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胁迫论文-吴雅薇,赵波,杜伦静,周芳,刘斌祥

氮胁迫论文-吴雅薇,赵波,杜伦静,周芳,刘斌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胁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低氮胁迫,碳代谢,氮代谢

氮胁迫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薇,赵波,杜伦静,周芳,刘斌祥[1](2019)在《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苗期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幼苗生长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对低氮胁迫响应的差异。采用水培方法,以氮高效品种郑单958、正红311和氮低效品种川单428、先玉508为试验材料,在低氮胁迫(0.04 mmol/L)、正常氮(4 mmol/L)和低氮恢复处理3个氮水平下,分别测定苗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含量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不同氮效率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氮胁迫显着降低玉米叶片和整株干物质重量、叶片氮代谢指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根系干重、根冠比、叶片碳代谢指标(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不同品种间各指标的变化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同规律,氮高效品种在氮素胁迫下对碳氮代谢的平衡能力更强,受低氮环境影响较小,植株的恢复能力较强,对胁迫环境具有更强的耐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缑天韵,宫海军[2](2019)在《硅对黄瓜幼苗过量硝态氮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追求蔬菜的高产,生产中常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盐渍化加重,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硝态氮(NO3-)是植物吸收和利用氮的主要形态之一,但过量NO3-也是设施黄瓜次生盐渍化伤害并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硅是植物的非必需元素,诸多研究表明施硅可缓解植物所受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伤害。硅对盐害(主要为NaCl)的缓解作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其对过量NO3-胁迫下植物影响的报道较少,相关机制也不太清楚。研究外源硅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以期为应用硅肥缓解蔬菜生产中的土壤盐渍化伤害提供依据。以黄瓜‘津优1号’为材料,以珍珠岩为基质并浇灌营养液培养。叁叶苗龄时以叶面喷施硅和根部施硅两种方式各作如下处理:对照(清水)、N(200mmol·L-1NO3-胁迫)、N+Si(0.5、1.0和1.5 mmol·L-1 Si)。由硝酸钙和硝酸钾各提供一半N胁迫的氮源,以硅酸钠作为硅源。处理20 d后分析硅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氧化损伤和氮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硅对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而根部施硅后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光合作用显着增加。进一步分析根部施硅对氮胁迫下植物氧化损伤和氮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加硅使黄瓜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显着下降,对SOD和CAT活性影响不大,而POD和APX活性显着下降。初步分析显示,在氮胁迫下,0.5和1.0 mmol·L-1硅处理对叶片NO3-含量无显着影响,但1.5mmol·L-1硅使叶片NO3-含量下降;硅处理使根中亚硝态氮(NO2-)及铵态氮(NH4+)含量上升,而在叶片中显着下降;硅处理使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升高,而在叶片中,除1.5 mmol·L-1硅处理略促进其活性外,0.5和1.0 mmol·L-1硅处理使其活性下降;硅处理促进了胁迫下黄瓜叶片的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但对根的NiR活性没有影响。在氮胁迫下,硅处理使叶片和根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结果表明,硅可缓解氮胁迫下植株的氧化损伤,促进氮同化作用,从而促进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王鹤,吕艳秋,丁亦男,韩德复[3](2019)在《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野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个野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砂基培养实验,研究了低氮胁迫对野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揭示野大豆耐低氮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两种野大豆幼苗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株高、地上生物量及地上部相对生长率呈下降趋势,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强,下降幅度增大,且W1的下降幅度大于W2品种。低中强度的低氮胁迫促进了两种野大豆幼苗根长、根冠比及地下部相对生长率,高强度低氮胁迫下W2增长较W1更显着。低氮胁迫对野大豆幼苗地上部的影响较地下部更显着,同时两种野大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但W2野大豆品种幼苗通过根系生长指标的调控,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胡浪,郭青青,刘烨蓉,胡章立,王江新[4](2019)在《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鱼腥藻PCC7120 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固氮蓝藻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正常藻丝、缺氮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与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有关。在高等植物和非固氮蓝藻中,缺氮胁迫可以改变DNA甲基化修饰模式。DNA甲基化修饰也存在于固氮蓝藻细胞中。然而,固氮蓝藻可以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来缓解缺氮压力,缺氮胁迫是否能改变固氮蓝藻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尚不清楚。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可以在单碱基水平分析基因组范围内所有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模式。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对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胞嘧啶甲基化进行了测序,分别获得6.25,8.38,7.11Gb的干净数据。在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中,甲基化胞嘧啶位点占所有胞嘧啶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06%,1.05%和1.05%,甲基化胞嘧啶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61%, 0.54%和0.54%。基于胞嘧啶甲基化修饰模式对这3个样品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在0.976~0.983之间。这些结果说明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相似,缺氮胁迫不能引起固氮蓝藻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本结果为固氮蓝藻和非固氮蓝藻采用不同的表观修饰来应对缺氮胁迫提供了证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霍晓薇,徐千惠,王延伟[5](2019)在《杨树miRNA的靶基因预测及低氮胁迫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杨树受低氮胁迫后miRNA的靶基因,分析靶基因在氮胁迫后的差异表达并探讨其功能,为揭示杨树低氮胁迫下miRNA的调控功能提供参考,并为树木低氮营养高效利用育种提供重要的候选基因。【方法】根据miRNA的保守性及与靶基因的严谨互补配对关系,以杨树miRNA为探针利用靶基因预测软件psRNATarget,通过与毛白杨转录组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鉴定靶基因,进一步开展毛白杨受低氮胁迫后靶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注释。【结果】获得了131个miRNA家族的242个miRNA成员对应的3 024个靶基因,分别参与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合成代谢、碳代谢和RNA运输等通路。57个靶基因在低氮胁迫处理后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受到诱导(29个)和抑制(28个)的基因数目相当。14个低氮胁迫响应的miRNA,其对应的11个靶基因也发生了显着的差异表达变化,其中miRNA和靶基因表达量发生相反变化的有8个miRNA。本研究发现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靶基因(2个)及参与代谢途径的靶基因(6个)发生了差异表达。miR162的靶基因编码ABC转运蛋白,miR393运用于靶基因KAT2调节Na+和K+动态平衡,miR399的靶基因PIF3编码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蛋白,这些miRNA及靶基因可能在杨树响应低氮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文鉴定到了毛白杨中一批低氮胁迫响应miRNA的靶基因,可调控杨树对氮逆境胁迫信号的反应。这些miRNA及靶基因为进一步揭示miRNA及靶基因在低氮胁迫下的调控功能提供了研究线索,为树木氮营养的高效利用改良提供了重要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时丽冉[6](2019)在《不同品种小黑麦苗期耐低氮胁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品种小黑麦抗低氮胁迫能力,以7个品种小黑麦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两个处理来进行苗期水培试验。对所培养的7个品种的小黑麦在苗期时进行叶绿素含量、根长、干质量及含氮量的测定,计算氮累积量、氮利用效率及耐低氮指数。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7个品种的小黑麦生长均受到显着影响,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氮累积量均有所降低,根长增大、根冠比均升高,氮素利用率提高,但品种间受影响程度不同。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中新830和中饲828为耐低氮品种。(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世武,杨军学,王勇,张尚沛,程炳文[7](2019)在《低氮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品种谷子对氮肥的反应,试验以陇谷6号、陇谷11号、晋谷33号、晋谷39号、晋谷40号、晋谷41号、赤11-3429和黄金苗8个谷子品种为材料,进行不施氮(低氮胁迫)和正常施氮处理,探究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谷子的地上干物质、根体积、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谷子地上干物质、根体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等性状有不利影响,不同品种间氮肥利用率不同。晋谷40号的耐低氮胁迫指数(NSI)较小,氮肥贡献率较大,即对于低氮胁迫最为敏感,对氮素的依赖性较大;而黄金苗的NSI较大,氮肥贡献率较小,即耐低氮性较强,对氮素的依赖较小,更为耐贫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陈伟,崔亚茹,孙从建,杨洋[8](2019)在《低氮胁迫下不同苦荞品种开花前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耐低氮苦荞品种在胁迫环境下的优势,以耐低氮的迪庆苦荞(DQ)和不耐低氮的黑丰1号(HF)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开花前低氮胁迫下不同苦荞品种种植后造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低氮处理下两品种差异显着,HF土壤的含水量、pH值以及全氮含量分别比DQ高33.78%,1.43%,50%,而DQ土壤的NO~-_3-N含量、氨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HF 49.2%,97%。因此,迪庆苦荞可能通过吸收较多的水分、养分来适应低氮胁迫,并且通过提高氨氧化酶活性,加速硝化作用转化出更多的有效态氮供植物吸收利用。所以,对于未来贫瘠土壤上苦荞的种植应考量其耐瘠性的差异,选育耐瘠性强的品种来增加效益。(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杨凝眉[9](2019)在《甘蓝型油菜响应缺氮胁迫的基因表达谱及共表达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作物缺氮会出现老叶黄化、茎秆变细、植株矮小等现象,进而产量降低。我国土壤普遍缺氮,农作物产量依靠大量施用氮肥来维持。近年来,我国农田氮肥施用量逐渐升高,而氮肥利用率不升反降。大量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损失到大气、水体中,造成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探究植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的分子机制,培育氮高效作物,是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施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甘蓝型油菜(B.napus,AACC,2n=38)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B.oleracea,CC,2n=18)和白菜(B.rapa,AA,2n=20)自然杂交形成的异源四倍体植物,其种子产油量高,营养丰富,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对氮肥的需求量大,但氮利用效率不高。本研究以新型甘蓝型油菜氮高效基因型D4-15和氮低效基因型D2-1为材料,通过多时间点氮饥饿转录组数据分析,探究甘蓝型油菜响应缺氮胁迫的分子机制及氮高效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响应缺氮胁迫的转录谱通过RNA-Seq数据分析得到甘蓝型油菜氮高效基因型D4-15及氮低效基因型D2-1苗期根部、地上部在氮饥饿胁迫各时间点(6 h、24 h、3 d、7 d)的基因表达谱。在氮饥饿和正常供氮处理间共检测到24435个差异表达基因(|log_2(fold change)|>1&p.adj<0.05),其中地上部19097个,根部11106个。氮高、低效基因型D4-15和D2-1间共检测到177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地上部13298个,根部9137个。既在氮处理间差异表达、又在基因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811个,其中地上部6271个,根部2521个。GO富集分析表明:氮处理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含氮有机物合成、多肽及氨基化合物合成等生物途径;基因型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跨膜转运等生物途径。KEGG富集分析表明:氮处理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淀粉及蔗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肪酸降解等代谢途径;基因型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芥子油苷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色氨酸代谢、类苯基丙烷生物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2.甘蓝型油菜响应缺氮胁迫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对在氮处理间及氮高低效基因型间均差异表达的基因,根据其在D4-15中氮饥饿及正常供氮各时间点表达模式构建权重共表达网络(WGCNA)。根部共得到12个模块,其中6个模块在D2-1、D4-15间表达趋势有明显差异,主要与核糖体生物合成、糖代谢、脂肪酸降解及有机氮化合物代谢等途径相关。地上部共得到13个模块,5个模块在D2-1、D4-15间表达趋势有明显差异,主要与氮代谢、谷氨酸合成、丙酮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相关。选取每个网络中连通度居于前十的基因为核心基因,发现大多为植物激素相关基因,如介导生长素转运的WAT1、PGP4、IAA26 isoform X1,响应赤霉素、脱落酸及油菜素甾醇的GASA1,响应赤霉素的DAG2和响应脱落酸的LTI65等,表明植物激素在缺氮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甘蓝型油菜响应短期及长期缺氮胁迫的基因表达氮同化、光合作用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均响应短期缺氮胁迫(6 h、24h)。短期缺氮处理抑制了部分硝酸盐转运子及铵转运子的表达,参与氮同化的NR、NiR和谷氨酸合酶NADH-GOGAT的基因表达也主要受到抑制。光合作用中,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部分光能捕获及能量传递相关的基因表达被抑制。植物激素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样受到短期缺氮胁迫的影响。长期缺氮胁迫(3 d、7 d)主要影响了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肪酸合成等途径中的基因表达。长期缺氮胁迫促进了淀粉及蔗糖合成途径中一些基因的表达,糖异生途径中,地上部PEPCK的表达量降低,而PPDK的表达量升高。长期缺氮胁迫促进了与谷氨酸积累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了与脂肪酸合成与延长相关的大部分同源基因在地上部的表达。氮高效基因型D4-15和氮低效基因型D2-1对缺氮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短期缺氮胁迫中,部分NRT、AMT及NR相关基因只在D4-15中的表达受到诱导,可能与D4-15更强的氮吸收及同化能力有关。光合作用中,部分光系统Ⅰ的同源基因只在D4-15中被诱导,可能与其更高的光合效率有关。ABA、IAA、CTK及乙烯合成相关基因也在二者中表达模式不同。长期缺氮胁迫中,参与淀粉合成、淀粉分解及蔗糖合成的一些基因仅在D4-15地上部表达量上升,可能与D4-15更高的干物重有关。与谷氨酸积累和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同源基因在D4-15中受到长期缺氮胁迫诱导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在D2-1中没有被诱导,同样表明了D4-15的抗胁迫能力可能强于D2-1。(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菁[10](2019)在《黄瓜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CsGS1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限制元素,是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分。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往往为追求高产而过量施用氮肥,使成本提高,收益降低,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黄瓜是大量需氮的园艺作物,尽管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量施用氮肥,但氮素利用效率较低,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瓜的氮素需求,培育耐低氮黄瓜品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以分析黄瓜氮代谢相关基因CsGS1在低氮胁迫下的功能为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sGS1在低氮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构建GFP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CsGS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子叶侵染法分别将构建的正义CsGS1表达载体和反义CsGS1表达载体转化到黄瓜耐低氮品种“D0328”和不耐低氮品种“D0422”中,并测定转基因植株与耐低氮胁迫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CsGS1在黄瓜低氮胁迫中的作用,为培育耐低氮型黄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CsGS1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氮(3 mM)条件下,CsGS1在耐低氮品种“D0328”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根1.84倍,高于茎1.98倍;CsGS1在“D0422”无组织特异性。在正常氮素(14 mM)条件下,CsGS1在“D0328”和“D0422”各器官中的表达量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低氮胁迫下,CsGS1主要在叶片中发挥作用。2.将融合表达载体CsGS1-GFP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信号检测,结果表明CsGS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为细胞质蛋白,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一致。3.分别构建正义与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XSN1250-CsGS1-S和PCXSN1250-CsGS1-AS,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正义与反义表达载体转入黄瓜品系“D0328”和“D0422”中,得到T_0代转基因植株。4.在低氮条件下,在不耐低氮黄瓜品系“D0422”中,过量表达CsGS1,可显着提高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黄瓜耐低氮生理生化指标,并降低胞间CO_2浓度;对于耐低氮品系“D0328”,过量表达CsGS1使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着增大,胞间CO_2浓度显着减小,对气孔导度的影响不显着。在正常氮素条件下,过量表达CsGS1对两个品系的光合参数的影响无显着差异。5.在低氮条件下,CsGS1的过量表达可显着增加“D0328”和“D0422”的叶绿素b含量、植株鲜重、株高与根长;正常氮素条件下无显着变化。6.在低氮条件下,过量表达CsGS1可响应低氮条件,显着提高“D0328”和“D0422”的GS活性;CsGS1反义表达则使植株的GS活性降低。7.根据CsGS1的表达模式分析,以及过表达CsGS1黄瓜植株在低氮条件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初步判断CsGS1在黄瓜低氮胁迫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氮胁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追求蔬菜的高产,生产中常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盐渍化加重,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硝态氮(NO3-)是植物吸收和利用氮的主要形态之一,但过量NO3-也是设施黄瓜次生盐渍化伤害并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硅是植物的非必需元素,诸多研究表明施硅可缓解植物所受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伤害。硅对盐害(主要为NaCl)的缓解作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其对过量NO3-胁迫下植物影响的报道较少,相关机制也不太清楚。研究外源硅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以期为应用硅肥缓解蔬菜生产中的土壤盐渍化伤害提供依据。以黄瓜‘津优1号’为材料,以珍珠岩为基质并浇灌营养液培养。叁叶苗龄时以叶面喷施硅和根部施硅两种方式各作如下处理:对照(清水)、N(200mmol·L-1NO3-胁迫)、N+Si(0.5、1.0和1.5 mmol·L-1 Si)。由硝酸钙和硝酸钾各提供一半N胁迫的氮源,以硅酸钠作为硅源。处理20 d后分析硅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氧化损伤和氮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硅对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而根部施硅后氮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光合作用显着增加。进一步分析根部施硅对氮胁迫下植物氧化损伤和氮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加硅使黄瓜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显着下降,对SOD和CAT活性影响不大,而POD和APX活性显着下降。初步分析显示,在氮胁迫下,0.5和1.0 mmol·L-1硅处理对叶片NO3-含量无显着影响,但1.5mmol·L-1硅使叶片NO3-含量下降;硅处理使根中亚硝态氮(NO2-)及铵态氮(NH4+)含量上升,而在叶片中显着下降;硅处理使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升高,而在叶片中,除1.5 mmol·L-1硅处理略促进其活性外,0.5和1.0 mmol·L-1硅处理使其活性下降;硅处理促进了胁迫下黄瓜叶片的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但对根的NiR活性没有影响。在氮胁迫下,硅处理使叶片和根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结果表明,硅可缓解氮胁迫下植株的氧化损伤,促进氮同化作用,从而促进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胁迫论文参考文献

[1].吴雅薇,赵波,杜伦静,周芳,刘斌祥.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苗期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2].缑天韵,宫海军.硅对黄瓜幼苗过量硝态氮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王鹤,吕艳秋,丁亦男,韩德复.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野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4].胡浪,郭青青,刘烨蓉,胡章立,王江新.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鱼腥藻PCC7120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

[5].霍晓薇,徐千惠,王延伟.杨树miRNA的靶基因预测及低氮胁迫表达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6].时丽冉.不同品种小黑麦苗期耐低氮胁迫差异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9

[7].罗世武,杨军学,王勇,张尚沛,程炳文.低氮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陈伟,崔亚茹,孙从建,杨洋.低氮胁迫下不同苦荞品种开花前土壤养分含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9].杨凝眉.甘蓝型油菜响应缺氮胁迫的基因表达谱及共表达网络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9

[10].杨菁.黄瓜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CsGS1的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氮胁迫论文-吴雅薇,赵波,杜伦静,周芳,刘斌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