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膨胀论文-曹万灵

渗透性膨胀论文-曹万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透性膨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膨胀土,胀缩,渗透性

渗透性膨胀论文文献综述

曹万灵[1](2019)在《浅析膨胀土胀缩变形以及渗透性规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几种解释膨胀上胀缩变形机理的主要资料及其评析,探析了膨胀土的渗透性的相关特性,希冀对相关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9年08期)

彭艳周,刘俊,徐港,高军,吕俊达[2](2019)在《粉煤灰掺量对膨胀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内蒙古上海庙镇±800kV换流站建设工程,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对膨胀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抗水冻和抗盐冻)、抗氯离子渗透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降低,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亦均变差,这主要应归因于在用水量、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增大时,混凝土中因水泥用量减少而导致水化产物的数量减少、水泥石微观结构密实度下降;粉煤灰掺量2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以上,抗冻等级F200以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亦较好.将这一配比的混凝土用于该换流站工程换流阀水冷系统中水池结构的建设,工程现场检测证实,混凝土各项性能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制得的水池结构质量良好.(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胡瑾,阳小良[3](2018)在《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和地下水共同影响下,膨胀土路基或边坡工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的干缩湿胀变形,其渗透性能也会出现显着变化,并进一步诱发膨胀土路基或边坡的失稳破坏。为系统研究竖向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能变化规律,采用温控气压固结渗透仪分别进行不同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膨胀、收缩与渗透试验,研究膨胀土在不同荷载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胀缩变形规律,确定膨胀土水渗透系数和气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能够用于确定膨胀土容许胀缩变形量和容许竖向荷载,提出明确的膨胀土路基或边坡的最小防护深度和限制荷载,优化膨胀土路基和膨胀土边坡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19期)

刘通[4](2018)在《煤矸石粉改良膨胀土渗透性与孔隙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中西部膨胀土分布较广的地区,公路边坡工程事故发生较多,其中大部分事故起因是雨水入渗所引起的,对路基土的渗透性能要求较高,因此研究膨胀土的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膨胀土中的孔隙作为液体下渗的主要路径,其结构特征对土体的渗透性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所以对膨胀土的微观孔隙特征与其渗透特性及两者关系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室内常规变水头渗透试验对膨胀土重塑土样以及煤矸石粉改良膨胀土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压汞试验对土体微观孔隙结构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探讨了膨胀土与改良膨胀土孔隙特征参数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研究了不同干密度的素膨胀土和改良膨胀土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素膨胀土的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干密度与孔隙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得出煤矸石粉对膨胀土渗透性的改良效果很好,随着粉土比的增大,渗透系数能减小几个数量级。(2)研究了干密度和煤矸石粉外掺剂对膨胀土孔隙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密度的减小,孔隙分布曲线从双峰状态,变为有明显峰值的叁峰状态。随着膨胀土干密度的的逐渐减小,除了曲折因子和小孔隙百分含量,其他孔隙特征参数均有所减小;随着煤矸石粉掺量的增加,孔隙分布曲线从明显的双峰状态,变为只有一个峰值明显的单峰曲线。随着膨胀土中煤矸石粉含量的的逐渐增大,曲折因子逐渐增大,总孔面积明显增大,平均孔径逐渐减小,临界孔径随之减小。(3)研究了膨胀土孔隙特征参数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发现素膨胀土的渗透系数与总孔面积为弱相关,与中孔隙百分含量为中等相关,与临界孔径、平均孔径、大孔隙百分含量、小孔隙百分含量和曲折系数为强相关。改良膨胀土的渗透系数与总孔面为中等相关,与其他孔隙特征参数都为强相关。在实际工程中,临界孔径可以考虑作为膨胀土渗透性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艺东[5](2017)在《碱溶液及离子溶液作用下高庙子膨润土膨胀性及渗透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初步确定的核废物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为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其较高的膨胀性及极低的渗透性满足了深地处置库的要求,由于深地处置系统高碱性、热与各种离子盐溶液的复杂环境,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物理化学变化直接影响核废物处置库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高庙子膨润土在高碱性、离子盐溶液环境及热环境下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进行评价。本文通过试验及分析高庙子膨润土一系列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在在高碱性、离子盐溶液环境及热环境条件下的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不同浓度的碱性溶液作用下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的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膨胀性能及渗透性能试验,初步探索碱溶液对膨润土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溶液对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的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膨胀性能及渗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影响程度增强。(2)通过不同离子种类的盐溶液作用下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的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膨胀性能及渗透性能试验,初步探索不同离子对膨润土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子溶液中,随着金属离子价位的升高,对高庙子膨润土的各项性能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3)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蒸馏水及碱性溶液的膨胀性能及渗透性能试验,初步探索相同条件下温度的变化与膨润土性能的变化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进行越剧烈。综上所述:碱性溶液对高庙子膨润土中的蒙脱石有一定的溶蚀作用,且溶蚀作用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钠、钾、钙、镁、铁、铝离子的离子盐溶液与高庙子膨润土进行了离子交换,降低了膨润土的膨胀性,增大了它的渗透性,不利于其作为缓冲/回填材料的密封作用,试验温度对膨润土的水化作用与溶解作用均起到了催化作用,加快了试验速度,加深了反应程度。(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0)

杨毅凡[6](2016)在《一种非饱和膨胀土渗透性试验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都粘土基坑边坡发生变形过大、坡脚软化、悬臂桩倾斜、甚至整体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造成的水分渗入,另一方面,成都粘土作为膨胀土且我们在工程中接触的土体大多为非饱和土,因此对非饱和膨胀土渗透性的测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然而,目前关于直接测量非饱和膨胀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很少,并且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就如何开展非饱和膨胀土的渗透性试验及装置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瞬时截面法为基本试验原理,考虑膨胀土的特殊性与已有非饱和土渗透性试验具有的问题,尝试进行了试验装置的改进与设计。试验装置由监测元件、渗透仪、供水装置叁部分组成,监测元件选择EC-5湿度计、MPS-2张力计、EM-50数据采集器;渗透仪采用不锈钢材料,首尾两端设计有进水孔与排气管,土样室前端设计有供水腔,尺寸大小设计为50cm×10cm×10cm,壁厚1cm;供水装置由供水瓶、马氏瓶、调水滑轮、供水腔四部分构成。同时,针对试验的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形成相对较完整的试验方案设计规程。同时,通过前期试验的可行性研究,还分析了试验装置选择及方法不当对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成都地区非饱和膨胀土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测量成果,计算整理出土水特征曲线、渗透性-浸湿时长关系曲线、渗透性-基质吸力关系曲线、渗透性-饱和度关系曲线等来分析成都地区非饱和膨胀土的渗透性。结果显示:成都地区非饱和膨胀土的渗透性很弱,数量级大致在10-10~10-11m/s之间变化;渗透性随浸湿时长、饱和度、基质吸力的变化关系呈非线性,与普通上的线性变化有很大区别,初入水阶段,渗透系数开始由2.88×10-10m/s先降低至最小值3.19×10-11m/s,然后随着注水过程的进行,其渗透系数开始增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膨胀土的特殊性质,这一性质表现在膨胀土吸水时,颗粒发生膨胀,其间的有效孔隙体积可能会减少。(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边策,田正宏,李雪宁,刘剑波[7](2016)在《抗盐型GCL膨胀和渗透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含盐环境中普通膨润土防水毯(GCL)抗渗性能严重衰减问题,选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添加剂与膨润土混合,通过试验测定混合物的膨胀指数,再据此制成抗盐型GCL(改性膨润土),并测定其在不同浓度、阳离子盐溶液、长期海水浸泡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规膨润土在高含盐溶液及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指数较低,但添加CMC-Na后膨胀指数明显提高;添加CMC-Na制成的抗盐型GCL的渗透系数随着水化液浓度及阳离子价位数升高而增大,但明显低于普通GCL;海水长期浸泡环境下抗盐型GCL渗透系数变化较小,低于普通GCL,且与其膨润土膨胀指数有较好相关性。据此可利用掺加CMC-Na以有效改善高含盐环境下的防渗效果。(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徐敏,李雄威,刘正明[8](2014)在《非饱和膨胀土渗透性室内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西南宁强膨胀土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了膨胀土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和土体裂隙性指标。结果表明:土样初始渗透系数与表面裂隙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关系可以反映土体表层裂隙的发育情况;而在渗透试验中,当渗透系数收敛到1E-6 m/s时所用的时间,可定义为裂隙闭合时间,这一时间数据与土样表面裂隙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其关系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现场场地大气剧烈影响深度范围内的膨胀土裂隙开展状态。分析表明:渗透试验的方法可以间接描述膨胀土的裂隙发育。(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袁俊平,丁巍,蔺彦玲,张锋,王启贵[9](2014)在《浸水历时对裂隙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与膨胀土有关的工程问题都与其渗透性有关,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膨胀土的渗透性会随渗透历时而逐渐变化。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有无裂隙、浸水历时长短等对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裂隙时膨胀土渗透系数比无裂隙时大2个数量级左右;浸水后,裂隙膨胀土的渗透性迅速显着降低,大约2 d~3 d后趋向稳定,稳定后渗透系数约比浸水前低1~2个数量级,与无裂隙膨胀土接近。为工程设计和数值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陈宝,张会新,陈萍[10](2013)在《碱溶液对GMZ膨润土膨胀性和渗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适用于碱性溶液入渗的膨胀渗透仪,对不同初始干密度的高压实高庙子(GMZ)膨润土进行膨胀、渗透试验,试验中用NaOH溶液模拟碱性孔隙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溶液入渗作用下,各试样的膨胀力均呈现双峰变化形态;相同初始干密度试样的膨胀力随入渗碱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渗透系数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碱溶液浓度相同时,试样的膨胀力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碱性孔隙水的长期入渗会减小高压实GMZ膨润土的膨胀性、提高其渗透性,最终降低膨润土的缓冲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渗透性膨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内蒙古上海庙镇±800kV换流站建设工程,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对膨胀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抗水冻和抗盐冻)、抗氯离子渗透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降低,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亦均变差,这主要应归因于在用水量、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增大时,混凝土中因水泥用量减少而导致水化产物的数量减少、水泥石微观结构密实度下降;粉煤灰掺量2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以上,抗冻等级F200以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亦较好.将这一配比的混凝土用于该换流站工程换流阀水冷系统中水池结构的建设,工程现场检测证实,混凝土各项性能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制得的水池结构质量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透性膨胀论文参考文献

[1].曹万灵.浅析膨胀土胀缩变形以及渗透性规律试验[J].中国水运.2019

[2].彭艳周,刘俊,徐港,高军,吕俊达.粉煤灰掺量对膨胀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胡瑾,阳小良.膨胀土胀缩变形与渗透性规律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8

[4].刘通.煤矸石粉改良膨胀土渗透性与孔隙特征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5].张艺东.碱溶液及离子溶液作用下高庙子膨润土膨胀性及渗透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6].杨毅凡.一种非饱和膨胀土渗透性试验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7].边策,田正宏,李雪宁,刘剑波.抗盐型GCL膨胀和渗透性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6

[8].徐敏,李雄威,刘正明.非饱和膨胀土渗透性室内模拟试验[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

[9].袁俊平,丁巍,蔺彦玲,张锋,王启贵.浸水历时对裂隙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

[10].陈宝,张会新,陈萍.碱溶液对GMZ膨润土膨胀性和渗透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渗透性膨胀论文-曹万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