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期肝硬化论文-袁卫红

代偿期肝硬化论文-袁卫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代偿期肝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袁卫红[1](2019)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加拉米夫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等肝硬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LN、Ⅲ-C、Ⅳ-C等肝硬化指标均比实验组患者情况好;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LB等肝功能情况比实验组患者好。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临床使用并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郭洁婉,蒋开平,胡洪涛,李建鸿,任健[2](2019)在《补肾填精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肝肝硬化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结局。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属"积证"范畴。以往中医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机认识主要集中在血瘀阻络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肝硬化的病因病机是以正虚为主。近现代名老中医提出肝硬化的病机本质是"虚损生积",认为肝肾精虚是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进展的基础,提出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新思路。通过文献学习及临床实践,探讨乙肝肝硬化虚损生积的病因病机、解析肝肾同源的理论源流及内涵,结合近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探讨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及靶点。(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赵亚玲[3](2019)在《胸腺肽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胸腺肽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9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46,B=46),A组接受恩替卡韦常规抗病毒治疗,B组加服胸腺肽肠溶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A组(P <0.05);B组HBVDNA转阴率(95.65%,44/46)高于A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7%,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HBV-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杨慧玲,蔺淑梅,杜粉静,刘小静,侯静涛[4](2019)在《合并ALD的HBV感染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及预后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80例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作为合并组,另外选取80例HBV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变化,并比较两组肝功能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合并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肝性脑病及肝癌发生率分别为43. 75%、27. 50%、21. 25%、2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8. 75%、6. 25%、5. 00%)(P<0. 05);合并组ALT、AST、GCT和ALP等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合并组治愈率为38. 75%,好转率为53. 75%,无效率高达7. 50%;对照组治愈率为72. 50%,好转率为25.00%,无效率为2. 50%。两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合并ALD的HBV感染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在治疗期间戒酒可以显着提高治愈率并改善临床指标和预后情况,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童铭炯,吴新娟,黄敏敏[5](2019)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3%左右[1-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为肝硬化难治性阶段,尚无特效治疗手段[3-4]。传统干扰素治疗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治疗依从性下降[5]。阿舒瑞韦软胶囊和达拉他韦是2017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口上市,主要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丽丽[6](2019)在《我院临床药师对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干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用药期间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未接受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接受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用药治疗总时间、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的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治疗总时间为(6.73±1.27)d,短于对照组的(10.97±2.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接受临床药师干预,可以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孙心爱[7](2019)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以对比护理模式,共计纳入病例78例,均为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治疗中给与常规护理和宣教,即对照组,余下39例,则给予全面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SDS、SAS以及WHOQOL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及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付占宇[8](2019)在《中西药合用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102例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加用和血调肝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较对照组低(P<0.05),ALB较对照组高(P<0.05),LN、HA、PCIII、IV-C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TNF-α、IL-1β、CT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廖宇,陈青竹,胡文艳,张玮,李泓町[9](2019)在《加味臌消散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性腹胀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味臌消散穴位超声药物透入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性腹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主要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科室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性腹胀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甲、乙、丙叁组,每组均为20人。叁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甲组20例增加加味臌消散,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选取中府、期门、中脘、天枢四个穴位,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一天治疗两次。乙组增加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一次20ml,1天3次。丙组增加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一次5mg,一天叁次。叁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85%;乙组60%。丙组总有效率65%,叁组好转率比较,甲组较乙、丙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叁组治疗后ALT、AST、CHE、PA、TBil、CRE等生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叁组治疗后相互比较,生化指标改善程度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甲组治疗后腹胀程度、腹围测量、肠鸣音次数、腹部鼓音区面积、肝门排气次数等症状缓解程度评分方面与乙、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臌消散超声药物透入穴位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性腹胀较单纯西医治疗,以及四磨汤口服液、莫沙必利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加味臌消散超声药物透入穴位联合西药治疗不失为治疗肝性腹胀的可供选择方案。(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秦磊[10](2019)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5例,患者年龄均在40~80岁。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知情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使用常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23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的MR好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够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1期)

代偿期肝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乙肝肝硬化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结局。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属"积证"范畴。以往中医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机认识主要集中在血瘀阻络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肝硬化的病因病机是以正虚为主。近现代名老中医提出肝硬化的病机本质是"虚损生积",认为肝肾精虚是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进展的基础,提出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新思路。通过文献学习及临床实践,探讨乙肝肝硬化虚损生积的病因病机、解析肝肾同源的理论源流及内涵,结合近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探讨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及靶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偿期肝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袁卫红.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郭洁婉,蒋开平,胡洪涛,李建鸿,任健.补肾填精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赵亚玲.胸腺肽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4].杨慧玲,蔺淑梅,杜粉静,刘小静,侯静涛.合并ALD的HBV感染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及预后情况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5].童铭炯,吴新娟,黄敏敏.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6].王丽丽.我院临床药师对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7].孙心爱.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付占宇.中西药合用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9].廖宇,陈青竹,胡文艳,张玮,李泓町.加味臌消散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性腹胀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9

[10].秦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  

代偿期肝硬化论文-袁卫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