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掺合料论文-王迪

复合型掺合料论文-王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型掺合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材料,聚合物,掺合料,改性沥青

复合型掺合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17)在《纳米复合型改性掺合料对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聚合物POE、纳米材料、天然沥青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型改性掺合料。使用掺合料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对其高低温、抗老化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全面分析掺合料对沥青胶结材料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型掺合料对沥青的软化点、粘度、抗老化及美国SHRP等性能指标都有显着提升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期刊2017年28期)

吴其霞,彭子城[2](2016)在《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中除了包含水泥、粗细骨料、水之外一般还加入了掺合料,尤其是复合型掺合料使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了很多。文中通过对添加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Cl-渗透和抗水渗透性两组试验来对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研究,这两组试验表明添加了复合型掺合料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姚海波[3](2013)在《掺复合型掺合料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磨细钢渣粉为掺合料,以一元和多元复合的方式替换部分水泥设计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主要研究了钢纤维和多元复合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坍落扩展度和抗压强度的正交试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电通量试验、抗碳化性能的碳化试验及微观结构的压汞试验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掺合料的取代量和减水剂掺量四个因素对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工作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的影响最为显着,减水剂掺量次之,掺合料掺量也具有一定影响,砂率影响最低;多元复合掺合料由于其改善颗粒级配,能够改善工作性;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表明:水胶比的影响最显着,掺合料掺量次之,砂率也具有一定影响,减水剂掺量影响最低;掺合料多元复合在养护龄期为28d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大,但当增加养护龄期时,最终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电通量的试验表明,掺合料的多元复合能够较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56天养护龄期下,单掺掺合料的混凝土电通量为基准混凝土的70%左右,掺二元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则在60%~70%之间,掺叁元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则为基准混凝土的50%左右;(3)碳化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掺合料会降低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掺量增加而增大,但是多元复合的掺合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降低的程度,相同条件下,掺叁元复合掺合料与掺二元复合掺合料相比,混凝土碳化深度平均降低1mm左右,并比单掺掺合料的混凝土降低约3mm左右;增加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是降低碳化深度的有效措施;(4)压汞试验表明,掺合料能够较好的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并且多元复合掺合料具有多元微集料作用和“超迭加效应”,对孔径分布的改善作用显着;(5)钢纤维的外掺会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但能够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养护28天提高3%~5%,养护56天则能提高11%;在耐久性上,钢纤维对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其对混凝土自收缩的抑制,因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压汞试验表明掺少量钢纤维对水泥石的孔结构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马鹏[4](2012)在《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混凝土碳化所造成的建筑物严重受损的现象屡见不鲜,混凝土碳化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得到关注,研究混凝土的碳化规律对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将磨细钢渣粉、粉煤灰、矿渣微粉和硅灰配制成复合型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成高性能混凝土,以掺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为主要内容,研究了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碳化的因素及微观孔结构等,得出对于有抗碳化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以下是主要结论:(1)研究了掺单一品种掺合料情况下,掺合料的取代量、种类对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较基准混凝土低,但掺硅灰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明显比掺其它掺合料的混凝土好。(2)磨细钢渣粉与硅灰复合掺合料使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明显改善。采用水胶比为0.35、取代量为20%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碳化性能。(3)叁元复合掺合料使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明显提高,试验配比中磨细钢渣粉、粉煤灰和硅灰的组合最好,磨细钢渣粉、粉煤灰和矿粉组合其次,磨细钢渣粉、矿粉和硅灰组合最差。(4)掺加消石灰粉对降低混凝土碳化14d以前的碳化深度有明显作用,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消石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5)压汞试验表明,水胶比是影响孔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掺加矿物掺合料可发挥其微集料填充作用,有利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掺叁元复合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比基准混凝土好。(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万超[5](2012)在《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耐久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作性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已成为现代混凝土技术的核心。本文通过将磨细钢渣粉、粉煤灰、矿渣微粉、硅灰配制成复合型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成混凝土,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水胶比、砂率、高效减水剂种类和掺量以及矿物掺合料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选择工作性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混凝土,研究其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等,验证良好的工作性能配制出耐久性良好的混凝土。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流动性能的影响,为后期研究混凝土的工作性打下基础。结果表明,粉煤灰、磨细钢渣粉、矿渣微粉都能改善水泥胶砂的流动性能,而硅灰则会降低水泥胶砂的流动性能。复合掺合料也能有效改善水泥胶砂的流动性能。(2)选择水胶比、砂率、复合掺合料取代量、高效减水剂掺量为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减水剂掺量影响最大,水胶比次之,复合掺合料取代量也有一定影响。(3)对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减小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效果,比萘系高效减水剂更好。(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矿渣微粉或粉煤灰会提高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掺入磨细钢渣粉会降低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复合型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提高高性能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5)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型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提高高性能混凝土28天抗氯离子渗透性能。(6)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28天抗碳化性能都降低,但复合型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提高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28天抗碳化性能。(7)压汞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型矿物掺合料,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沈嫃瑶[6](2011)在《掺复合型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本文对全计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钢渣、粉煤灰、矿粉和硅灰进行2种"叁掺"组合,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制成试件,对其进行28d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基准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胶凝材料中不同掺合料用量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个全计算法的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1年S2期)

沈嫃瑶[7](2011)在《掺复合型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本文对全计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钢渣、粉煤灰、矿粉和硅灰进行2种"叁掺"组合,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制成试件,对其进行28 d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基准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胶凝材料中不同掺合料用量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个全计算法的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01)

刘静[8](2011)在《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型掺合料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掺两种以上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A型复合掺合料(磨细钢渣粉:粉煤灰:硅灰为3:5:2)和B型复合掺合料(磨细钢渣粉:矿渣微粉:粉煤灰为1:2:1),作为配制C40、C50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并采用全计算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本文展开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1)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针对利用全计算方法确定的胶凝材料用量偏大(因用水量偏大所致)和砂率偏大的问题,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指标,通过试验来确定用水量和砂率的修正系数,以达到优化配合比的目的。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修正系数为:当掺A掺合料时,用水量的修正系数γ1的取值范围为0.83-0.87,砂率的修正系数γ2的取值范围为0.90-0.92;当掺B掺合料时,γ1的取值范围为0.90-0.92,γ2的取值范围为0.90-0.92。(2)抗压强度试验验证用优化后的配合比配制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降低趋势;掺A掺合料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比基准混凝土高;掺B掺合料的混凝土,当掺量小于20%时,其抗压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3)耐久性试验验证用优化后的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提高;掺A掺合料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略有降低,掺B掺合料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略有提高。(4)孔结构分析压汞试验表明,配合比优化后,高性能混凝土的孔结构得到改善,平均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均减小;掺A掺合料混凝土的结构较掺B掺合料的混凝土更加致密。(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程宇科,王元纲,张高勤,胡亚风,黄凯健[9](2011)在《复合型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磨细钢渣粉、粉煤灰和硅灰,按不同的比例配制成复合型掺合料,通过压汞法(MIP),分析了掺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孔结构。结果表明:掺入适当配制的复合型掺合料以后,能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度得到提高,孔隙率降低,平均孔径减小,孔径分布更合理,从而有利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1年02期)

程宇科,王元纲,张高勤,胡亚风,黄凯健[10](2010)在《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采用复合型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0年06期)

复合型掺合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性能混凝土中除了包含水泥、粗细骨料、水之外一般还加入了掺合料,尤其是复合型掺合料使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了很多。文中通过对添加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Cl-渗透和抗水渗透性两组试验来对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研究,这两组试验表明添加了复合型掺合料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型掺合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迪.纳米复合型改性掺合料对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

[2].吴其霞,彭子城.复合型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

[3].姚海波.掺复合型掺合料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4].马鹏.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万超.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6].沈嫃瑶.掺复合型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交通科技.2011

[7].沈嫃瑶.掺复合型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C].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8].刘静.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

[9].程宇科,王元纲,张高勤,胡亚风,黄凯健.复合型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J].混凝土.2011

[10].程宇科,王元纲,张高勤,胡亚风,黄凯健.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

标签:;  ;  ;  ;  

复合型掺合料论文-王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