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散辐射论文-何观寰,刘泳海,徐振飞

杂散辐射论文-何观寰,刘泳海,徐振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杂散辐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家居,电磁兼容,辐射杂散

杂散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何观寰,刘泳海,徐振飞[1](2019)在《智能家居辐射杂散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智能家居设备射频模块的无线电骚扰种类,阐述智能家居设备辐射杂散的试验方法,完成对比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完善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线电骚扰试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日用电器》期刊2019年11期)

彭俊,何琦,张营,王佰海,孙德新[2](2019)在《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内部杂散辐射定标与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热红外光谱仪系统内部杂散辐射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探测器和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辐射定标.通过分别单独标定探测器对黑体辐射能量的全谱段输出响应曲线和光谱仪系统对黑体辐射能量分光后单一光谱通道的输出响应曲线,从而定量得出光谱仪的内部杂散辐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值且能计算出不同积分时间和光机温度时内部杂散辐射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采用该方法对现有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进行了实验测量,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偏离小于1%.该方法可操作性高,可用于测量热红外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在总输出DN值中的占比、预测光谱仪制冷对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测量其他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手段的效果等.(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栗洋洋,刘琳,彭晴晴,杨加强[3](2019)在《卡塞格林系统的杂散辐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塞格林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同轴反射系统,具有长焦距、大通光口径、工作波段宽的特点。但是,卡塞格林系统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受杂散辐射的严重影响。本文对卡塞格林系统进行了杂散辐射特性的研究和讨论,首先指出了该系统的杂散辐射源,并在杂散光分析软件TracePro中建立了系统的光机模型,对系统进行杂散光追迹。然后分析得出系统的外部杂散辐射和内部杂散辐射对系统的影响,得到系统的点源透过率,并据此指标评价系统的杂散光抑制水平。最后,针对系统的杂散辐射,设计了遮光罩并提出其他杂散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8期)

张发强,张维光,万文博[4](2019)在《基于光线追迹的红外探测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散辐射分析与抑制是红外探测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杂散辐射增加了系统的噪声,降低了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首先对红外探测系统杂散辐射源进行了分析,对基于光线追迹的杂散辐射分析理论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具体的红外探测光学系统实例,提出了反向光线追迹的思路,分析系统关键表面的特性,提出了给机械表面涂覆吸收膜的方法来抑制系统的杂散辐射,分析结果满足杂散辐射抑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卢杰[5](2019)在《预校准法与替代法在小信号杂散辐射功率测量中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分析预校准法与替代法在小信号杂散辐射率测量中的差异,揭示了用预校准法测量小信号杂散分量时,由于混入了功率分量不可忽略的仪器本底噪声,测量结果偏大;而替代法由于替代前后是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进行测量,仪器本底噪声可以互相抵消,所以测量更准确。(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19年04期)

韩星,吴含笑,王泷仪[6](2019)在《复合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分析及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谱段光谱仪为例,针对前端为卡塞格林结构形式的复合光学系统,设计了一种杂散辐射抑制装置。该装置含有外遮光罩1、外遮光罩2和2个内遮光罩,其中外遮光罩2有效地阻挡了直接进入光学系统的外杂散光。该装置可抑制各谱段的杂散辐射,其中可见光支路杂散辐射抑制后的杂光PST与信号光PST相差7~8个数量级,近红外支路杂散辐射抑制后的杂光PST与信号光PST相差5~6个数量级。该装置可提高光谱仪工作时段,性能稳定有效,且系统图像不受杂散光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1期)

林国画,张磊,张敏[7](2018)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杂散辐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杂散辐射分析的过程中,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光线追迹,找到了窗片、滤光片、冷屏、探测器芯片的反射是产生杂散辐射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相应抑制杂散辐射的方式,包括通过镀膜降低窗片、滤光片反射率,通过发黑、设计多层隔板来提高冷屏的吸收能力,通过在探测器芯片上制作可靠性高的微纳结构来降低表面反射率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9期)

田棋杰[8](2018)在《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分析抑制与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测控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光电经纬仪对探测能力、成像质量和测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与可见光系统相比,红外系统采用被动成像的工作方式,其杂散辐射不仅来源于系统外部的杂散辐射源即外部杂散辐射,还要考虑系统自身的热辐射即内部杂散辐射。为实现对远距离、弱目标的有效探测,红外经纬仪一般采用高灵敏度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对热源特别敏感。相比于外部杂散辐射,内部杂散辐射对于系统的影响更加突出,已经成为限制红外经纬仪性能提升的瓶颈。此外,靶场环境的复杂性对于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升系统的各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在红外系统内部杂散辐射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梳理了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研究面临的难题,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本论文以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杂散辐射分析方法、抑制措施和测量方法叁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内部杂散辐射分析方面,采用复合照度分布法,增加追迹光线数量,有效解决了分析结果精度受光线追迹数量限制的问题。将微元分割思想应用于内部杂散辐射分析过程,详细分析红外经纬仪不同位置微元对于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为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结合复合照度分布法,对某红外系统内部杂散辐射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红外系统不同部位加热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在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方面,从内部杂散辐射来源、传输路径和算法补偿叁方面进行综合抑制,提出了一种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温漂补偿实验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补偿红外经纬仪输出灰度,可以有效减弱内部杂散辐射漂移对于系统输出的影响,增强红外经纬仪的环境适应性。针对球面反射温阑抑制内部杂散辐射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球面反射温阑分析模型,基于外界热辐射无法直接到达探测器靶面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球面反射温阑设计理论。依据该理论设计了用于实现F/2探测器与F/4红外系统相匹配的球面反射温阑,仿真结果表明该球面反射温阑可以有效抑制杂散辐射。分别在常温环境和不同环境温度下对球面反射温阑和不同表面特性平面温阑进行辐射定标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球面反射温阑引起的探测器输出灰度仅为平面温阑的十分之一,说明球面反射温阑可以有效抑制杂散辐射,验证了所提出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在内部杂散辐射测量方面,建立了考虑积分时间和环境温度的辐射定标模型。在该定标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叁种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测量方法,分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叁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叁种方法均可实现对内部杂散辐射较高精度的测量。对于不同口径和不同形式红外系统可以选取相应测量方法。通过对内部杂散辐射进行测量,对于评价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效果,评估系统动态范围和作用距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谢臣瑜,李健军,袁银麟,康晴,朱冰青[9](2018)在《大气校正仪短波红外通道内部杂散辐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像区域大气校正仪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水平是光学设计以及性能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针对红外波段的光学系统,其内部的杂散辐射不可忽略。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定标的方法,用于测量仪器内部的杂散辐射。通过控制变量得到仪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辐射定标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测量了仪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本底信号值,并与理论计算的内部杂散辐射相比较,最大偏差为4.45%,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大气校正仪在不同环境温度以及不同增益下的杂散辐射,不仅简化了实验过程,也可以对大气校正仪内部杂散辐射指标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程小浩[10](2017)在《含镀膜窗口的红外探测系统内杂散辐射传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探测是光学探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探测精度、增大探测距离成为红外探测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红外探测系统,内部光机部件及红外窗口自身辐射演变成为的杂散辐射将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降低图像分辨率。因此,针对红外杂散辐射建立窗口红外辐射模型、开展多源探测系统中的红外杂散辐射分析,为后续的红外杂散辐射抑制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最终提高探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含镀膜窗口的红外探测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镀膜窗口红外辐射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法分析了系统内部的杂散辐射传输特性,进一步研究了窗口增透膜对系统内杂散辐射及探测精度的影响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建立窗口表观辐射模型和增透膜光学特性求解模型。窗口表观辐射模型可以表征窗口向介质体外空间辐射能量的能力及辐射能量的方向特性。在对光机系统进行杂散传输计算时,利用该模型可将介质体元发射简化为等效面面元发射,从而避免跟踪光线在介质内部的传输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增透膜光学特性求解模型基于薄膜光学理论推导得到,利用该模型可得到镀膜界面处的方向波段反射率。2.针对某红外探测系统,利用基于蒙特卡洛法编制的求解程序分析系统内部红外杂散辐射传输特性,获得系统内主要杂散源的分布、杂散辐射传输的危险路径、入瞳面上的杂散辐射分布规律及方向特性,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杂散抑制提供依据。3.将增透膜光学特性求解模型耦合加入到杂散辐射求解程序中,开展包含镀制增透膜后窗口的杂散特性研究。文章从介质表观发射特性、系统内杂散辐射传输及探测精度叁个方面来说明增透膜对系统内部辐射传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7-01)

杂散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热红外光谱仪系统内部杂散辐射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探测器和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辐射定标.通过分别单独标定探测器对黑体辐射能量的全谱段输出响应曲线和光谱仪系统对黑体辐射能量分光后单一光谱通道的输出响应曲线,从而定量得出光谱仪的内部杂散辐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值且能计算出不同积分时间和光机温度时内部杂散辐射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采用该方法对现有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进行了实验测量,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偏离小于1%.该方法可操作性高,可用于测量热红外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在总输出DN值中的占比、预测光谱仪制冷对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测量其他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手段的效果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散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1].何观寰,刘泳海,徐振飞.智能家居辐射杂散测量技术研究[J].日用电器.2019

[2].彭俊,何琦,张营,王佰海,孙德新.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内部杂散辐射定标与测量技术[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3].栗洋洋,刘琳,彭晴晴,杨加强.卡塞格林系统的杂散辐射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9

[4].张发强,张维光,万文博.基于光线追迹的红外探测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5].卢杰.预校准法与替代法在小信号杂散辐射功率测量中的差异[J].电子质量.2019

[6].韩星,吴含笑,王泷仪.复合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分析及抑制[J].应用光学.2019

[7].林国画,张磊,张敏.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杂散辐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8

[8].田棋杰.红外经纬仪内部杂散辐射分析抑制与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9].谢臣瑜,李健军,袁银麟,康晴,朱冰青.大气校正仪短波红外通道内部杂散辐射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2018

[10].程小浩.含镀膜窗口的红外探测系统内杂散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标签:;  ;  ;  

杂散辐射论文-何观寰,刘泳海,徐振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