结果表明绵羊痒螨(兔亚种)对4种浓度的球孢白僵菌的敏感度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9 d内4.26×10~9个分生孢子/mL的真菌悬浮液的杀螨效应达100%,LT_(50)为2.65 d;从临床治疗试验可见该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在3 d内对兔痒螨病的治疗效率达100%,同期治愈率优于伊维菌素注射剂(62.21%),且30 d内无复发。由此可见,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致病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防治痒螨病的生物防控药。2.球孢白僵菌对杀灭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作用机理初探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杀灭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作用机理,本部分以4.26×10~9conidia/mL的球孢白僵菌悬浮液浸渍处理绵羊痒螨(兔亚种),收集处理后1~2d的螨虫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96孔微量法检测1~7 d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蛋白水平及qPCR法检测5种酶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感染球孢白僵菌第1 d、2 d后痒螨肠腔(LU)结构均被明显破坏,基底膜(MB)和围食膜(MP)断裂脱落,肠道内容物(CI)明显空泡;微量法和qPCR检测发现AchE、GSTs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OD、POD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肠道结构对球孢白僵菌最易感,推测球孢白僵菌可能通过影响虫体的肠道消化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导致虫体死亡。(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娜[8](2018)在《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及致病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痒螨病是我国养兔业中的常见外寄生虫病,其感染率约11.11%~70.00%。该病是由绵羊痒螨(兔亚种)(Psoroptes ovis var.cuniculi)寄生于兔的外耳道皮肤表面,以形成卷纸样痂皮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导致患兔消瘦,降低肉品质,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随着杀螨化学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出现和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需要寻求新的、绿色有效的痒螨病防控方法。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lpliae)是一种广泛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已有研究证实其对痒螨具有离体致病能力,但是否对痒螨病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痒螨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从离体和在体试验评价了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同时进一步探讨其致病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研究为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对痒螨是否具有致病能力。采用4种不同浓度(6.14×107、6.14×108、6.14×109、6.14×1010个孢子/m L)的金龟子绿僵菌悬浮液对活性较好的绵羊痒螨(兔亚种)进行离体杀螨观察;以离体试验中筛选出的最佳杀螨浓度(109个孢子/m L)喷涂痒螨病患兔,同时以伊维菌素皮下注射组和无菌水喷涂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治疗后定期记录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有较高的离体杀虫活性,且离体杀虫效率与真菌悬浮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性;在金龟子绿僵菌作用的第9d,109、1010个孢子/m L浓度组的螨虫致死率分别是93.33%和100.00%。临床治疗试验发现,金龟子绿僵菌对兔痒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21d所有患兔全部治愈,治疗效果与伊维菌素组相当。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的致病力。2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杀虫机理的初步探究为了探究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杀虫机理,本试验测定了经金龟子绿僵菌(109个孢子/m L)处理1~7d的绵羊痒螨(兔亚种)谷光氨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m RNA转录水平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组的GSTs、SOD、CAT 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总体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POD总体变化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综合4种酶m RNA转录水平和酶活性的变化过程,说明金龟子绿僵菌的侵染对绵羊痒螨(兔亚种)产生毒害作用,且随着金龟子绿僵菌侵染时间的增长,酶的合成逐渐受到抑制,虫体趋向死亡。且金龟子绿僵菌对GSTs和SOD影响较大,GSTs和SOD在对抗金龟子绿僵菌时所起作用更为重要;其对POD和CAT影响较小,POD和CAT在对抗金龟子绿僵菌侵染时起到的作用较小。(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古江,李燕芳,赵习彬,谢跃,赖为民[9](2018)在《基于线粒体16S rRNA全序列分析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变异特征和种群结构,利用PCR技术对我国5个地理区域(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的83个绵羊痒螨兔亚种株的线粒体16SrRNA全序列进行扩增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3个样品的16SrRNA全序列长度均为1 025bp,共存在83个变异位点和52个单倍型;样品所代表的5个地理区域种群间的Fst值为-0.037 59~0.587 63,基因流值为-6.900 7~31.117 62;进一步用NJ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52个单倍型构成2个大的分支,但却呈现出杂乱的分布格局,即地理区域、温度带和兔的品种特征性种群结构不显着。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不明显,尚未形成地理种群结构。(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有智,王继红[10](2018)在《阿维速克治疗绵羊痒螨病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绵羊痒螨病是羊群常见的难以根治的慢性传染疾病。目前国内已经研究多种杀螨的生物制剂,但多数在注射方面存在特殊要求,需要在10d连续注射2次。而合成化学制剂的治疗效果较差,为此,绵羊养殖人员希望有使用一次即可有效防止疥螨的生物制剂,可避免多次注射,也可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而现在有学者研究出了长效阿维速克注射液,可满足一次注射即可杀死疥螨的要求,且杀螨效果较好。1绵羊痒螨病的症状及危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03期)

绵羊痒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变异情况及群体遗传结构,采用PCR测序技术测定我国5个地区(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12S基因的全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获得89条序列,长度均为657bp,核苷酸变异位点76个,单倍型50个(H1~H50),单倍型多样性(Hd)与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31 05和0.005 59。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弱(Fst=0.042 322),基因交流非常频繁(Nm=5.657 372)。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Tajima’s D=-0.928 31,Fu’s Fs=-7.066 71),并且差异性不显着(P<0.05)。构建的NJ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绵羊痒螨(兔亚种)5个地理种群的50个单倍型散在分布于不同的支系内,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频繁,但未形成以兔品种、温度带和地域来源划分的种群遗传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绵羊痒螨论文参考文献

[1].尹潇潇,李燕方,古江,廖艳,谢跃.基于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分析中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9

[2].李燕方,古江,袁媛,谢跃,赖为民.基于线粒体12S基因全序列分析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J].畜牧兽医学报.2018

[3].江岸,张娜,古江,尹潇潇,谢跃.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杀虫机理初探[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4].张娜,江岸,古江,尹潇潇,谢跃.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5].李燕方,古江,尹潇潇,谢跃,杨光友.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6].李燕方.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线粒体12S、16S和ATP6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8

[7].江岸.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8

[8].张娜.金龟子绿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力及致病机制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8

[9].古江,李燕芳,赵习彬,谢跃,赖为民.基于线粒体16SrRNA全序列分析我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J].畜牧兽医学报.2018

[10].王有智,王继红.阿维速克治疗绵羊痒螨病的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

标签:;  ;  ;  

绵羊痒螨论文-尹潇潇,李燕方,古江,廖艳,谢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