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型论文-陈浩,卞震炯,王隐羽,刘明辉,吕晶

阳虚证型论文-陈浩,卞震炯,王隐羽,刘明辉,吕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阳虚证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苗药,穴位贴敷,心肾阳虚

阳虚证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卞震炯,王隐羽,刘明辉,吕晶[1](2019)在《苗药心衰贴膏治疗60例心肾阳虚证型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苗药心衰贴膏治疗心肾阳虚证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阳虚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苗药心衰贴膏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前后中医证型疗效和BNP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型疗效、NT-proBN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苗药心衰贴膏在治疗心肾阳虚证型慢性心力衰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樊讯,王阶,蒋跃文,陶春晖,刘松林[2](2015)在《基于“方证相关”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大鼠的初步研究及证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伤寒论》温阳叁方干预心梗后心衰心阳虚证候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并探讨该动物证候模型的证候病机。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后第9-12周加用左旋硝基精氨酸腹腔注射的联合造模方法制作心梗后心衰心阳虚证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组、苓桂术甘汤组、真武汤组,术后9-12周每日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和相应药物灌胃治疗。第12周末采用宏观体征与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动物证候属性判定,血流动力学检测后取材,计算心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叁方治疗组在一般情况、中医证候指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指数上有所好转,其中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疗效较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效果次之;但在存活率方面以苓桂术甘汤为佳。结论:温阳叁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能有效改善心梗后心衰心阳虚模型大鼠相关证候指标、心功能和左室重构;从综合情况看,根据以方测证,上述证候大鼠在证候上兼有脾阳虚水停之机。(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陈思诺[3](2015)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PAR-γ与AGEs水平及其与阳虚证型相关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欧美国家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其早期有关肾脏病变的症状不多,仅有少量蛋白尿时不易被发现。大多数DKD患者总在有明显蛋白尿,或合并明显浮肿时才被察觉,此时,其肾脏损害的进展速度远快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且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且远期预后均比其他肾脏疾病患者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ected receptor-γ, PPAR-γ)是一类由配体(Ligand)激活的转录因子,活化后可以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类似“阳气”的推动、气化等功能,且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PPAR-γ在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表达的差异,其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试从中医阴阳辨证的角度阐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及PPAR-γ与之的相关性,探讨PPAR-γ与糖尿病肾病阳虚证型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为中医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辩证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DM及DKD患者共60例,及体检科正常人群30例。根据根据24h尿蛋白、eGFR分为分为:①健康对照组(NC):30例,年龄49.4±6.54岁;②糖尿病组(DM):共30例,年龄52.87±10.7155.15±12.98岁;③糖尿病肾病组(DKD):30例,年龄51.8±7.8157.31±12.07岁。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甘油叁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人群血清PPAR-γ和AGEs水平,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临床生化参数及其与中医阳虚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各组间的年龄、BMI、TC、HDL-C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DM组和DKD组患者空腹血糖(GLU)、HbA1c、LDL-C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NC组和DM组、DKD组患者GLU、ALB、eGFR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DKD组和DM组患者Cr、TG、LDL-C、ALB、eGFR、24h尿蛋白总量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各组血清PPAR-γ水平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DM组和DKD组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KD组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血清AGEs水平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DM组和DKD组血清AGE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KD组PPAR-γ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DKD组eGF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eGFR无明显变化;与DM组相比,DKD组eGF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GEs与eGFR等指标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AGEs与eGFR呈负相关(P<0.05)。6. PPAR-γ与AGEs、eGFR等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PPAR-γ与Cr、24h尿蛋白总量、AGEs、HbAlc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与HB、TC、TG、HDL、LDL、ALB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7.各组别患者中医本证辨证分型特点:60例DM及DKD患者本证的辨证分型中,阴虚证占30.00%(18/60)、阳虚证占51.67%(31/60),阴阳两虚证占18.33%(11/60)。其中,阳虚证显着多于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各组患者中医本证证型中,血清PPAR-γ水平:与NC组相比,阴虚证、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各组患者本证证型中,血清AGEs水平:与NC组相比,阴虚证、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AGE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AGEs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中,阴阳两虚组患者血清AGEs水平明显高于阴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M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明显低于非DM人群;2.DM有肾功能受损患者的血清PPAR-γ水平低于无肾功能受损患者;3.DKD肾功能受损程度与PPAR-γ成负相关;4. DM、DKD患者血清PPAR-γ水平与AGEs成负相关;5. PPAR-γ可以作为DKD肾功能受损的早期筛查指标,并可客观评价肾功能受损程度;6. DM、DKD的本证中,阳虚证型最多;7.DM及DKD本证阳虚证型患者血清PPAR-γ浓度低于阴虚证型患者和正常人,或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张振才[4](2014)在《中医药治疗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中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药补肾健骨联合针灸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治疗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显着,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4年20期)

任桂华,刘娇萍,邹小娟,沈霖,寇美静[5](2014)在《养阴、温阳密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养阴、温阳密骨片分别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症状变化。方法按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92例,分为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肾阴虚者52例,给服养阴密骨片;肾阳虚者40例,给服温阳密骨片。结果养阴、温阳密骨片分别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过程中,各个单项症状积分值逐渐下降。养阴密骨片对目眩症状疗效最佳,温阳密骨片对头晕症状疗效最佳。结论养阴、温阳密骨片均可明显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4年06期)

刘娇萍,邹小娟,沈霖,寇美静,戴红[6](2014)在《骨密度、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骨质疏松患者92例,分为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并于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或BAP)、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Aminoterminal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 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typeⅠcollagen,ICTP)。结果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均无差异,治疗前,肾阴虚组BAP、BGP、PINP、ICTP均高于肾阳虚组,肾阴虚组治疗后ICTP明显下降,肾阳虚组治疗后BAP、BGP、PINP明显上升。结论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明显相关。(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4年04期)

唐汉庆,劳传君,李克明[7](2012)在《应用NNT评价中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阳虚证型)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需要治疗的病例数(Number Needed to be Treated,NNT)"指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脾阳虚证型)的中西药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脾阳虚证型)病例分两组即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予以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和西药常规治疗,以"反酸"为治疗时间终点结局事件,计算NNT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NNT=8。每治疗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药组要比西药组多预防1例反酸事件的发生,但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NNT作为疗效比较和评价的指标之一,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容易被临床医生理解,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领域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匡清清[8](2012)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脾肾阳虚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脾肾阳虚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病例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02月期间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通过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肾脏病理,并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胆固醇等相关检查,并明确其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证型的60例住院患儿,其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男女比例约为1.3:1;年龄分布在1.0-16.0岁,平均6.83岁。2.中医证型:参照汪受传教授主编《中医儿科学》,将患儿主证分为脾肾阳虚、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这五个证型。在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24小时内,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辩证分型,因临床常见脾肾阳虚证型,故本研究选取脾肾阳虚型患儿纳入研究病例。3.穿刺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使用18号薄型Menghini穿刺针,采用一秒钟单人抽吸法穿刺,穿刺点通常在右肾或左肾下极。如果是6岁以下不配合的患儿,采用肌注氯氨酮(4-6mg/kg)进行麻醉。术前需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术后需平卧24小时。4.病理检查:60例入选患儿均已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其病理类型,其中轻微病变(MCD)1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6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4例、膜性肾小球肾炎(MN)5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6例。5.将60例脾肾阳虚证型的患儿,进行病理类型的频数统计,分析其分布情况,找出两者的相关性。6.选择所占比例最多的两组患儿:微小病变组(n=19)和系膜增生性病变组(n=26),检验两组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若两者都服从,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则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两组尿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的差异。7.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使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使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大部分患儿的检测指标: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60例儿童脾肾阳虚证型的PNS患者中,MCD19例(占31.7%),MsPGN26例(占43.3%), MPGN4例(占6.7%),MN5例(占8.3%),FSGS6例(占10.0%)。3.本研究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尿蛋白有差异。4.本研究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白蛋白有差异。5.尚不能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胆固醇有差异。结论:1.儿童脾肾阳虚型PNS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的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比例43.3%,其次依次为MCD (31.7%)、FSGS (10.0%)、MN (8.3%)、MPGN (6.7%)。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尿蛋白、白蛋白有差异。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胆固醇无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6)

薄艳利[9](2009)在《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阳虚证型寻找客观依据,从而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及判断病情的轻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研究的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患者120例,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以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依据,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和证候病情分级。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进行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阳虚证型的慢性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FT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FT4、TS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慢性心力衰竭各阳虚证型组间阳虚症状积分的对比。阳虚症状积分按心肾阳虚—阳虚水泛—阴竭阳脱的顺序逐渐增高,且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慢性心力衰竭各阳虚证型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FT3水平按心肾阳虚—阳虚水泛—阴竭阳脱的顺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间FT4、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阳虚证型的心衰患者各证候病情分级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FT3水平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的顺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间FT4、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阳虚证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水平较正常人显着下降,且患者病情越重,FT3水平越低。提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有助于判断阳虚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轻重。2.慢性心力衰竭阳虚程度越重,FT3水平越低。表明FT3水平有可能成为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型的客观依据之一,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陈燊,孙伟,孙海燕,詹茜[10](2007)在《157例糖尿病阳虚证型的临床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糖尿病阳虚证型的分布。方法:将157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将阳虚证型的分布例数进行男女两性间、不同病程组、不同体重指数组(胖、中等、瘦组)间的比较。结果:阳虚证型在两性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在0<n≤1年、1年<n≤5年、5年<n≤1 0年及1 0年<n等病程组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在胖组和中等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瘦组与胖、中等组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糖尿痛的发病在两性间无差异,同时阳虚证型在病程的各个时期均可出现,与发病时间的长短无差别,并不始终遵循“阴虚→损及阳,而致阳虚→阴阳两虚”的模式,提示我们在临床辨证时对于糖尿病人不可一意认为糖尿病的初期都属阴虚范畴,一味滋阴清热。且阳虚证型在体型偏瘦者中不多见。(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阳虚证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伤寒论》温阳叁方干预心梗后心衰心阳虚证候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并探讨该动物证候模型的证候病机。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后第9-12周加用左旋硝基精氨酸腹腔注射的联合造模方法制作心梗后心衰心阳虚证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组、苓桂术甘汤组、真武汤组,术后9-12周每日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和相应药物灌胃治疗。第12周末采用宏观体征与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动物证候属性判定,血流动力学检测后取材,计算心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叁方治疗组在一般情况、中医证候指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指数上有所好转,其中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疗效较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效果次之;但在存活率方面以苓桂术甘汤为佳。结论:温阳叁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能有效改善心梗后心衰心阳虚模型大鼠相关证候指标、心功能和左室重构;从综合情况看,根据以方测证,上述证候大鼠在证候上兼有脾阳虚水停之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虚证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浩,卞震炯,王隐羽,刘明辉,吕晶.苗药心衰贴膏治疗60例心肾阳虚证型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2].樊讯,王阶,蒋跃文,陶春晖,刘松林.基于“方证相关”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大鼠的初步研究及证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

[3].陈思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PAR-γ与AGEs水平及其与阳虚证型相关性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张振才.中医药治疗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

[5].任桂华,刘娇萍,邹小娟,沈霖,寇美静.养阴、温阳密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4

[6].刘娇萍,邹小娟,沈霖,寇美静,戴红.骨密度、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肾阴、阳虚证型的关系[J].光明中医.2014

[7].唐汉庆,劳传君,李克明.应用NNT评价中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阳虚证型)的效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

[8].匡清清.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脾肾阳虚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9].薄艳利.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10].陈燊,孙伟,孙海燕,詹茜.157例糖尿病阳虚证型的临床分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7

标签:;  ;  ;  ;  

阳虚证型论文-陈浩,卞震炯,王隐羽,刘明辉,吕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