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论文-张伟迪

有声读物论文-张伟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声读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体融合,有声读物,“每天读点故事”

有声读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迪[1](2019)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有声读物的传播与发展——以公众号“每天读点故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用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读"。多媒体的融合快速推动着有声读物的崛起,为有声读物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有效提升了有声读物的竞争力。本文以公众号"每天读点故事"为例,对有声读物的出版与传播进行分析,探讨有声读物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20期)

刘一鸣,高玥[2](2019)在《人工智能语音在有声读物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为基础,探讨有声读物与智能语音融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有声读物制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当前有声读物生产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目前有声读物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版权保护欠缺、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从有声读物的内容生产、审核与用户服务叁方面提出融合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出版发行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张明舟,樊文[3](2019)在《儿童有声读物需要更多“走心”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把全世界图书和儿童联系在一起。其下设的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最高荣誉的国际儿童文学奖项,最高监护人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有“小诺贝尔奖”之称。1990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正式建立。自此(本文来源于《国际出版周报》期刊2019-11-11)

钱兰岚[4](2019)在《公共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现状及服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声读物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重要补充形式,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图书馆资源体系,促使图书馆馆藏品种多样化,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听读需求。文章以有声读物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有声读物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认为主要表现为资源结构单一和优质资源数量偏少、图书馆资源整合能力与建设意愿不足、有声读物版权保护意识淡薄、宣传推广能力有待提高,并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本文来源于《大学图书情报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石珈源[5](2019)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儿童有声读物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模式——以“凯叔讲故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公众在媒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类自媒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随着二胎政策的不断放开,新生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儿童有声读物领域也迎来了自媒体变革。现阶段我国儿童有声读物产业发展现状是什么?儿童有声读物自媒体平台遇到了什么样的发展瓶颈?儿童有声读物自媒体平台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笔者试图以"凯叔讲故事"为研究对象,从品牌特征、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做深入剖析,探讨儿童有声读物自媒体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今后我国儿童教育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0期)

[6](2019)在《法兰克福书展首开有声读物专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地时间10月16日至21日,第71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er Buchmesse)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办。本届书展共吸引来自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的7400多家参展商,共举办各类活动4000余场。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书展的重点议题是“(本文来源于《国际出版周报》期刊2019-10-21)

黄雪娇[7](2019)在《数字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版权保护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阅读时代,我国有声读物的版权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不仅法律性质尚未厘清,授权审查和侵权责任有待细化,侵权损失还欠缺科学评估机制。为化解这些矛盾和困难,首先,要通过立法明确有声读物的作品属性以及版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确保版权监管与自我审查双管齐下,提高授权合同的规范性;最后,充分发挥专门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侵权损失评估机制。(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8期)

陈曦,宫承波[8](2019)在《智能出版视野下有声读物内容的四个“供给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立足有声出版领域,分析了智媒时代有声出版的新语境、新场景,并初步探讨了有声读物内容生产的四个"供给侧":深耕听觉场景的专业内容生产层面(PGC),实现精准投放的算法内容生产层面(AGC),优化听觉体验的机器内容生产层面(MGC),IP原创的用户内容生产层面(UGC)。(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16期)

王妍[9](2019)在《全民阅读时代少儿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民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的多元化发展,本文阐述了儿童有声读物的概念、形态和价值,对少儿图书馆有声读物的资源特点和资源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少儿图书馆应从读物内容、阅读分级、形态特征叁大维度构建有声读物资源体系以及注重有声读物场景构建、扩充图书馆服务边界的资源建设策略。(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贞[10](2019)在《有声读物着作权授权中的常见认识误区——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综合题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卷第80题的考查内容,分析在有声读物出版中对着作权问题的常见认识误区。在辨析相关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广大考生正确界定有声读物制作的性质,明确出版有声读物需要获得的授权内容,并对有声读物所涉作品的着作权保护期限有全面认识。(本文来源于《出版与印刷》期刊2019年03期)

有声读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为基础,探讨有声读物与智能语音融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有声读物制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当前有声读物生产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目前有声读物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版权保护欠缺、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从有声读物的内容生产、审核与用户服务叁方面提出融合发展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声读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迪.媒体融合背景下有声读物的传播与发展——以公众号“每天读点故事”为例[J].出版广角.2019

[2].刘一鸣,高玥.人工智能语音在有声读物中的应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9

[3].张明舟,樊文.儿童有声读物需要更多“走心”内容[N].国际出版周报.2019

[4].钱兰岚.公共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现状及服务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

[5].石珈源.移动互联网时代儿童有声读物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模式——以“凯叔讲故事”为例[J].科技传播.2019

[6]..法兰克福书展首开有声读物专区[N].国际出版周报.2019

[7].黄雪娇.数字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版权保护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9

[8].陈曦,宫承波.智能出版视野下有声读物内容的四个“供给侧”[J].出版广角.2019

[9].王妍.全民阅读时代少儿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

[10].王贞.有声读物着作权授权中的常见认识误区——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综合题解析[J].出版与印刷.2019

标签:;  ;  ;  

有声读物论文-张伟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