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加载叶型论文-崔丕龙

后加载叶型论文-崔丕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加载叶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型轴流涡轮,二次流,压力分布,载荷分布

后加载叶型论文文献综述

崔丕龙[1](2013)在《微型轴流涡轮掠叶型及后加载叶型设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适应微型涡喷发动机具备高性能、高能量利用率的要求。作为其核心动力部件的微型涡轮,则需要具有高效率、高通流能力、质量轻等特点。但是随着尺寸的缩小,微型化效应的影响使得微型轴流涡轮损失显着增加,损失结构比重发生明显变化,使得微型涡轮效率远远低于常规涡轮,其中二次流损失显着增加并占据总损失主要地位。因此,本文以降低微型轴流涡轮二次流损失为主要目的,以南航微发所MTE17微型涡喷发动机单级涡轮部件为基础,开展微型轴流涡轮掠叶型及后加载叶型设计技术研究,确定了适合此涡轮级的掠叶型及后加载叶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开展了微型轴流涡轮静叶掠叶型设计技术研究,首先对此静叶流场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掠叶型技术对流场的作用机理,最后确定只对叶根处进行掠的处理。通过对比了不同掠的形式对静叶通道流场的影响,确定了适合此叶轮的掠形式。同时分析了不同掠角(20°,30°,40°)以及不同掠高(0.2,0.5,0.8)对涡轮静子通道二次流动,流动损失以及下游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后掠掠角的增加,根部端壁区改善效果越明显。而通道中部损失则呈增加趋势,当掠角超过20°时损失增加幅度快于叶根的改善幅度。对于掠高,其作用效果与掠角类似,但是当掠高超过0.5时,其根部改善效果变得不明显。最终,通过以上研究结果确定了适合此涡轮级的最佳后掠掠叶型为后掠掠角20°,掠高0.5,并通过转静子优化匹配使得最终涡轮效率由90.4%提高到90.6%。2、开展了微型轴流涡轮转子后加载叶型设计技术研究,研究了攻角、前缘半径、中弧线形式以及叶型厚度分布对叶型载荷分布、二次流动以及叶轮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攻角变化对前缘载荷影响较大,前缘半径的增加能够降低叶片近前缘处约10%轴向弦长的横向载荷;中弧线是影响载荷分布的最主要因素,随着中弧线最大曲率位置的后移,载荷重心逐渐后移,叶根二次流动强度被削弱,流动总损失得到降低,其最大曲率最佳位置为约38%轴向弦长处;叶型厚度分布则起到辅助中弧线的作用,随着型面曲率的减小,叶片载荷逐渐降低,且适当增加叶型厚度不会降低叶轮性能;只有当这四种几何因素共同作用时,才能使叶轮呈现典型的后部加载特征。最终,本文确定了适合此微型轴流涡轮的最佳后加载叶型。(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3-12-01)

柳波[2](2009)在《涡轮后加载叶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某船用四级动力涡轮具有中部加载特性的第一级静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后加载改型设计探索,并对可能影响后加载叶片性能的因素作了一定的研究。在总结后加载改型设计规律基础上,对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后加载改型设计,得到了一种具有更优良性能的后加载叶型,充分证明了得到的改型设计规律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一开始对四级涡轮的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参数化拟合,用多点Bezier曲线控制叶型的中弧线和内背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叶型的中弧线、叶片厚度、以及可能影响后加载叶型流动效率的叶片前缘半径和弯曲积迭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纯粹的改变叶片厚度不能对叶型的载荷特性产生影响,但是对叶栅通流能力影响显着。中弧线的改变能对叶型的载荷分布造成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造成静叶栅出气角的变化。结合对叶型中弧线和厚度控制的优点,则能设计出一种既保证流量和上下级匹配又符合设计要求的具有先进后加载特性的叶片。对可能影响后加载叶栅性能的前缘半径和弯曲角度的研究表明,前缘半径的改变仅对叶片前15%轴向弦长的载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缘半径大于来流附面层厚度时,叶栅损失随前缘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一旦当前缘半径小于来流附面层厚度,则前缘半径的大小不再对叶栅损失产生影响。叶型端部的正弯曲只对叶型端部的载荷分布产生影响,尤其是根部的吸力面,对叶型中部非弯曲部分没有任何影响。叶栅正弯曲对涡轮级的总效果是使损失增大,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增强。根据后加载叶型设计规律,同时考虑影响后加载叶栅性能的因素,对四级涡轮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后加载改型设计,叁维流场计算表明,新设计的后部加载叶型不仅推迟了转捩的发生,降低了型线损失,而且削弱了叁维通道的二次流损失,从而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叁维总损失。在原叶型非常高的级效率基础上,新设计的后加载静叶叶型使得涡轮级效率提高了0.62个百分点,充分证明了所研究的后加载叶型改型设计规律是正确和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9-01-01)

周逊,韩万金,王仲奇[3](2005)在《后加载叶型叶栅的拓扑与旋涡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来流条件下对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环形静叶栅的壁面采用墨迹显示技术,依靠拓扑学中相关的判别准则并结合空气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流动显示图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本文所研究的涡轮叶栅壁面和两个典型横截面的拓扑结构,并由此描绘了该叶栅内的二次流旋涡结构,为同类叶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热力透平》期刊2005年01期)

周逊,韩万金[4](2003)在《后加载叶型叶栅的叁维压力场及其对损失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速环形叶栅风洞上对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常规直叶片叶栅和弯曲叶片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得到了两种叶栅的叶片和上、下端壁表面的静压系数分布及气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后部加载叶型能够建立对应优良气动特性的叶栅内部叁维压力场,同时采用弯叶片技术可进一步优化展向静压系数分布。(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03年06期)

宋彦萍,芦文才,王仲奇,徐文远[5](1999)在《新型的汽轮机后加载叶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汽轮机叶片负荷分布采用沿流向均匀分布规律,或最大气动负荷点位于叶片前缘的前部加载分布规律所不同的是,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透平叶片,其最大气动负荷位置明显向下游方向移动.这种负荷分布形式使得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叶片具有良好的攻角适应性,以及降低二次流损失的特点.在对国产20万千瓦透平机组进行改造中,采用了以后部加载叶型代替原始传统叶型这一改造措施。通过叶栅实验对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高压级叶栅和原型叶栅进行了对比吹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后部加载叶型能有效地控制叶栅内二次流动,使瑞壁损失明显降低.采用后部加载叶型对国产老机组进行改造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后加载叶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某船用四级动力涡轮具有中部加载特性的第一级静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后加载改型设计探索,并对可能影响后加载叶片性能的因素作了一定的研究。在总结后加载改型设计规律基础上,对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后加载改型设计,得到了一种具有更优良性能的后加载叶型,充分证明了得到的改型设计规律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一开始对四级涡轮的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参数化拟合,用多点Bezier曲线控制叶型的中弧线和内背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叶型的中弧线、叶片厚度、以及可能影响后加载叶型流动效率的叶片前缘半径和弯曲积迭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纯粹的改变叶片厚度不能对叶型的载荷特性产生影响,但是对叶栅通流能力影响显着。中弧线的改变能对叶型的载荷分布造成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造成静叶栅出气角的变化。结合对叶型中弧线和厚度控制的优点,则能设计出一种既保证流量和上下级匹配又符合设计要求的具有先进后加载特性的叶片。对可能影响后加载叶栅性能的前缘半径和弯曲角度的研究表明,前缘半径的改变仅对叶片前15%轴向弦长的载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缘半径大于来流附面层厚度时,叶栅损失随前缘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一旦当前缘半径小于来流附面层厚度,则前缘半径的大小不再对叶栅损失产生影响。叶型端部的正弯曲只对叶型端部的载荷分布产生影响,尤其是根部的吸力面,对叶型中部非弯曲部分没有任何影响。叶栅正弯曲对涡轮级的总效果是使损失增大,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增强。根据后加载叶型设计规律,同时考虑影响后加载叶栅性能的因素,对四级涡轮第一级静叶进行了后加载改型设计,叁维流场计算表明,新设计的后部加载叶型不仅推迟了转捩的发生,降低了型线损失,而且削弱了叁维通道的二次流损失,从而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叁维总损失。在原叶型非常高的级效率基础上,新设计的后加载静叶叶型使得涡轮级效率提高了0.62个百分点,充分证明了所研究的后加载叶型改型设计规律是正确和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加载叶型论文参考文献

[1].崔丕龙.微型轴流涡轮掠叶型及后加载叶型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2].柳波.涡轮后加载叶型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周逊,韩万金,王仲奇.后加载叶型叶栅的拓扑与旋涡结构[J].热力透平.2005

[4].周逊,韩万金.后加载叶型叶栅的叁维压力场及其对损失发展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3

[5].宋彦萍,芦文才,王仲奇,徐文远.新型的汽轮机后加载叶型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

标签:;  ;  ;  ;  

后加载叶型论文-崔丕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