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知觉论文-梁晓晶

感官知觉论文-梁晓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官知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人与海》,感官,知觉域,语境

感官知觉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晶[1](2019)在《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到某种刺激后,人的感官会产生以下五种感觉,分别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从情景认知输入来说,不同的刺激会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在小说中,这五种感官知觉与都会以相当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清晰而又充分的描述,利用感官知觉域构成不同的情境和语境。在所有感官知觉域融合的基础上,才可构成完整的认知域矩阵。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分析讨论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从视觉、听觉以及嗅觉几个领域,深入探究《老人与海》中的感官知觉域的语境,体悟作者情感,直观地感受文章的潜在内涵与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薛睿,王雪勤[2](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着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观点,一种情景的认知输入是由大量不同的刺激组成的。人类身体某一器官受到刺激后所形成的基本认知域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觉组成。这五种感官知觉域在小说中都有着清晰而充分的描述和体现,表达出不同的语境,交织形成了小说语境的认知域矩阵。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从视觉域、听觉域、嗅觉域、味觉域和触觉域五个方面讨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描写。(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玮[3](2019)在《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媒体生产不仅是媒介机构工作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如何在文本生产中实现不同技术形态的融合,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技术形态如何与人的感官接合,创造新的知觉方式,进而勾连到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融媒体激发的生产方式转变,无法局限于媒介机构内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的社会过程。新闻的定义要改写,社会时空感也正在重塑。融媒体生产必然要打破媒介机构的既有专业边界,成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9年03期)

梁成武[4](2018)在《整合知觉、全感沟通:儿童图书的全感官营销》一文中研究指出童年时期是人形成对世界感知和认识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读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整合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全感官阅读体验更能帮助儿童对书本内容形成完整的认知,并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儿童产生影响。本文从儿童图书单感官营销的问题入手,剖析了儿童图书感官营销的整合策略和数字升级之道。(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8期)

迈克尔·德贝扎克,张世秀,王钰琪,杨玉涛,韩子满[5](2018)在《感官影响知觉:七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了解的有关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是用我们的五种感官获得的。但是即使有完美的辨音能力或是20/20的视力,我们的感知也并不总能准确地反映周围的世界。我们的大脑一直不断地填补空白,走捷径,这就可能导致非常离谱的错觉。这就是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展览的主题。该展览名为"我们的感官:沉浸(本文来源于《英语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于萍[6](2018)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服务场景、感官知觉及顾客反应——基于4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服务场景战略为企业运营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对4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从服务场景维度、顾客感官知觉和行为意向等方面,探讨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场景技术力量与服务场景构建对感官知觉及顾客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服务场景的物理维度、社会维度、社会象征维度和自然维度的内涵得以延伸,借助场景技术力量,服务场景信息能够有效触发顾客的五种感官知觉,进而作用于顾客的心理和行为意向,使企业获得更优的市场绩效。(本文来源于《财经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刘建彬,刘梦娅,何聪聪,宋焕禄,王冶[7](2014)在《叁种市售牛奶巧克力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对比及其与感官知觉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DHDA和顶空感官鉴评对叁种市售牛奶巧克力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对比。共有23种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被鉴定。定量数据及感官鉴评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巧克力A除在己醛(青草香)、戊基呋喃(甜香)、叁甲基吡嗪(坚果香)有较高浓度水平,其它化合物浓度水平都较其它两种品牌巧克力都要低;巧克力C在2-壬酮(甜香、蜜香)、乙酸(酸香、尖刺)、四甲基吡嗪(烤香,焦香)、苯甲醛(苦杏仁香)、2-甲基丙酸(腐臭)、呋喃甲醇(药香)、3-甲基丁酸(酸臭)、乙酸苯乙酯(花香、蜜香)、苯甲酸异戊酯(甜香、花香)这些化合物浓度指标上都比其它两种品牌巧克力要高且较突出;而B巧克力的呈强烈黑巧克力香的3-甲基丁醛(麦芽香、可可香)含量尤为突出,且具有较高含量的二甲基吡嗪类(爆米花香)、糠醛(土豆香)、苯甲醇(药香)、苯乙醇(玫瑰香)、苯并噻唑(橡胶味)、乙酰基吡咯(坚果香),其它的一些呈烤香、坚果香的物质含量也较高。结合感官鉴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牛奶巧克力中,3-甲基丁醛、苯乙醇主要贡献黑巧克力香韵,乙酸、2-甲基丙酸,3-甲基丁酸主要贡献酸香韵,四甲基吡嗪、乙酸苯乙酯主要贡献烤/坚果香韵。另外,清甜香韵和奶香韵与其它香韵有明显负相关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伦夕[8](2013)在《我对超感官知觉和超自然一直感兴趣 库布里克谈《闪灵》》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对ESP和超自然(paranormal)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实验表明,证明超自然力是否存在只是缺少一些决定性的证据。除此之外,我能够肯定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米歇尔·西蒙(国际影评人联盟主席):在你之前的几个电影里你似乎对故事周遭的事实和问题更感兴趣——比如在《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中分别探讨了核威胁、太空旅行、政府和暴力的关系。在《闪灵》中,你是先被超感官知觉(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这个题材吸引,还是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说。库布里克:我对ESP和超自然(paranormal)一直有着浓厚(本文来源于《电影世界》期刊2013年03期)

郭希彦[9](2010)在《浅析感官知觉在环境景观中的认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环境知觉是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觉综合而成的,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要强化人的各种感官所能体验到的景观要素。本文以环境知觉的相关理论为基本依据,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分析人的感官知觉对环境景观的认知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刘县书[10](2008)在《未被证实的“超感官知觉”》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是指目前尚无法解释的一些特殊的感知能力,一般包括心灵感应(对他人思想的直接感知)、天眼通(对远处事件的直接感知)、预感(对未来事件的直接感知)。在美国近一半的成人相信ESP的存在。冷战时美国政府还曾花费数百万美元招聘和训练此类通灵间谍。(本文来源于《文苑》期刊2008年05期)

感官知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着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观点,一种情景的认知输入是由大量不同的刺激组成的。人类身体某一器官受到刺激后所形成的基本认知域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觉组成。这五种感官知觉域在小说中都有着清晰而充分的描述和体现,表达出不同的语境,交织形成了小说语境的认知域矩阵。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从视觉域、听觉域、嗅觉域、味觉域和触觉域五个方面讨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描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官知觉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晓晶.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2].薛睿,王雪勤.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中感官知觉域的语境解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孙玮.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J].新闻.2019

[4].梁成武.整合知觉、全感沟通:儿童图书的全感官营销[J].新闻研究导刊.2018

[5].迈克尔·德贝扎克,张世秀,王钰琪,杨玉涛,韩子满.感官影响知觉:七种意想不到的方式[J].英语世界.2018

[6].于萍.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服务场景、感官知觉及顾客反应——基于4家企业的案例分析[J].财经论丛.2018

[7].刘建彬,刘梦娅,何聪聪,宋焕禄,王冶.叁种市售牛奶巧克力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对比及其与感官知觉的关系[J].食品工业科技.2014

[8].伦夕.我对超感官知觉和超自然一直感兴趣库布里克谈《闪灵》[J].电影世界.2013

[9].郭希彦.浅析感官知觉在环境景观中的认知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

[10].刘县书.未被证实的“超感官知觉”[J].文苑.2008

标签:;  ;  ;  ;  

感官知觉论文-梁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