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阿拉伯糖论文-张文利,马莉,辛毅,徐跃飞,任风

聚阿拉伯糖论文-张文利,马莉,辛毅,徐跃飞,任风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阿拉伯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枝杆菌,EmbB和EmbC蛋白,细胞壁

聚阿拉伯糖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利,马莉,辛毅,徐跃飞,任风[1](2011)在《Emb和EmbC功能结构域对分枝杆菌聚阿拉伯糖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构建精确保留EmbB的N端跨膜区和EmbC的C端结构域相拼接的杂化质粒,将该质粒导入到embB和embC基因敲除的耻垢分枝杆菌中,观察杂合蛋白表达对这2种菌株细胞壁中阿拉伯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Embs蛋白家族成员N端完整的跨膜区能使其正确地定位于细胞膜,此为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尽管Emb家族成员间同源性高,但相互间的定位作用不能替代;Embs蛋白家族成员的C末端是其催化性的结构域,但在发挥作用时,需要其N末端的结构域能使其正确定位.本文通过研究Emb蛋白的功能性结构域,深入探讨Emb蛋白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从而为研发有效的抗结核化合物,克服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张晓影,辛毅[2](2008)在《源于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源于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ose sp.)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方法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层析估计等电点,TLC法测定酶活力,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等电点约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在37℃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最适pH为8.0,pH6.0~9.0时较稳定。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结论确定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08年05期)

张晓影,辛毅[3](2008)在《源于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纯化一种由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ose sp.)的细菌发酵产生的具有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的蛋白酶。方法:用薄板层析法(TLC)分离酶促反应的产物-寡糖,以Quanti-Scan软件计算薄板上条带的面积灰度值,以此定量,计算酶活力。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通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S-300分子筛和Blue-Dye活性染料亲和层析叁种手段串联,对粗酶进行分离纯化,用SDS-PAGE测定纯度,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分离得到了电泳纯的阿拉伯糖内切酶,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蛋白酶比活性为15.42×10(3U/ug),纯化倍数为77.1。结论:该酶是一种阿拉伯糖内切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酶,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结构分析及寻找抗结核药物作用的靶点。(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08年09期)

张晓影[4](2008)在《源于一种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纯化一种由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ose sp.)的细菌发酵产生的具有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的蛋白酶(暂命名为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本课题选取能将聚阿拉伯半乳糖(Arabinogalactan, AG)水解成六聚阿拉伯糖片段的内切酶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水解酶存在于一种细菌(该细菌尚无确切的名称,但它的生物性质与纤维单胞菌相似)的外分泌液中。鉴于目前还没有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基因序列的相关报道,所以分离纯化成为获取目标蛋白质的有效途径。AG是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聚阿拉伯糖和聚半乳糖组成的具有复杂分支结构的大分子聚糖。由于AG在结构上具有特殊性,所以常被作为抗结核药物作用的靶点。正因为如此,有关AG的结构研究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其中,寻找有效的手段水解AG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使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常常在降解AG的过程中改变个别糖基的结构,无法获得原始的结构信息,而改用酶水解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专一的内切酶将AG大分子降解成合适的片段,再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确定这些小片段的分子结构,并将得到的结构信息进行组合,最终就可以得出AG的完整结构。而施行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得到合适的聚糖内切酶。本课题拟分离出一种六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并将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酶,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结构分析;而对该酶的性质的鉴定,则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同类水解酶的依据。方法:使用多种不同的层析方法从纤维单胞菌属的细菌发酵液中纯化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具体方法归纳如下:1)建立稳定可信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利用薄板层析(TLC)实现反应底物与产物的有效分离,并利用该方法来检测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活性,结合Quanti-Scan软件进行定量分析。2)以纤维单胞菌属细菌的发酵液为原料,通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Sephacryl S-300分子筛和Blue-Dye活性染料亲和层析叁种手段串联,逐步纯化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在纯化过程中,用上述酶活性测定方法追踪酶活性。3)纯化后的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测定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用TLC法与Quanti-Scan软件结合测定酶活力,测定反应最适温度和最适pH,用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1)本文利用TLC实现了大分子底物AG与底物被水解释放的小分子寡聚阿拉伯糖产物的分离,生成产物的量可以经Quanti-Scan软件扫描定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展层剂的选择。为了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我们根据不同糖片段的极性差异来选择展层剂。分别选取乙醇,异戊醇,正丁醇和乙酸作为展层剂,并将其按不同比例混合。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正丁醇:乙酸(1:1)作为展层剂。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定、准确和可以定量的特点,而且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这些特点使该方法适合在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纯化时进行酶活性的监测。2)在细菌发酵液中,目标蛋白的含量极低,并且残留了粘度很高的发酵原料(结核杆菌细胞壁的成分),这些因素使得后续的纯化步骤更加困难。由于对该酶的理化性质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尝试了多种纯化方法,并从中筛选了几种有效的柱层析。其中,DEAE-Sepharose弱阴离子交换层析,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样品,而且可以除去杂蛋白,并在一定程度上浓缩目的蛋白,因此适合作为纯化的第一步骤。Sephacryl S-300柱层析是按照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经过这一步纯化,酶蛋白纯度和比活性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去除了发酵液中高粘度的杂质。Blue-Dye是非特异性的亲和层析柱,它可以使目的蛋白的纯度和比活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联合使用这些高效的柱层析方法得到了单一的蛋白条带,并具有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活性。3)对纯化后的样品进行性质鉴定: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 kD,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规律,在40℃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最适pH为8.0,pH 6.0-9.0时较稳定。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蛋白酶比活性为15.42×10~3 (U/ug),纯化倍数为77.1。结论:本课题建立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活性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稳定、准确及可定量的特点。虽然通过HPLC,可以对糖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监测在纯化过程中的酶活性过于繁琐。所以,使用TLC与Quanti-Scan相结合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它更适用于在酶纯化过程中追踪酶活性。通过对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纯化,发现该酶在发酵液中的含量极低,由于发酵原料――AG很难获取,所以无法大量制备高浓度的粗酶,这对纯化是一个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在纯化操作,蛋白含量测定和酶活性测定方法上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进,这为今后分离低含量的蛋白酶积累了经验。本课题分离纯化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并鉴定了它的部分性质。该酶是一种阿拉伯糖内切酶,能水解AG产生六聚阿拉伯糖。水解产物是AG末端的一个重要结构,这个结构与分枝杆菌的生理特点及致病机理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抗结核药物的作用靶点。综上所述,聚阿拉伯糖内切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工具酶,同时也为研究其他AG水解酶提供了比对依据,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结构分析及寻找抗结核药物作用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8-05-01)

董旭[5](2006)在《耻垢分枝杆菌内源性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及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近年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不当使用,导致了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爱滋病(AIDS)的流行又增加了结核病的易感人群。这些原因使得结核病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开发新的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分枝杆菌具有独特的细胞壁结构,因此,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代谢途径就成为新药研发的理想靶点。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核心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肽聚糖层(peptidoglycan),聚阿拉伯糖半乳糖(arabinogalactan,AG)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其中,AG中的聚阿拉伯糖是连接分枝菌酸与肽聚糖的必须结构,对维持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因此,聚阿拉伯糖是一个有效的药物作用部位。 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被认为是以阿拉伯糖基转移酶EmbB为作用靶点抑制分枝杆菌聚阿拉伯糖的生物合成。此外,当用EMB处理M.tuberculosis的模式菌——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megmatis)后,发现细胞壁AG和LAM中的阿拉伯糖残基(ambinosyl,Ara)大量流失。在这些现象的基础上,辛毅首次提出并证实了M.smegmatis mc~2 155菌株中一种内源性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存在。它不仅为研究分枝杆菌细胞壁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酶,而且也极有潜力成为新的抗结核药物。 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找到编码内源性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基因。研究的技术路线是用多种不同的层析方法从M.smegmatis mc~2 155菌株中纯化内源性聚阿拉伯糖水解酶,通过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确定候选蛋白质的多肽序列,并根据多肽序列在数据库中查找候选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序列,最后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6-06-01)

张晓影[6](2005)在《从纤维单胞菌中分离纯化聚阿拉伯糖内切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阿拉伯半乳糖(Arabinogalactan,AG)是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子是由聚阿拉伯糖和聚半乳糖组成。目前对于 AG 聚糖结构的了解并不完全,这主要是由于 AG 是一个具有分枝结构的大分子,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很难确切地揭示 AG 的分子结构。因此,采用专一的内切酶将 AG 大分子降解成合适的片段,再结合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分子结构,是一条较为理想的结构分析方法。施行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首先要取得合适的聚糖内切酶。1994 年,美国克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微生物系分枝杆菌研究室从土壤中筛选出一种纤维单胞菌属的细菌[1-3],该细菌的液体培养液中含有多种功能相近的水解酶,能够将 AG 降解成一系列的寡糖片段。毫无疑问,这种来自于土壤的微生物为聚糖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系列水解工具酶。本课题选取能将 AG 水解成六聚阿拉伯糖片段的内切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获得纯化的工具酶。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聚阿拉伯糖内切酶基因或蛋白质的任何报道,所以对于酶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成为获取目标蛋白质结构信息的唯一途径。本论文从建立 AG 水解酶的活性检测入手,尝试了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方法,比较了各种层析手段对粗酶的分离结果,从中选取叁种有效的层析方法,并建立了最优组合方案,对 AG 水解酶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以下结果。1.选取薄板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作为酶解产物(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5-05-01)

辛毅,马郁芳,李威,沙珊珊,Michael,McNeil[7](2004)在《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及基因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病原性且生长速度快,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细胞壁结构相似,因此,可作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代谢机制的实验模型。(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期刊2004-07-01)

辛毅,马郁芳[8](2001)在《分支杆菌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与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主要手段是用生物合成★~(14)C标记聚阿拉伯半乳糖作为底物,建立酶活性的检测手段。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将酶蛋白纯化。通过对该蛋白的深入研究,从而在分子探(本文来源于《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期刊2001-09-13)

邬义明,徐立新,沈仲东,牛淑琴[9](1987)在《从落叶松抽提聚阿拉伯糖——半乳糖条件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落叶松中水溶聚阿拉伯糖—半乳糖的抽提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温度100℃;液比1:100;抽取4小时,是该聚糖的合理抽提条件。为节省时间、药品和能源,温度40℃;液比1:50;抽提1小时也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落叶松的水可抽出聚糖中,主要成份是聚阿拉伯糖—半乳糖(占94.32%),其阿拉伯糖与半乳糖的糖基比是1:8,还有少量水溶性聚木糖(不足3%)。(本文来源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2期)

聚阿拉伯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确定源于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ose sp.)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方法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层析估计等电点,TLC法测定酶活力,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等电点约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在37℃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最适pH为8.0,pH6.0~9.0时较稳定。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结论确定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阿拉伯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利,马莉,辛毅,徐跃飞,任风.Emb和EmbC功能结构域对分枝杆菌聚阿拉伯糖合成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

[2].张晓影,辛毅.源于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性质的研究[J].西部医学.2008

[3].张晓影,辛毅.源于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

[4].张晓影.源于一种纤维单胞菌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鉴定[D].大连医科大学.2008

[5].董旭.耻垢分枝杆菌内源性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及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6

[6].张晓影.从纤维单胞菌中分离纯化聚阿拉伯糖内切酶[D].大连医科大学.2005

[7].辛毅,马郁芳,李威,沙珊珊,Michael,McNeil.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megmatis)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及基因克隆[C].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2004

[8].辛毅,马郁芳.分支杆菌聚阿拉伯糖水解酶的纯化与定性[C].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2001

[9].邬义明,徐立新,沈仲东,牛淑琴.从落叶松抽提聚阿拉伯糖——半乳糖条件的选择[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87

标签:;  ;  ;  

聚阿拉伯糖论文-张文利,马莉,辛毅,徐跃飞,任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