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拮抗剂论文-郑小娇

竞争性拮抗剂论文-郑小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竞争性拮抗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杀虫剂,同源模建

竞争性拮抗剂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娇[1](2018)在《昆虫GABA受体正构位点与竞争性拮抗剂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是研究农药的热点靶标之一。本论文以昆虫GABA受体(褐飞虱、家蝇和斜纹夜蛾)和哺乳动物(人)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上探究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3-羟基异恶/噻唑类衍生物和亚氨基哒嗪类衍生物与其靶标的作用模式和机理,探索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昆虫和哺乳动物GABA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选择性,期望所得结论为开发高效、低毒的竞争性拮抗剂类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论文以目前唯一被解析且报道的GABA受体完整叁维结构—人类GABA_Aβ3受体的叁维结构为模板(PDB:4COF),通过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家蝇、褐飞虱、斜纹夜蛾以及人α1β2γ2 GABA受体完整的叁维结构,经分子动力学优化及拉氏图分析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将模建的叁种昆虫GABA受体以及人α1β2γ2 GABA受体与构建的3-羟基异恶/噻唑类衍生物数据库分子和亚氨基哒嗪类衍生物数据库分子进行对接研究。经比较各项打分,叁种昆虫与构建的两个数据库分子的对接打分趋势基本一致,其中3-羟基异恶唑类衍生物(化合物5)和亚氨基哒嗪类衍生物(化合物3)对昆虫GABA受体打分最好。此外,这两类化合物对人GABA受体的对接打分均较低,与昆虫GABA受体趋势相反,说明这两类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在哺乳动物和昆虫之间具有选择性。同时以上对接打分与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基本相符。3.受体-配体的作用模式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5与叁种昆虫GABA受体结合从构象和能量上结合均较稳定,且以优势结合模式与昆虫GABA受体结合,结合模式基本相似。通过对结合自由能、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对接时loop B中的Glu148、Ser149和Phe150,loop C中的Thr194和Tyr198,loop D中的Tyr53和Arg55是关键的氨基酸。同时发现化合物3哒嗪环3位的萘基,1位羧基是关键特征结构,易与附近的氨基酸发生相互作用;化合物5恶唑环的4位联苯基,5位氨基甲酰基是关键特征结构。化合物3和化合物5与人GABA受体的结合模式表明,以上的特征氨基酸残基距配体位置较远或形成氢键相互作用较弱。因此分析结果发现了昆虫GABA受体CAs—3-羟基异恶/噻唑类衍生物和亚氨基哒嗪类衍生物的特征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5-30)

郑小娇,李华光,刘根炎,巨修练[2](2017)在《昆虫γ-氨基丁酸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R)是杀虫剂的重要作用靶标之一,目前已商品化的作用于GABA受体的杀虫剂均属于该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NCAs)。研究表明,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CAs)的结合位点与作用机制有别于非竞争性拮抗剂,但二者具有相似的功能,均有杀虫活性。因此,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也具有开发成杀虫剂的潜力,但目前竞争性拮抗剂类杀虫剂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近十年来昆虫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农药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磊,王军军,葛敏[3](2011)在《新型AMP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和间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合成了新型AMP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1-(3-氯苯基)-7,8-二甲氧基-3,5-二氢-2,3-苯并二氮杂艹卓-4-酮,总收率36.9%,其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1年02期)

徐功瑾,刘根炎,雷晔,巨修练[4](2010)在《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3D-Q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的一亚型,对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起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NMD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选用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1,4-二氢喹喔啉-2,3-二酮衍生物(QXs)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建立34个NMDA受体拮抗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此CoM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66,最佳主成分数(ONC)6,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69,标准方差(SEE)0.236,立体场和静电场贡献值分别为62.3%和37.7%,研究结果可用分子场等势图直观表示。分子场等势图结果表明,在1,4-二氢喹喔啉-2,3-二酮衍生物苯环2,3位,减少取代基体积或增加取代基的正电性,可以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活性。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拟合能力较好,不仅了解清楚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结构特征,还为设计活性更高的受体拮抗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0年04期)

杨小锋,曹飞,刘伟国[5](2007)在《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一种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 mGluRla 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 AIDA 的保护作用。方法:出生24小时以内的 SD 大鼠皮层神(本文来源于《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曹飞[6](2007)在《颅脑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GluR1a)表达及竞争性拮抗剂1-氨基茚-1,5-二羧酸(AIDA)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颅脑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 tor 1,mGluR1a)表达及竞争性拮抗剂1—氨基茚—1,5—二羧酸(AIDA)作用研究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均较高,是危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脑创伤后神经元损伤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称为原发性神经元损伤,是损伤暴力对神经元的机械损伤,在创伤的同时发生;另一种称为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为兴奋性毒性死亡和凋亡两种形式,由多种因素引起,在创伤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后发生。谷氨酸(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颅脑损伤可引起Glu的过量释放,激活Glu受体。Glu通过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s)作用于神经元。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GluRs,而关于m GluRs在脑损伤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是一类与G蛋白耦联的调节离子通道和第二信使生成酶的特异受体,存在的多种亚型反映出它们在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亚型的受体具有不同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它们对谷氨酸介导的突触传递的调节作用可以表现为增强作用,也可以表现为抑制效应,最终效应取决于局部神经环路的构成。依据mGluRs序列同源性信号传导机制和药理学敏感性将该受体分为3组共8种亚型,第1组包括mGluR1(mGluR1a、b、c、d、e)和mGluR5(mGluR5a和b),与Gq蛋白偶联;第Ⅱ组受体包括mGluR2和mGluR3,与Gi蛋白偶联;第Ⅲ组谷氨酸受体包括mGluR4(mGluR4a和4b),mGluR6,mGluR7(mGluR7a和7b)和mGluR8(:mGluR8a和8b),与Gi蛋白偶联。一系列研究显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皮层内3组mGluRs表达均有改变但以mGluR1变化最为显着,是加重神经元损伤的主导因素。mGluR1激活后通过使PLC活化,促使磷脂酰肌醇(PI)水解为叁磷酸肌醇(IP3)与二酰基甘油(DAG),二者均为胞内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多年来学者们致力于颅脑损伤生理病理机制、实验性治疗的研究,建立了多种在体及体外颅脑损伤模型。由于体外研究模型能够排除体内损伤过程中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并具有能够选择性的观察单因素对某种类型细胞的影响的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本实验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损伤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损伤前后mGluR1a的表达及其拮抗剂AIAD的作用和意义。此外,我们在自由落体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伤后不同时间大鼠大脑皮层m GluR1a表达的变化及其拮抗剂AIAD的作用和意义。实验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介绍一种较为简单的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方法出生24小时以内的SD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针头机械性划伤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依划伤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和重度损伤2组,对照组除不进行划伤处理外,其余处理同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皮层神经元存活率及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生长良好,损伤的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出现变性及坏死等改变;伤后30分钟起,各损伤组神经元存活率较均对照组明显下降,且随损伤程度加重,神经元存活率随之降低(P<0.05);伤后30分钟起,损伤组培养液上清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模拟颅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过程,可控制损伤程度;是一种较好的体外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第二部分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的保护作用。方法:出生24小时以内的SD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天,随机分为创伤组和AIDA组:以针头造成细胞机械性损伤,AIDA处理组在损伤前30分钟每孔加入AIDA200μmol;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损伤前后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mGluR1a的表达;伤后不同时间点行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伤后不同时间点留取创伤组及治疗组培养液上清检测LDH含量;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法测定损伤前后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同时测定接受AIDA治疗的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GluR1a在未损伤皮层神经元的表达;伤后1小时起m GluR1a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在伤后1至12小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未损伤神经元mGluR1a表达呈弱阳性,染色颗粒分布于胞浆、胞膜及突起,机械性损伤后30min起,mGluR1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伤后12小时起AIDA处理组LDH活性较单纯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较损伤前明显升高(P<0.05),伤后1小时AIDA处理组较单纯损伤组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表达明显增强,创伤引起的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可被mGluRs1a拮抗剂AIDA阻断,AIDA有显着的神经保护作用。第叁部分:急性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元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mGluR1a的基因表达变化与其拮抗剂AIDA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和AIDA治疗组共4组,参照Marmarou自由落体方法制作弥漫性脑损伤(DBI)模型,治疗组大鼠在损伤前30分钟经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AIDA溶液10μl;假手术组和单纯打击组大鼠在伤后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进行RT—PCR、HE染色、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和免疫组化研究;治疗组大鼠伤后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和免疫组化研究,在伤后1天、1周及2周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NSS)。结果:假手术组大鼠m GluR1a mRNA表达较少,损伤组m GluR1a mRNA在伤后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1至48小时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伤后1小时起损伤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在伤后24 h达到高峰,伤后1周恢复正常;DBI组大鼠伤后1 h至1周大脑皮层m GluR1a阳性神经元弥漫性增加(P<0.05),在伤后24 h达到高峰。与NS组大鼠相比,AIDA组大鼠伤后12~72小时脑组织含水量较NS组明显下降(P<0.05);伤后1天及一周AIDA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伤后两周AIDA治疗大鼠组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mGluR1a参与脑外伤后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可改善损伤大鼠预后,对急性脑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19)

巨修练[7](2007)在《GABA_A受体及其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GABA_A(γ-aminobutyric acid)受体是脊椎动物和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受体,其结构与功能已初步阐明。近年来,GABA_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成为开发新型药物的热点之一,利用哺乳动物与昆虫GABA受体结合位点的区别可开发高效、安全的杀虫剂。(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07年01期)

杨闯,郭田友,郭兰婷[8](2006)在《α4β2烟碱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SHR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证实烟碱系统在认知过程中有明显的作用,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烟碱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可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认知功能。烟碱类药物可用来治疗ADHD、Alzheimer病以及其它有认知缺损的疾病。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MPD),属于中枢兴奋药物,是治疗ADHD 的首选药物,可明显改善ADHD患者的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治疗ADHD 的药物。MPD主要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统,而烟碱类药物主要作用与烟碱受体系统。本研究试图通(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1)

苗珍花,田建英,赵迅霞[9](2006)在《α7nACh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对实验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α7nACh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MLA)对实验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每天腹腔注射MLA(1.0、4.8μg/g),连续8d,采用Morris水迷宫,通过定位航行、空间探索试验观察分析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小鼠腹腔注射MLA 4.8μg/g与其余叁组相比,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腔注射MLA 4.8μg/g的小鼠有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郝艳丽[10](2006)在《GABA_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3D-Q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除是部分有机氯类、氟虫腈以及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之外,还与人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杭廷顿氏舞蹈病、癫痫、酒精中毒、精神分裂症、失眠、帕金森综合症和低能症等。所以GABA受体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尤以GABAA受体为主。本论文正是以作用于该受体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提供理论基础。论文所做工作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本课题组之前所做的四类GABA_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对家蝇及大鼠GABA受体的亲和性活性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四类结构差异性较大的化合物进行叁维构效关系(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3D-QSAR)研究的。采用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构效关系研究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大鼠GABA_A受体,把多氯环烷类(Polychlorocycloalkanes,PCCAs)化合物(具有[~(35)S]TBPS活性数据)分为两个系列进行CoMFA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模型的分子场信息,并得出1系列和2系列化合物在B和C两个结合位点上结合时的构象存在差异。2.分别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对叁恶二环辛烷类(Trioxabicyclooctanes,TBOs)化合物(具有[~3H]EBOB和[~(35)S]TBPS活性数据)进行CoMFA研究,并对所得两模型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选择性的主要因素,为设计新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3.分别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对苦毒宁类(Picrodendrin homologues,PDDs)化合物(具有[~3H]EBOB活性数据)进行CoMFA和CoMSIA研究,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模型进行比较,得出有关化合物选择性的结论,如:R_1位取代基在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的选择性上是非常重要的。4.针对家蝇GABA受体,对氟虫腈类(Fipronil homologues)化合物(具有[~3H]EBOB活性数据)进行CoMFA研究,比较不同迭合方法下的CoMFA结果,并对基于场迭合得到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CN位、-NH_2位和-CF_3位上取代基体积和电性的选取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较大。5.分别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对上述四类结构差异性较大的化合物(具有[~3H]EBOB活性数据)的共性进行研究,用DISCOtech模块搜索药效团模型,并进行CoMFA分析,比较两药效团模型和两CoMFA模型的异同点。两药效团模型都具有叁角形(两个氢键受体中心和一个疏水中心)作用模式,并最终推测大鼠受体的结合口袋可能比家蝇受体的结合口袋小一些。本论文进行上述工作得到的药效团模型和CoMFA模型均较好,尤其是对这四类化合物共性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06-04-03)

竞争性拮抗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R)是杀虫剂的重要作用靶标之一,目前已商品化的作用于GABA受体的杀虫剂均属于该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NCAs)。研究表明,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CAs)的结合位点与作用机制有别于非竞争性拮抗剂,但二者具有相似的功能,均有杀虫活性。因此,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也具有开发成杀虫剂的潜力,但目前竞争性拮抗剂类杀虫剂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近十年来昆虫GAB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农药研究者的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争性拮抗剂论文参考文献

[1].郑小娇.昆虫GABA受体正构位点与竞争性拮抗剂的模拟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2].郑小娇,李华光,刘根炎,巨修练.昆虫γ-氨基丁酸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17

[3].李磊,王军军,葛敏.新型AMP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1

[4].徐功瑾,刘根炎,雷晔,巨修练.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3D-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5].杨小锋,曹飞,刘伟国.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竞争性拮抗剂AIDA的保护作用[C].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

[6].曹飞.颅脑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GluR1a)表达及竞争性拮抗剂1-氨基茚-1,5-二羧酸(AIDA)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

[7].巨修练.GABA_A受体及其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07

[8].杨闯,郭田友,郭兰婷.α4β2烟碱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SHR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9].苗珍花,田建英,赵迅霞.α7nACh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对实验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

[10].郝艳丽.GABA_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的3D-QSAR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06

标签:;  ;  ;  ;  

竞争性拮抗剂论文-郑小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