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泼彩论文-吕华斌

泼墨泼彩论文-吕华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泼墨泼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

泼墨泼彩论文文献综述

吕华斌[1](2019)在《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中国艺坛当中比较耀眼的大师,张大千无疑有着传奇的一生,更是有着卓越的艺术成就,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通过对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的剖析研究,就能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其绘画艺术的特色。基于此,本文先就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特征以及审美价值加以阐述,然后就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语言以及产生的影响。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的研究,旨在能进一步的了解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1期)

张曼华[2](2019)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泼墨泼彩蠡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关注历代画论中的泼墨泼彩现象,从泼墨泼彩画之溯源,"自在心情盖世狂"——论泼墨泼彩画家的性情,"趣在法外"——泼墨泼彩之画理特征,于"没踪处潜身"——论泼墨与逸品之渊源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泼墨泼彩画的画风特征及其在画史上的独特魅力。泼墨泼彩是中国画不可忽视的表现形态,看似另辟蹊径,卓尔不群,实际上与其他形式的传统中国画一样,追求无笔墨痕的自然天成之境。(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陶昌平[3](2019)在《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中的肌理形态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中的肌理,不仅是对画面局部细节的凸显,而且是把肌理作为主要绘画语言的艺术表现。肌理绘画语言在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中的价值与意义和传统绘画中笔墨的价值与意义同等重要。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肌理不再是绘画形体的装饰和附庸,肌理自身就是形体,就是生命情感的显现,在画面中取得了更为独立的地位。(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邓锦环[4](2018)在《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技法的相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大千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尤其是他晚年所创的泼墨泼彩山水画,虽大气磅礴,却又清润秀逸。这是在传统山水画基础上的又一表现形式与技法的突破,他开创了代表中国绘画的新风,为现代水墨画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主要探究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的相关技法。如张大千在绘制泼墨泼彩山水画时对纸张、笔墨的选择;在绘制过程中泼墨、破墨、泼彩在技法上的运用;以及其对后世绘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邓锦环[5](2018)在《探究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的艺术绘画风格及表现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大千是近代罕见的全能画家,他在山水、人物、花鸟等领域都成就卓着。而在他的花鸟作品中却以荷花居多。他喜欢画荷花,爱其性格和品性,认为:"中国画重笔墨,而荷花是用笔墨的基本功。"所以荷花的绘制一直贯穿着张大千的绘画生涯。他的荷花风格特点及技法的演变过程可以引用张育之的一句话来概括:"张大千画荷,早期多用没骨法,后来融合徐渭、石涛、八大等笔趣,作品更加潇洒脱俗;晚年喜爱泼墨泼彩,别有一番境界。"可以说他的泼墨泼彩荷花打破了当时花鸟绘画单纯水墨的泼墨表现形式,开启了花鸟水墨画的新方向,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列举实例论述其泼墨泼彩荷花的艺术绘画风格及表现技法。其中主要阐述了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技法成熟时期的绘画风格与技法运用。(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周芳利[6](2018)在《张大千泼墨泼彩形成的内在理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其内在理路,其实质是对中国画笔、墨、色传统关系的重塑。张大千以对画面视觉性的关注为基础,削弱画面中线条的地位,强化墨与色的表现力,最终超出了中国画"笔主墨随"的传统程式。同时,墨与色的平面化趋势造成画面从叁维空间向二维空间压缩,强化了画面的形式感以及墨与色本身的情感表达力量(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8年08期)

周芳利,王英[7](2018)在《张大千泼墨泼彩与西方抽象艺术关系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泼墨泼彩不仅是一种绘画风格,更为张大千提供了一个融合不同技法风格的平台。在类似西方抽象艺术的表面下,既保持了鲜明的个人风貌,又有包容不同体系绘画技法的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个融化中西方艺术冲突的矛盾复合体,也是张大千个人艺术追求隐喻性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吴肇戎[8](2018)在《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技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画坛在上个世纪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画家,张大千是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张大千不仅在绘画方面成就极高,在书法、诗词等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张大千先生重视水墨与墨彩的结合,对全新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创建。(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7期)

刘晨[9](2018)在《浅谈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中国画巨匠张大千,是一位在传统与创新两方面都有建树的大师。泼墨泼彩是张大千的艺术创造,此种风格不仅是他绘画的巅峰,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杨阳[10](2018)在《以《黄山狮子林》为例简析刘海粟泼墨泼彩绘画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海粟泼墨泼彩绘画语言是在传统绘画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融合了近现代西方绘画语言与表现方式,将中西方的绘画思想予以融合、再创作。刘海粟在我国传统泼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特征鲜明的泼墨泼彩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该文以刘海粟中国画作品《黄山狮子林》为例,研究刘海粟的泼墨泼彩绘画的形成、发展和性质。(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泼墨泼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关注历代画论中的泼墨泼彩现象,从泼墨泼彩画之溯源,"自在心情盖世狂"——论泼墨泼彩画家的性情,"趣在法外"——泼墨泼彩之画理特征,于"没踪处潜身"——论泼墨与逸品之渊源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泼墨泼彩画的画风特征及其在画史上的独特魅力。泼墨泼彩是中国画不可忽视的表现形态,看似另辟蹊径,卓尔不群,实际上与其他形式的传统中国画一样,追求无笔墨痕的自然天成之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泼墨泼彩论文参考文献

[1].吕华斌.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J].艺术评鉴.2019

[2].张曼华.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泼墨泼彩蠡议[J].美术学报.2019

[3].陶昌平.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中的肌理形态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

[4].邓锦环.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技法的相关探究[J].戏剧之家.2018

[5].邓锦环.探究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的艺术绘画风格及表现技法[J].艺术科技.2018

[6].周芳利.张大千泼墨泼彩形成的内在理路研究[J].荣宝斋.2018

[7].周芳利,王英.张大千泼墨泼彩与西方抽象艺术关系再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

[8].吴肇戎.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技法探究[J].中国文艺家.2018

[9].刘晨.浅谈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8

[10].杨阳.以《黄山狮子林》为例简析刘海粟泼墨泼彩绘画语言[J].美术教育研究.2018

标签:;  ;  ;  

泼墨泼彩论文-吕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