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尾藓科论文-买买提明·苏来曼,艾尼瓦尔·阿布都热衣木,李微,吴鹏程

曲尾藓科论文-买买提明·苏来曼,艾尼瓦尔·阿布都热衣木,李微,吴鹏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曲尾藓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叶曲尾藓,卷叶小曲尾藓,曲尾藓科,阿尔泰山

曲尾藓科论文文献综述

买买提明·苏来曼,艾尼瓦尔·阿布都热衣木,李微,吴鹏程[1](2012)在《新疆阿尔泰山曲尾藓科2个中国新记录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泰山是欧亚大陆最为宏伟的山脉之一,其中段的西南坡坐落于中国新疆境内,众多具温带性质的藓类植物分布于此。作者在对阿尔泰山进行苔藓植物区系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分布于阿尔泰山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布尔津县禾木乡的2个藓类植物中国新记录种——隶属曲尾藓科的短叶曲尾藓[Dicranum brevifolium(Lindb.)Lindb.]和卷叶小曲尾藓[Dicranella crispa(Hedw.)Schimp.]。由地理分布可知,短叶曲尾藓和卷叶小曲尾藓在中国皆为稀有种类。(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梁阿喜[2](2009)在《贵州曲尾藓科(Dicranaceae)植物分类及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典型;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贵州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苔藓植物资源及群落类型。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共六亚科、约48属,分布于世界各地,习见于多种基质,六亚科在我国均有代表。据陈邦杰分类系统,中国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分六亚科,31属171种及亚种和变种。通过对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馆馆藏干标本及采自贵州省各自然保护区、各县的标本(共计1400余份,现存放于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室GACP)的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现知贵州省境内有曲尾藓科苔藓植物21属105种2亚种和3变种,其中贵州新纪录种8种(包括变种)。通过对贵州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属组成的分析,得到4个优势属构成该地区曲尾藓科苔藓植物主体。根据塔赫他间世界植物区域化特点,贵州省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5大类16种。通过分析,以东亚-环北共有成分、古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20.95%、16.19%和20%。通过对贵州省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属、种相似性分析,发现该省曲尾藓科植物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均达50%以上,说明贵州与这些省份的曲尾藓科苔藓植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对贵州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区系丰富性综合系数与其它省份比较,发现该科植物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有分布,说明了曲尾藓科植物分布的广泛性,贵州为我国曲尾藓科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所以该地区是我国该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之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3-01)

熊源新[3](1998)在《贵州曲尾藓科Dicranaceae的研究Ⅰ种类和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自贵州省的810号曲尾藓科标本和有关记录进行研究,共报道了贵州曲尾藓科植物14属72种和变种及其各种在省内的分布情况。其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中国大陆新记录2种和贵州省新记录20种。(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曲尾藓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典型;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贵州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苔藓植物资源及群落类型。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共六亚科、约48属,分布于世界各地,习见于多种基质,六亚科在我国均有代表。据陈邦杰分类系统,中国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分六亚科,31属171种及亚种和变种。通过对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馆馆藏干标本及采自贵州省各自然保护区、各县的标本(共计1400余份,现存放于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室GACP)的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现知贵州省境内有曲尾藓科苔藓植物21属105种2亚种和3变种,其中贵州新纪录种8种(包括变种)。通过对贵州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属组成的分析,得到4个优势属构成该地区曲尾藓科苔藓植物主体。根据塔赫他间世界植物区域化特点,贵州省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5大类16种。通过分析,以东亚-环北共有成分、古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20.95%、16.19%和20%。通过对贵州省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属、种相似性分析,发现该省曲尾藓科植物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均达50%以上,说明贵州与这些省份的曲尾藓科苔藓植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对贵州曲尾藓科苔藓植物区系丰富性综合系数与其它省份比较,发现该科植物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有分布,说明了曲尾藓科植物分布的广泛性,贵州为我国曲尾藓科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所以该地区是我国该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曲尾藓科论文参考文献

[1].买买提明·苏来曼,艾尼瓦尔·阿布都热衣木,李微,吴鹏程.新疆阿尔泰山曲尾藓科2个中国新记录种(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12

[2].梁阿喜.贵州曲尾藓科(Dicranaceae)植物分类及区系研究[D].贵州大学.2009

[3].熊源新.贵州曲尾藓科Dicranaceae的研究Ⅰ种类和分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

标签:;  ;  ;  ;  

曲尾藓科论文-买买提明·苏来曼,艾尼瓦尔·阿布都热衣木,李微,吴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