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变线论文-孙礼璐,王瑞,谭瑞婷,姚秀萍,傅云飞

切变线论文-孙礼璐,王瑞,谭瑞婷,姚秀萍,傅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变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横切变线,测雨雷达,可见光,红外,云参数

切变线论文文献综述

孙礼璐,王瑞,谭瑞婷,姚秀萍,傅云飞[1](2019)在《基于TRMM PR和VIRS探测的青藏高原夏季横切变线云降水个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探测结果的融合数据,结合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6月22日(轨道号:03257)和2011年7月3日(轨道号:77642)两个夏季青藏高原横切变线个例的云降水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横切变线降水回波顶高度多分布于4~10 km,局部可达12 km,其降水强度85%以上为0. 5~2. 5 mm·h-1,仅局部达20 mm·h-1以上。云粒子尺度(云粒子有效半径)分布较为均匀,多数尺度分布在10~30μm之间,尺度峰值均为16μm,局部尺度可达30μm以上,液态水路径的峰值均在1. 50 kg·m-2左右。降水回波顶高度最高可达17 km,近地面降水回波强度最大可达50 d BZ,降水回波主要出现在6~10 km高度,其强度大体在17~25 d BZ。横切变线降水中浅薄降水、深厚弱对流降水、深厚强对流降水的垂直结构差异明显,并相应产生不同的近地面降水强度。(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6期)

李国平,张万诚[2](2019)在《高原低涡、切变线暴雨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低值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高原低涡与高原切变线对强降水的协同作用是高原天气影响的一种常见样式,预报员将其称为低涡切变暴雨。本文回顾了高原低涡、切变线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诊断计算、动力理论以及数值模式等多方法研究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诱发暴雨机理等科学问题,并基于低涡、切变线暴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些新方向。由于目前对这两类几何形状迥异但物理属性相近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关系的认知仍存较大分歧,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高原低涡、切变线气候学统计结果的差异还相当明显。因此,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与交叉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影响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对高原及下游灾害性天气、气候业务能力的提升亦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5期)

王玉亮,朱义青,王庆华,胡顺起[3](2019)在《影响山东切变线特征及典型个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天气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4—2013年5—9月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天气特征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将影响山东的切变线按热力性质分为冷切变线和暖切变线,10 a间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共发生59次,其中暖切变线出现43次,占切变线总发生次数73%;冷切变线出现16次,占切变线总发生次数27%。切变线发生频数7月最多,6月次之,分别占切变线总数的35.6%和23.7%,9月最少,约占0.05%。影响山东典型切变线的发生与副高关系密切,冷切变线多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受阻,在对流层低层逐渐形成,暖切变线则出现在西风带小高压与副高合并,副高北抬时形成。针对2次典型冷暖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其暴雨落区、雷达回波特征和动力机制等,结果发现:暖切变线降水的强度、暴雨范围和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冷切变线降水。暖切变线暴雨的GPS可降水量在强降雨出现前8 h快速上升,可降水量峰值对应地面降雨大值,对地面降雨变化反映不敏感,物理量呈垂直分布,强回波单体基本位于暖切变线雨带的中间。冷切变线暴雨的GPS可降水量短时间内增幅大,地面强降雨在峰值出现1 h后发生,对地面降雨变化反映较敏感,物理量从低层到高层向北倾斜且上升运动区较深厚,回波单体位于切变线南侧。(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罗潇,李国平[4](2019)在《一次东移型高原切变线过程的扰动动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 FNL(1°×1°)全球分析资料,采用动能梯度的定义和扰动动能方程,对2014年8月25—27日初生于青海省东南部之后东移到四川省中部产生天气影响过程的高原切变线进行了能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切变线发生发展时,切变线的位置和强的地转偏差及动能梯度大值区相对应,动能梯度模值的水平、垂直分布和相应的散度分布一致,可以反映切变线的基本结构特征;引入动能梯度有助于从能量变化视角来理解高原切变线的发展演变。扰动动能大值区的分布和切变线的走向一致,在切变线发展初期,扰动动能明显增大。扰动动能平流项和正压转换项的值都比较小,不足以反映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而斜压转换项和扰动位势平流项是扰动动能收支的主导项;在切变线成熟阶段,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的转换最大,斜压转换项是高原切变线发展过程中能量转换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切变线上的上升运动加强。扰动动能趋势项可以较好预示切变线的发展态势,扰动非地转位势通量及其散度对高原切变线的生消及移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顾小祥,李国平[5](2019)在《云微物理方案对一次高原切变线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8.1中的16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14年8月26—27日川渝地区的1次高原切变线主导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本次切变线强降水过程,总体来说NSSL 2-moment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但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于不同量级降水的模拟各有优势,NSSL 2-moment方案对大雨及暴雨的模拟效果最好.在主要降水区,各方案模拟的逐小时降水量的峰值均滞后于实况并且突发性更强,NSSL 2-moment+CCN方案在此区域模拟的累积降水量与实况最为接近.云中水成物含量的模拟结果显示,模拟降水较多的方案中其雪粒子含量也较多,而雪粒子不仅在其凝结过程中的潜热释放有利于对流活动发展,并且亦可以通过融化过程促进降水.而对于暖云降水部分,能够到达地面的雨水粒子含量的模拟在各方案中并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闫丽朱[6](2019)在《江淮冷切变线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81—2016年6—7月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数据集(V3.0)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江淮冷切变线的客观判识,选取了10个典型个例,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江淮地区冷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江淮冷切变线在水平方向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到高层向北倾斜,垂直伸展高度可到750hPa附近,生命史约54小时。江淮冷切变线受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综合配置的影响,850hPa上江淮地区北支低压槽的整体南压、加强和东移是江淮冷切变线演变的关键因素。由于江淮冷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演变过程可分为发展、强盛和减弱叁个阶段。在动力结构方面,江淮冷切变线对应于与其走向一致的正涡度带,正涡度中心位于850hPa附近,在强盛阶段达到最大;江淮冷切变线位于无辐散区,其南侧有强辐合中心;江淮冷切变线位于南北两侧两个次级环流之间的上升运动区内,垂直速度大值区呈竖直结构,在强盛阶段上升速度最大;在发展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的垂直运动均为上升运动,在强盛和减弱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800hPa以下为上升运动,以上为下沉运动。在热力结构方面,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低层的温度低值区中,中高层500hPa左右是温度高值区;由于北方干冷空气的主导作用,江淮冷切变线在发展和强盛阶段位于干冷空气中,随后南方暖湿空气入侵,导致江淮冷切变线强度减弱;江淮冷切变线南侧为对流不稳定层结,北侧为中性层结,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中性层结内。江淮冷切变线附近是水汽聚集带,江淮冷切变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水汽辐合中心,水汽辐合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600hPa以下,在900hPa左右最强。大气的斜压性是造成江淮冷切变线显着随高度北倾的原因之一。大气非绝热加热与江淮冷切变线具有密切关系,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非绝热加热带中,非绝热加热的强度与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变化一致,同时非绝热加热带随着切变线从北向南移动。在演变过程中,江淮区域内大气的非绝热加热主要来自于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强烈的上升运动将低层的潜热加热向上输送,增强了高空的非绝热加热,大气非绝热加热最强的高度位于对流层中层500hPa左右。利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进行诊断后发现,在江淮冷切变线的发展阶段,垂直非均匀加热项和相对涡度平流项起到主要作用,促使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增强;在江淮冷切变线的减弱阶段,水平非均匀加热项、相对涡度平流项、β效应项、上升运动项和热源变化项起主要作用,促使江淮冷切变线减弱。垂直非均匀加热项是影响垂直涡度倾向的关键因子,它的分布和大小对江淮冷切变线的移动和强度产生了主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罗潇,李国平[7](2019)在《动能空间尺度分解及其在高原切变线的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NCEP FNL(1°×1°)全球分析资料和动能的空间尺度分解方法,对2014年8月25—27日一次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能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扰动动能的增幅与高原切变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切变线的生成阶段至成熟阶段,扰动动能增加为切变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能量保障;平均动能变化大体与扰动动能呈相反趋势,在切变线生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中低层平均动能随时间减小。在影响动能变化的各因子中,斜压转换项贡献最大;在切变线生成阶段,低层平均动能与扰动动能间的转换对扰动动能变化影响明显。背景场和扰动场的相互作用使得扰动动能增大而平均动能减小,构成动能的降尺度串级,这种能量串级转换有利于中尺度的高原切变线生成。(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刘自牧,李国平[8](2019)在《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计算机客观识别技术,稳定地识别出高原切变线并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叁套常用的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 CFSR和JRA-55)在高原地区中低层大气的适用性,筛选出与高原地区500 h Pa风场较为吻合的NCEP CFS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Climate Forecast System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作为基础数据,根据人工判识切变线的基本标准与计算机几何学知识,定义了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标准。对客观识别出的2005~2015年高原切变线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近11年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高原切变线年均生成49.4条,其中东部型切变线年均38条,是高原切变线的基本型;高原切变线维持时间多为6 h;切变线两侧的水平散度、垂直涡度和总变形叁个物理量的大值区均出现在94°~95°E。客观识别高原切变线的方法可以较为高效地识别高原切变线,为高原切变线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翁佳烽,周静,周义昌,李厚伟[9](2018)在《肇庆市切变线暴雨的精细化时空分布及其环流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肇庆市2008—2017年近10年20个典型切变线暴雨过程的降水量资料,通过EOF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分布雨型的环流背景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EOF展开方法表明肇庆切变线暴雨前3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比例为93. 6%。(2)切变线暴雨过程出现频率最多的3种分布雨型为:全市一致偏多(少)型(南部变率高于北部)、南多(少)北少(多)型、南北多(少)中部少(多)型。(3)第1模态最大正负相关的2个典型个例环流场特征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空槽南伸位置和切变线移动路径以及西南气流的强弱;第2模态的区别在于切变线南压滞留的位置和时间差异;第3模态区别在于切变线是否断裂为东西两段以及低层风速风向辐合区域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刘自牧,李国平,张博[10](2018)在《高原涡与高原切变线伴随出现的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涡、高原切变线是影响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利用2005-2016年NCEP/CFSR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高原涡、高原切变线伴随发生的数量、生成的先后顺序和源地等。结果表明,近12年来,客观识别的高原涡年平均生成45个,高原切变线年均生成48条,30%左右的高原涡与高原切变线伴随出现,相伴出现的现象在整个高原均有发生。两者伴随出现时,高原切变线往往先于高原涡生成;当高原涡伴随高原切变线出现时,高原切变线的维持时间较长;而无论是否有高原切变线伴随,高原涡的维持时间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切变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低值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高原低涡与高原切变线对强降水的协同作用是高原天气影响的一种常见样式,预报员将其称为低涡切变暴雨。本文回顾了高原低涡、切变线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诊断计算、动力理论以及数值模式等多方法研究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诱发暴雨机理等科学问题,并基于低涡、切变线暴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些新方向。由于目前对这两类几何形状迥异但物理属性相近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关系的认知仍存较大分歧,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高原低涡、切变线气候学统计结果的差异还相当明显。因此,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与交叉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影响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对高原及下游灾害性天气、气候业务能力的提升亦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变线论文参考文献

[1].孙礼璐,王瑞,谭瑞婷,姚秀萍,傅云飞.基于TRMMPR和VIRS探测的青藏高原夏季横切变线云降水个例分析[J].高原气象.2019

[2].李国平,张万诚.高原低涡、切变线暴雨研究新进展[J].暴雨灾害.2019

[3].王玉亮,朱义青,王庆华,胡顺起.影响山东切变线特征及典型个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4].罗潇,李国平.一次东移型高原切变线过程的扰动动能特征[J].气象科学.2019

[5].顾小祥,李国平.云微物理方案对一次高原切变线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闫丽朱.江淮冷切变线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7].罗潇,李国平.动能空间尺度分解及其在高原切变线的分析应用[J].高原气象.2019

[8].刘自牧,李国平.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J].大气科学.2019

[9].翁佳烽,周静,周义昌,李厚伟.肇庆市切变线暴雨的精细化时空分布及其环流型特征[J].广东气象.2018

[10].刘自牧,李国平,张博.高原涡与高原切变线伴随出现的统计特征[J].高原气象.2018

标签:;  ;  ;  ;  ;  

切变线论文-孙礼璐,王瑞,谭瑞婷,姚秀萍,傅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