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焊接论文-洪伟健,徐雅琴,袁伟斌

局部焊接论文-洪伟健,徐雅琴,袁伟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焊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薄壁箱型截面,轴压,局部-整体屈曲,能量法

局部焊接论文文献综述

洪伟健,徐雅琴,袁伟斌[1](2019)在《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轴压局部-整体屈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钢的广泛应用使其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能量法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采用最小势能法(MPEM)分析了箱型截面柱局部屈曲对整体屈曲的影响。考虑钢的几何非线性、材料性能、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宽厚比为30、40、50和60的高强焊接箱型截面柱的局部-整体屈曲行为。对比理论、欧拉公式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结果,表明局部屈曲对轴压作用下箱型截面柱整体屈曲的影响随构件宽厚比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高延峰,吴东,黄林然[2](2019)在《局部干法环境下GMAW横向焊接熔滴过渡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水下结构件局部干法横向焊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排水罩结构进行设计,使高压气体在排水的同时在排水罩内部形成向上流动的风场,利用风场对熔池的吹袭作用来抑制熔池下淌.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在侧向风场作用下GMAW焊的熔滴过渡特性.结果表明,在短路过渡状态下,由于受到侧向风场的影响,更容易发生B型短路过渡.在滴状过渡时,由于熔滴体积较大,侧向风场的支托作用不明显,熔滴沿焊丝倾斜向下过渡到熔池中.在射流过渡时,侧向风场对电弧的影响较小,使熔滴略微向上偏斜,有助于减小熔池下淌程度,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质量.研究结果对于水下结构件横向焊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金俊龙,万晓慧,郭德伦[3](2019)在《TC17钛合金焊接及局部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C17钛合金平板的氩弧焊焊接和焊后热处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中考虑材料相变和蠕变,计算得到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场演变情况和热处理前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较大的热输入,焊后产生了较大的残余应力,焊缝附近的HAZ区域纵向残余拉应力达到了650MPa左右,热处理后降低至160MPa左右。采用小孔法和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试件的残余应力,模拟计算得到的残余应力值与小孔法测试结果符合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赵迪[4](2019)在《乏燃料池用不锈钢焊接板的局部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化学浸泡和电化学等方法对核电厂乏燃料池用不锈钢覆面材料在若干相关环境中的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行为进行了研究。材料包括早期二代核电站常用的304L/ER316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板(母材为304L,焊材为ER316L)和在建在研的叁代核电站采用的S32101/ER2209双相不锈钢焊接板(母材为S32101,焊材为ER2209)的母材和接头部分,以及经过超声冲击处理(ultrasonic impact treatment,UIT)的焊接接头。选取的模拟环境分为两种:含2700 mg/L B~(3+)的纯H_3BO_3溶液与含2700 mg/L B~(3+)+200 mg/L Cl~-的混合溶液;此外,还有采用相关国标推荐的6%FeCl_3和3.5%NaCl溶液进行标准测试。试验温度有30、40和60℃。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FeCl_3浸泡、多种环境中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研究了两种焊接件的点蚀行为。(1)两种焊接件不同区域的点蚀抗力顺序为:焊缝区>母材区>热影响区。焊缝金属耐点蚀性能最优的主要原因应该是Cr、Mo、Ni含量较高,热影响区点蚀抗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显微组织不良;S32101/ER2209焊缝和母材的点蚀抗力优于304L/ER316L,但热影响区耐点蚀性能较差。上述钢种和焊缝间点蚀抗力的排序与按成分计算的点蚀抗力当量(pitting resistanc equivalent number,PREN)排序相符合。(2)在30,40和60℃含2700 mg/L B~(3+)的纯H_3BO_3溶液中,两种焊接件在极化曲线测试中均无点蚀,而是在过钝化区和氧析出区发生了均匀腐蚀;当掺杂200 mg/L Cl~-后,焊接件点蚀倾向增加,主要是母材区和热影响区发生点蚀;点蚀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UIT对焊接件的耐点蚀性能无明显影响。2.采用FeCl_3浸泡和临界电位法研究了两种焊接件的缝隙腐蚀行为。(1)同点蚀一样,两种焊接件不同区域的缝隙腐蚀抗力顺序为:焊缝区>母材区>热影响区;S32101/ER2209焊接件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缝隙腐蚀抗力比304L/ER316L焊接件较差,前者焊缝区缝隙腐蚀抗力优于后者。(2)两种焊接件在30和40℃的含2700 mg/L B~(3+)的纯H_3BO_3溶液中均未发生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E_(rp)>800 mV_(SCE)。(3)UIT对焊接件的缝隙腐蚀抗力无明显影响。3.采用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对两种不锈钢焊接件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1)304L/ER316L焊接件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优于S32101/ER2209焊接件。304L/ER316L焊接件母材和焊接接头试验后均未产生晶间腐蚀裂纹,可能与其碳含量低有关;S32101/ER2209焊接件母材和焊接接头试验后均产生了晶间腐蚀裂纹,可能与其塑性较差及晶界的析出物有关。(2)UIT对两种焊接件的晶间腐蚀抗力无明显影响。4.采用四点弯曲和U型弯曲试验方法将两种焊接件的母材、原始焊态接头和超声冲击态接头在40℃含2700 mg/L B~(3+)+200 mg/L Cl~-的溶液中试样分别浸泡100天和90天后,试样表面除发生了均匀腐蚀外,无SCC裂纹。5.可认为符合设计参数的纯硼酸溶液是足够好的服役环境,但当存在Cl~-后,对焊接件抗各种局部腐蚀的性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另外温度升高腐蚀倾向增大,因此乏燃料池在服役期间,应严格控制水温并监控水质,避免水温长时间过高以及水中杂质Cl~-超标。(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19-06-06)

韩雷刚,钟启明,陈国栋,张芩,王振民[5](2019)在《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引导和促进局部干法水下焊接的发展,完善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核电站建设和维修中的应用,探讨局部干法水下焊接的研究内容,评述相关应用背景、水下环境特点及各种工艺方法,以利于局部干法水下焊接工艺技术研究"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实现.针对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自动化的发展问题,列举和分析水下自动化移动平台、双目立体视觉、排水装置、熔池模拟和焊接质量预测等关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现状,总结了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徐永超,周斌军,聂辉[6](2019)在《2219铝合金板材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219铝合金拼焊板焊接接头局部微区力学性能差异大,严重影响拼焊板的整体成形性能,为了构建拼焊板的整体成形损伤模型,预测成形破裂缺陷,有必要对搅拌摩擦焊拼焊板焊接接头的局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针对焊接接头不同微区尺寸小,直接测量难度大的问题,提出显微组织分析与DIC测试相结合测试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微观组织分析与显微硬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2219铝合金焊接接头各微区的形状和尺寸;其次通过DIC分析获得了2219铝合金焊接接头各微区在单向拉伸过程中应变变化情况;最后利用幂指数模型进行拟合,建立了拼焊板焊接接头各微区的局部力学性能模型。(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廖明亮,梁泳梅,林英钊[7](2019)在《局部排风在船舶企业焊接工艺中的应用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局部排风技术对船舶企业的焊接作业进行防护并对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两家船舶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局部排风设施的罩口风速、控制风速检测。结果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可有效降低船舶企业焊接工艺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和超标率。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前,电焊烟尘的超标率最高为7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超标率为100%;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后,电焊烟尘的超标率降至8.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超标率降至33.3%。结论合理使用局部排风技术可有效控制船舶企业焊接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值得在焊接作业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9年01期)

朱征宇,张强勇,陈勇,赵先锐,刘桂香[8](2019)在《新型焊条电弧焊水下局部干法焊接装置研制及焊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拓展水下局部干法焊条电弧焊焊接方法为目的,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条电弧焊焊接装置,并进行了系统的焊接工艺试验。通过焊接装置的试验,该系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焊缝成形美观。与焊条电弧焊正常干法环境焊接相比,由于水下焊接时气体对电弧的压缩效应,使得焊缝熔深明显增加,熔宽略微下降;随着水深的增加,排水气体的压力相应增大,焊缝熔深进一步增加,熔宽进一步下降,同时母材与焊缝的过渡更为圆滑,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程度。(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01期)

郭素娟,崔元元,黄毓晖,轩福贞[9](2018)在《焊接接头局部塑性行为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对转子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开展了压入位移控制的单向压痕实验和压入载荷控制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压入位移控制的单向压痕实验,采用多次测试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了焊接接头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布特征,同时对各区域弹性模量中值点的载荷-压入深度曲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各个区域进行压入载荷控制的循环压痕实验,比较其压入深度随循环周次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热影响区的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和抗循环变形能力最高,焊缝次之,母材最弱;叁个区域在循环压痕载荷下的接触载荷-压入深度滞回环曲线均表现出类似棘轮变形的演化特征,且母材演化速度高于焊缝,高于热影响区.研究结果对汽轮机焊接转子的焊接工艺的优化、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8年04期)

邵珠晶,程方杰,张帅,王东坡,曹军[10](2018)在《局部干法水下焊接电弧预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接头硬度过高等问题,根据固定式排水罩的特点,提出利用电弧进行预热的方法来改善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质量,阐明了预热垫板的设计安装和水下电弧预热的操作方式,并对水下电弧预热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焊接接头的工艺试验,对比焊前预热和未预热条件下所得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水下焊接预热功能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最大硬度明显降低,冲击吸收功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水下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局部焊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水下结构件局部干法横向焊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排水罩结构进行设计,使高压气体在排水的同时在排水罩内部形成向上流动的风场,利用风场对熔池的吹袭作用来抑制熔池下淌.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在侧向风场作用下GMAW焊的熔滴过渡特性.结果表明,在短路过渡状态下,由于受到侧向风场的影响,更容易发生B型短路过渡.在滴状过渡时,由于熔滴体积较大,侧向风场的支托作用不明显,熔滴沿焊丝倾斜向下过渡到熔池中.在射流过渡时,侧向风场对电弧的影响较小,使熔滴略微向上偏斜,有助于减小熔池下淌程度,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质量.研究结果对于水下结构件横向焊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焊接论文参考文献

[1].洪伟健,徐雅琴,袁伟斌.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轴压局部-整体屈曲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

[2].高延峰,吴东,黄林然.局部干法环境下GMAW横向焊接熔滴过渡特性[J].焊接学报.2019

[3].金俊龙,万晓慧,郭德伦.TC17钛合金焊接及局部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航空制造技术.2019

[4].赵迪.乏燃料池用不锈钢焊接板的局部腐蚀行为[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9

[5].韩雷刚,钟启明,陈国栋,张芩,王振民.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的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6].徐永超,周斌军,聂辉.2219铝合金板材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9

[7].廖明亮,梁泳梅,林英钊.局部排风在船舶企业焊接工艺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

[8].朱征宇,张强勇,陈勇,赵先锐,刘桂香.新型焊条电弧焊水下局部干法焊接装置研制及焊接工艺研究[J].电焊机.2019

[9].郭素娟,崔元元,黄毓晖,轩福贞.焊接接头局部塑性行为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J].力学季刊.2018

[10].邵珠晶,程方杰,张帅,王东坡,曹军.局部干法水下焊接电弧预热技术[J].焊接学报.2018

标签:;  ;  ;  ;  

局部焊接论文-洪伟健,徐雅琴,袁伟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