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矿化氮论文-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

土壤可矿化氮论文-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可矿化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库特征,可矿化碳,植被恢复,紫色土

土壤可矿化氮论文文献综述

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1](2019)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方法,研究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0~10、10~20与20~40cm土层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结果表明: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矿化碳含量和矿化速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进程而增加;矿化率随恢复进程增加,随土层加深先减后增再分布均匀;累积矿化排放量及其速率随恢复进程增加,其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小;qCO_2值随恢复进程和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可矿化碳含量与凋落物现存量、质量损失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8*和0.915**(*P<0.05,**P<0.01)。研究表明,随着植被恢复进行,土壤生境由早期干扰强烈转向中后期日趋稳定,土壤固碳能力由早期差、潜力大转向中后期强、潜力小。(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巩晟萱[2](2016)在《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碳、可矿化碳含量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天然林下土壤碳库在陆地碳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对森林土壤碳源与碳汇的收支平衡、温室气体排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江西大岗山丝栗栲为主要建群种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和分析测定,用双指数模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进行拟合,并获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通过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4月、6月、8月、10月和12月不同生长时期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可矿化碳含量变化特征,并深入探讨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对活性有机碳、可矿化碳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了解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长时期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碳含量降低,各个土层土壤活性碳含量均呈现出4月份含量最低,6月份增加,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之后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连续两月份间活性碳含量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土壤温度、细菌数量和有机碳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3)丝栗栲林下土壤可矿化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土层的C02累积释放量总体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培养初期矿化过程迅速,土壤C02累积释放量迅速增加,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可矿化碳累积释放量逐渐上升,而矿化程度逐渐变缓,最后趋于平稳;不同土层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均呈现出4月份含量最低,6月份增加,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之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土壤温度、放线菌数量、活性碳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丝栗栲林下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魏云敏,胡海清,孙龙,袁强[3](2014)在《不同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可矿化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碳矿化率及矿化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火烧迹地0~15 cm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矿化量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在60 d的培养期内,不同月份不同强度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率均表现出随着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整体表现为对照样地和重度火烧样地>中度火烧样地>轻度火烧样地,但差异不显着;土壤碳矿化累计释放CO2-C总量表现为对照样地和重度火烧样地>中度火烧样地>轻度火烧样地,且差异显着,不同月份间土壤碳矿化累计释放CO2-C总量9月份高于5月份,且差异显着。[结论]为揭示兴安落叶松林下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30期)

辜翔,方晰,项文化,李胜蓝,孙伟军[4](2013)在《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短期室内土壤培养法,比较研究了湘中丘陵区4种不同森林类型(杉木人工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可矿化有机碳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矿化有机碳含量以及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土层有机碳含量从高至低的排序均表现为: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0~30 cm土层,南酸枣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比杉木人工林分别高出20.8%、29.7%和31.9%。可矿化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从高至低的排序均表现为: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杉木人工林,0~30 cm土层,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可矿化有机碳含量比杉木人工林分别高出51.6%、45.2%和41.0%,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比杉木人工林分别高出35.8%、29.3%和20.0%,4种森林土壤可矿化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全N、C/N之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5](2012)在《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9月,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可矿化碳含量和矿化速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的进程而增加;累积矿化排放量及其速率随恢复的进程增加,其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小;矿化率随恢复的进程增加,而随土层加深的变化不明显;qCO2值随恢复的进程和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可矿化碳与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分解质量损失率分别呈负相关(r=-0.796)和正相关(r=0.924);土壤生境由早期干扰强烈转向中后期日趋稳定,土壤的固碳能力由早期差、潜力大转向中后期强、潜力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刘伟,宋建国,梁爱萍,贾敬华[6](2010)在《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土壤易矿化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秸秆、氮肥和厩肥;单施氮肥;麦秸+氮肥;麦秸加倍+氮肥;麦秸+氮肥+厩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厩肥,以此来研究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结果]在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下,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土壤微生物态氮数量均以冬前数量为最高,追施氮肥配施秸秆与厩肥对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土壤微生物态氮数量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结论]通过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能够增加冬前土壤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含量,对补充冬小麦返青后土壤无机态氮的不足,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8期)

张恒,王晶君,夏海乾,石俊雄[7](2009)在《不同覆盖方式土壤矿化氮素量及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土壤后期对烤烟供氮,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本试验通过不同起垄方式及覆盖方法对土壤氮素矿化量、烤烟生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1个月起垄并覆盖地膜的栽培方法能提前矿化土壤中的氮素,提高根系活力;该栽培方法能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对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有一定作用。稻草覆盖与对照相比较结果不理想。(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赵满兴,Kalbitz,Karsten,周建斌[8](2008)在《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黄土高原12种土壤(农地和林地)35 d好气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及其占可溶性全氮(TSN)的比例,以及SON与土壤矿化氮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不同类型土壤SON的含量均呈明显增加;土壤SON占TSN的比例在培养的前3 d内明显下降,随后这一比例基本保持在24%左右。根据总可溶性氮确定的供试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45.8 mg/kg,较由矿化的无机氮确定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36.5 mg/kg)高约1/4左右;培养过程中土壤SON含量与利用无机氮拟合得到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间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研究表明,评价土壤氮素矿化特性时仅仅测定矿化的无机氮数量,可能会低估土壤氮素矿化潜力和氮素损失的数量和效应。(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黄思光,李世清,张兴昌,邵明安,杨改河[9](2005)在《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时应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但在培养试验中,微生物体氮与淹水培养法、硝化培养法和Stanford短期淋洗通气法测定的可矿化氮间有显着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767(p<0.01,n=12)以上。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性,与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关。新形成的微生物体氮易降解,而原有土壤微生物体氮却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王成,王钊英,李世清,强红妮,田新玲[10](2003)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陕西杨凌中等肥力红油土上安排大田试验,定期分层采取土样,测定土壤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研究作物生长期间田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及其与生物体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矿化氮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耕层高、下层少;土壤可矿化氮呈显着的阶段性变化,作物生长前期,含量低而稳定,后期显着增加,是前期的2倍;土壤可矿化氮不因施氮而减或增加,但在施有机肥的后期则显着增加;作物种类与种植与否对可矿化氮的影响较小;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之间不仅无密切相关关系,前者仅为后者的12.0%。因此,难以用生物体氮的多少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土壤可矿化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天然林下土壤碳库在陆地碳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对森林土壤碳源与碳汇的收支平衡、温室气体排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江西大岗山丝栗栲为主要建群种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和分析测定,用双指数模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进行拟合,并获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通过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4月、6月、8月、10月和12月不同生长时期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可矿化碳含量变化特征,并深入探讨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对活性有机碳、可矿化碳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了解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长时期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碳含量降低,各个土层土壤活性碳含量均呈现出4月份含量最低,6月份增加,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之后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连续两月份间活性碳含量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土壤温度、细菌数量和有机碳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3)丝栗栲林下土壤可矿化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土层的C02累积释放量总体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培养初期矿化过程迅速,土壤C02累积释放量迅速增加,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可矿化碳累积释放量逐渐上升,而矿化程度逐渐变缓,最后趋于平稳;不同土层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均呈现出4月份含量最低,6月份增加,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之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土壤温度、放线菌数量、活性碳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丝栗栲林下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可矿化氮论文参考文献

[1].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J].草地学报.2019

[2].巩晟萱.丝栗栲林下土壤活性碳、可矿化碳含量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魏云敏,胡海清,孙龙,袁强.不同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可矿化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

[4].辜翔,方晰,项文化,李胜蓝,孙伟军.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的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3

[5].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2

[6].刘伟,宋建国,梁爱萍,贾敬华.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土壤易矿化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

[7].张恒,王晶君,夏海乾,石俊雄.不同覆盖方式土壤矿化氮素量及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

[8].赵满兴,Kalbitz,Karsten,周建斌.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8

[9].黄思光,李世清,张兴昌,邵明安,杨改河.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

[10].王成,王钊英,李世清,强红妮,田新玲.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3

标签:;  ;  ;  ;  

土壤可矿化氮论文-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