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通量论文-化亚魏,白莉,车文昊,常文涛

浮力通量论文-化亚魏,白莉,车文昊,常文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力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浮力通量,非等温射流,轴心偏移,速度衰减

浮力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化亚魏,白莉,车文昊,常文涛[1](2015)在《浮力通量作用下非等温射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百叶风口非等温射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浮力通量分别对射流轴心偏移、轴心速度衰减及冷风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浮力通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射流轴心发生偏移;浮力通量基本不改变轴心速度衰减趋势,但会加快轴心速度衰减;由于浮力通量的影响,空调房间会产生冷风沉降现象,大温差小风速送风尤其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严幼芳,甘子钧,齐义泉[2](2006)在《南海表面浮力通量、水型变性及南海“暖水”的消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英国南安普敦海洋中心(SOC)海-气界面的热量和淡水通量资料以及世界大洋图集(WOA01)的海面温度和盐度资料计算了南海表面各月的有效浮力通量及水型变性矢量场,分析了南海表层暖水形成和发展的季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暖水的发展、维持以及消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表层浮力通量的影响;此外,南海上层水体密度的垂直结构和变化也深受表面浮力通量和表层水型变性的影响。在中、北部,南海的垂向结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表层水体的下沉强度最大,深度最深,而夏季表层水体却无下沉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冯洋[3](2006)在《大洋有效位能及浮力通量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位能是可以转化大洋环流流动动能的那部分能量。考虑海水的可压缩性时,有效位能包括有效重力位能与有效内能两部分。给出世界大洋有效位能的合理估计值,弄清有效位能的动态平衡关系,对理解大洋环流运动机制,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大洋环流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对世界大洋有效位能及源汇计算广泛采用准地转近似法。该法估计的有效位能仅是有效重力位能,且用于海盆尺度问题缺乏合理性。此外,用该法估计有效位能源汇时,得出的结论是有效重力位能主要由赤道地区海表受到的加热作用产生。这有悖于高纬地区海水冷却下沉释放重力位能的客观物理过程。为了给出世界大洋有效位能及源汇更为合理的估计,本文研究了准地转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法适用Rossby变形半径空间。此外,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用来估计海表浮力通量——包括热通量与淡水通量,对有效位能的贡献,给出了更符合真实物理情形的估计。本研究是一项基础理论研究。在对物理过程作了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推导了适于计算的公式,并编制简单程序。利用这组新的公式及计算程序,结合WOA98温度盐度资料、NCEP海表热通量资料、Dasilva SMD 94海表淡水通量资料,给出了世界大洋中尺度有效重力位能、海表浮力通量对有效位能贡献的估计值及全球分布情况。本研究首次发现:1)尽管准地转方法不适于大尺度有效位能的计算,但却能给出中尺度有效位能的合理估计。世界大洋中尺度有效位能总量为8.22EJ,主要分布在斜压不稳定效应强的区域。2)海表浮力通量中热通量作用占主导。由热通量形成的世界大洋有效重力位能最大源位于在北大西洋深水形成区,符合该地区海水冷却下沉释放重力位能的物理过程。3)淡水通量对有效位能的作用分为质量盐度效应与压缩效应,其中压缩效应由质量改变导致表层及以下海水的所受压力变化引起。尽管压缩效应引起的重力位能与内能变化很小,但引起的有效重力位能与有效内能变化却占到淡水通量总效应的88.2%。4)考虑海水可压缩(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6-04-10)

杜曙明,李宗恺,金龙山[4](1994)在《考虑动量和浮力通量耗散的烟气抬升解析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流湍流对烟流抬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了环境湍流引起的烟流的动量和浮力通量耗散,导出了烟流抬升的控制方程,给出了烟流的轨迹方程和中性条件下热浮力烟流的终极抬升高度。在烟囱附近,轨迹方程接近2/3次律;当下风距离增大时,与2/3次律有明显偏离并逐渐变平。与外场试验资料的比较表明,本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浮力烟流的轨迹和终极高度。(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1994年05期)

沈永明,赵文谦,倪浩清[5](1992)在《油污染全场模拟的湍浮力流动应力—通量代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污染是当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已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以通用的应力—通量代数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油—水两相流动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油污染预报全场模拟的湍浮力流动应力—通量代数模型。模型不仅在控制方程中计及了密度变化,而且在应力和质量通量的代数关系中含有浮力项,也就是使各向不同性的涡粘性系数和湍流扩散系数与当地Richardson数建立起函数关系,从而自动地计及了浮力对紊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效果非常满意。(本文来源于《成都科技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6期)

浮力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英国南安普敦海洋中心(SOC)海-气界面的热量和淡水通量资料以及世界大洋图集(WOA01)的海面温度和盐度资料计算了南海表面各月的有效浮力通量及水型变性矢量场,分析了南海表层暖水形成和发展的季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暖水的发展、维持以及消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表层浮力通量的影响;此外,南海上层水体密度的垂直结构和变化也深受表面浮力通量和表层水型变性的影响。在中、北部,南海的垂向结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表层水体的下沉强度最大,深度最深,而夏季表层水体却无下沉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力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化亚魏,白莉,车文昊,常文涛.浮力通量作用下非等温射流特性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

[2].严幼芳,甘子钧,齐义泉.南海表面浮力通量、水型变性及南海“暖水”的消长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6

[3].冯洋.大洋有效位能及浮力通量对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4].杜曙明,李宗恺,金龙山.考虑动量和浮力通量耗散的烟气抬升解析模式[J].大气科学.1994

[5].沈永明,赵文谦,倪浩清.油污染全场模拟的湍浮力流动应力—通量代数模型[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2

标签:;  ;  ;  ;  

浮力通量论文-化亚魏,白莉,车文昊,常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