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样论文-陈芳,段虓,周洋,吴聪

柱状样论文-陈芳,段虓,周洋,吴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柱状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XTGC079,柱状样,太平洋

柱状样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段虓,周洋,吴聪[1](2018)在《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太平洋进行深海资源调查时获取的XTGC079等8条柱状样(最大取样深度825cm)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鉴定。所有样品均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处理,将制好的薄片置于Zeiss Axio Imager.A2m偏光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观察200个视域,并随机统计10个视域的化石数量作为每个样品的相对丰度。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带的划分采用Martini(1971)的"标准新生代钙质超微浮游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罗茜,陈亮[2](2017)在《全球变化与海气专项底质调查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罗茜 通讯员 陈亮)经过56天的外业调查,“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底质航次调查队圆满完成任务,乘坐“海测3301”船于7月12日返回广州港。本航次调查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牵头,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及厦门大学参与实施。调查(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7-07-24)

张瑞利[3](2016)在《福建局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从福建省地矿局获悉,由该局组织实施的“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自3月22日开展野外调查以来,已完成地质取样133个站位浅层样、38件柱状样,相关地质调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据福建省地矿局地质专家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6-05-05)

彭娜娜[4](2016)在《17000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柱状样S10沉积学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MS14C高精度定年,本文对冲绳海槽中部陆坡区岩芯S10展开粒度、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分析,分别从稀土元素和黏土矿物角度探讨冲绳海槽中部岩芯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岩芯S10记录了冲绳海槽中部约17 000 a以来沉积物的物源变化,沉积物主要由来自长江、黄河和台湾的陆源物质和火山物质组成,不同时期各源区物质贡献程度不同。16 500~11 600 a,长江、黄河陆源碎屑为主;11 600~7 750 a,海平面变化大,长江、黄河物质为主;7 750~6 450 a,沉积物全岩样稀土元素显示火山物质为主要物源,黏土矿物组成显示细粒沉积物以黄河碎屑为主,说明粗粒物质主要为火山物质,细粒物质主要为黄河碎屑物质;6 450~3 900 a,稀土元素显示沉积物在4 000 a左右受火山物质影响,黏土矿物显示细粒沉积物以长江、黄河陆源碎屑为主,台湾物质有一定影响;3 900~1 900a,岩芯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长江和黄河,台湾物质略有增多;1 900 a至今,稀土元素显示黄河物质为主,而黏土矿物显示细粒物质以长江碎屑为主,台湾物质影响增强。本文利用稀土元素的物源判别公式DF计算得到长江、黄河、台湾和火山潜在物源的DF值,长江、黄河陆源DF值记录并反映了17 000 a以来冬季风的演变情况,可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弱演化指标。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和蒙脱石形成条件独特,物源区相对单一,可将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做为东亚冬季风强弱演化的另一项指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中部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研究可得到海槽17 000 a以来物源及东亚冬季风的演化情况,对于重建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内部沉积物物源及古环境的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5-01)

荆夏,陈芳[5](2015)在《南海东部HYD235柱状样的孢粉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沉积物中含有较丰富的孢粉,对其的研究在恢复周边陆地古植被、古气候,为海陆气候演变的相互对比提供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属于南海早热带,气候有干、湿季之分,天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在少雨地方出现热带稀树草原,多雨的低地或山地沟谷也有热带雨林。本次研究的HYD235柱状样位于南海东部,水深2695 m,孔深865 cm,岩性为均一的黄灰色、灰色黏土质粉砂。孢粉处理采用重液浮选法。统计结果换算为丰度值(粒(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6)

张江勇,王志敏,廖志良,王金莲,李小穗[6](2015)在《南海深海平原柱状样QD189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粒度、碎屑矿物丰度之间的主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学可能是南海深海平原古环境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方面之一。众多磁学参数中,磁化率是最基本、最综合反映沉积物磁性矿物总体状况的参数,非磁滞剩磁对单畴颗粒含量敏感,而且单畴颗粒是剩磁的主要携带者,结合粒度、碎屑矿物丰度等数据探索南海深海平原柱状样QD189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地质含义。在磁化率大于45×10-5层位和481 cm以浅的磁化率小于45×10-5的层段,磁化率、2~5粒级含量、ARM和ARM@20m T变化一致性较好,2~5粒级软磁性多畴颗粒含量变化可能是这些层位磁化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808~488 cm层段内,小于45×10-5的磁化率与2~5粒级含量、ARM和ARM@20m T变化总体上一致性较差,磁化率变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2~5粒级是QD189重要的较粗粒级组分,大体上以深度350 cm为界具有下层段含量较高且粒度变化大、上层段含量较低且粒度变化小的特点。ARM@20m T比ARM更加真实地表示QD189单畴颗粒含量,除了单畴颗粒外,9~12粒级假单畴、多畴颗粒矿物对665~48 cm层段的ARM可能有一定贡献,其中,层段548~310 cm的ARM中可能还有6~9粒级多畴颗粒的贡献。通过碎屑矿物丰度、火山玻璃丰度和(或)磁化率异常峰值的对应关系识别出6次火山活动,火山玻璃丰度的分布特点还揭示出QD189中普遍发生生物扰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09期)

李波,李顺,王艳,张江勇,李学杰[7](2015)在《西菲律宾海GX149柱状样磁性地层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取自西菲律宾海西部的GX149重力活塞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粒径以假单畴(PSD)为主。天然剩磁强度分布范围为(1.07~6.51)×10-7 Am2,平均值为3.33×10-7Am2。经过0~80mT交变场退磁后,几乎所有样品均可获得稳定的特征矢量方向,且磁倾角绝大部分为正值,表明整个GX149柱状样处于布容正极性期。样品的磁倾角普遍存在浅化现象,且从顶到底,磁倾角变浅程度逐渐增强,与沉积物的压实作用有关。通过与相邻海域柱状样的对比,估算出GX149柱状样的平均沉积速率在0.79~2.42cm/ka之间,其底界年龄在256.2~781ka之间。(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5年08期)

庄畅,陈芳,段虓[8](2015)在《黄岩岛海域HYD235柱状样近30万年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迄今为止,对南海东部黄岩岛海域的地质环境状况仍了解甚少。本文通过HYD235柱状样的微体古生物分析显示:浮游有孔虫粉红色Globigerinoides ruber末现面(Last Occurrence,LO)出现在岩芯430 cm处,对应生物地层时代120 ka B.P.;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在410 cm开始(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亓学奎,马召辉,王英,姜霞,金军[9](2015)在《太湖沉积物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太湖沉积物柱状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探讨了沉积柱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OCPs浓度为0.88—4.73 ng·g-1(干重),平均值为2.17 ng·g-1;DDTs、HCHs、六氯苯的残留量均较高,其中DDTs为0.10—1.32 ng·g-1,平均值为0.57 ng·g-1;HCHs的浓度为0.25—1.99 ng·g-1,平均值为0.65 ng·g-1;六氯苯为0.50—1.35 ng·g-1,平均值为0.92 ng·g-1.3个湖湾的沉积柱表层DDTs含量最高,有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成分分析表明,太湖可能着存在着DDTs类物质的输入.(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5年05期)

荆夏,陈芳,高红芳,李顺[10](2015)在《南海东部ZSQD225柱状样的孢粉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海东部ZSQD225柱状样的孢粉记录的研究表明,自下而上可建立5个孢粉组合带:Ⅰ带:PolypodiaceaePinus-Quercus-Pteris-Cyathea;Ⅱ带:Quercus-Polypodiaceae-Pinus-Lycopodium-Gramineae;Ⅲ带:Polypodiaceae-Microlepia-Castanopsis-Pteris-Pinus;Ⅳ带:Podocarpus-Artemisia-Castanopsis-Polypodiaceae-Pinus;Ⅴ带:Artemisia-Castanopsis-Polypodiaceae-Pinus-Quercus,并依此划分了4个古气候古环境演化阶段。结果显示研究区经历了温暖潮湿—炎热潮湿—温暖湿润—温暖稍干的气候变化过程。通过与南海东部184站钻孔的对比,大致划分了ZSQD225柱状样的地层时代。(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柱状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罗茜 通讯员 陈亮)经过56天的外业调查,“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底质航次调查队圆满完成任务,乘坐“海测3301”船于7月12日返回广州港。本航次调查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牵头,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及厦门大学参与实施。调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柱状样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芳,段虓,周洋,吴聪.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罗茜,陈亮.全球变化与海气专项底质调查完成[N].中国海洋报.2017

[3].张瑞利.福建局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展[N].中国矿业报.2016

[4].彭娜娜.17000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柱状样S10沉积学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

[5].荆夏,陈芳.南海东部HYD235柱状样的孢粉记录[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张江勇,王志敏,廖志良,王金莲,李小穗.南海深海平原柱状样QD189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粒度、碎屑矿物丰度之间的主要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2015

[7].李波,李顺,王艳,张江勇,李学杰.西菲律宾海GX149柱状样磁性地层学[J].海洋地质前沿.2015

[8].庄畅,陈芳,段虓.黄岩岛海域HYD235柱状样近30万年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9].亓学奎,马召辉,王英,姜霞,金军.太湖沉积物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15

[10].荆夏,陈芳,高红芳,李顺.南海东部ZSQD225柱状样的孢粉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质学刊.2015

标签:;  ;  ;  ;  

柱状样论文-陈芳,段虓,周洋,吴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