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长势论文-崔国辉

植被长势论文-崔国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长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被,偏好,年平均值,国家气候中心,华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卫星遥感监测,高温日数,偏差,降水量

植被长势论文文献综述

崔国辉[1](2019)在《今年生长季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崔国辉报道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2019年植被生长季(5月至9月)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全国平均植被指数为0.46,较近20年同期平均值偏高3.5%,但略低于2018年。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与近2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西北地区东部、西(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10-23)

王天华[2](2019)在《长白山边境地区湿地植被长势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等环境功能和效益。而近100年全球湿地面积消减总面积的64%(拉姆萨公约),造成了诸多的生态和社会问题。湿地植被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湿地退化已经成为湿地现状,在这一背景下,准确的对湿地植被的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不同时空尺度准确监测湿地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归因成为了地理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等交叉性学科的前沿性问题。本研究以长白山边境地区为研究区,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观测数据,从多尺度时空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湿地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全区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约在0.41-0.47之间波动,2000年之前NDVI年均变化略呈下降趋势,而在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较明显。从不同子流域的角度来看,松花江流域的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约在0.52-0.58之间波动上升,而鸭绿江流域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和图们江流域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均呈波动下降趋,NDVI值分别约为0.39-0.43和0.7-0.84(2)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全区湿地植被的空间slope值多数大于0,约为68.73%(37.3%),呈现周年绿化趋势,说明研究区内湿地植被的生长状况呈现改善的趋势。研究区内的叁条流域,松花江流域湿地植被slope>0的区域约为73.40%(37.60%),鸭绿江流域湿地植被和图们江流域湿地植被slope>0的区域仅约为46.31%(36.25%)和4%(8%),说明只有松花江流域湿地植被的生长状况呈现改善的趋势。(3)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草本沼泽和间歇性湿地植被的年均NDVI均呈现上升趋势,只有滨海湿地植被年均NDVI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草本沼泽植被的周年变化趋势现象最为显着,尤其是松花江流域内的草本沼泽植被,其次为间歇性湿地植被,滨海湿地植被呈现周年负变化趋势现象显着。将叁种湿地植被slope的变化程度与叁条流域湿地植被slope的变化程度结合分析,叁个时期内湿地植被的变化均符合其所在流域湿地植被整体的变化趋势。(4)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湿地植被年均NDVI在集中降水和分散降水的两个季节内均呈上升趋势,但分散降水的季节湿地植被年均NDVI上升不太显着。同时,集中降水的季节湿地植被周年绿化趋势现象普遍高于分散降水的季节,说明降水湿地植被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31)

刘旭升,孙涛[3](2017)在《近10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国2005—2014近10年的MODIS遥感卫星数据,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提取,对我国荒漠化地区近10年的植被长势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地区近10年植被长势整体呈现持续好转趋势;近5年(2010—2014年)植被指数均值0.26,较前5年(2005—2009年)增加5.4%;呼伦贝尔、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植被长势向好,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青海北部植被长势略显增加,新疆趋势平稳。(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7年03期)

李思慧[4](2017)在《生长季气象条件对通辽地区植被长势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通过对气象资料及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辽市2016年生长季各旬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高温干旱与短时强降水相伴而生。5至6月为降水集中期,7至8月出现阶段干旱,致使扎鲁特旗、奈曼旗、库伦旗等地区出现中度至重度干旱。受气温偏高影响,植被返青早于2015年,但受降水分布不均影响,后期生长缓慢,仅8月上旬全市平均植被指数高于2015年同期,其余各旬植被长势均较2015年同期偏差。(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霞[5](2017)在《基于冠层主动传感器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及适宜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作物生产中,氮肥是仅次于水分的重要限制因子。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对作物高效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可以减少氮肥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区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光谱仪器GreenSeeker和Crop Circle ACS-470,研究构建了小麦生长及营养指标监测模型、适宜植被指数动态模型以及基于适宜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的产量预测,并采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实地检验。研究结果不仅为基于冠层传感器的冬小麦无损监测模型提供了方法借鉴,而且筛选出了表现较稳定的适宜植被指数,在此基础上,对适宜植被指数做了进一步拓展,为基于适宜植被指数的产量预测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通过设置不同氮肥梯度和主栽品种的大田试验,首先进行了小麦生长及营养指标监测模型研究。通过系统的分析获取于CropCircleACS-470的5个光谱反射率,拟合了 56个植被指数。从这56个植被指数中,我们筛选10个表现最好的指数,用这10个指数和获取于GreenSeeker的指数NDVI、RVI建立冬小麦的生长及营养指标监测模型。通过评价和比较相关系数R2、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噪声指数NE,最终发现获取于Crop Circle ACS-470的最佳植被指数RERVI和NDRE建立的监测模型表现优于获取于GreenSeeker的NDVI和RVI所建立的监测模型。在冬小麦的生长及营养指标监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比较筛选出了适宜植被指数RERVI,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适宜植被指数RERVI的动态模型。Crop Circle ACS-470作为冠层光谱仪,客观的反映了作物冠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等长势状况。因此,通过系统分析LAI和RERVI的关系后发现,RERVI和LAI指标间具有较好的线形关系;进一步采用数据分析及建模方法,将产量水平分为低产(产量<4.7t/ha)、中产(4.7t/ha<产量<7.0t/ha)、高产(产量>7.0t/ha)水平3个梯度,研究构建了面向不同产量水平的基于RERVI的适宜光谱植被指数动态模型;采用独立试验资料的验证结果也表明,模型验证结果好,具有可行性。在基于适宜植被指数RERVI的动态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将连续不间断的指数RERVI即积分∫RERVI与产量相结合,构建了基于适宜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的产量预测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是单个生育时期内连续不间断的RERVI即积分∫RERVI进行产量预测,避免了单次测量数据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前,积分∫RERVI预测产量的准确度低;拔节以后,准确度显着提高。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准确度越来越高,直到灌浆期,准确度达到顶峰。本文建立的基于适宜植被指数RERVI动态模型的产量预测方法可以为作物籽粒产量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刁鸣军,夏朝宗[6](2016)在《1982—2013年准噶尔盆地植被长势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准噶尔盆地1982—2013年的GIMMS NDVI3g数据,以及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数据,结合当地防沙治沙工程等人类活动,分析近32年来该区域的植被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33.0%的区域呈现植被退化现象,约20.0%的区域呈现植被恢复现象。2)植被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域,植被覆盖稀疏,为半荒漠地带;植被显着恢复的区域主要位于植被较浓密区域。3)近32年来温度的上升使得干旱区的蒸发量增大,因降雨量变化不明显,因此干旱趋势加剧,植被的长势变弱;而准噶尔盆地南部区域,因区域供水平衡稳定,温度的上升促进了植被的生长。4)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的植被长势变化影响不明显。土地沙漠化治理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应该不断加强该区域的土地沙漠化治理及治理成效的监测。(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6年05期)

王炳煜,孙斌,姜佳昌,张洁,吴江[7](2016)在《基于NDVI的甘肃省2015年天然草原植被长势监测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甘肃省范围内2015年与2014年第161、193、225期NDVI数据,进行植被长势指数计算,对2015年6-8月天然草原植被月度长势进行监测评价。2015年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比上年略差。6月全省草原植被总体长势略好于上年,7-8月略差于上年。6月长势好于7-8月,呈现"前期长势较好,后期长势较差"的态势。草原植被长势与降水趋势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6年21期)

高晶[8](2016)在《内蒙古2015年夏季(6~8月)植被长势与降水异常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5年夏季及各月降水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内蒙古夏季植被长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年6、7、8月植被指数与对应的历年植被指数平均值做差值计算,来研究植被长势与降水异常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表明,夏季各月降水偏多(偏少)的区域,它的植被长势较好(较差);植被长势的变化滞后于降水变化;阿拉善盟各月降水异常对植被长势基本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6年10期)

鲁岩,黄爱纤,唐祯勇,唐川江[9](2016)在《川西北天然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是草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从宏观上反应了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及动态变化,对草原科学管理、草地保护和草原生产力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地面样方观测数据,分析了川西北天然草原2009~2014年6个时期的牧草长势情况。(本文来源于《草业与畜牧》期刊2016年03期)

刘方正,张建亮,王亮,杨增武,崔国发[10](2016)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长势与保护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芨草为主的天然草地植被表现出了较好的长势和增长的趋势;(2)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存在退化的植被类型,表明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了保护目的;(3)退化的植被位于实验区的布隆吉村、桥子村和双塔村,面积为1319 hm2,占比为0.31%。由此可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保护成效明显。将植被长势趋势分析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植被类型相结合,希望有助于识别保护要点,以便为植被保护成效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植被长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等环境功能和效益。而近100年全球湿地面积消减总面积的64%(拉姆萨公约),造成了诸多的生态和社会问题。湿地植被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湿地退化已经成为湿地现状,在这一背景下,准确的对湿地植被的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不同时空尺度准确监测湿地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归因成为了地理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等交叉性学科的前沿性问题。本研究以长白山边境地区为研究区,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观测数据,从多尺度时空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湿地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全区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约在0.41-0.47之间波动,2000年之前NDVI年均变化略呈下降趋势,而在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较明显。从不同子流域的角度来看,松花江流域的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约在0.52-0.58之间波动上升,而鸭绿江流域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和图们江流域湿地植被年均NDVI值均呈波动下降趋,NDVI值分别约为0.39-0.43和0.7-0.84(2)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全区湿地植被的空间slope值多数大于0,约为68.73%(37.3%),呈现周年绿化趋势,说明研究区内湿地植被的生长状况呈现改善的趋势。研究区内的叁条流域,松花江流域湿地植被slope>0的区域约为73.40%(37.60%),鸭绿江流域湿地植被和图们江流域湿地植被slope>0的区域仅约为46.31%(36.25%)和4%(8%),说明只有松花江流域湿地植被的生长状况呈现改善的趋势。(3)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草本沼泽和间歇性湿地植被的年均NDVI均呈现上升趋势,只有滨海湿地植被年均NDVI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草本沼泽植被的周年变化趋势现象最为显着,尤其是松花江流域内的草本沼泽植被,其次为间歇性湿地植被,滨海湿地植被呈现周年负变化趋势现象显着。将叁种湿地植被slope的变化程度与叁条流域湿地植被slope的变化程度结合分析,叁个时期内湿地植被的变化均符合其所在流域湿地植被整体的变化趋势。(4)在1982-2015年间,长白山边境地区湿地植被年均NDVI在集中降水和分散降水的两个季节内均呈上升趋势,但分散降水的季节湿地植被年均NDVI上升不太显着。同时,集中降水的季节湿地植被周年绿化趋势现象普遍高于分散降水的季节,说明降水湿地植被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长势论文参考文献

[1].崔国辉.今年生长季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N].中国气象报.2019

[2].王天华.长白山边境地区湿地植被长势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9

[3].刘旭升,孙涛.近10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7

[4].李思慧.生长季气象条件对通辽地区植被长势影响分析[J].北方农业学报.2017

[5].刘霞.基于冠层主动传感器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及适宜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6].刁鸣军,夏朝宗.1982—2013年准噶尔盆地植被长势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6

[7].王炳煜,孙斌,姜佳昌,张洁,吴江.基于NDVI的甘肃省2015年天然草原植被长势监测评价[J].甘肃农业.2016

[8].高晶.内蒙古2015年夏季(6~8月)植被长势与降水异常情况分析[J].现代农业.2016

[9].鲁岩,黄爱纤,唐祯勇,唐川江.川西北天然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J].草业与畜牧.2016

[10].刘方正,张建亮,王亮,杨增武,崔国发.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长势与保护成效[J].生态学报.2016

标签:;  ;  ;  ;  ;  ;  ;  ;  ;  ;  

植被长势论文-崔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