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效应论文-邢会,王飞,高素英

寻租效应论文-邢会,王飞,高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寻租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型,寻租行为

寻租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邢会,王飞,高素英[1](2019)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了吗?——基于“寻租”调节效应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关系重大,但有关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将寻租作为调节因素引入"产业政策-企业创新"的研究框架,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基于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进一步从动机上细分企业创新,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产业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以及导致企业非实质性创新之寻租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不同层面政策效果各异,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而环境面政策却诱发了企业迎合性创新,且寻租行为越频繁,诱发企业迎合性创新效果越强。这一对企业创新活动行为的新解释,为评价产业政策的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且产业政策制定中,应紧密围绕"创新"本源。(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张成华,王海军,王华[2](2018)在《虚拟公司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研究——基于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抑制的中介效应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到寻租、合谋、机会主义等行为的影响,我国产学研战略远未达到预期目标。虚拟公司的公司治理理论可以为产学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性研究揭示了在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中介效应下,产学研虚拟公司治理对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的微观促进机理。因此,我国应优先完善产学研虚拟信息披露,再逐步优化其他虚拟公司治理要素,使产学研尽早摆脱被动局面。(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乔桂康[3](2018)在《创新型人力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的关键领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速我国产业结构改革,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动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策略。企业应该注重加强创新资源的投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从寻租理论的角度来讲,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会通过寻租活动向政府索取优惠政策。寻租行为消耗企业的资源,挤占企业的创新资源的投入,导致企业资源配置扭曲,并且当寻租成本过高时,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优惠政策可能无法弥补寻租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企业的寻租行为对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将企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分为叁种: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管理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假设,以及寻租行为在两者关系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并构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模型,以及寻租行为作用于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然后,本文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战略性新型产业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2)不同类型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和管理创新型人力资本显着影响企业绩效,并且前者的影响程度大于后者,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着。(3)企业的寻租行为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消极作用,负向调节创新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来源,寻租行为对企业创新具有消极作用,因此,战略性新兴企业应该加强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本,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3)

李倩[4](2018)在《管理层权力调节效应下国企并购中的高管寻租收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迈向新阶段,资本市场流动性显着增强,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开始大规模发展。通过并购摆脱内生性成长瓶颈、扩大经营效益成为很多企业寻求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良策。2015年被称为企业的合并年,无论是巨型的中央企业、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合并都成为这些企业的热衷选择。并购大都寻求的是一种协同效应,然而由于国有产权制度的固有限制,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诉求发生偏差,使管理层偏好以自身利益为目的的非理性并购,产生并购“成功悖论”现象。鉴于此,本文选取2014-2016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国有企业并购中的高管寻租收益进行实证检验,探究高管频繁发动并购的动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并购、寻租收益以及管理层权力相关文献,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对并购、寻租收益以及管理层权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结合我国国企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并购实情,分析国有企业并购绩效。在此基础上分析国有企业并购中的高管寻租收益,探究高管频繁发动并购背后隐藏的动机因素。通过构建国企并购与高管寻租收益的回归模型,从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两方面检验得出并购与高管寻租收益正相关;再次,基于权力寻租视角,在模型中引入综合指标管理层权力作为调节变量,将并购、寻租收益和管理层权力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之下,观察管理层权力在国企并购与高管寻租收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和相关理论,对减少国企管理层寻租机会,提升并购质量和绩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董淑兰,刘浩[5](2017)在《企业社会责任、寻租环境与企业效率关系研究——基于寻租环境调节效应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寻租环境、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率叁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而恶劣的寻租环境则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企业所属区域的寻租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率的正向关系中发挥着显着的反向调节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效率的正向影响效应会随着区域寻租的增强而减弱。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激励改革,遏制国有企业腐败寻租行为,净化经营生态环境,减少企业寻租的非生产性投入,进而提高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建标,梁馨月[6](2016)在《民营企业是为创新而寻租吗?——基于税负的中介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2010-2012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宏观税收政策的视角,探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寻租行为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寻租行为能够显着促进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税收负担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对样本分组检验发现,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中介效应变化较大。由此可以推断,企业为创新而寻租的行为不仅与税收负担过高有关,同时也会受到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鲁源[7](2015)在《警惕权力寻租的“温水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0年时间,福建省永春县公安局介福派出所叁任所长“前腐后继”,给赌徒充当“保护伞”、收取“保护费”,最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全部受到查处。这一“窝案”,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此案中,中间一任所长刘天旭的人生轨迹耐人寻味。一位“中间人”以1200元过节(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5-12-20)

徐雷[8](2015)在《企业寻租的福利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构建两地区中两企业和两政府的博弈模型,分析官员自由裁量权和企业寻租行为对经济福利的影响。在将标准均衡结果与寻租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后,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寻租降低了经济整体绩效,导致企业总产量降低;第二,发生寻租的地区出口严重下降,甚至导致本地企业为躲避官员掠夺而到其他地区生产并将产品返销本地;第叁,寻租有可能因为降低总产量而使市场价格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绩效,但寻租地区企业绩效的提高幅度较小。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现有文献对腐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并对中国制度化反腐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罗昆[9](2015)在《寻租抑或辩护:同业参照效应、超额薪酬增长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同业参照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其对高管超额薪酬增长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采用了同业参照效应,并由此导致超额薪酬的增长;高管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己的租金攫取行为进行辩护,说明高管薪酬契约制定中同业参照效应的采用既存在寻租动机也有辩护动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袁小锋[10](2013)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问题,不管是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还是资源依赖理论,归根结底是看哪种方式能够均衡利益双方或者利益多方,以保证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绩效的良性发展。继2007年的经济危机之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强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中拥有一个能够做出有效决策并为公司利益着想的管理层非常必要。但是现阶段管理层的寻租问题,尤其是管理层和职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以及经理层在职消费等问题受到了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以及寻租途径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本文在学习和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之后,首先对近几年国内上市公司的两职状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经典价值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内上市公司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考虑到企业现金分布反映了寻租空间的大小,对管理层的寻租动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现金持有价值。文中依托修正的Fama和French(1998)价值回归模型,引入领导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的交叉变量,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领导权结构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以揭示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和寻租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在全部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上市和ST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存在寻租效应。之后在模型中分别加入高管货币薪酬和两职关系的交叉变量、高管在职消费和两职关系的交叉变量的进一步分析中显示,两职合一企业的高管比两职分离企业的高管更可能通过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进行寻租。两职合一上市公司的寻租效应明显,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降低了企业价值,损害了股东利益。在分样本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国有子样本的货币薪酬的寻租效应更强,民营子样本的在职消费的寻租效应更强。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两职分离更加适合国内上市公司,政府应该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企业应该做好内控工作,共同努力减少企业高管层的寻租。(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1)

寻租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受到寻租、合谋、机会主义等行为的影响,我国产学研战略远未达到预期目标。虚拟公司的公司治理理论可以为产学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性研究揭示了在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中介效应下,产学研虚拟公司治理对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的微观促进机理。因此,我国应优先完善产学研虚拟信息披露,再逐步优化其他虚拟公司治理要素,使产学研尽早摆脱被动局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寻租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邢会,王飞,高素英.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了吗?——基于“寻租”调节效应的视角[J].产经评论.2019

[2].张成华,王海军,王华.虚拟公司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研究——基于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抑制的中介效应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

[3].乔桂康.创新型人力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8

[4].李倩.管理层权力调节效应下国企并购中的高管寻租收益研究[D].燕山大学.2018

[5].董淑兰,刘浩.企业社会责任、寻租环境与企业效率关系研究——基于寻租环境调节效应视角[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李建标,梁馨月.民营企业是为创新而寻租吗?——基于税负的中介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

[7].鲁源.警惕权力寻租的“温水效应”[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

[8].徐雷.企业寻租的福利效应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

[9].罗昆.寻租抑或辩护:同业参照效应、超额薪酬增长与薪酬业绩敏感性[J].财贸研究.2015

[10].袁小锋.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寻租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标签:;  ;  ;  ;  

寻租效应论文-邢会,王飞,高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