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金洪阳,韩伟

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金洪阳,韩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群落基本组成,物种多样性,湿地注水恢复期,扎龙保护区

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文献综述

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金洪阳,韩伟[1](2016)在《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特殊时期鸟类资源动态及积累基本的生物学信息,2005~2009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注水恢复期,(1)扎龙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4目43科191种;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鹆形目、雁形目鸟类居多(72.78%),其次为鹤形目、鹳形目、隼形目(17.28%);区系分布以古北种和广布种为主体(98.43%);居留型以夏候鸟占绝对优势(63.87%),其次为旅鸟和留鸟(27.23%);生态类群以鸣禽占绝对优势(45.03%),其次是涉禽和游禽(42.93%);绝大部分鸟种受到关注,19.37%的鸟种处于受胁状态,57.59%的鸟种已引起关注并被列入保护状态,18.85%的鸟种处于可利用状态,仅4.19%的鸟类未受到任何关注;(2)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419 7,均匀度指数为0.277 4。进一步分析表明,鸟类群落的基本组成符合东北鸟类分布和湿地特征的基本规律,湿地注水对扎龙保护区的鸟类群落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尽量维持区内湿地的水需求。(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吴庆明[2](2010)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2009年,从群落结构、集团、指示物种的层面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1)鸟类群落结构(基本组成、多样性和时空格局)的研究;(2)环境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3)鸟类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4)鸟类群落组成与栖息环境的关系:(5)鸟类群落的集团分析与指示物种确定。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注水恢复期,扎龙鸟类群落有鸟类14目43科191种,鸟类群落的基本组成符合东北鸟类分布和湿地特征的基本规律,受胁保护物种较多(95.81%);α-多样性指数为1.4197,均匀性指数为0.2774;种-多度关系符合Preston提出的物种“常见性和罕见性的分布”。(2)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不同时间尺度(年度、月份、季节)内时间格局的分布规律与该区鸟类的整体分布一致;环境干扰对年度间鸟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影响较大。鸟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各异(水平格局的分布规律与该区鸟类的整体分布一致;垂直格局的分布特点比较明显);多数鸟类具较宽的垂直空间生态位,以地面层或植被层为主栖层进行跨层面分布。(3)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梯度下的环境因素(割苇、火烧、注水、生境类型、捕鱼、湿地旅游)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鸟类群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时响应、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影响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具有不同生境质量的生境类型和和水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火烧、捕鱼、割苇;湿地旅游相对较小。(4)鸟类群落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不同梯度下环境的干扰产生了即时响应、短期响应和长期响应叁种不同程度的响应,并形成相应的新的鸟类群落;但响应程度与影响程度不成正比,对生境类型和注水的响应最大,其次是割苇和捕鱼,火烧和湿地旅游最小。适度的干扰利于鸟类的栖息分布;不适度的干扰对夏候鸟和旅鸟影响较大,体型较小的雀形目鸟类对干扰较敏感。(5)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内不同生态类群间的栖息分布既有分化又有重迭,湖泡、不同水位环境的芦苇沼泽和疏林是该区域中的涉禽、游禽、鸣禽和猛禽四大生态类群首选的栖息地。(6)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生活史阶段不同环境梯度下鸟类群落的分布集团体现出狭域、广域、主域的分布特点。对不同水位梯度环境表现出9个集团即深水集团、浅水集团、无水集团、稍深水集团、中水集团、广域集团、广域水位集团、无水主域集团、浅水主域集团:对不同生境类型表现的集团因生活史阶段而异,芦苇沼泽集团、农田集团、疏林集团和水域集团是共有的集团。(7)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环境梯度生境中的指示物种各异;湖泡的指示物种为红头潜鸭、绿头鸭、红嘴鸥、白骨顶、凤头鸊鷉、小鸊鷉、红骨顶、黑嘴鸥、白翅浮鸥、须浮鸥、灰沙燕;芦苇沼泽的指示物种为苍鹭,其中白翅浮鸥、须浮鸥、灰沙燕反映明水沼泽区,东方大苇莺、红脚隼反映深水位沼泽区,芦鹀、鸿雁、黄鹊鸰、凤头麦鸡反映中浅水位沼泽区;草甸草原的指示物种为云雀、田鹨;农田的指示物种为灰鹤、白额雁;疏林的指示物种为麻雀、小嘴乌鸦、喜鹊。(8)综合分析认为:环境的区域性、生境的特质性、景观格局和环境干扰产生的生境异质性是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结构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9)注水对扎龙保护区湿地的恢复和鸟类的栖息分布有积极的作用,部分区域内生境质量变好且其内栖息的鸟类种群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如芦苇沼泽);但湿地环境干扰仍然存在,补水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湿地功能的恢复仍需要长期的过程。研究的结果丰富了鸟类群落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态适应对策的理论,为扎龙保护区湿地资源监测、保护、管理的实际操作从时间、区域、对象、方式、内容等角度提供了理论上的科学借鉴,也能为同区域内其它以湿地水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管理建议:(1)4-10月是鸟类监测管理的重点时段;以繁殖期为主,其次是春迁期和秋迁期;(2)地面层和植被层是监测管理的主要区域;(3)居留型为夏候鸟和旅鸟的游禽、涉禽和鸣禽、猛禽是监测管理的主要对象;(4)应采用叁种监测斑块和监测方式,即湖泡生境的面式监测,以涉禽和游禽为主;以芦苇沼泽为主、以苔草沼泽、草甸草原和农田为辐射的网点状监测,以涉禽和鸣禽为主;疏林生境的点式监测,以鸣禽为主(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生境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生境质量和水;其次是火烧、捕鱼、割苇,应有侧重,既要进行烧荒又要防止火灾,既要进行捕鱼又要防止打绝,既要进行割苇又要分区预留;春迁期,以生境质量和水为主,其次是剩余苇丛,然后是火烧、捕鱼和旅游;繁殖期,以生境质量和火烧为主,其次是水因子,然后是捕鱼和旅游;秋迁期,以生境质量和水为主,其次是捕鱼,芦苇因实际情况酌情管理;(6)如果需要火烧,应选择春迁期;(7)如果需要注水,应选择秋迁期。(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0-03-01)

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5-2009年,从群落结构、集团、指示物种的层面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1)鸟类群落结构(基本组成、多样性和时空格局)的研究;(2)环境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3)鸟类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4)鸟类群落组成与栖息环境的关系:(5)鸟类群落的集团分析与指示物种确定。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注水恢复期,扎龙鸟类群落有鸟类14目43科191种,鸟类群落的基本组成符合东北鸟类分布和湿地特征的基本规律,受胁保护物种较多(95.81%);α-多样性指数为1.4197,均匀性指数为0.2774;种-多度关系符合Preston提出的物种“常见性和罕见性的分布”。(2)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不同时间尺度(年度、月份、季节)内时间格局的分布规律与该区鸟类的整体分布一致;环境干扰对年度间鸟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影响较大。鸟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各异(水平格局的分布规律与该区鸟类的整体分布一致;垂直格局的分布特点比较明显);多数鸟类具较宽的垂直空间生态位,以地面层或植被层为主栖层进行跨层面分布。(3)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梯度下的环境因素(割苇、火烧、注水、生境类型、捕鱼、湿地旅游)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鸟类群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时响应、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影响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具有不同生境质量的生境类型和和水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火烧、捕鱼、割苇;湿地旅游相对较小。(4)鸟类群落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不同梯度下环境的干扰产生了即时响应、短期响应和长期响应叁种不同程度的响应,并形成相应的新的鸟类群落;但响应程度与影响程度不成正比,对生境类型和注水的响应最大,其次是割苇和捕鱼,火烧和湿地旅游最小。适度的干扰利于鸟类的栖息分布;不适度的干扰对夏候鸟和旅鸟影响较大,体型较小的雀形目鸟类对干扰较敏感。(5)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内不同生态类群间的栖息分布既有分化又有重迭,湖泡、不同水位环境的芦苇沼泽和疏林是该区域中的涉禽、游禽、鸣禽和猛禽四大生态类群首选的栖息地。(6)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生活史阶段不同环境梯度下鸟类群落的分布集团体现出狭域、广域、主域的分布特点。对不同水位梯度环境表现出9个集团即深水集团、浅水集团、无水集团、稍深水集团、中水集团、广域集团、广域水位集团、无水主域集团、浅水主域集团:对不同生境类型表现的集团因生活史阶段而异,芦苇沼泽集团、农田集团、疏林集团和水域集团是共有的集团。(7)湿地注水恢复期,不同环境梯度生境中的指示物种各异;湖泡的指示物种为红头潜鸭、绿头鸭、红嘴鸥、白骨顶、凤头鸊鷉、小鸊鷉、红骨顶、黑嘴鸥、白翅浮鸥、须浮鸥、灰沙燕;芦苇沼泽的指示物种为苍鹭,其中白翅浮鸥、须浮鸥、灰沙燕反映明水沼泽区,东方大苇莺、红脚隼反映深水位沼泽区,芦鹀、鸿雁、黄鹊鸰、凤头麦鸡反映中浅水位沼泽区;草甸草原的指示物种为云雀、田鹨;农田的指示物种为灰鹤、白额雁;疏林的指示物种为麻雀、小嘴乌鸦、喜鹊。(8)综合分析认为:环境的区域性、生境的特质性、景观格局和环境干扰产生的生境异质性是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结构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9)注水对扎龙保护区湿地的恢复和鸟类的栖息分布有积极的作用,部分区域内生境质量变好且其内栖息的鸟类种群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如芦苇沼泽);但湿地环境干扰仍然存在,补水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湿地功能的恢复仍需要长期的过程。研究的结果丰富了鸟类群落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态适应对策的理论,为扎龙保护区湿地资源监测、保护、管理的实际操作从时间、区域、对象、方式、内容等角度提供了理论上的科学借鉴,也能为同区域内其它以湿地水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管理建议:(1)4-10月是鸟类监测管理的重点时段;以繁殖期为主,其次是春迁期和秋迁期;(2)地面层和植被层是监测管理的主要区域;(3)居留型为夏候鸟和旅鸟的游禽、涉禽和鸣禽、猛禽是监测管理的主要对象;(4)应采用叁种监测斑块和监测方式,即湖泡生境的面式监测,以涉禽和游禽为主;以芦苇沼泽为主、以苔草沼泽、草甸草原和农田为辐射的网点状监测,以涉禽和鸣禽为主;疏林生境的点式监测,以鸣禽为主(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生境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生境质量和水;其次是火烧、捕鱼、割苇,应有侧重,既要进行烧荒又要防止火灾,既要进行捕鱼又要防止打绝,既要进行割苇又要分区预留;春迁期,以生境质量和水为主,其次是剩余苇丛,然后是火烧、捕鱼和旅游;繁殖期,以生境质量和火烧为主,其次是水因子,然后是捕鱼和旅游;秋迁期,以生境质量和水为主,其次是捕鱼,芦苇因实际情况酌情管理;(6)如果需要火烧,应选择春迁期;(7)如果需要注水,应选择秋迁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参考文献

[1].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金洪阳,韩伟.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多样性[J].野生动物学报.2016

[2].吴庆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标签:;  ;  ;  ;  

湿地注水恢复期论文-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金洪阳,韩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