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油大豆的选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杨青

浅论高油大豆的选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杨青

哈尔滨市依兰县达连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黑龙江哈尔滨154854

摘要:就高油大豆的选种原则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油大豆;选种;栽培技术

1.高油大豆的选种原则

1.1品种成熟期适宜,确保霜前充分成熟,积温、生育日数和熟期是否近似于当地主栽品种,是衡量品种熟期适宜与否的主要标准。其中,又以熟期近似于当地主栽品种这一标准更为准确可靠。因为大豆生长发育对光照比较敏感,积温和生育日数只是特定地区生育表现的相对平均值,往往因年份、地点而变化。此外,品种生育进程与气候季节变化的协调同步,也是实现高油大豆高产的前提之一。

1.2品种含油率高。一般大豆含油率应在20%以上,高油大豆应在22%以上,纯粮率应在98%以上,前者达到一级标准,后者可达到特级标准。当前,应避免在高油大豆品种受重视的情况下,夸大品种含油率或过分强调高含油率而误导生产的现象发生。

1.3品种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且丰产性好。选用高油品种不可忽视品种的产量潜力,这也是高产形成的前提之一。由于不同品种对当地肥水等条件的利用率和适应性不同,也会在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特征,最终造成品种丰产性的明显差异。只有根据当地土壤肥水等条件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应性较强、丰产性好且稳定的品种,才能充分挖掘出高油品种本身具备的高产潜力,实现更大幅度的增产。

1.4品种抗病虫能力强。高油大豆高产栽培还应强调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因为病虫危害不仅可以降低商品大豆外观的品质和含油率,严重危害时还会造成大豆生育障碍而大幅度减产。品种抗病虫能力强还可以有效地减少防治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选用抗病虫品种还是进行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大豆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着商品大豆能否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

2.黑龙江地区高油大豆生产中相配套的主要栽培技术

在高油大豆生产中,除品种因素以外,栽培技术是唯一人为可控、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栽培技术中措施应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目前黑龙江地区在高油大豆生产中,按生态与环境条件的不同,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栽培技术。

2.1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所谓“三垄”,就是在垄作基础上采用的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垄底松播种;二是垄体分层施肥;三是垄上双条精量点播。它成功地吸取了近期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大豆方面的单项成果,集成组装成的一套栽培技术体系,并由一台定型专用耕播机具同时完成上述几项作业,达到了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目前,此项技术是黑龙江省农村主要栽培模式。

“三垄”栽培模式是针对黑龙江省当前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诸如耕层薄、施肥浅、植株分布不匀、缺苗断垄、病虫草害防治不当而致使大豆单位产量不高、高产不稳而采取的一种综合配套技术,以求解决上述存在的生产问题。其技术内容包括:一是在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二是栽培方式为垄作;三是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四是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五是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2大豆“深窄密”栽培模式

以大豆“深窄密”栽培模式为代表的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包括“大垄密”、宽垄窄行密植、45公分小垄、30公分单条播、35公分双条播等),可以将大豆的平均产量水平提高到亩产200公斤以上。在技术到位情况下,能获得260公斤以上的产量。大机械化大豆“深窄密”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吸收、消化、利用、提高、移栽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以矮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三垄”栽培技术的精华——深松与分层施肥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深窄密”栽培技术是以矮杆品种为基础,以气吸式播种机为栽机,结合“深”(即深松、深施肥与分层施肥);“窄”(即窄行缩小行距);“密”(即增加密度,保持群体匀度)的综合配套技术。黑龙江省已实施100万亩以上,在某农场测产平均亩产量为224.4公斤,最高测产平均亩产量为241.1公斤。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大豆产量水平。

“深窄密”高产(大面积亩产260公斤以上)栽培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栽培模式。其栽培模式是:三早、一增、一密、一窄、一标。“三早”即早深松、早整地、早施肥;“一增”即增加肥料量,可在现有肥料量上增加20%(增加钾肥或叶面肥)。“一密”即增加密度(一般播种密度应在45万/公顷左右)。“一窄”即以平均单条行距15~20公分为宜;“一标”即作业标准化,播种应采用气吸式播种机。

在应用中要掌握以下几个必要条件:(1)有深松的基础。(2)窄行的目的是使大豆群体分布均匀。所以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行距。一般单条平均可在15~20公分左右。(3)要有较好的除草剂应用技术。在杂草较多的地块不宜采用此项技术。(4)品种的密度是个关键。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公顷收获株数掌握在40~50万。(5)后期一定要喷二次叶面肥。

“大垄密”与宽垄窄行密植,其核心思想与“深窄密”是一样的。在一些低洼地块,雨水较多地区可采用“大垄密”和宽垄窄行密植的技术。在生产水平较高、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采用“深窄密”平作栽培技术。

2.3大豆“原垄卡”种栽培技术

“原垄卡”种技术是一个省工节本技术。一般情况下,前茬应为玉米茬。准备原垄卡种的玉米茬,要在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捞一次,耢后随即播种。另外,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厘米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在前茬为玉米茬、整地条件较好、土壤较干旱的地区可以利用此项技术。

玉米原茬卡种大豆,是在充分保持玉米原有垄形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玉米的残肥,降低整地机械费用,节省肥料投入,有利于保墒增温,减少地表风蚀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每亩较整地播种,可节约机械作业2个标准亩,节本17元;减少肥料投入8~10公斤,节本15元;增加种子投入2元,增加叶面肥投入5元;实际降低成本25元。较玉米茬整地起垄播种大豆亩增产15公斤以上,节本增效可达50元以上。

主要措施:玉米茬清障后,播种前轻耙、顺耙一遍,将播种机的施肥部分改为破茬刀;将培土铲改装为圆盘覆土器;将槽轮式播种机改装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以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播种量较正常增加10%~15%;采用播后、苗前封闭灭草的方法;苗后垄沟深松35厘米,中耕三遍,叶面肥2~3遍,人工拿大草1~2遍。

2.4大豆平作行间复膜技术

大豆平作行间复膜技术是干旱年份干旱地区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大豆平作行间覆膜技术采取平播覆膜、膜外侧播种的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行距宽窄间隔,行距75厘米的间隔覆膜,行距45厘米的间隔不覆膜,种子距膜5厘米,膜内施肥。大豆苗期免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管理。机械采用大西江农场修造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拖拉机牵引的4膜8苗带或M160拖拉机牵引的5膜10苗带覆膜机播种。该机械可以一次性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四项作业。覆膜大豆具有保墒、提墒、抗旱等特点,解决了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干旱、少雨等不利的自然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证明,覆膜大豆与三垄栽培相比用种量降低25%,减少除草剂用量40%,提高产量30%以上。

标签:;  ;  ;  

浅论高油大豆的选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杨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