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幼苗论文-李冬,王艳芳,王悦华,温烜琳,蔡慧英

豌豆幼苗论文-李冬,王艳芳,王悦华,温烜琳,蔡慧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豌豆幼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褪黑素,镉胁迫,豌豆,种子萌发

豌豆幼苗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王艳芳,王悦华,温烜琳,蔡慧英[1](2019)在《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抗性生理及镉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T)对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以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0、50、100、200、400μmol·L~(-1))对镉胁迫(0、10、100μmol·L~(-1))下豌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显着抑制了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施用外源褪黑素能够显着提高镉胁迫下豌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豌豆幼芽和幼根的生长,提高豌豆幼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和镉含量。当Cd~(2+)浓度为10μmol·L~(-1)时,施用100μmol·L~(-1)MT较未添加MT豌豆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和根鲜重分别增加90.47%、82.94%、127.27%、129.47%、131.71%和83.33%,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4.17%、40.50%和76.91%,MDA含量下降57.64%,镉含量下降57.62%。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褪黑素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豌豆幼苗对镉的吸收,从而缓解镉胁迫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外源褪黑素缓解豌豆镉胁迫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曹萌,南冠君,高玉琼,郭利影,孟宪鑫[2](2019)在《重金属对豌豆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汞(Hg)、铜(Cu)、镉(Cd)、铬(Cr)、铅(Pb)单一胁迫对豌豆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g、Cr胁迫浓度的增加,豌豆幼苗根长呈先增后减趋势,随Cu、Cd、Pb胁迫浓度的增加,豌豆幼苗根长呈减小趋势;豌豆幼苗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Hg>Pb>Cu>Cr,各器官重金属积累量变化顺序为根>茎>叶,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致呈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增加趋势;随Cu、Cd、Pb胁迫浓度的增加,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随Hg、Cr胁迫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因此,低浓度重金属胁迫可提高豌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幼苗呈一定的抗逆性,但对不同重金属的抗性大小存在差异,豌豆幼苗可用于Hg污染环境的治理。(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余宏章[3](2018)在《豌豆幼苗 谨防冻害》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农作物秋收之后,有些地方的农户习惯选择种植豌豆。其中中豌四号、中豌五号、中豌六号系列品种的豌豆种植广泛,该系列豌豆品种适应性强,丘陵岗地、山区平原均可种植,生育期较短,投工投肥较早,豆苗、青豆均可食用,豌豆秸秆还是很好的绿肥。但同为一个系列(本文来源于《农资导报》期刊2018-12-11)

耿杰,张琳捷,岳小红,曹靖,代立兰[4](2018)在《铵态氮和硝态氮调节盐胁迫豌豆幼苗生长和根系呼吸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盐渍化在干旱和半干旱灌溉区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非生物因素之一,合理的调控措施可以减轻盐渍化对植物的危害,本文探讨了氮源调节豆科植物盐胁迫的生理生态机制。【方法】采用砂培试验,以3个豌豆品种(银豌1号、S5001-1和Ha)为供试材料,设定叁个盐分浓度(0、50、100 mmol/L),分别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4 mmol/L,每个品种均设六个处理。培养29天后对豌豆幼苗生物量、根系生长参数、根系呼吸及植株盐分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叁个盐分浓度相比,50 mmol/L NaCl处理下的3个豌豆品种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指标(根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显着高于0和100 mmol/L NaCl处理,且硝态氮处理显着高于铵态氮;2)与无NaCl处理相比,3个豌豆品种植株含水量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明显降低,且硝态氮处理的显着低于铵态氮处理;3)豌豆根系呼吸速率均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总体呈降低趋势。3个豌豆品种根系呼吸速率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反应不同,相同盐分水平下,银豌1号铵态氮处理的高于硝态氮,Ha品种则相反,而S5001-1品种在两种氮源间差异不大。在50 mmol/L NaCl胁迫下,豌豆品种S5001-1与Ha硝态氮处理的根系呼吸累积量明显高于铵态氮,而银豌1号则相反;100 mmol/L NaCl胁迫下,豌豆品种Ha硝态氮处理的根系呼吸累积量显着高于铵态氮,其他两个品种在不同氮源处理间无差异。相同盐分胁迫水平下,银碗1号铵态氮处理的根系呼吸累积量明显高于品种S5001-1和Ha,而硝态氮处理下,品种Ha的根系呼吸累积量最高。4)3个豌豆品种幼苗地上部Na~+和Cl~–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不同氮源对Na~+在豌豆体内累积的影响因豌豆品种而异。【结论】在中度盐分胁迫下,施氮肥可缓解盐分胁迫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硝态氮缓解能力高于铵态氮,但在重度盐分胁迫下,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离子吸收的主导因子,氮源调节作用变弱。尽管不同豌豆品种的根系呼吸对NH_4~+-N与NO3–-N的反应不同,但NO_3~–-N缓解盐胁迫的效果总体上好于NH_4~+-N。(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春龙[5](2018)在《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豌豆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10-7、10-6、10-5、10-4、10-3、10-2mol/L)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各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随着香豆酸浓度的增加,除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大外,其他5种所测土壤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递减趋势;并且豌豆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其他5种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p H值呈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唐懿,任纬,刘副刚,李焕秀,廖明安[6](2018)在《褪黑素浸种对豌豆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褪黑素浸种对豌豆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100、150、200μmol/L的褪黑素浸种处理后,豌豆幼苗的生物量、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豌豆幼苗植株的镉含量明显降低。当褪黑素浓度为200μmol/L时,豌豆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根系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最低,分别为6.72 mg/kg和0.104 mg/kg,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28%和46.39%。因此,褪黑素浸种能够促进豌豆幼苗生长,降低其对镉的吸收,其中200μmol/L褪黑素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1期)

张琳捷[7](2017)在《NaCl胁迫和氮素添加耦合对豌豆幼苗根际激发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探讨能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给植物造成危害的方法,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两个不同品种豌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分析NaCl胁迫和氮素添加耦合对植物生长、根际呼吸、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探讨豌豆幼苗根际激发效应对NaCl胁迫和氮素添加耦合的响应机制,为非生物因素对豆科植物根际激发效应的发生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缓解豆科植物的盐分胁迫提供有效的调控措施。1.在同一N浓度下,两个品种豌豆幼苗地上部、根冠比、地上部含水量和株高随着NaCl施加浓度增加而降低;而根冠比,在同一盐浓度下,随着施N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低的趋势。在中度盐胁迫和150mgN耦合处理下,两个品种豌豆幼苗根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显着增加;品种间Ha豌豆幼苗根干重和根长、根表面积大于银碗1号;在重度盐胁迫和300mgN耦合处理下,根干重、根长和根冠比受到了抑制,适度N添加有利于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两个豌豆幼苗地上部Na+、Cl-、K+和Ca2+的浓度逐渐增加,K+/Na+和Ca2+/Na+比减少(p<0.05),说明盐分胁迫扰乱了植物地上部离子平衡,而N添加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Na+和Cl-含量减少;仅添加150mgN处理与仅中度盐胁迫处理相比,提高了K+/Na+,且Ha地上部K+/Na+明显高于银碗1号,但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分别与不同氮添加量耦合处理下,K+/Na+并未提高。3.同一盐浓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总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同一施N浓度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土壤总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无盐胁迫和不添加N耦合处理相比,中度盐胁迫和150mgN耦合提高了土壤总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而重度盐胁迫和300mgN耦合则抑制了土壤总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土壤总呼吸量由大到小顺序为:种植Ha>种植银碗1号>不种植物的土壤。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盐胁迫和氮素耦合条件下,种植植物的土壤和不种植物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4.与不种植物相比,同一盐浓度下,在添加150mgN时,种植植物的土壤微生物C含量和脲酶活性最高,土壤产生的CO2量较高,产生了较强的正根际激发效,尤其在中度盐胁迫与150mgN耦合处理,正根际激发效最大。说明适度的NaCl胁迫和N素添加耦合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的增加和土壤有机C的矿化,产生正根际激发效应。中度盐胁迫和150mgN耦合处理下,Ha与银碗1号相比,根际微生物C和酶活性较高,可能产生了较强的正根际激发效应。不种植物土壤与种植物土壤相比,微生物量C和酶活性降低,土壤有机C减少量较少,产生的CO2较少,表明产生了负激发效应。(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欧俊[8](2017)在《NaCl胁迫对野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野碗豆种子,研究NaCl胁迫对豆科牧草——野豌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豌豆种子的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长和根数也呈现出与种子萌发率相同的趋: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野豌豆幼苗的苗长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系活力也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野豌豆幼苗根系的膜透性则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7年02期)

刘小萌,李俊俊,李雪丽,吕建洲[9](2016)在《青蒿素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蒿素溶液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分析测试方法,不同浓度青蒿素溶液对豌豆种子进行处理。[结果]50~300 mg/L青蒿素溶液处理的豌豆的发芽指标及株高、根长、叶长、叶宽、鲜重、干重等均明显低于15 mg/L多效唑组,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比茎更加明显。[结论]青蒿素溶液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加强。(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6年12期)

董放,曹靖,李先婷,张琳捷,岳小红[10](2016)在《不同盐分类型胁迫对豌豆幼苗离子吸收、累积及运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盐分(NaCl、混合Na盐和混合Cl盐)胁迫下3个品种(‘银豌1号’、‘S5001-1’和‘737’)的豌豆幼苗对离子吸收与运输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方法对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的盐分离子吸收、分布、累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在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地上部和根系Na~+含量较对照均显着增加,而K~+、Ca~(2+)含量则显着降低;混合Cl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含量较对照均无显着差异,而Cl~-、K~+、Ca~(2+)和Mg~(2+)含量均显着高于NaCl处理和混合Na盐处理。2)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均优先吸收并富集K~+,其次是Ca~(2+);在NaCl和混合Cl盐处理下优先吸收并富集K~+,其次是Na~+和Cl~-;混合Na盐处理下则优先吸收并富集Na~+和K~+,其次是Ca~(2+),但不同处理下离子的分布和累积状况在不同品种的豌豆幼苗间有所不同。3)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的离子选择性吸收系数SAK,Na、SACa,Na和SAMg,Na显着升高,而在混合Cl盐处理下显着降低。同一处理下,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间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也表现不同,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S5001-1’的STK,Na和STCa,Na较对照显着升高,而‘银豌1号’的STK,Na和STCa,Na在混合Na盐和混合Cl盐处理下较对照显着降低,3个品种的豌豆幼苗间的STK,Na在混合Cl盐处理下无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说明,NaCl和混合Na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对Ca~(2+)、K~+和Mg~(2+)的累积量明显下降,同时为了应对盐分胁迫,根系对Ca~(2+)、K~+和Mg~(2+)的吸收及运输能力则显着增强;在混合Cl盐处理下,豌豆幼苗地上部对Ca~(2+)、K~+和Mg~(2+)的吸收及累积量较其他两种盐分处理明显增加,但根系对于Ca~(2+)、K~+和Mg~(2+)的吸收及运输能力则显着低于其他两种盐分处理,而且品种间差异显着。本结果对于阐明不同盐分类型胁迫下植物对离子吸收与运输的生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豌豆幼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汞(Hg)、铜(Cu)、镉(Cd)、铬(Cr)、铅(Pb)单一胁迫对豌豆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g、Cr胁迫浓度的增加,豌豆幼苗根长呈先增后减趋势,随Cu、Cd、Pb胁迫浓度的增加,豌豆幼苗根长呈减小趋势;豌豆幼苗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Hg>Pb>Cu>Cr,各器官重金属积累量变化顺序为根>茎>叶,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致呈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增加趋势;随Cu、Cd、Pb胁迫浓度的增加,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随Hg、Cr胁迫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因此,低浓度重金属胁迫可提高豌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幼苗呈一定的抗逆性,但对不同重金属的抗性大小存在差异,豌豆幼苗可用于Hg污染环境的治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豌豆幼苗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王艳芳,王悦华,温烜琳,蔡慧英.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抗性生理及镉含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2].曹萌,南冠君,高玉琼,郭利影,孟宪鑫.重金属对豌豆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余宏章.豌豆幼苗谨防冻害[N].农资导报.2018

[4].耿杰,张琳捷,岳小红,曹靖,代立兰.铵态氮和硝态氮调节盐胁迫豌豆幼苗生长和根系呼吸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5].李春龙.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6].唐懿,任纬,刘副刚,李焕秀,廖明安.褪黑素浸种对豌豆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J].土壤.2018

[7].张琳捷.NaCl胁迫和氮素添加耦合对豌豆幼苗根际激发效应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

[8].欧俊.NaCl胁迫对野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7

[9].刘小萌,李俊俊,李雪丽,吕建洲.青蒿素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6

[10].董放,曹靖,李先婷,张琳捷,岳小红.不同盐分类型胁迫对豌豆幼苗离子吸收、累积及运输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6

标签:;  ;  ;  ;  

豌豆幼苗论文-李冬,王艳芳,王悦华,温烜琳,蔡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