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灌水器论文-张亮

微灌灌水器论文-张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灌灌水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力补偿滴头,微灌灌水器,塑料制品

微灌灌水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1](2019)在《微灌灌水器研发进展可喜》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以前,我国微灌灌水器主要是以燕山滴灌发丝滴头和中国农灌所孔口滴头为主。1990-1995年期间,由北京绿源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莱芜塑料制品总厂共同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计划课题——新型微滴灌器材,莱芜塑料制品总厂承担了压力补偿滴头和五位可调滴头两种产品,北京绿源塑料有限(本文来源于《农机市场》期刊2019年04期)

李岚斌,朱德兰,张琛,牛文鹏[2](2010)在《几种微灌灌水器均匀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产的2种压力补偿式滴头、3种稳流器、1种内镶式滴灌管和1种发丝滴头进行了水力性能测试,分析灌水器不同工作压力区间内的流态指数,并以制造偏差和流态指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灌水器进行了水力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存在最优压力区间,在此区间内灌水器流态指数较小、水力特征曲线平滑;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在整个压力区间内流态指数稳定、水力特征曲线稳定连续;供试的5种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大,为0.14~0.30,而2种非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小(0.02左右)。通过灌水器流态指数、制造偏差系数对综合流量偏差系数的影响的分析表明:灌水器制造偏差对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很大,在进行微灌工程水力设计时,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0年12期)

吴光华[3](2009)在《微灌灌水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及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微滴灌系统由叁部分构成,即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执行部分。供水部分由水泵、仪表、控制阀、过滤器组成;传输部分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的管网;执行部分是各种形式的微灌灌水器。其中微灌灌水器是完成灌水任务中最末级的关键设备,被称为微灌系统中的心脏。为了使它正常顺畅工作,检测微灌灌水器的性能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利用称重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管路等组建现代化微灌灌水器自动检测系统,由此构建了试验室。该试验室主要由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辅助台架等构成。能满足对滴灌带、滴灌管、微灌喷头等灌水器性能的自动检测,检测精度高、可靠,检测结果可存储或打印。可为微灌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01)

郭志新,黄修桥,王晓森,李辉[4](2007)在《微灌灌水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灌灌水器的流量均匀性、压力与流量关系是产品的2个重要技术参数,直接反映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同时也是规划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其检测一直用手工方式。对新研制微灌灌水器自动测试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测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07年01期)

张志澎,冯素珍,田春元[5](1996)在《微灌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优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灌系统灌水器的工作水头与灌水均匀度的关系并非是“灌水器的工作水头越高,则微灌系统的灌水均匀度越高”,而是与所选灌水器的流态指数及管道的流量指数有关。本文根据灌水器工作水头与灌水均匀度的关系,以支管单元单位面积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田间管网允许水头偏差及其在支、毛管上的最优分配比为约束,建立了经济上最优的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支、毛管管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水新良[6](1993)在《行业标准《微灌灌水器》编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灌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能耗低、省水、灌溉质量好的先进的灌溉技术。国外微灌技术发展很快,形式多样、品种繁多,灌溉设备形成系列批量生产,尤其是灌水器,规格品种都较多。我国发展微灌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微(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标准化与计量》期刊1993年04期)

王金如[7](1993)在《《微灌灌水器》等五项行业标准通过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原水电部、轻工部下达任务,由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起草编写的《微灌灌水器》、《微灌用筛网过滤器》、《微灌用低密度聚乙烯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试验方法》等五项行业标准已于1993年5月19日至20日在京通过审查。(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期刊1993年03期)

王留运[8](1993)在《微灌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的计算方法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根据微灌灌水器的基本水力特性和一般通用的水力学计算公式q=KH~z,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推导出了灌水器的流态指数x、相关系数R和制造偏差C_(?)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列出国外对各种型式灌水器制造偏差范围与产品的优劣分类方法。供开发研制、水力测试和工程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喷灌技术》期刊1993年02期)

陈大雕[9](1988)在《微灌灌水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水器也可以叫做配水器,它的作用是按照作物的需要将管道系统中集中的有压水流,经消能并分配到每棵作物根区的土壤中去。不同的灌水方法就采用不同的灌水器,滴灌的灌水器是滴头,微喷灌的灌水器是微喷头,渗灌的灌水器是渗头。因此微灌的灌水器首先要按其造成的灌水方法分类:即分(本文来源于《喷灌技术》期刊1988年01期)

微灌灌水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国产的2种压力补偿式滴头、3种稳流器、1种内镶式滴灌管和1种发丝滴头进行了水力性能测试,分析灌水器不同工作压力区间内的流态指数,并以制造偏差和流态指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灌水器进行了水力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存在最优压力区间,在此区间内灌水器流态指数较小、水力特征曲线平滑;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在整个压力区间内流态指数稳定、水力特征曲线稳定连续;供试的5种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大,为0.14~0.30,而2种非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小(0.02左右)。通过灌水器流态指数、制造偏差系数对综合流量偏差系数的影响的分析表明:灌水器制造偏差对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很大,在进行微灌工程水力设计时,应给予高度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灌灌水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亮.微灌灌水器研发进展可喜[J].农机市场.2019

[2].李岚斌,朱德兰,张琛,牛文鹏.几种微灌灌水器均匀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

[3].吴光华.微灌灌水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及设计[D].吉林大学.2009

[4].郭志新,黄修桥,王晓森,李辉.微灌灌水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J].节水灌溉.2007

[5].张志澎,冯素珍,田春元.微灌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优选的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6

[6].水新良.行业标准《微灌灌水器》编制概况[J].水利水电标准化与计量.1993

[7].王金如.《微灌灌水器》等五项行业标准通过审查[J].灌溉排水.1993

[8].王留运.微灌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的计算方法与研究[J].喷灌技术.1993

[9].陈大雕.微灌灌水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J].喷灌技术.1988

标签:;  ;  ;  

微灌灌水器论文-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