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群桩论文-周德泉,赵明华,陈坤,范子中,付玉芬

组合群桩论文-周德泉,赵明华,陈坤,范子中,付玉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合群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沉降模式,模型试验,切线模量

组合群桩论文文献综述

周德泉,赵明华,陈坤,范子中,付玉芬[1](2012)在《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模式与模型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埋置深度的组合群桩复合地基受压后,桩间土顶面和桩顶面产生差异沉降,桩间土顶面沉降较大,长度和强度较大的桩顶面沉降较小;桩的长度和强度越大,桩顶面沉降越小,上刺入量越大;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等于桩顶沉降与桩顶垫层的压缩量之和,也等于桩间土顶面沉降量与土顶垫层的压缩量之和。具有一定埋置深度的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p-s曲线呈缓变型,可以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然后求得切线模量,再根据现行规范计算沉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任连伟,张华东,郑浩[2](2009)在《高喷插芯组合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桩,具有承载力高、造价低等优点。利用岩土工程专业软件FLAC3D对JPP群桩竖向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桩数、桩间距、桩长、不同组合形式、不同水泥土弹性模量等对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承载力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16根群桩与25根群桩的承载力相差不多,16根群桩承载力可以代表16根以上群桩的承载力;桩间距越大,承载力越小,桩间距宜采用3倍的JPP组合桩径或4倍的芯桩桩径;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加;分段组合形式承载力效果较好,实际工程施工中宜采用之;水泥土弹性模量对竖向位移没有影响,但水泥土弹性模量越大,芯桩轴力越小。(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范子中[3](2009)在《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其理论研究还很不系统,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综述了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研究现状,然后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在一定埋置深度条件下,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传递的规律:(1)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变化规律、桩土荷载传递规律及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2)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复合地基中单桩与自由单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差异。(3)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室内单桩载荷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如下结论:(1)埋深条件下,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桩顶及桩间土顶应力均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桩顶应力的大小和增长速率与桩体模量和长度有关系,桩体模量越大、或者桩身较长,桩分担的荷载较多,桩顶应力随荷载增长的速率也越快。(2)受埋深条件的影响,复合地基中桩的承载发挥有所降低,而桩间土的承载发挥从受荷开始就提高了。(3)复合地基中桩的承载力要比自由单桩大,设计中采用单桩试验结果估算复合地基中的单桩承载力时是偏于安全的。(4)数值模拟得出的单桩载荷试验荷载-沉降曲线与试验曲线相似,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米彤凯,薛相涛[4](2007)在《旋喷桩、钢管桩组合群桩在龙家沟隧道错落体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遂渝铁路龙家沟隧道出口错落体采用钢管桩注浆、旋喷桩加固技术,通过对两种桩体参数分析、计算,目的是寻找适合岩体的具体施工参数,通过对两种桩型的各自及组合应用,结论说明了发挥各自桩型的特点才能有效的达到稳固错落体。(本文来源于《华北国土资源》期刊2007年03期)

组合群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桩,具有承载力高、造价低等优点。利用岩土工程专业软件FLAC3D对JPP群桩竖向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桩数、桩间距、桩长、不同组合形式、不同水泥土弹性模量等对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承载力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16根群桩与25根群桩的承载力相差不多,16根群桩承载力可以代表16根以上群桩的承载力;桩间距越大,承载力越小,桩间距宜采用3倍的JPP组合桩径或4倍的芯桩桩径;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加;分段组合形式承载力效果较好,实际工程施工中宜采用之;水泥土弹性模量对竖向位移没有影响,但水泥土弹性模量越大,芯桩轴力越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合群桩论文参考文献

[1].周德泉,赵明华,陈坤,范子中,付玉芬.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模式与模型试验验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任连伟,张华东,郑浩.高喷插芯组合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

[3].范子中.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

[4].米彤凯,薛相涛.旋喷桩、钢管桩组合群桩在龙家沟隧道错落体的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07

标签:;  ;  ;  ;  

组合群桩论文-周德泉,赵明华,陈坤,范子中,付玉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