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廷斯金纳论文-李瀚铭,刘亚猛

昆廷斯金纳论文-李瀚铭,刘亚猛

导读:本文包含了昆廷斯金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斯金纳,政治思想史,修辞,文艺复兴

昆廷斯金纳论文文献综述

李瀚铭,刘亚猛[1](2019)在《修辞与昆廷·斯金纳的学术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被誉为"当代思想家"的着名国际学者中,斯金纳对修辞有着独特而深切的关注。尽管学术界通常认为这种关注所体现的仅是一位政治思想史学家对修辞的工具性兴趣和客体化挪用,对斯金纳着述的审视及梳理所显露出来的学术轨迹并不支持这种认识。斯金纳从进入学术界的一开始就与修辞结下不解之缘。他以重构"人文主义修辞文化"、论证该文化对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发展产生的关键影响作为自己的主要学术追求。贯穿、引导并支配着他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考证、创作过程的是一种明确无误的修辞兴趣。他所采用的并非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常规套路,而是从语境预设、范畴术语、论证方法一直到旨趣目标成龙配套的修辞研究模式。在采用后者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并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的同时,他修正、推进了对西方修辞传统的当代书写,提升了修辞的文化历史地位,扩张了其阐释能力,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从而深度参与了修辞理论建设。所有这一切表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将斯金纳视为一位以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家而不是对修辞抱有业余兴趣的政治思想史学家。(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2019年02期)

罗宇维[2](2018)在《昆廷·斯金纳:《从人文主义到霍布斯:修辞学与政治学研究》,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432页(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leading intellectual historians in the world, Quentin Skinner has offered a series of outstanding works centering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modern Europe for the past few decades. His early works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modern political(本文来源于《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期刊2018年02期)

张新刚,王涛[3](2018)在《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采访昆廷·斯金纳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昆廷·斯金纳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学者,在现代早期思想史与思想史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认为是政治思想史剑桥学派的领军人物。本文是对斯金纳教授的一次采访,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斯金纳介绍了自己早期学习并投身于思想史研究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学术兴趣。其次,斯金纳说明了他提出的"语境主义"思想史研究方法以及剑桥学派的基本情况。再次,斯金纳具体阐述了他的"新罗马自由观"及其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意义,并分析了修辞学与思想史研究的关系。最后,斯金纳讲述了历史研究的意义、他所关心的某些当代政治现象以及思想史研究的晚近发展状况。(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徐洪亮[4](2017)在《试论昆廷·斯金纳对共和主义自由的消极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共和主义自由具有明显的积极性是一个普遍共识,但昆廷·斯金纳却对以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自由观念作了消极自由的解读。国内学界对此虽有一定认识,阐述并不具体。本文旨在对斯金纳如何实现对古典共和主义自由消极解读及其相关理论旨趣进行比较具体的阐述。(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7年07期)

李汉松,刘林[5](2017)在《语境中的观念——访昆廷·斯金纳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昆廷·斯金纳教授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历史学、政治学及哲学领域建树颇多。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近代早期的政治思想史,其代表性着作《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读本,同时他也是研究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方面的专家,出版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斯金纳所倡导的"语境主义"研究方法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他为核心的"剑桥学派"已成为现今思想史研究的主流。本次采访主要针对斯金纳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7年06期)

秦柯[6](2017)在《昆廷·斯金纳的自由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新共和主义作为一股强劲思潮,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自由概念的重构是该思潮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思想家斯金纳先从工具论共和主义视角思考自由概念、后又提出免于依附的第叁种自由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新罗马共和主义自由理论,希冀指引民众思想、挽救社会危机。因此,理清斯金纳自由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其产生语境、发展变化过程、影响等,不但能加深对新共和主义的理解,而且能够启迪中国民众。文章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斯金纳的自由理论,斯金纳自由理论的产生语境包括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和代议制民主困境等组成的社会语境、新共和主义逐渐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流传发展而形成的智识语境、自由概念的内涵随时代不断改变所构成的语言语境。在此历史语境中,斯金纳重构共和主义的自由概念,开启了他的自由理论构建过程;西方政治思想一直存在着对自由概念的传统二元划分,根据这种划分,民众一般认为共和主义关注“积极自由”,自由主义追求“消极自由”,并由于“积极自由”可能产生的风险而拒斥共和主义;斯金纳并不认同这种看法,提出“思考自由概念的新方式”,即从工具论的视角看待共和主义自由,指出共和主义自由也是一种消极自由,不过只有生活在自由国家即共和国中,才会有公民的个人自由,这就需要维系共和国长存;这时斯金纳对于自由的分析是经验式的而非哲学式的,这种分析存在较大的逻辑缺陷,所以受到自由主义者的抨击,之后他发展出第叁种自由概念。可以说,在斯金纳从工具论视角思考共和主义自由这一阶段,他的理论分析存在漏洞,后来他对自己早期的自由主张进行了修正;在佩迪特的影响下,斯金纳提出“无依附自由”,即第叁种自由概念,指出不仅干涉危害自由,依附也危害自由,包括不存在实际干涉的依附;而若要实现这种自由,需要公民政治参与以及具备一定物质基础;不过,斯金纳的第叁种自由概念相对其早期工具论共和主义自由主张取得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此外,与斯金纳相似,佩迪特也提出了第叁种自由概念,可是两者存在不同之处,所以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总的来说,斯金纳的自由理论突破了对自由概念的传统二元划分,推动了共和主义在当代的复兴;不过,斯金纳的自由理论亦有缺陷。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斯金纳的自由理论为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注入了活力,其中他提出的第叁种自由概念与当代西方社会的相关性特别值得政治学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2017-05-22)

耿欢利[7](2016)在《昆廷·斯金纳和列奥·施特劳斯思想史研究方法差异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昆廷·斯金纳为首的剑桥学派和以列奥·施特劳斯为首的施特劳斯学派在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包括理论方法的差异和文本解读方式的差异。在理论方法上,昆廷·斯金纳坚持"语境主义",把历史观和语境观放在了首要位置;列奥·施特劳斯坚持的是哲学观,并把重心放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上。在对文本解读的方式上,昆廷·斯金纳的重点在于研究思想家以文本进行的辩论,并且极大地关注了思想家辩论中的语言和修辞在文本中的使用;列奥·施特劳斯恰恰相反,他关注的是文本本身的内容,并因为对文本的细读也就是字里行间阅读法而闻名于世。(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茜[8](2015)在《昆廷·斯金纳历史语境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剑桥学派”被当做是当今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主流,其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为思想史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是当代西方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还是着名思想史家。他对传统思想史研究中“文本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并在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历史语境论”思想。他采用历史的方法,对文本产生的具体语境进行了复原,视具体的、变化着的“概念”为其研究对象,并将语言修辞学理论引入其中,从言语行动的视角出发,对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进行了考察,从而达到对文本意涵及作者意图的正确解读。他对“国家”和“自由”概念史的研究可以说是对这一理论的一次有效尝试。本文主要介绍了“历史语境论”的叁个特征转向,并在此基础上从科学哲学视角出发,探讨了它的多学科意义以及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指导价值。首先,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缺陷,进而引出了斯金纳的“历史语境论”思想;其次,文章第二部分着重从叁个方面介绍了“历史语境论”的特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一贯坚持的理论与方法;最后,在文章的第叁部分探讨了“历史语境论”不仅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它对其他学科及当下社会问题同样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在对“历史语境论”背景、特征及意义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特别在结语部分探讨了其自身具有的一些问题及不足,从而对该思想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介绍,旨在读者能够通过此文更加准确、客观、公正的理解“历史语境论”。(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罗雪飞[9](2015)在《从哲学中拯救历史——论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剑桥学派领军人物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来自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历史方法的继承,具体地说是受到柯林武德、彼得·拉斯莱特、波考克和邓恩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对传统思想史研究中哲学研究法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法以及英国传统历史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存在问题的批判。历史语境主义的主要特点有两个:由哲学阐释转向历史解读和由只关注经典文本转向关注经典产生的语境。历史语境主义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方法自身存在缺乏超越性的问题以及方法导致的看不到政治思想连续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拉亚·普劳考斯耐克,黎汉基,黄佩璇[10](2014)在《历史地研究政治理论:昆廷·斯金纳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斯金纳是英国着名的政治思想史家,在汉语学界已出版的译着颇多。本访问稿在2012年出版的《与当代政治理论家对话》一书中发表①,其中有些想法是斯金纳过去文稿没有记载的,我们将之中译发表,期待借此加深汉语学界对斯金纳和剑桥学派的认识。访问稿本无注脚,我们在必要部分补充若干按语,借此方便汉语读者理解。(本文来源于《政治思想史》期刊2014年01期)

昆廷斯金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leading intellectual historians in the world, Quentin Skinner has offered a series of outstanding works centering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modern Europe for the past few decades. His early works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modern politica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廷斯金纳论文参考文献

[1].李瀚铭,刘亚猛.修辞与昆廷·斯金纳的学术身份[J].当代修辞学.2019

[2].罗宇维.昆廷·斯金纳:《从人文主义到霍布斯:修辞学与政治学研究》,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432页(英文)[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18

[3].张新刚,王涛.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采访昆廷·斯金纳教授[J].史学理论研究.2018

[4].徐洪亮.试论昆廷·斯金纳对共和主义自由的消极性解读[J].理论观察.2017

[5].李汉松,刘林.语境中的观念——访昆廷·斯金纳教授[J].哲学动态.2017

[6].秦柯.昆廷·斯金纳的自由理论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7].耿欢利.昆廷·斯金纳和列奥·施特劳斯思想史研究方法差异性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王茜.昆廷·斯金纳历史语境论探析[D].山西大学.2015

[9].罗雪飞.从哲学中拯救历史——论昆廷·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5

[10].拉亚·普劳考斯耐克,黎汉基,黄佩璇.历史地研究政治理论:昆廷·斯金纳访谈[J].政治思想史.2014

标签:;  ;  ;  ;  

昆廷斯金纳论文-李瀚铭,刘亚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