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韩成国顾曙光李树勇(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9)

目前,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大部分职业教育教材中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因为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每节课确立一个或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地进行探究,以探究活动引导和维持其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下面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对“任务驱动法”的认识。

一、“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依据

要认识“任务驱动法”,必须先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数控专业技术课的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它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指定课题的解决,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实现对数控车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而且数控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教学永远滞后于先进技术的发展,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因此,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本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法”非常适合。

二、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

1.精心设计“任务”,把好“任务”设计关

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一堂“任务”设计精巧的课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明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知识的目的。那么如何设置合适的“任务”,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法”并非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不需探索的知识概念、陈述性事实,可直接讲授,让学生识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在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因此,它适用于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比如《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一书中的“变导程螺纹加工”,学生已经掌握了普通三角螺纹的加工知识,再学习变导程螺纹加工,探究的余地非常大,而且兴趣浓厚,因此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

(2)设计合适的“任务”

①“任务”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

②“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③“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④“任务”设计要注重课程整合。

2.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布置任务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气氛中布置任务,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又能使任务的布置显得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3.对学生完成任务进行必要的指导

“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要把完成任务的方法简单传授给学生,而要在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使用小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利用帮助等多种方法完成任务,从而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本课程学习中涉及到很多操作技能,要鼓励同学们之间互相协作,在确实有困难的时侯给予点拨,如工艺的安排、程序的编制等,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集中强调。

4.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共同提高

每节课应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取长补短。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学生的推荐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件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点评,其中包括优秀的作品和存在问题的作品,肯定长处,指出不足,这样全体同学就会受益匪浅。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但在实践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要投入相当的资金,配套设备与软件,以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

(2)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编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

(3)为使任务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要抓好项目化的教材建设。

(4)由于学生分组后分工明确,为防止学生单向发展造成综合能力的削弱,执行各任务时的分工应注意有所交叉。

(5)有些大型的任务要提前调整教学课时安排。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增添亮色。

标签:;  ;  ;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